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大学如何赶超美国

中国大学如何赶超美国

发布时间:2022-09-14 17:19:25

❶ 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大多数都比不过外国的(尤其是美国的)

很简单,中国的教育,本质上是为了“科举”,人们接受教育,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等级和身份而已,不象西方文明国家,他们的教育,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的;

也就是说:西方文明国家的教育,会不断产生科学上的发现与进步,而中国的教育,仅仅只能解决中国人的学历与文凭,是超不过“学习”档次的;

中西方,是两种不同档次的文明,中国人的最高境界,只是“无限学习”而已,而西方文明国家,则在于研发、探索与创新;

中国人绝对不会关心《易经》是怎么“研发”产生出来的,关心的只有学习《易经》学到了什么程度;

但西方人主要关心的则是《易经》是在什么情况下被“研发”出来的,区别就在这里;

所以说,通过教育方式,也能看出:中国社会,本质是个封闭的、未开化的原始野蛮社会,形式上被西方文明所渗透、所配置、所包装,但本质上,仍然不过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种族意识形态的那个落后民族; 而且与教育制度是否先进、落后无关,它反映的,其实是中华民族的档次;

❷ 在科技领域,中国大学与美国大学比到底差在了哪儿

面对美国的相对衰落,美国人以及美国的支持者通常以这种思路聊以自慰:虽然美国的道路、机场和学校状况持续变差,但它在高精尖领域的领先优势还会保持几十年。他们认为美国在国防和精英大学方面会继续占优,在商业领域则有科技这张王牌。

中国科技产业的领军人物很喜欢造访加州,还在那里投资,但是他们对这个地方不再心生敬畏。就市值来看,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与Alphabet和Facebook已在同一阵营。一些企业新星也许会在2018到2019年间上市,其中包括召车服务平台滴滴出行、提供支付服务的蚂蚁金服和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陆金所。中国的电子商务销售额是美国的两倍,中国人的移动支付总额是美国人的11倍——美国人到现在还在写支票。

❸ 你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有何异同。中国要赶超发达国家做哪些重要工作。(试举一国家为例对比)

与没过相比缺乏大学精神包容、民主、自由、质疑和批评。 我的观点是:人文素质和科学意识。 国家定位: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 (国家定位只具有高等教育的功能,缺乏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缺乏的后果:鲁莽自大学校合并、鲁莽科研、学术腐败过时的人才培养模式“钱学森的问题”钱学森说:“中国没有充分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大学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和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
1.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就永远无法“脱颖而出”优秀人才。 “谈判对策:中国六大最着名大学的校长和教育专家回答说: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我们应该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联系起来; 基本问题:缺乏大学精神;培养模式:灌输。 结果:它不满足社会(研究和应用)的需要。 僵化的教育体制,衙门的气氛十分严肃,高校是行政单位。
2. 投资数据严重不足:中国教育投资占GDP的3.5%,欠发达国家的4.1%,国际平均水平的4.8%;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占人均GDP收入的0.82%,而美国为6.10%,日本为4.28%,韩国为3.01%。 俄罗斯是1.87%,巴西是2.29%。 中国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在金砖国家中排名垫底。
1. 加强高等教育战略创新国家设计蓝图: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从39%提高到60%以上,研发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将从1.35%提高到2.5%。 (胡锦涛在2006年1月9日科技会议上的发言)。 2009年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2009年2015年2020年高等教育总量(10000人)2979 3350 3550学生(10000人)28263080 3300人,其中:140人、170人、200人(10000人)研究生(10000人)总入学率(%)24.2 36.0 40.0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基石。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等教育已逐渐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名牌大学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和引擎。
2. 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创新创新,树立了大学精神,要同时发展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 学校定位与人才定位:研究型大学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 科学研究:坚持以服务国家目标、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

❹ 美国知名大学和中国知名大学的相对地位对比

美国大学比中国大学多,美国的好大学也比中国的好大学多,因此没办法一一对应。大致对应几个看看:

哈佛大学=北京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
乔治城大学=人民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上海交通大学;
斯坦福大学=复旦大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同济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浙江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杜克大学=南京大学;
密歇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中科院大学;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大连理工大学;
伦斯勒工艺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伍斯特工艺学院=华中科技大学;
普渡大学=北航大学;
伊利诺伊大学二本香槟分校=武汉大学;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对外经贸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南开大学;
罗彻斯特大学=厦门大学;
莱斯大学=中山大学;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四川大学;
佐治亚理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山东大学;
范德比尔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俄亥俄州立大学=重庆大学;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或德克萨斯农机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科罗拉多大学鲍德分校=兰州大学;
科罗拉多矿业学校=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塔尔萨大学(或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中国农业大学;
纽约州立林业和环境学院=西北林业大学;

。。。。。。

❺ 中国大学数量只有一千多所,而美国有近四前所大学。 为什么中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比美国还多

这种把中国和美国的大学生总数放在一起比的做法完全是自欺欺人的。好比两个黑帮,一个有100人,一个有10人,100人中有50人拿刀,10中全拿刀。乍一看好像100占了便宜,实际上,一平均起来,前者每10人才1把刀,后者是人人拿刀,虽然后者依然干不过前者,但是前者显然是人海战术嘛。中国总是拿人海战术说话,拿自己的总数和人家的比,可是,你什么时候看见它拿平均数跟人家比过?

事实上,中国的大学生严重不足,数量很少,它和这个13亿的人口大国是不般配的,每100人中才2个大学生,如果要再追究什么名牌大学,那中国就少的可怜了。

很多人还鼓吹中国大学生如何的多?事实上,中国就这么点大学生,中国还容不下,因为中国扮演的是国际打工仔的形象,他根本就不需要多少大学生。美国3亿人口,你问问那大学生平均比是多少,中国有那能耐叫13亿人口中的10亿都成为大学生吗?

❻ 清华大学在世界排名为什么会那么低

英国职业与教育调查公司QS近日公布了2010亚洲大学前200名排行榜,这份在业内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榜单引来中国网民的热议。人们惊讶地发现,代表中国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两所高校——北大和清华均未进前十。位列“榜眼”和“探花”之席的是中国香港的两所大学,而日本以57所大学的绝对数量,称霸于前200强。一时间,国内许多媒体惊呼:与中国香港、日本等地高校相比,北大、清华沦为亚洲二流!一些网友认为,此事多少有损中国人的脸面,但更多的网友则由此热议中国高校与世界的差距。
今年排名略有下降
英国职业与教育调查公司QS每年都会与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期刊》合办全球大学排行榜,今年是第二次推出亚洲区大学排行榜。QS的排名包括学术同行的评价、毕业生雇主的评价、师生比例、论文被引用数量、师资和学生的国际化等几项指标。
根据QS此次公布的亚洲高校排行榜,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居前三名,而北大、清华则分列第12和第16。尽管中国公众对这份排名反应比较激烈,但实际上,与去年相比,北大、清华的综合排名并没有太大变化,一些指标甚至有所进步。2009年,北大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并列第10,而清华是第15,今年的排名只能说略有下降。
在QS的排名指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同行评价”(即接受QS调查的世界各高校数千名学者的评价),北大、清华在人文与艺术、生命科学与医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IT与工程学全部5个学科中,均进入了前十。在人文艺术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名列第二,清华大学名列第九;自然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列第三,清华大学列第六。韩国《朝鲜日报》的报道认为,这表明在某些领域“北大和清华的进步非常明显”。
论文援引量输给日本
《世界新闻报》记者在登陆QS公司的官方网站后,逐一对比了北大、清华与排在前十的其他亚洲高校在各项指标上的差距。结果发现,在最能反映一所高校国际声誉的“同行评价”上,北大、清华的表现并不俗,分列第三(去年是第二)和第六(与去年相同);在毕业生雇主的评价上,北大、清华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分列第四(去年是第二)和第11(去年是第九)。
在西方调查者眼中,北大、清华与中国香港和日本等亚洲地区一流高校的真正差距在师生比例、学术能力和国际化程度上。其中,北大、清华的师生比例分列亚洲的第22、23名。如果说这个结果并不怎么触目惊心的话,那么在论文援引量及国际化程度上,北大、清华则被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高校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在论文援引量上,北大名列第74(去年是第82);清华大学则根本没有进入前100名。在中国内地各高校中,倒是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论文引用量分别排在了亚洲高校的第49和第60名。
众所周知,被援引的论文,往往是那些高质量的原创性论文,北大、清华在这项指标上的落后,反映了这两所高校在学术水平上的欠缺。
需要指出的是,在论文援引量这个指标上,北大、清华由于语言的原因的确处于不太有利的地位(中国香港、新加坡一些高校使用英语教学)。但即便抛开语言的因素,它们与日本一些高校也有着明显的差距。根据QS的调查数据,就论文被援引量来说,日本的高校在亚洲高校中表现突出:除香港大学外,论文被援引量的前5所大学中有4所是日本大学,前10所中则有7所是日本大学。实际上,如果不是同样因为语言的原因限制了其国际化水平的话,日本多所大学在今年排行榜中的名次还会上升。
至于师资的国际化,亚洲高校前10名中有9所是香港和新加坡的大学,而北大和清华则分列93和29名;在学生的国际化上,北大和清华的排名也比较靠后,分列55和41名。
学术质量跟不上国外
世界上目前有多种大学排名,QS的排名并不能说明一切,但北大、清华并非世界一流高校这一点,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北大、清华甚至连前200都没有进入。事实上,北大、清华缺席亚洲及世界排行榜单,反映的是中国高校建设的深层次问题。
今年4月,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直言“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而中国整个大学的软环境建设,都没法和国外一流大学比。中国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差“很远,很远”。
在今年5月初于南京召开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指出,当前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在质量建设上。在过去的20—30年间,中国大学更注重的是学生数量的扩张,现在则已经到了重视质量的时候了。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快则20年,慢则50年。
近些年,国外媒体常常惊叹中国高校每年培养的博士生和出台的论文数量之多。比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早在2007年11月的一篇报道中便指出,1996年,中国每年培养的博士生只有5000名,而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已上升到3.4万名。照这个趋势,中国在博士生培养数量上很快就会赶超美国。
但数量的剧增并未相应地带来中国高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美国《彭博商业周刊》不久前的一篇文章指出,“尽管外界一般相信,中国将继续培训出大量顶尖的工程师,但事实是,其教育系统并不能给学生在这个全球性商业世界中打好根基。大部分最优秀的学生都是赴美国的顶尖大学深造,因为他们在中国很难得到所需要的训练。”
新闻点评:找准差距加快改革
今年初,一名从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人一次性向该校捐出888万多美元,引发国内媒体一片热议。有人指出,作为中国人,不去资助国内的希望小学或者国内高校,而去向本来就财大气粗的国外名校捐款,实在有点难以理解。但这位捐款人给出的理由是: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有中国网友感叹:“一个中国的高考状元,却是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是不是中国大学的失败?”
争论北大、清华的排名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琢磨一下中国内地高校的差距在哪儿以及问题所在,也许能让国人更加清醒。众所周知,与国外一流高校鼓励学生独立、批评性思维相比,中国填鸭式教育的后果是,学生往往缺乏创新思维。更有甚者,由于内地高校扩张迅速,校园内浮躁之风盛行,上至教授、下至学生,论文抄袭现象并不鲜见。
实际上,上海交大2003年推出世界高校排名的初衷,正是为了找到中国高校与国外一流高校的差距,进而促进内地高校的发展。北大、清华为什么连这个排名的前200名都挤不进去?该校研究人员曾指出,国内一些名校SCI论文数量与世界一流大学不相上下,但“原创指数”不高,在国际上引用率低,最终影响了其排名。
知耻近乎勇。清楚自身的不足,才有可能改进。正如《彭博商业周刊》的一篇文章所说,中国若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必须重塑其国际形象和推行教育改革。也许,当北大与清华,可以同美国的哈佛与耶鲁、英国的牛津与剑桥比肩时,中国的软实力才能与美国相媲美。

❼ 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大学的差距在哪里

中国大学注重教育,一直以教育成才为本。美国大学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成才的能力为本。两者的差距在于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的方法和教学方式!

❽ 中国大学为什么赶不上美国

中国历史上出理论家的少,出实干家的多。是以多奇技而少深究,比如四大发明都是实用型技术。
中国文化来自天人合一也造就了国人的品性,至于何时能赶上,非中国文化改变不可,鼓励创新可不是说来就可以来的。

❾ 中国国产航母与美国的差距太大,中国大学应该如何做

谁说中国国产航母与美国的差距太大,从那个方面论述,请把你的观点写出来

阅读全文

与中国大学如何赶超美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意大利劳工怎么申请 浏览:589
印度血檀木哪里产的 浏览:817
中国中部38师在哪里 浏览:983
中国男足对伊朗哪个台 浏览:47
中国古代印尼叫什么 浏览:739
伊朗新年是什么时间 浏览:468
丹顶鹤在中国哪里越冬 浏览:219
伊朗石油怎么运输到中国 浏览:433
二战意大利美国哪个更强 浏览:19
建行在越南取钱手续费多少 浏览:448
抄底伊朗什么意思 浏览:52
中国移动语音如何设置 浏览:15
英国什么时候实行炮舰政策 浏览:943
ems寄到印尼多少钱 浏览:594
为什么要去印尼盾国家打工 浏览:101
中国电信怎么看电视 浏览:864
印尼的果冻果是什么 浏览:684
1885年英国什么报纸停刊了 浏览:564
在北京申请英国t4签证要多久 浏览:10
劳森为什么来中国了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