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古代剧种有哪些

中国古代剧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14 19:31:25

❶ 在中国历史上,戏曲的五大剧种指的是哪些呢

中国戏曲的五大剧种指的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但我国各个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而这也是不完全统计,五大剧种则属于较为流行的戏曲之列。除五大剧种之外,较为流行的戏曲还有:昆曲、川剧、秦腔、湘剧、粤剧、花鼓戏、皮影戏等。

黄梅戏的发源地在安徽安庆地区,其唱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该戏曲的语言为安庆方言。黄梅戏的传统剧目为:《天仙配》等。评剧形成于清末民初,流传于中国北方,其经典剧目有:《杨三姐告状》等。豫剧发源于河南开封,是河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豫剧又曾被名为“河南梆子”,而豫剧就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豫剧的传统剧目有:《花木兰》等。

❷ 中国八大戏曲剧种有哪些

中国八大戏曲剧种有:

1、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称京戏、国剧、皮黄,它是中国戏曲剧种之首。

2、豫剧: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发展起来的,因建国后河南简称“豫”,所以将其称为豫剧。

3、越剧: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又称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4、黄梅戏: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它也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

5、评剧:评剧曾为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全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除京剧外,中国评剧院是全国唯一一个带国字头的地方戏曲剧院。

6、昆曲:昆曲是中国戏曲之母,它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昆山腔,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

7、粤剧: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

8、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

❸ 中国古代的戏剧有哪些

《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拜月亭》《调风月》,《牡丹亭》《西厢记诸宫调》《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元代的另一种戏剧形式——南戏,也是戏剧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戏剧成熟较早的一支,是从宋杂剧、金院本到元杂剧,另有一个成熟稍迟的分支,是在东南沿海地区流行的南戏。其最早产生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或“永嘉戏曲”。
南戏的体裁方面与杂剧有很大不同,归结为一点来说,就是它在各方面都要比杂剧来得自由。它的曲调配合,虽有一定的惯例,却没有严密的宫调组织,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作较为自由的选择;它的剧本结构,也不像杂剧那样因为受音乐限制而形成“四本一楔子”的固定模式,而是以人物的上下场的界线分场,可长可短,大都比杂剧来得长;它也不像杂剧那样每本戏规定只能由一个角色主唱,而是任何角色都可以唱,而且有接唱、同唱、多人合唱等各种形式,能把曲、白、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❹ 中国古代戏剧分为哪几大派剧

主要戏曲种类有——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一般均表述依次为:京剧(有“国剧”之称 )、越剧(有“中国第二大剧种”、“第二国剧”之称 )、黄梅戏、评剧、豫剧。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

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

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

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

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

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4)中国古代剧种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已经萌芽了。但它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很长,经过汉、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庙会和瓦舍勾栏对戏曲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过节日,往往以歌舞祀神,同时也娱乐自己。当时的节日,有纪念战争胜利的,有庆祝丰收的,有驱鬼除疫的,有祭祀祖先的,还有专为男女求爱的,等等。

农村歌舞从原始社会直到12世纪的北宋,在艺术上虽然也有很大的发展,但始终没有进一步形成为较完整的戏剧形式。

到了宋室南迁,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了商业城市和港口,附近农村在生活上也起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职业化的艺术团体。于是,早期的戏曲形式──南戏就应运而生了。

❺ 我国的传统戏剧种类有哪些

中国传统戏剧有
1、京剧: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越剧:有“第二国剧”之称,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
3、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着称。
4、评剧: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流传于中国的北方。
5、豫剧: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起源于河南地区。
6、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其它比较着名的戏曲种类有:晋剧、汉剧、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河南坠子、湘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湖南花鼓戏等。

其中,戏曲主要剧种、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京剧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着名。

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❻ 中国五大戏曲都有什么戏曲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1、京剧: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6)中国古代剧种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五大戏曲的特点

1、中国五大戏曲都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们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2、中国五大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3、中国五大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❼ 中国的八大戏曲剧种有那些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近三百个剧种,“中华之声——2006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主要选了以下八大剧种——

1、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它源自河北东部一带的“莲花落”,并吸收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发展而形成的。这个剧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受到话剧和京剧的影响演了许多新戏,擅于表现小市民生活。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口语化,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气息浓厚。

2、京剧:流行全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后改称京剧。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合了武术技巧,多用虚拟性动作、节奏感强,创造了许多程式性的表演动作。演唱时讲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乐性,在唱、念、做、打方面自成京剧艺术体系,对各地剧种影响很大。

3、豫剧: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4、越剧:江南流行较广、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戏曲之一。发源于浙江一带,即古越国所在地,故名越剧,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是由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发展而成的。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5、黄梅戏:安徽省地方剧种,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发展而成。初以演出“两小戏”、“三小戏”见长,后受青阳腔和徽调影响,逐渐发展为演出完本大戏。它的唱腔保存民歌本色,委婉动人,在表演上保持载歌载舞的特点,生活气息浓厚。

6、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7、昆剧: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昆山腔,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吸取海盐腔、戈阳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创造闻名的“水磨腔”,使昆曲音乐获得很大的发展。昆曲有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声腔系统,曲调清新婉转,表演优美动人。昆剧的音乐曲牌、表演舞蹈对其他剧种影响很大。

8、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中路梆子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风格。参见

❽ 中国八大戏曲剧种有哪些

1、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称京戏、国剧、皮黄,它是中国戏曲剧种之首。

2、豫剧: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发展起来的,因建国后河南简称“豫”,所以将其称为豫剧。

3、越剧: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又称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4、黄梅戏: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它也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

5、评剧:评剧曾为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全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除京剧外,中国评剧院是全国唯一一个带国字头的地方戏曲剧院。

6、昆曲:昆曲是中国戏曲之母,它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昆山腔,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

7、粤剧: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

8、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

❾ 中国四大古老剧种是哪四个

没有“四大古老剧种”的说法。中国的古老剧种有很多,有的已经湮灭,有的还在流传,但是好像没有人提出过哪一些剧种是最古老的。
中国戏曲的形成在唐代,成熟于元代,那时候没有剧种之分,只有南戏、北戏只说,就是把宋杂剧以汴梁为中心和以临安为中心分为南北两大派系。而南戏在当时是有过几个比较有名的剧本的,那就是现在流传的“四大南戏”:《荆钗记》、《拜月亭记》、《白兔记》和《杀狗记》。其中《拜月亭记》被称为南戏的最高成果。
所以,你说的四大古老剧种是没有的,倒是有古老的四大南戏。再说了,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有五大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和豫剧,也不说“四大剧种”。而这五大剧种几乎都不是最古老的剧种。即使是众所周知的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的昆剧,也不能算作是最古老的剧种,比昆剧历史悠久的剧种有的是。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剧种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意大利劳工怎么申请 浏览:589
印度血檀木哪里产的 浏览:817
中国中部38师在哪里 浏览:983
中国男足对伊朗哪个台 浏览:47
中国古代印尼叫什么 浏览:739
伊朗新年是什么时间 浏览:468
丹顶鹤在中国哪里越冬 浏览:219
伊朗石油怎么运输到中国 浏览:433
二战意大利美国哪个更强 浏览:19
建行在越南取钱手续费多少 浏览:448
抄底伊朗什么意思 浏览:52
中国移动语音如何设置 浏览:15
英国什么时候实行炮舰政策 浏览:943
ems寄到印尼多少钱 浏览:594
为什么要去印尼盾国家打工 浏览:100
中国电信怎么看电视 浏览:864
印尼的果冻果是什么 浏览:684
1885年英国什么报纸停刊了 浏览:563
在北京申请英国t4签证要多久 浏览:10
劳森为什么来中国了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