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拍书画作品如何把印章也拍的清晰
一般的摄影者因为受拍摄场地的限制基本是选择自然光下拍摄,作品的平整度、褶皱以及曝光的均衡性都无法把控。再加上不注意器材的正确使用,致使作品透视出现严重问题,给后期的调整带来困难。
拍摄书画作品严格上说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一定拍摄距离,一般拍摄者和拍摄书画的直线距离不低于3米;低于就可能行程广角变形;
2、数码相机不低于2000万像素;像素过低的相机不便于作品的使用以及后期裁剪余地较小;
3、墙面上必须有较大面积的磁吸板(或者一块大木板用图钉固定书画作品),方便书画的悬挂和收纳,保持书画的平整,如果没有,就请两个人用手持贴在一面白色墙壁上也可以。
拍摄要点
1、焦距最好控制在35以上(换算做人眼大约是全画幅相机35焦距,普通单反50焦距),一般是50-85之间的焦距,这样避免变形,经常看到朋友们拍的照片直线都变成圆弧了,就是因为焦距太短引起的;一次不能拍全画面的采取接片方式拍摄;
2、相机的曝光组合一般为较低的ISO,较小的光圈,快门速度视有无三脚架确定保证画面清晰;
3、自定义白平衡以保持正确的的颜色;
4、同一作品拍摄多张,防止拍摄模糊;
5、书画作品的平面应当与镜头平面平行,并且使镜头主轴对准书画画面的中央,主要是用以避免透视变形;
6、根据书画作品色彩深浅情况确定曝光补偿的级数,如拍摄雪景之类的作品或者是白纸黑字的书法作品,曝光度可以略减一档,避免过度曝光。
闪光灯拍摄要点
使用闪光灯拍摄的最大好处是不受自然光线的条件的限制,能够使书画色彩还原正确和消除皱褶。经过实拍实践,即时是在太阳光下顺光拍摄装裱好的书画表面上也会出现皱褶,而使用闪光灯拍摄则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皱褶。
1、两盏以上不低于400W的闪光灯;功率太小无法打平书画上的褶皱,单灯容易形成中心曝光和边缘曝光的不均衡;
2、闪光灯的功率一般应开到最大,两盏以上闪光灯工作功率应一致,避免光照不匀,光线角度最好是和画面成垂直状态,这样画面上的有些皱的地方不会拍出阴影;
拍摄书画作品的注意事项:
1、百分百的要保证字画不变形~色彩还原与原作品一致,这就要求相机要与字画完全平行,从取景器中观察字画的四条边框是否变形,如果是上大下小,就是镜头上部离字画的距离小于下部的距离,左右的变形也是同一道理,所以在拍摄时一定要保证相机镜头与字画保持水平。
2、字画的布光要求整体光线均衡,一般是从左右两侧各打一支灯,呈45~50度角照射,一定要做到画各部位的受光量一致,这点很重要切记。
3、通常一幅画要多拍几张图片,比如整体图、落款、印章、人物、花鸟、线条集中处、除了整体图片,一般都要开微距模式,这样的话, 细节表现比较到位,可以清楚的看到印章、人物的脸、鸟虫、落款的书写等等。
4、使用闪光灯拍摄中国书画不能隔着玻璃镜框拍摄;由于宣纸作品反光较弱可以使用闪光灯拍摄,不能使用闪光灯拍摄油画作品。
后期技巧
书画作品前期拍摄是基础,后期编辑是核心。没有强大的后期技术做保证,想拍摄出一幅完美的书画作品是比较困难的。
后期的流程包括:瑕疵调整、曝光调整、镜头透视校正、用拉直工具校正倾斜、进入PS用污点去除工具将磁钉修掉等。
总结
拍摄书画作品必须具备拍摄场地、拍摄技艺和后期调整技术三项条件,才能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书法拍摄的要求有三:
一要细节纤毫毕现。书法的好处全在细节。从细节里看飞白看笔势,看节奏看韵律。没有细节的书法作品图片,看了让人痛苦。在拍摄的过程中,不管是手机还是单反,必须用三脚架,拍摄时的焦点,一定要对实再拍。
二是光线均匀。很多人用手机或者单反拍摄一幅作品,往往一半光亮一半有点阴暗。原因是用光有问题,或者使用闪光灯不当。如果倚赖后期电脑处理,作品底部阴暗的部分提亮,则整体作品效果失真。
三要不变形失真。书法作品不管几尺,都是横平竖直的方形,如果拍摄时镜头稍微不垂直于纸面,则四角就不是平行的,作品的字迹就会有些变形(这点没有书家可以容忍)。
这幅大名鼎鼎的田楷,如果托好了画心,这个方向的光线和照度是可以的
书法作品在拍摄之前,必须是托裱好的。否则还是不要拍摄了。(我见过许多名家作品没托裱就拍摄了,效果如同地摊上江湖书法家伪造的一样,毫无品格可言,泯然众人矣)画心的托裱实际上并不难,书法家完全可以自己完成,小瓠和荣宝斋的师傅学过一年,把画心喷湿润像绸子一样,再用平板玻璃压平干透即可。
拍成这个样子,是普遍现象,后期实际上也无法脱胎换骨
一幅好的书法拍摄图片,应该是清晰,光线均匀,墨色墨气完整,宣纸纹路不消失。看图片像看原作一样有冲击力。很多拍摄者在拍书法的时候,错误的认为书法以外的宣纸部分是空白,在后期就把空白宣纸处全部挖掉,这是特别坑人的举动。
宣纸的空白处并不是纯白的,而是有一定密度的,它和书法字的黑色,互为映衬,书法的计白当黑就是如此,我们肉眼看原作时,宣纸给予眼睛是反射光线也不是刺眼的纯白,而是柔和的极浅灰色。
在把空白处处理成纯白的过程中,无形中加深了书法字的黑度,所以看上去很生硬刺目,不和谐。作者的个性被改变了。(历史书法字也不是纯黑的,而是墨分五色的,谁把书法搞成纯黑的谁该打)。
光线就是一切,找好角度是对付光线的最强法宝
说了这么多,题主问用手机拍摄自己的书法作品的技法,综合上面所述,小瓠归纳如下:
除了要用三脚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用光了。所以拍摄的方法有灯具就用灯具。灯具可以是家里的各种灯。全部拿来用上,比如台灯,落地灯,顶灯吊灯,全打开。尽量挪动到作品周围。
拍摄的时间最好不要是一早晚,此时光线不明不暗,室内灯光也跟不上,手机作为智能测光的设备,它会认为这个时候天还是亮的,所以光圈开得不大,作品拍出来就灰蒙蒙的,作品也不会太清晰。
拍摄的位置,普通的画室或者书房,自然光线一般也不太好,所以把白墙清理一块出来,把作品固定在墙壁上,有利于手机和作品的最大垂直度。此面白墙不要正对着窗户,因为拍摄时会有拍摄者的身影。
在无法增多更多光源的前提下,可以找几块纯彩色像宣纸,KT板,泡沫板之类,放在主要光源的对面当做反光板。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不生硬,比较柔和。
一幅好的拍摄,应该是这样的,没有太明亮,也没有太黑暗的地方,没有细节的损失,也没有增加的东西
另外拍摄完毕以后,一定要后期处理,把作品的四周裁切整齐,作品整体提亮一些,作品上可能有的墨点,灰尘等等需要去除,越干净品味越明显。印章的红色也需要加强——不建议用手机软件修饰,往往失真。十几年磨炼的作品,应该对它负责,可以找一个图文中心看着他们处理。原则上处理的程度,越轻越好。
后期处理过度的拍摄
像自媒体书法作者,如果经常拍摄作品的,建议买两个大指数电子闪光灯,左右各一个,用手机上的闪光灯引燃用来拍摄,效果胜于自然光百倍。后期修整也省事不少。
最后再说一句,如果用于印刷书法集的作品,手机拍摄是完全不能用的。除了质量因素以外,就是图片尺寸太小。我们目视图片几百k就够用,但是印刷的图片文件几百兆才够用。书法作品,包括篆刻作品,看上去就是黑白与红色,在印刷时可是大有讲究。
即使是印章上的那个红,配色不对,效果也大相径庭。印刷书画集,印刷厂只了解印刷部分,拍摄处只懂拍摄部分,分开是不行的,要么拍摄者懂印刷,要么印刷者懂书画。(不同的纸张,印刷相同的书法,效果高低也非常不同)
㈡ 风景摄影的八大构图技巧
摄影艺术中将构图作为创作的重要环节,一位摄影艺术造诣水平出众的大师必定是各种摄影构图技巧灵活运用的佼佼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风景摄影八大构图技巧,供大家参考!
最丰富——利用框架
如何使一张平面的照片充满三维的深度?其实你只需要在画面中采取某些真实的或者隐形的框架来作为画面中的前景,来框住你要表现的主题,就会使画面具有一种很强的透视效果。比如用一扇门的门框框住一个人,用一扇窗的窗框框住一个建筑,当然你也不能在什么场景下都使用这一招,如果这个框架本身不具备一定的美感或者与主题没有相关意义的话,就不要使用。但是当有些框架和主题的关系很密切,可以使你画面的内容更丰富,或者是更有利于表达一个场景的气氛的话,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用。
有时候,框架在构图中并不只是单纯的视觉元素,它还承载着更多的功能和意义。我们最常用到的前景是框架物,比如门框、窗框、树枝、拱门、建筑物的边缘等都可以形成构图感的物体。也有很多常用的前景元素在表达景深和表现透视关系的时候很有用,比如有大面积颜色的花草、移动的人群这些可以被虚化以烘托气氛的前景。
这张照片拍摄自西藏阿里古格王国遗址,这处遗址的主体建筑在一座土林上呈金字塔形,如果在画面单独表现它,在西藏的光线和蓝天下也还算不错,但总是觉得会少了一些趣味性,用一面土墙上面的破洞作为框架,观众的视线很容易就集中到框架后面的主题上面去了,这样的框架构图非常适合表现这样的历史建筑。
最简洁——极简留白
如果说绘画是加法的话,那么摄影就是减法,尤其在风光摄影中,只有剔除掉杂乱的景物和多余的元素才能得到存粹自然的景色。留白原本是中国水墨画中最常用到的创作语言,但是移植到摄影中照样行的通,大面积的空白由于有了简单景物的比例陪衬而显得空灵和孤寂,就像是这张雪原上的一棵树的画面,空白体现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东方意境之美,是画意摄影中经常用到手法,大家在风光摄影创作的时候不妨也尝试下这样的方法,会是你的摄影作品充满意境,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打开引人遐想的空间。构图时注意选取具体而有形式感的景物来衬托留白的空间,极简不是空无一物,极简也可以很丰富。
最对称——镜面对称
镜面效果是非常迷人的,仿佛具有魔力一样,也是摄影师在拍摄风光时候最常运用的构图效果,完美而对称的镜面效果非常具有形式美感。自然界有很多场景都会出现镜面的反射效果,平静的水面是最常遇到,我还甚至在汽车车身上寻找到了完美的镜面效果。拍摄镜面照片,对称是必须的,将画面一分为二的完美对称效果让平凡的景色也会变得恍若仙境一般,拍摄镜面对称的照片要注意平衡实际景物和水面反射景物之间的光比,一般的话画面上部的实际景物的亮度会比反射中的景物要亮,一般可以用灰色渐变镜平衡光比,达到完美对称的效果。
最虚化——虚化遮挡
把前景虚化掉实际上应该是框架构图的一种表现方法,通过使用大光圈或者是长焦镜头可以把前景虚化掉形成色块或者是光斑,使本来平凡的景物在画面中成为构图和烘托气氛的元素。下面这张图片中,摄影师把前景的五彩经幡通过虚化处理成色彩斑斓的不规则色块,把焦点对准了远景的雪山,把藏区的两大重要元素结合在了一个画面中,也是画面的两个层次都有提高,所以说是两个层次,一个是画面景深的层次,一个是画面品味和审美的层次。
最透视——远点透视
一张照片本来是平面的,但是风景可以有深度的。怎么样去表现风景的深度呢,这就要用到透视的原理,自然景物中有很多透视线都把人们的视线引导到画面的主题中去,比如这个雪山和河流的画面,河流弯曲的曲线引导观者的目光到远景的雪山上面去,体现了很好的风景深度,使整个画面非常具有纵深感。拍摄这样的画面一般使用广角镜头和较大的光圈组合,从而获得更大景深。
最饱满——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可能是风光摄影中最常用到的构图方式了,好的风光摄影作品很多都是通过前景,中景和背景,或者称作远景三部分来组成,这样的构图方式能够很好的表现景色的层次,也可以把画面填充的饱满。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新疆的天山牧场,摄影师利用长焦镜头裁取了广阔自然的一部分,把整个画面分为了三个部分,前景部分的草原上的野花呈现了亮丽的黄色,和中景以及背景拉开了层次,中景的绿色草原上的牛羊成了这幅画面中的画眼,远景的草原光影斑驳且具有一定的透视效果。这样的构图方式清晰而饱满,充分的利用了大自然存在的线条和颜色,寻找点线面永远是构图的重要一步。
最有趣——对角线构图
在风光摄影中,一定要锻炼自己试着用抽象的几何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找到自然界本身存在点线面。试想一下,你看一张照片,里面出现的线条全部都是横的和平直的,虽然能够带给你平静和平衡的感觉,但是也会使让这个画面标的无趣乏味,令人疲倦。所以,我们要寻找曲线,斜线来破坏画面,让画面变得有趣起来。对角线构图方式是很常用的一种方式,让线条或者是景物的边缘把画面通过对角线来分开,下面这张图片拍摄的是川藏公路上一段,高山峡谷中,褐色的山体被一条黑色的柏油公路拦腰截开,曲折的公路从画面的左下角延伸到画面的右上角,即平面分割了画面也形成很好的视觉引导线,让整个画面有了透视感。注意看公路上的车队,这些汽车在巨大的山体映衬下显得渺小,他们在画面中起到了表现景物比例的作用,也使荒凉的景色多了一点生命的'气息。
质量问题
尽可能使用最好的技术是获得高质量图片的明智选择。如果你的目标是拍摄优质图片,那么一定不要在技术上有所含糊。现在,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由于认为后期软件可以改变前期拍摄的不足,所以人们对技术的掌握都稀松平常。虽然软件有很多奇妙的功能,但它们并不能改变所有的事情。无论你怎么做,失焦的图片始终还是失焦的。而严重曝光过度的图片,用后期软件也并不会改变什么。
依赖很多软件来进行后期处理并不是拍摄图片的好开端。我的目标,以及我希望你的目标,就是在现场拍到最好的图片。你要争取做到在现场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很少需要后期编辑。有一句话以前说过很多次,现在还是忍不住重复:垃圾进,垃圾出。
只有严格的技术要求才能产生精美的影像。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如何拍摄出色的图片,但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取得成功。
使用优良的设备
购买一台好相机很重要,当然你并不需要买最新最顶尖的那款。我有很多设备,是因为我想通过这些设备寻找获得优质图片的更好方法。我并非器材发烧友,与你一样,我也正在努力了解新的摄影装备。一台适合自然摄影的机器用起来真的很愉悦,所以你的相机拥有你所需要的功能非常重要。我会准确地说出我用的设备和原因,但也会提出其他建议,让你节约花费或便于携带。
养成好的拍摄习惯
不管你用什么样的相机,它总会很快的更新换代。数码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你总会被最新、最好的机身和镜头所诱惑。但相机本身并不会自己拍摄一幅出色的图片,所以不要过多依赖这些设备。养成好的拍摄习惯,坚持照片质量才是成为真正优秀的自然摄影师的关键所在。尽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使用三脚架、寻找适合拍摄的主题、好好运用光线、仔细对焦、有思想的构图以及创意的角度,这些都是拍摄一幅出色图片所必需的元素。当你踏上摄影的旅途,机器设备更新换代如此之快,而拍摄技法的提高则不会这样迅速,所以不必在更新设备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学会注重自然摄影的艺术知识远比相机和镜头重要得多。
成为一个更好的博物学家
对自然了解越多,你拍的照片就会越好。成为一个优秀的自然主义者并不需要去获得生物学学位。很多鸟类的花卉爱好者都是自学的。许多专业指南手册也会提供非常详细的信息。许多自然研究中心、当地的大学,以及公园都会对自然历史课程进行分类,这些都可以拓宽你的自然知识面。你对自然了解越多,就会越享受户外的时光,也会找到更多要拍摄的东西。最好的自然摄影师在学习数码摄影知识的同时,也试图像博物学家一样拥有更多的自然知识。
专业和业余自然摄影师
专业的自然摄影师会比业余自然摄影师好很多么?我只认识几个专业自然摄影师,他们中有些比业余摄影师拍得好,也有不如业余摄影师的。专业摄影师只是取决于你是否靠摄影谋生,业余的不过是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专业或业余,其实与知识或技巧水平没有一点关系,它只是说明收入来源而已。艾伦·查恩利(Alan Charnley)是我认识的最好摄影师之一,他毫无疑问能位列我心中自然摄影师的前十名。你应该没有听说过他,因为他的图片从来不会去售卖。30 年来,他一直都是我的牙医。他拍的图片好得难以置信,但他并不需要用这些自然摄影图片去挣钱。他拍照片纯粹只是因喜欢。很多像艾伦一样的业余摄影师同专业的一样优秀。只要肯花时间、精力致力于寻找美妙的事物然后去拍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自然摄影师。
自然摄影的最佳地点
自然摄影最奇妙的一点,就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你的拍摄,你并不需要周游世界。即使你身处大城市,附近还是有自然区域。或许你应该先从自己的家开始拍摄。如果你家有一片草坪,或许可以种植成一个花园。这样,你就会有很多机会拍摄花儿以及被花儿吸引过来的昆虫。喂食器和水浴场会吸引很多不同种类、五彩缤纷的鸟。任何一个长满野花的草地也都是可拍摄之地,特别在寒冷有露水的早晨更是如此。你身边的森林、湖泊、沼泽地还有海岸都为自然摄影提供了众多机会,另外,还有很多公共土地也可以使用。
小心翼翼踏上这片土地
尊重你的拍摄主体和它所处的环境至关重要。尽量减少你对自然世界的影响。虽然很难做到绝不影响,但可以让你的影响最小化。不要破坏要拍摄的对象。别采野花。尽量待在小路或空地上,别去践踏脆弱的花朵。别打扰野生动物。
举例来说,我喜欢拍摄野生兰花,一定不要破坏正在开花期的兰花,如何辨识它们是否处在开花期很重要,这样,兰花才不会受到伤害。每年我都会在我家附近拍摄一对正在筑巢的鸟,我总是选择最容易拍摄鸟巢的角度,鸟已经很习惯我对它们进行拍摄的角度。但一些很容易受惊吓的鸟,如果有人去打扰,它们甚至会放弃自己的鸟巢,所以拍摄它们太过冒险。
㈢ 我有一副长卷书画 100米 如何用相机全部拍下来 希望摄影爱好者 赐教
用50mm左右(40-60mm)镜头分段拍摄(千万不要用超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拍摄对场有一定要求,而且不能垂直地面拍摄,限制较多),每段需要有1/5的重合。最好拍摄是RAW格式文档,先做镜头矫正处理,矫正变形、暗角,输出到拼接拟合软件进行拼接处理。
㈣ 怎样用手机拍摄书画作品
用手机拍摄书画作品,要选择好拍摄的角度,同时要注意拍摄时候的灯光,灯光线一定要好,拍摄的角度一定要好,这样拍摄出来的书画作品效果是最好的
㈤ 如何用手机拍出简单干净的构图
画面简洁,是一张优秀照片必备条件。能不能拍出画面简洁、干净的照片,跟摄影器材关系不大。尤其现在,手机也有很好的虚化功能,这种差距就更加缩小了。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已经尝试,无论拍花卉还是拍人像,都可以获得背景虚化的效果。
一张照片,画面是否简洁,通常主要有两个因素决定。
第一,照片背景简洁,画面就简洁2/3
一张照片,通常2/3,甚至更大的面积是由背景组成。所以背景是否简洁,很大程度决定照片是否简洁。
无论手机摄影,还是单反摄影,背景的处理主要还在于选择上。也就是说,只有选择了简洁的背景,使用大光圈,浅景深虚化,效果才是最好的。否则背景上五颜六色,各种障碍物横七竖八,影调斑驳,无论怎么虚化,都不会太干净。
选择背景,很多摄影爱好者拍花卉都知道选择蓝天、绿地等;拍人像也知道选择色彩不要太多的景致作为背景。没错,不求绝对的干净,但求色彩不要太杂乱,也就是色调比较统一就好。比如统一个色系,相近色,同为暖色或者冷色等。
第二,照片的主体要简约,不杂乱
我看过很多摄影新手拍的照片,通常都是这样:主体花卉一大团,没有主次之分,甚至占据大半的画面;拍人像,穿的衣服,色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一张照片,主体也要简约,才能让整张照片看起来简洁。
摄影是减法艺术。元素能少则少,对突出主体有利;同时对主题没有帮助的元素要统统去掉。另外影响画面干净的因素,还有光线、主体不能拍虚等等。
在摄影中,不论是手机拍摄还是相机拍摄,拍出的照片都应该是简洁而不简单,形式上简洁,内容上却不简单。
那么如何用手机拍出构图简洁干净的照片呢?我想从以下5个方面与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要有明确的拍摄思路
拍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拍摄思路,是难以做到简洁的构图形式。心中想要拍什么,不拍什么,明确以后才知道元素的取舍。
第二:可要可不要的元素宁可不要
明确拍摄内容和思路以后,在选择拍摄元素时,如果自己觉得某个元素要也可以,不要也可以,这种情况下,宁可不要。会削弱主体元素的表达,要学会放弃。
第三:选择简洁的背景减少干扰
用手机拍照时,我们要选择背景比较简洁的角度,进行取景。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明白,背景越是复杂,包括元素和色彩,对主体元素干扰就越大。
第四:用虚化功能弱化不需要的元素
如果我们拍摄时有些干扰元素不可避免,那么就用手机拍摄的虚化功能,来弱化干扰元素。比如离拍摄主体尽可能的近,或者运用手机的特殊模式拍摄。
第五:用后期处理使照片简洁
在拍摄的时候,有不可避免的因素,或者拍摄失误,没有做到画面简洁,那么我们就只有用后期处理,来达到需要的效果。比如运用手机处理软件Snapseed(指划修图),通过裁剪、虚化、修复等功能,可以对照片进行处理。
以上是个人对拍出简洁构图的理解,主要做到思路清晰,可要可不要的元素宁可不要。
脑摄狼图事界,爱好摄影,且擅长后期,喜欢与大家聊摄影,敬请关注。
如何用手机拍出干净简单的构图?
手机摄影是大家经常用到的一种摄影工具,如何才能拍出干净简单富有感染力的照片,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人为首先要做到以下四点。
拍摄技巧之一:
摄影角度对照片的成败是一个关键因素,不管是相机还是手机,要想拍出简单干净的照片第一就是要注意拍摄时的角度。拍照时要根据画面的元素来选择俯视、平视还是仰视;是正面、侧面还是背面,要仔细观察,找到最佳角度,才能拍出简单干净的照片。
拍摄技巧之二:
要熟悉掌握摄影构图的法则,如黄金分割法、框架构图法、对称法、S构图法、虚实法等等方法。黄金分割法是最基础的构图方法,手机里自带参考线,就是把摄影主体放在四条线的交汇点附近,不要放在画面的中间部位,这样的够图才能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你的照片也才能拍的更专业。
拍摄技巧之三:
画面一定要留白透气,不要把画面拍的过于满,密不透风,给人拥堵的感觉。画面一定要留下足够透气空间,带有中国画的构图意念,做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有黑有白,画面才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也能使你的照片有意境。
拍摄技巧之四:
摄影一定要注意光线,尤其是风光摄影,我认为就是风景加光线,再美的风景如果没有光线的渲染,画面会显得苍白。手机摄影要把握好适合的光线,如顺光、侧光还是逆光,早晨的光、中午的光还是傍晚的光,一定要在光线最适于表现物体的时候去拍摄,这样你的照片才能打动人。
我喜欢简单
手机随拍
在手机拍摄中,如何做到相片简单干净的构图,我个人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构图非常重要,背景一定要简单干净,要观察选择好拍摄角度,最忌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手机就拍,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显得一锅粥,画面凌乱不干净,又不清爽。
二、突出照片主题,分清照片主次,要学会放弃,不要觉得这个景漂亮,那个花漂亮,都想取进镜头里,千万不能面面俱到,该删除就删除,也就是说配角不能与主角抢镜头,陪衬就是陪衬,陪衬要简单,也可以使用大光圈,或者是零距离拍摄,虚化背景。
三、手机后期制作,可通过编辑滤镜、虚化、色温、对比度、饱和度弥补在前期拍摄不足问题。
如何用手机拍出简单干净的构图?
都知道画面简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突出主体,但用手机拍摄如何使画面简洁?介绍6个常用的方法。
1、单一的背景
摄影是“减法的艺术”,在统一的背景前,除主体之外多余的元素都去掉了,简单就是美。
黑背景可以突显出枝叶花瓣脉络及纹理,加之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表现出许多纤细之处的细节。
黑背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除了黑色背景,还可以是比较暗的背景,如阴暗的树林或石头的阴影等;通过明暗对比突出花卉。此外,使用深蓝色的天空、暗绿的水面、草地等,这些简单的背景,也是不错的选择。
低角度构图,以天空为背景大量留白,简化画面。
以暗绿的水面为背景,突出落花的主体,简化画面。
此外,如果拍摄环境比较混乱,也可以采用过曝的方法来简化画面。
以过曝的手法使得画面简洁明了,突出残荷主体。
2、背景虚化
在拍摄时,我们要以拍摄主体为重,而其他的次要元素要么删去、要么虚化模糊,让主体更加突出。
背景虚化,简化画面,水滴主体得到很好地突出。
背景杂乱时,借助背景虚化,具体控制方式:靠近点拍、人像虚化、微距、大光圈或变焦拍摄、让被摄物体离背景远一些、后期APP实现等方法。
3、留白
留白一词源于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大量留白,简化画面
而在摄影中,“白”的意指有所拓展,它不仅指空白的纸,也包括画面中除实体对象以外的一些空白部分,如单一色调的背景,它们可以是干净的天空、路面、水面、雾气、草原、虚化了的景物等,重点是简洁干净,没有什么实体语言,不会干扰观者视线,能够突出主体。
利用雾气留白
4、色彩减法
一幅摄影作品的色彩不宜过多,多了就没有主色。摄影构图时不仅要考虑内容的减法,还要考虑色彩构成,如背景色、前景色与主题色搭配是否和谐,是否会有背景色抢掉主题色视觉点的情况出现等。尽可能使整体色彩和谐,看着舒服,不出现色彩凌乱现象。所以,为了画面简洁必要时得做色彩“减法”。
使用减法,使画面整体色彩和谐,简洁了画面。
5、特殊技法的应用
一些特殊的拍摄技法,对简化画面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黑白 :把彩色画面转黑白,原本色调相近却有明显差异(如浅蓝-深蓝)的色块会趋于单一,变得更 “干净”。
以现场光线的明暗调性来增加对比,表现出单色调影像纯粹的质感。
长曝光 :长曝光可以把天空的云、水面的波浪都抚平,变成雾化或柔顺的丝绸状,既美观又足够 “极简”。
使用长曝光把水面、云抚平,加强画面的极简感。
剪影 :拍摄成剪影画面不外乎二个原因:一个是前景主体(剪影)漂亮有故事。另一个就是,替环境遮“丑”。而这里,便说的是遮“丑”。
剪影的拍摄,使得画面更加干净。
6、后期
在很多时候,由于拍摄环境的限制,可以通过用后期处理来尽力改善,予以补救,如二次构图、虚化、压暗背景、黑背景等手法来简化画面。
通过压暗背景,改善背景的洁净度,突出了主体。
局部色彩,突出主体。
先搞清楚何为“简单干净的构图”。
我的理解,其实就是指 背景简洁, 可分两种情况。
背景对象单一。
《家山应在层林中》无摄无味丨陈有点皮 摄
(网络图)
上面两图中,背景是单一的树林、天空,既突出了主体,又令画面有一种简洁如洗的感觉。
《一剪梅》无摄无味丨陈有点皮 摄
《自拍》无摄无味丨陈有点皮 摄
再与原图对比一下:
《一剪梅》将略嫌复杂的背景压暗,使背景“淹没”于暗调之中,与主体(梅花)形成明暗反差,既突出了主体,也使整个画面简单干净。
《自拍》将纹理抢眼的背景去色,使背景统一于低饱和中,从而与主体(窗中人像)形成反差,既突出了主体,也使整个画面简单干净。
讲究的前期+适当的后期,打造出”简单干净的构图”。
记得哈,与器材并无关系。
谢谢看完。
希望这个答案,是你心中那个。
如何用手机拍出简单干净的构图?
中国民俗摄影家鸡西高明扬
答:看上去就简单干净。
刚开始拍照时我们想拍的东西很多,却往往适得其反,拍出的照片很乱。后来我们经常看别人的照片,知道了简单一点就好。
1,明确和简洁的主体
要想使画面简单干净,画面的主体要简单,干净,背景纯洁,画面的内容要么主体明确,要么规律统一,切记杂乱无章。
2,合理利用光线
通过利用光线的明暗来突出主体,减弱无关因素的影响,比如将主体放在光线的明亮处,无关的放在黑暗处等。
3,巧妙构图
我们在拍照时常常拿起手机就拍,忽略了前期构图的重要性。其实拍摄前构思构图至关重要,不经能够使我们的画面更加美观,也能够使我们的画面更加简洁,主体更加明确。
常用的简洁画面的构图方法有:(1)三分法构图
将画面均等的分为三分,条理更加清晰,主体,背景一目了然。
(2)中心对称法构图
将画面主体放在画面中央,使观看者一眼看到主体,起到了突出主体,平衡画面的作用。
(3)引导线法构图
将拍摄体放在环境中引导线的交汇点处,通过利用引导线的线条将观看者的视线引导向拍摄主体。
㈥ 拍摄字画作品怎么拍摄
有打印店有大型的扫描机,你拿去扫描一下就行
㈦ 摄影师孙郡的这种风格照片的后期是怎么处理的
我一直很喜欢这个摄影师的摄影风格,我用了一个暑假来自学这个后期处理,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分享。
最后,你会慢慢观察发现到,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摄影,而是摄影带来了最真实的线条。所以,本质上,这仍然是一幅毛笔画,但它是一种非常独立的绘画形式,抽象出概念,然后将其融入到摄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