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主要出口什么到国外
主要有:
1.农产品:以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畜产品、粮食和食用油籽等为主。
2.通信产品: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
3.钢铁:焦炭.钢坯.铁合金.钢丝及制品等。
4.陶瓷
5.机电
6.服装.纺织品
7.冶金原料
8.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最多的4 类技术领域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
9.汽车零部件
10.能源产品:煤
出口商品构成又称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在报告期内出口的各类商品在出口商品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如何,是否合理,为出口战略的调整提供依据。出口商品按类别分组,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中国外贸有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现状
我国的出口商品构成,按照国际通用的《国际商品标准分类》划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多,技术密集型产品比较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尤其是高技术产品更少。”为使出口商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我国的出口创汇能力,使我国的出口商品构成朝着更先进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我国“在出口商品的构成方面,从长远来说,必须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一个是由主要出口原料性的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转变,一个是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转变。”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提出的正确出口贸易战略方针,对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B. 中国外贸家平台有哪些产品品类
中国外贸平台目前主要品类有五金、建材、工具、日用、轻纺等。
C. 中国的进出口的主要商品大类有哪些
工业,农业,原油,芯片方面进口,出口方面则是柠檬酸,无烟煤, 聚氯乙烯,碳酸钠, 铝材等。
在工业产品方面,我国十大进口产品分别是:集成电路、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仪器、仪表、初级形状材料、显示面板、计算机及其零部件、飞机及航空器、电子元器件、医疗产品及器械、钢材。而在农业产品方面,我国十大进口产品分别是:牛肉、大豆、玉米、植物油、大米,棉花、冷冻禽、小麦、猪肉、植物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主要粮食是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但在某些农产品方面,还是需要进口的。目前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作品是大豆,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豆近90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
芯片方面,每年花费3000亿美元左右,接着是石油,每年2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大量进口的是原油,中国是全世界石油进口增速最大的国家,也是进口数量最大的国家。2019年我国原油产量1.91亿吨,进口超过5亿吨。2019年,我国原油进口依旧保持强劲,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降低,全球原油需求增量中,中国市场贡献了75%。
而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长一直是全球原油产量增长的主力军,开采技术好,单井产出效率很高,很难让市场给其原油产量设置上限。截至2019年12月初,美国原油产量增长了120万桶/天,正好是OPEC在2019年的减产限额。美国原油产量将会在2020年再次增加124万桶/天,柠檬酸
出口;柠檬酸。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在工业、食品业、化妆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其累计出口达291814万吨。它可以制成酸味剂、增溶剂、缓冲剂、抗氧化剂等,也可用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乳酸饮料等;由于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有机酸,在洗涤剂领域也广泛使用。而在化妆业,常用于乳液、乳霜、洗发精、美白用品、抗老化用品等产品。
无烟煤,累计出口270111万吨的无烟煤,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产品之一。它是一种坚硬、致密、高光泽的煤矿品种,虽然发热量较低,但碳含量最高,杂质含量最少。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高炉喷吹煤主要包括无烟煤、贫煤、瘦煤和气煤)。还可用于生活给水及工业给水的过滤净化处理。
聚氯乙烯,中国对外出口商品排行前三,简称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最大特点是阻燃、柔韧性好,价格低廉。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初级形状的聚氯乙烯累计出口39041万吨。
碳酸钠,碳酸钠又叫纯碱,累计出口28362万吨,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国际贸易中又名苏打或碱灰,是中国出口前十商品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广泛用于轻工日化、建材、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等领域, 用作制造其他化学品的原料、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分析领域。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
铝材,铝材累计出口7603万吨,通常先加工成铸造品、锻造品以及箔、板、带、管、棒、型材等,再经冷弯、锯切、钻孔、拼装、上色等工序而制成。其主要金属元素是铝,再加上一些合金元素,以提高铝材的性能。目前主要类别有 轧延材 、 铸造材、非热处理型合金、 纯铝合金 1XXX系列、铝铜合金2XXX系列、铝锰合金3XXX系列、铝硅合金4XXX系列等。占全球原油产量增长的92%,OPEC减产再也不可能追上美国产量增长的步伐。
D. 中国外贸出口主要有哪些行业
现在中国的外贸产品的品类非常丰富,一般除了部分能源矿产类的产品不出口外,基本上所有品类都有出口。
而且对世界的不同地区的出口呈现的品类是不同的。
出口商品结构来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中国出口机电产品和高薪技术产品比重上升。
2006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5494.4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2814.9亿美元,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保持增长势头,纺织品出口488亿美元,服装出口951.9亿美元。
“两高一资”的产品出口受到抑制,原油、成品油、煤炭、未锻轧铝出口量分别下降21.4%、11.9%、11.7%和8。1%。
E. 中国主要出口什么产品,销往那些国家
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发达国:
1、2005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与这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达1159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81.5%。
2、2006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中国与这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达14027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79.7%。
3、2007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中国与这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达17000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78.6%。
(5)中国外贸有什么扩展阅读:
行情调研:
行情调研为了获得与贸易有关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得出国际市场行情特点,判定贸易的可行性并进而据以制定贸易计划。行情调研范围和内容包括:经济调研;市场调研;客户调研。
1、经济调研
经济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制度、经济法律和条约、消费水平和基本特点等。总之,是对经济大环境有一个总体的了解,预估可能的风险和效益情况。对外贸易总是要尽量与总体环境好的国家和地区间开展。
2、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选定的商品,调查其市场供需状况、国内生产能力、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成本、产品性能、特点、消费阶层和高潮消费期、产品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该产品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等内容。目的在于确定该商品贸易是否具有可行性、获益性。
F. 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方式有哪些
貌似现在中国的加工贸易还是占大部分,大概在60%左右,而且大都停留在初级阶段。
其他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包销、代理、寄售、拍卖、展销、招标、投标),
商品期货交易,
对销贸易(易货贸易、互购贸易、转手贸易、补偿贸易),
加工贸易(有叫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的)
可能不全,我是从我们公司一本教材上找到的,这个书版本还不算很早,字可是一个个打上去的。
G. 中国在外贸行业中主要的出口产品有哪些
以下是2018年2月我国外贸重点出口商品表:
包括水海产品,大米,中药材,稀土,煤,焦炭,塑料制品,钢材,铝材,汽车零配件,手机,发电机,液晶显示板,家具,灯具,玩具,农产品等等。
H. 我国对外贸易分为哪些方面
我国对外贸易主要分为:
1、对等贸易
(1)含义:卖方承担向买方购买同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例如A国向B国出口价值100万元的商品或劳务,必须同时从B国进口价值100万元的商品或劳务。它是目前国际上普遍流行的一种贸易方式,1987年全球有120多个国家要求进行对等贸易,对等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
(2)主要原因: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价格普遍下跌,外债增多,外汇匮乏。所以,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贸易平衡,纷纷要求对等贸易。
(3)范围:对等贸易范围十分广泛,从初级产品到机器设备、飞机、船舶、导弹等,其中交易量最大的是石油。
2、展卖贸易
(1)含义:在本国举办和参加国外举办的各种国际性博览会或集市,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进出口交易,采用这种贸易方式叫做展卖贸易。
(2)作用:可以进行商品购销;展示各国经济成就的全貌;交流经济信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3)具体类型:在历史上着名的国际商业城市举办的各种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商品博览会和展销会,如束比锡国际商品博览会、巴黎国际商品博览会等;在出口商品国举办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商品展销会,广泛邀请各国进口商前来看货,洽谈生意。例如我国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以及我国许多省利用各种形式的艺术节所举办的商品展销会。
3、加工贸易
(1)含义:通常称“三来贸易”,它包括来料加工贸易、来件装配贸易、来样加工贸易。
(2)特点和优点: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风险小。
(3)意义: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4)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中国发展迅速。1998年加工贸易出口已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7%,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方式。但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对加工贸易监管的难度也不断增大,出现了利用加工贸易走私等一些违法行为。1999年,中国政府在维持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实行加工贸易商品和企业分类管理。
4、补偿贸易
(1)含义:我方先以赊购的形式,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技术等,待投产后,用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它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2)优点:既利用了外资,也扩大了商品的销售渠道,补偿贸易与加工贸易结合,通常称为“三来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