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与中国差距到底有多大印度学者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作为同在亚洲大陆上的两大文明古国,印度向来都喜欢跟中国比一比,尤其是这些年印度背靠美国,在软件信息技术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不仅带动了印度的其他产业,还大大培养了印度的科学自信后,他们就更喜欢跟中国比了。
大概是软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印度的自信太过,甚至到了膨胀的地步,在有位记者采访印度软件信息技术方面的一位专家:"您认为中国还有多久能赶上印度"的时候,竟然骄傲满满答道:"至少还要三十年。"
除了上面比较的三个方向外,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对比的,不过零零散散的方向太多,这里就不一一点出。
中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飞速发展,跟我们一直以来的谦逊与努力有很深的关系,唯有看见别人的优点,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意识到差距,才能够拥有更强的斗志去发展、去拼搏,我们从来不跟别人比,我们只跟自己比!
② 印度和中国综合实力哪个更强
经济总量印度比不上中国,但人均创造出的价值,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印度远远高于中国,这也是印度内功强于中国的主要表现,中国要想在综合实力上超过,得花上最少20年的时间,而且前提是印度经济发展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③ 印度是怎么评价现在的中国的
一些合资企业到中国办厂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因为中国人最能吃苦、工资却最低。这些外国工厂在印度根本开不起来,因为印度人要的工资这些老板给不起,印度人也完全没有中国人做牛做马般吃苦耐劳的精神!
除国家用于外事活动外,印度政府官员都坐印度自产的”总理”牌轿车,象国防部这样的强力机关连空调都没有。而中国所有的政府衙门都是富丽堂煌,每年被政府官员公款吃掉的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印度很少。所以中国的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中国人民却难以从中得到实惠。
印度人可以在总统府对面乞讨,也可以在象中国长安街一样的繁华地段搭棚生活,没有人敢以影响市容为由把他们象鸭子一样到处驱赶。在印度不会因为三轮车影响政府形象而被取缔,只要你能在某个地方找到谋生的门路,就不会有人管你。而在中国则严格得多,官员们对于形象的关心远超对百姓的生活的关心。
印度上至总统下至部门,在任是官员,享受国家的各种待遇,下来后和平民一样。中国就不一样了,只要进了官场,除非因腐败被抓,否则国家要养一辈子,直到死为止。
中国的官员总数的法国总人口差不多,这还不包括乡村及编外的官员。而中国的国民总值低于法国,由此中国人的负担比印度大得多。
中国的城市随处可见烂尾楼,这些烂尾楼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十亿,要统计中国的烂尾楼到底有多少,有多少资金耗在烂尾楼里,比登天还难。可以说每栋烂尾楼里都是官商勾结的结果,每栋烂尾楼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在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人民币投进了这些黑窟窿,这种现象在印度却很少见。
除了烂尾楼,还有机关和央企的福利房遭到质疑,另外楼市的调控也被指越调房价越高,中国人买房真心难。
印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这是国家对公民提供的一种福利,代为支付医疗费用。发达欧洲国家如英国、瑞典、瑞士、丹麦,都是全民免费医疗,一切费用由国家负担。美国、日本等实行医疗保险制度,但是对于退休的老人和穷人,则是免费治疗,在俄罗斯国土上的所有人,全部免费治疗。第三世界穷国印度,也敢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古巴、巴西、智利也是全民免费医疗,全民普及基本卫生服务,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国民健康指数都位居世界前列。连朝鲜这种穷国也免费医疗,可是经济大国中国,只能是梦想!
中国目前受到全世界的围堵,而且围堵非常有效。而印度作为民主国家,与世界主要强国关系非常的友好,不存在武器禁运,所以印度的发展空间比中国好得多。
印度人贫穷,主要是因为懒惰。如果印度人也象中国人这么勤劳,印度百姓肯定比中国人的生活好得多。
④ 印度和中国哪个更发达为何印度专家毫不谦虚地说:已经超过中国30年
在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不仅科技军事等领域发展迅猛,经济实力也日益提高,这一点从这次病毒疫情中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在这次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让全世界再次看到了中国的实力。可以说,如今的中国一举一动都能影响整个世界,任何国家都不敢再小觑中国。
此外,印度在军事领域和农业领域方面也是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的,因此,总体上来说,我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其他方面都远远超过印度,即便印度有些方面确实比中国好,但也说不上远超中国30年。这样的说法只是印度人的自尊心作祟而已。
⑤ 外国怎样评价中印战争
多数媒体认为印度只能失败,李奇微评价中印战争也是如此。
并且他非常同意麦克阿瑟曾说的话:“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这也充分显示出李奇微对此次战争,中国的胜利是势在必得的。麦克阿瑟和李奇微都曾在朝鲜战成上与中国志愿军发生过战争,而且都曾见证过中国部队的陆战能力,这都是在朝鲜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
同时,印度军队并不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而中国解放军经历了很多次的战争,同时也有更强的军事领导。再加上刚经历不久的朝鲜战争的洗礼,丰富了战争经验,中印战争的胜利应该非中国所属。
(5)世界怎么评价中国印度扩展阅读:
事件背景
中印边界分东、中、西三段,全长2000公里,虽未正式划定,但存在着一条双方历史形成的传统习惯线。 1951年印度军队越过传统习惯线向北推进,侵占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此后印军侵占了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兼则马尼。
中段和西段的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波林三多、香扎和拉不底以及巴里斯等地区。1959年人民解放军取得西藏平叛的胜利后,印度政府公开向中国提出将东段9万平方公里和西段3.2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划归印度,在其无理要求遭中国政府拒绝后。
便推行前进政策继续蚕食中国领土。1959年8月和10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制造了朗久、空喀山口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官兵多人。
⑥ 中国人眼中的印度是怎样的为何印度人认为中国落后呢
不但印度人平常用餐喜爱用手抓,不喜欢做饭都喜欢去菜市场吃现成的便宜饭食,比如在同一条河里边冲澡,完了之后还会喝这一河里面的水,并且是不做任何解决的情况下就立即喝,而且不喜欢在家里面建厕所,上厕所全是均值几十人共用一个公共厕所,就是因为印度人觉得厕所是一个污浊的场所不应该建在家里面。
便是印度不愿意认清中国的发展。在大部分印度人来看,中国之前遭受别国残害,经济、军事力量落伍,而印度人也不愿意认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就已经发展迅速了,所以在印度人自己的心理,他们是不愿意认可中国的发展的,同时他们也是自认为自己比中国更强,自高自大亚洲第一。当然,这有可能是他们都还没意识到自己的供电系统难题是多么的令人奔溃。
⑦ 1962中印战争 外国人怎么评价
评价:中国的胜利是势在必得的。
麦克阿瑟和李奇微都曾在朝鲜战成上与中国志愿军发生过战争,而且都曾见证过中国部队的陆战能力,这都是在朝鲜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
同时,印度军队并不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而中国解放军经历了很多次的战争,同时也有更强的军事领导,再加上刚经历不久的朝鲜战争的洗礼,丰富了战争经验,中印战争的胜利应该非中国所属。
李奇微真真正正在战场上体会到了中国志愿军的陆战风格,在这场战争中,李奇微是非常确认中国会胜利的。
(7)世界怎么评价中国印度扩展阅读:
如果中印之间爆发战争,美国会尽最大可能帮助印度,这是毋容置疑的。
当然美国不会跟中国直接交战,只会在武器装备、作战信息上给印度提供支援,还会出动兵力在中国周边进行战争威慑,外交上联合西方国家支持印度,孤立中国。
美国绝不会贸然跟中国交战,坐视中印两个大国两败俱伤,巩固其世界霸主地位才是美国最大的利益所在。
⑧ 美国人评价中国和c印度。
部分美国人的如下观点,也并非每个人都有,只是综合起来而已。
1、常常有美国人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我说"西安"。然后我问:"知道西安在哪里吗?"回答总是"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国的三个城市:北京、上海、香港"。这样问得多了,以后再有人问我家乡在中国哪里,我就首先问他/她:"你知道几个中国城市?"哈哈,回答如上。当我一说秦始皇兵马俑,他们几乎全知道,也知道出土地点,但不知其与西安的关系。
2、有的美国人居然认为日本是中国的一个省。这下子,中国的左愤们可要乐了。
3、古代的中国人都会在天上飞,会飞檐走壁。现代的中国人退化了,不会飞了。
4、凡是中国人,都会两下子武功。
5、中国人有病了不用吃药,也不用休息,随便在地里抓一把草塞进嘴里嚼嚼,病就好了。
6、英语比中文简单多了,因为英语只有26个字母,而中文却有40000多个字母,单常用的就有3000多个字母。
7、西藏自古就不是中国的领土。
8、台湾也不是中国的领土,因为现在的台湾与中国大陆不是一个政权。清朝时的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并不能说明现在的情况。
9、不仅如此,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不能算是中国政权,象南北朝时的五胡、契丹建立的辽、女真建立的金、蒙古建立的元、满人建立的清。在所有教科书与历史书中,当谈论到这些少数民族与中国的关系时,都说XX族与中国人(Chinese)等等,而不象中国书中所讲的XX族与汉族(Han-Chinese)等等。
10、中国人没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信仰宗教,特别是***。
11、中国人好象人人都信佛教。与上一个相矛盾。
12、分不清中国与日本文化。有一个电影,描写一位美国的武师专门习学中国功夫。当他在房内练功时,却身穿日本武士服,腰里挎着东洋战刀,打坐在一张桌子前,桌子上放着中国的香炉,背景音乐是中国的民乐。
13、也搞不清日本文化的中国根源。如:中国的佛教禅宗,在美国几乎人人皆知。但你要是问他禅(Chan),他不知是何物。然而,你要是用日文的禅的发音Zen问他,他一听便知。因为佛教禅的文化是由日本首先传入美国的。
14、如上,美国人在接爱中国文化时,以最先传入的发音来建立名词。比如,英语里有一个词叫白菜,发音就是广东话的白菜。对孙中山的发音也是广东话的"孙中山"。你要是对美国人说Sun Zhongshan这个普通话发音,他不知你在说谁。对蒋介石的发音也是广东话,并非普通话。但对毛泽东的发音是普通话。
15、有的中国人好象不太讲卫生。
16、中国的污染严重。但中国很美丽。
17、中国的大城市也很现代化。但农村与大城市的情况相差很远。
18、有的中国人很有钱,比美国人更富有。但中国穷人更多。
19、中国饭很好吃。以"湖南"命名的中餐馆,最便于美国人记忆,因为很多美国人知道湖南是毛主席的故乡。所以,很多在美国的中餐馆喜欢叫"湖南餐馆",即使他们卖的不是湖南菜,反正这些地方风味美国人不懂。
20、中国80后的小皇帝们在美国很有名。一提Little Emperor,他们会知道其中的意思。
21、有人认为中国遍地都是大熊猫。一位美国人一进北京,就向人打听哪里有卖大熊猫的,因为他想买一只回去当宠物。
还有一些对中国社会与政治的看法,在此不便说明。总的来看,美国人对中国普遍不了解,很多人也不想去花时间多了解,因为他们主要面对的外国是欧洲。对亚洲国家的文化,日本文化中的一些因素,在美国比中国文化更为流行。比如:中国的旗袍远不如日本和服在美国的知名度。在美国各大学里修中文课的学生往往与修日语课的学生人数相等,但日本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
美国人的观点:中国现在用一个中国古代成语形容是邯郸学步,不仅西方的文化没学好,连自己的文化都不会了,一副丑样,令人鄙视。
美国人是尊敬印度人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对中国人虽然表面上客气但是内心其实很鄙视,中国人好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穿着我们西方人发明的服饰,而且乱穿,样子丑陋极了;中国人的婚礼方式虽然表面上学我们西方人的但是实际上却是乱搞,我们西方人可没那么铺张浪费,中国人的婚礼其实是为了显摆,是虚张声势,与我们西方人的婚礼的神圣庄严格格不入。
印度人心中有主,而中国人心中只有自己,印度人是为了尊严活着而中国人是为了钱与享受活着;印度人的生活自由,而中国人到处生活在别人的指使下。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印度领导人到访的接待是高规格的,而且充满着敬意,印度领导人与家属都是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不像中国人那样只会穿西装。
印度男人给我们美国人的感觉是神圣不可侵犯,而中国男人给我们美国人的感觉是低三下四的邋遢样,不打你几拳不解气。印度女人吃苦耐劳,而且很保守,而中国女人懒惰自私,穿着像妓女,个个好像都性饥渴似的,中国女人很喜欢我们白人,还免费主动与我们上床,有的上完床后还送钱给我们美国人花,我们美国人在床上只是把中国女人当泄欲工具而已根本没把她们当人看。
我们美国人旅游最不想去的地方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到处被工业污染得很严重,在中国无论吃、喝都很危险。我们很愿意到印度去看看,了解一下那里特有的文化特色,印度还留有没被工业污染的大自然,这是令人向往的。
⑨ 美国游客到中国和印度农村旅游,对中国和印度的评价是啥
随着现在国际化的节奏,我们大家都想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中国游客出现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足为奇,当然外国游客到其他国家旅游也是一种常态。神秘的东方一直都是外国游客向往的地方,很多外国游客都说想去中国看看。
⑩ 西方人眼中的印度和中国 谁更具发展潜力
何亮亮:印度和中国,亚洲的两个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但是长期以来,印度人、中国人互相瞧不起对方,实际上也互相不了解对方。所以第三者,就是印度、中国以外的第三者如何看这两个国家,以及这两个国家对未来世界的影响,我觉得会是一个很有趣的题目。《开卷八分钟》,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一本《印度中国如何改变世界》。上面两个字,一个龙,一个象,一般就认为龙是中国的象征,象就是印度的象征。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德国的亚洲问题学者。其实这一类的书我已经看过好几本了,这本算是比较新的。但是所谓新,原着是在2005年出版的,中文版是去年在北京出版的,不算太新了,就是说资料不够新。特别是我们知道去年从秋季,金融海啸席卷了全世界之后,它对中国和印度也是有冲击的,但是这个冲击实际上对于以后印度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其实有更大的影响。我们先就说这本书本身,因为我很有兴趣的就是,一个是中国人怎么看印度人,一个是印度人怎么看中国人,然后就是这样的,西方人如何看中国和印度。总的来说我有一个这样的感觉,在我已经看过的几本,包括英国人、美国人,也包括法国人、瑞士人写的有关中印对比的书,总的感觉西方人他们还是偏爱印度的,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印度英语是全国通用的,印度被很多西方人看成是一个神奇的东方。印度人的那种信仰,印度人的那种精神世界,是很多西方人。因为西方人普遍的好像有一种精神的困惑,他们把印度看成是一种精神的故乡,所以他们喜欢印度。而在他们看中国,看到更多只是物资的那一面,看到的是高楼大厦、超级市场、高速公路,还有就是全世界无处不在的中国产品。这本书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允的,比较公正的。他不特别讲印度怎么好,也不特别讲中国,中国、印度你各有什么优缺点,他都来给你讲。这本书分了几章,第一章是讲印度的,叫做“印度—世界的呼叫中心”。因为印度所谓外判、服务,呼叫在近几年已经是印度的一个特色了。他从这一点切入,印度在全球化过程当中的地位。第二章“中国—世界的工厂”,你凭这一节的章目你就知道,他主要是讲中国的哪些方面。然后我想比较重要的就是第三章,就是“多极世界中的中国和印度的觉醒”。因为多极世界,中国就是一极,印度也可以说是一极。其中分别从历史与文化、经济、外交与安全、政策几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和印度的相关的这些内容。最后一章就是“邻国伙伴和竞争者”。分别讲到了印度和中国都有自己的邻国,互为邻国,也有自己的伙伴,特别像东南亚、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亚这几大块,他们跟中国的关系,他们跟印度的关系。这本书本身没有什么图片,我想也不需要图片。因为它基本上它也不是一本学术性的着作,它是一本普及性的,是给一般的读者看。但是其中我觉得最有趣还是在这个地方。中印之间,在文化和政治方面的不同,而这两点,其实对中印两国的影响都非常大。因为比方说为什么西方人偏爱印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