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禽流感病毒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禽流感病毒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发布时间:2022-09-18 05:13:41

Ⅰ 禽流感是怎么来的或者怎么传播的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
冒,是由 病毒 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
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
禽流感病毒 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
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
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
禽流感之后,此病症引起全 世界卫生
组织 的高度关注。其后,该病一直在
亚洲 区零星爆发,2003年12月开
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主要在 越
南 、韩国、 泰国 严重爆发,并造成越
南多名病人丧生。现时远至 东欧 多个
国家亦有案例。2012年3月, 台湾 首
度发生H5N2 高致病性禽流感 ,引发
重视。2012年9月18日 广东 省农业厅
通报, 湛江 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

Ⅱ 禽流感最先从哪里传来的

文献中记录的最早发生的禽流感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被更名为禽流感。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

最早的人禽流感病例出现在1997年的香港。那次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2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国从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疾病综合征。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A(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流感病毒A(H5N1)感染人类,因而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从动物进化的观点来看,禽流感病毒出现的时间比人流感病毒早,因此,不少学者都认为人类流感病毒是由禽流感病毒进化而来的。目前有学者认为,造成人间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毒株,是直接或间接由人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演变而来的,而猪正是这一组基因重组的主要场所。

Ⅲ 禽流感主要通过什么传播

1.世卫组织指出: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

2.世界卫生组织(WHO)16日说,在越南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的禽流感主要通过家禽粪便传播,而非煮熟的肉。

3.据法新社报道,WHO说,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把鸡放在一层叠一层的窄小鸡笼子中,很容易通过其粪便传播禽流感。养鸡者也有吸入病毒的危险。不过,WHO发言人法德勒·沙伊卜说,几乎不可能因食用煮熟的病鸡肉而患病。他援引WHO专家的话说:“病毒被煮死了。”他强调说,在拔毛前就把鸡煮了也能消灭病毒。

4.WHO警告说,人不管接触什么样的病鸡都同样有危险。只有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而那些幸存的家禽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

5.世界卫生组织15日公布的一份禽流感病毒调查报告说,目前在日本、韩国、越南三国发生的禽流感致病病毒均为H5N1型甲型流感病毒。

Ⅳ 禽流感是从哪里来

有人在网上感叹说:“看电视上关于禽流感的节目,我感觉就是:人类为了利益,用残忍的方法养鸡。密集饲养,不让鸡睡觉,给鸡拼命吃抗生素。鸡就瘟疫了,产生新的病毒。然后把病毒传给人类进行报复。”滥用抗生素会让抗药性病菌流行,却不会产生新病毒。事实上,现代化养鸡场并不容易出现禽流感,反倒是传统散养的家禽容易出现禽流感。这是为什么呢?
禽流感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是“寄生虫”,它们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如果找不到寄生的宿主,病毒就会逐渐失活,如果所有的生物体内都没有了某种病毒,这种病毒就灭绝了——天花病毒就是这样灭绝的(只有一些标本被人为地保存在实验室里)。有的病毒一直在某种生物群体里传来传去,我们把这种生物称为病毒的天然宿主。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是某些鸟类,特别是水禽。换句话说,禽流感病毒已在水禽里传来传去传了很长时间了。病毒有个特性,传播的时间长了,其毒性就会慢慢地减弱。如果病毒毒性很强,快速地把宿主杀死了,宿主体内的病毒也就跟着死去,传播不开。如果毒性很弱,宿主就可以携带着病毒到处传播。所以根据自然选择,“旧”病毒的毒性会很弱,和宿主形成了共生关系。禽流感病毒与水禽的关系就是这样的,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的水禽并没有生病的症状。
但是这些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的水禽虽然看上去很正常,而其实它们的分泌物、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禽流感病毒,这些水禽飞到哪,拉到哪,也就把禽流感病毒传播到哪。禽流感病毒离开了水禽身体后,并不会马上就失活,在环境中还可以存活一段时间,环境温度越低,则存活时间越长。在28摄氏度的淡水中,禽流感病毒可存活一个月;17摄氏度的淡水中,可存活100天;如果冰冻起来,则可以无限地保存活性。在鸟粪中,禽流感病毒也可存活几十天。
设想一下,一群携带着禽流感病毒的水禽从远方飞来,在田间、池塘、湖泊、江河中觅食,排泄出病毒到水中。有人到同一片水域放养鸭,鸭喝了水,就可能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不一样,禽流感病毒的感染部位是禽类的肠道)。这些鸭回窝后,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混养的鸡。另一种可能的传播途径是,携带禽流感病毒的水禽在飞过散养家禽的地方时,停下来觅食,留下含有病毒的粪便,再由粪便传染给家禽。北京现在要求散养的鸡场拉防鸟网,但这只能防止鸟和鸡接触,却防止不了鸟粪与鸡接触。
家禽不是禽流感的天然宿主,它们感染了禽流感后,有可能出现严重症状,得“鸡瘟”而死,但也可能没有什么症状。这些家禽拿到了农贸市场卖掉,由顾客买回家宰杀,或者是在市场现场宰杀,在这个过程中,养的、卖的、买的、杀的、围观的,都有可能被传染了禽流感。如果是现代封闭式的养鸡、养鸭场,水禽与鸡、鸭没有接触的机会,就不会从水禽那里感染禽流感。如果是从超市购买已宰杀包装好的的鸡肉、鸭肉,也几乎不可能感染禽流感。
可见,禽流感之所以在中国南方、东南亚各国肆虐,与这些地方盛行放养家禽有关。在这些地区的农村,无数的家禽被放养在田间、池塘、河流和农场,使得它们有与携带病毒的野鸟及其粪便亲密接触、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机会。更要命的是,这些地区不仅各种家禽混合饲养,而且家禽还与猪、牛、鱼混养。有的农场鸡舍就设在猪圈之上,鸡粪直接掉进猪槽中。这种混养方式为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种群之间的传播和变异创造了条件。尤其是猪,它身上同时有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受体,能够同时感染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如果两种病毒在猪体内发生杂交,就会出现一种致命的新型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因此,从野鸟、家禽、家畜到人,中国南方、东南亚各国完整地存在着禽流感的传播链,而且,流感病毒能在家禽、家畜和人之间来回传播,基因发生重组,容易产生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新型流感病毒。如果要借禽流感出现之机反思、谴责的话,也应该是针对迷信散养家禽、现杀现煮的“美食”追求,而不是又顺手把现代化养殖拿来当替罪羊。

Ⅳ 禽流感的起源和发展

1878年,Perroncito首次报道了在意大利鸡群中发生的家禽疫(fowl plague,禽瘟),直到1902年其病原才被分离出,这也是第一株被证实的流感病毒。而第一株人流感病毒直至1933年才被分离出。1941年,Hirst发现了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活性。1955年,Schafer证实,家禽疫病毒为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对1957年和1968年人流感大流行病毒株起源的找寻促进了对动物中流感病毒生态学的广泛研究,在此期间从禽类中分离出了许多非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这才使人们意识到,禽流感病毒在禽类中分布是如此之广,在野生水鸟中更是普遍存在。此后,又在鸡和燕鸥中分离出了H5高致病株。
人们根据其毒力将禽流感病毒分为2型,高毒力性或称高致病性(可引起家禽疫)和无毒力性(仅引起轻症疾病或无症状感染)。少数情况下,实验室中的低致病性病毒也可在现实生活中导致禽流感暴发(如1978年美国明尼苏达州140个火鸡养殖场的禽流感暴发),但总的来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比高致病性病毒低得多。
近30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下列地区的家禽中发生过暴发:澳大利亚[1976(H7)、1985(H7)、1992(H7)、1995(H7)和1997(H7)],英格兰[1979(H7)和1991(H5)],美国[1983-1984(H5)],爱尔兰[1983-1984(H5)],德国[1979(H7)],墨西哥[1994-1995(H5)],巴基斯坦[1995(H7)],意大利[1997(H5)],香港[1997(H5)],2003年10月以来亚洲多国的H5N1型禽流感和今年2月初美国的H7型禽流感。显而易见,所有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皆为H5或H7亚型,而N亚型似乎与毒力无关。此外,在严重的家禽疫样暴发中还曾分离出H4和H10亚型。
野禽——家禽
野禽——甲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
已经在人、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豹和鲸)和禽类等多种动物体内分离出甲型流感病毒。种系发生研究不但揭示了甲型流感病毒的种特异性基因和跨种基因,而且证实感染其他物种的所有甲型流感病毒都来源于野生水禽。但流感病毒并不在野生水禽中引起致死性疾病,表明这种天然宿主已经在最大程度上适应了流感病毒。
大多数从野禽中分离出的禽流感病毒都是没有毒力的,即使某种禽流感病毒对一种禽类有高度致病性,对其他种类的禽类也可能不具有致病性。
传播途径
迁徙的野禽可以长距离携带病毒(病毒在其肠道内进行复制),从粪便和其他分泌物中排出大量病毒,沿途感染家禽。被野禽污染同时又有家禽分布的水源是重要的传播链之一。水源性传播也为禽流感病毒年复一年的存在提供了可能。Ito等从阿拉斯加的湖泊中分离出了大量禽流感病毒,而这些湖泊正是许多候鸟的繁殖场所。
私藏或走私珍稀禽类(如斗鸡等)等人类行为也可导致禽流感病毒的地理性播散。
家禽之间的传播
禽流感很容易在同一个养殖场的家禽之间和不同的养殖场之间传播。由于病禽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饲料、饮水、设备和笼子等都可能受到污染,这就促进了病毒的扩散和在家禽之间的传播。污染的设备、运输工具、饲料、笼子或衣物(尤其是鞋子)可造成病毒在养殖场之间的传播。动物(如啮齿类)也可携带病毒,担当传播疾病的“机械性媒介”,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苍蝇也是机械性媒介。
禽类——哺乳类
传染到猪
迄今为止,已经从猪中分离出H1、H3、N1、N2和N7等各种亚型的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从人传给猪也已有多次报告,且皆为H3亚型。在欧洲,禽H1N1病毒和人H3N2病毒自1979年起就共存于猪中,最终在猪中产生了一种重组病毒,其HA和NA基因为人H3N2病毒来源,其余部分为禽H1N1病毒来源。该病毒后来还感染了荷兰儿童,表明在猪中进行的禽与人流感病毒之间的遗传学重组,可导致有人类致病能力的杂交株的产生,目前循环于欧洲的猪H3N2病毒就是该重组病毒的后代。对于具有导致人类流感大流行可能的人-禽重组株的产生,猪可充当“混合器”的作用。1992年,Brown等从英格兰的猪中分离出了一种罕见亚型H1N7,其NA和M基因来源于马,其他来源于人。猪对禽类和哺乳类动物的许多流感病毒都易感,应将其作为检出具有大流行特性病毒的早期警报系统的一部分,进行定期监测。
Ito等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当禽H1N1病毒从禽传给猪后,病毒在猪体内复制时其受体特异性发生了改变。禽H1N1病毒识别NeuAcα2�3Gal连接,但1979-1984年从猪中分离的H1N1病毒同时识别NeuAcα2�3Gal和NeuAcα2�6Gal,而1985年以后从猪中分离出的H1N1病毒仅识别NeuAcα2�3Gal(类似于人流感病毒的受体特异性)。该现象表明,禽流感病毒在猪体内循环时,获得了感染人类所必需的HA特性。
传染到马
1989年3月,中国吉林和黑龙江的马群暴发了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病死率达20%,种系分析显示其为H3N8禽流感来源,且未发生基因重组。1990年4月,黑龙江的马群再次暴发流感,发病率为48%,无病死率,其病毒分离株与1989年吉林分离株极为相似,其病死率的下降可能由于该地区的马获得了对该病毒的免疫力所致。
传染到海豹
1979年以来,多个研究小组从死于严重呼吸系统感染的斑海豹(港海豹)体内分离出了禽来源的H7N7、H4N5、H4N6和H3N3流感病毒株,表明禽流感病毒感染海豹并不是偶发事件。
传染到鲸和水貂
自1978年以来,多个研究小组从鲸中分离出了禽来源的H1N3、H13N2和H13N9流感病毒。Klingeborn等报告,在1984年10月发生流感暴发的瑞典南部的家养水貂中分离出了禽来源的H10N4病毒,而此前的实验室研究显示,水貂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来自人、猪、马和禽的多种流感病毒,通过接触感染H3N8、H11N4、H7N7、H8N4和H5N3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
上述例子都证明,禽流感病毒无需改变其遗传学特性就可以在自然界的哺乳动物中致病。
传染到人
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不能在人体内进行有效复制,表明禽流感病毒感染人是罕见事件。例如,Beare等的研究显示,足够大量的禽流感病毒才能在人类志愿者体内产生可检出的病毒复制。但1996年以来,在英国、香港、荷兰、甚至今年在越南及泰国已出现了数次不同类别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暴发)。下面就20世纪较大规模的流感流行的起源进行介绍,以示禽流感病毒在人类流感大流行中的作用。
西班牙流感 由于缺少病毒分离株的缘故,对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H1N1)病毒的生物特性一直不甚了解。20世纪90年代初,种系研究和考古血清学研究显示,该病毒在遗传学上与H1N1禽流感病毒非常相近。1997年,Taubenberger等应用RT-PCR技术,对这次大流行中1名死者的肺组织样本中分离的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编码该病毒HA、NA、NP、M1和M2蛋白的基因序列和人H1N1病毒及禽H1N1病毒都具有遗传学相关性。在今年2月5日在线出版的Science上,Skehel等和Wilson等的2项研究通过对该H1N1流感病毒株HA结构的研究再一次证实该病毒为禽流感病毒来源。
亚洲和香港流感 引起1957年亚洲流感(H2N2)和1968年香港流感(H3N2)的病毒具有下列2个共同特征:①首先出现在亚洲东南部,②其抗原与当时循环于人类中的流感病毒不同。遗传学研究和生化分析结果显示,这2种病毒皆为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的产物。1957年病毒(H2N2)的PB1、HA�H2和NA�N2基因为欧亚禽病毒来源,其余基因皆来源于当时循环于人类中的人H1N1病毒。1968年病毒(H3N2)则为禽病毒的PB1和HA�H3基因和其他6个来源于人H2N2病毒的基因的重组产物。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H1N1病毒和人H2N2病毒都分别在这2次暴发之后消失了。虽然有许多人在这2次流感大流行中死亡(原因可能为人类缺乏对这2种病毒的免疫力),但这2种病毒的致病力都弱于1918年H1N1病毒株。
俄罗斯流感 规模较小,主要易感人群为1950年以后出生的儿童和青少年。引起1977年俄罗斯流感的H1N1病毒与20世纪50年代在人类中循环的病毒几乎相同,很可能该病毒在某种动物宿主体内潜伏了20年而没有发生变化。这次大流行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原因在于20岁以上人群已经对该病毒存在免疫力。
传播途径
(1)经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易感者吸入呼吸道而发生禽流感。
(2)经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或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而发病。
(3)经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感染流感病毒而发病。
人——人
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极为有限和少见。1997年香港H5N1禽流感暴发期间,接触H5N1患者的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H5N1抗体阳性率显着升高,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但都只提供了血清学资料,未见人与人之间感染的临床病例。2003年荷兰H7N7禽流感暴发期间,3例未接触过病禽的家庭成员的发病提示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不过,如果正如美英科学家日前的报告,造成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H1N1病毒为禽流感病毒,那么这次流感期间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病例数就应当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1918年西班牙流感为禽H1N1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类所致。1957年亚洲流感为欧亚禽流感病毒(PB1、HA和NA基因)和人H1N1病毒的重组产物,此后H1N1病毒从人中消失。1968年香港流感为欧亚禽流感病毒(PB1和HA基因)和人H2N2病毒的重组产物,此后H2N2病毒从人中消失。1977年,H1N1病毒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暴发,该病毒与1950年在人类中循环的病毒几乎相同。目前,H1N1和H3N2流感病毒共同存在于人类中。
1918年全球大瘟疫竟是“禽流感”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1918年至1919年期间造成全球5000万人死亡的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与目前在亚太地区流行的禽流感H5N1病毒存在同样的基因变异,从而说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完全有可能成为与“西班牙流感”一样具有杀伤力的世界性超级病毒。根据病毒的遗传基因序列,科学家还首次复原了“西班牙流感”病毒,并揭示其危害性巨大的秘密所在。
先在鸟类身上发生
美国军事病理研究所的病理学家杰弗瑞·陶本伯杰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于10月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指出,1918年至1919年肆虐的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其实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类型,与目前在亚太地区肆虐的禽流感H5N1病毒一样,都是先在鸟类身上发生。而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突变后传染给人类,产生人传人的能力,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陶本伯杰博士说:“这一发现表明H5N1病毒也有可能发生突变,从而具有在人类之间传播的能力,这大大增加了禽流感演变成全球流行疾病的风险。”他指出现今的禽流感H5N1病毒还没有突变,但是病毒要突变是很迅速的,很快就能发展出具有当年传染威力的形式。
在陶本伯杰博士研究成果的指导与帮助下,另一个由美国疾病管制中心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完成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的复原工作,他们的科研成果将刊登在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流感病毒有8个基因片段,陶本柏杰之前已经找出了其中5个,美国疾病管制中心的科学家们完成了剩下的3个。为了复原这种致命病毒,科学家提取了埋葬在阿拉斯加永久冻土带下一名患病女死者遗体的肺组织样片。通过把从这些样片和存放于福尔马林中的活体解剖组织中提取的非功能基因注入细菌中,让它们组合成完整的病毒基因组,再将病毒基因组注入人或动物的细胞内,让其生成病毒蛋白质,这样制成了功能完整的病毒。
病毒特征就像H5N1
美国疾病管制中心复制的这3个基因片段对于了解当年的禽流感病毒如何突变成适应在人体传播相当关键。科学家将复制的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注入鸟类的受精卵,病毒杀死了受精卵,这一特征与禽流感H5N1病毒一样,而现今其他人类流感病毒则不会有这种能力。另一个是病毒的血凝素表面蛋白(HA)基因突变,让病毒复制较快,有了它,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致命性高,但是这种基因被替换后,就瓦解了病毒的攻击性。
美国疾病管制中心主任葛柏汀女士说,揭开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面纱,“让我们解开了部分秘密,有助于预测下一次大流感的发生,并且做好准备”。伦敦玛莉皇后学院病毒学家奥克斯福教授警告,报告暗示了病毒有潜力不须先与人类流感病毒结合就能在人类间传染,让它更具威胁性,“这份研究给我们更多警告,有必要更严肃看待H5N1病毒”。
H5N1病毒引发的禽流感在东南亚地区已造成至少65人感染死亡,目前病毒尚未出现突变而在人际间交叉感染。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最担心这种病毒变异后在人际间传播,届时将造成灾难性后果。世界卫生组织已多次警告,由于缺乏充分的准备和应对计划,如果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在人际间传播,可能会造成上百万人丧命。来自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卫生专家和官员将从6日起在华盛顿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讨论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交流信息和集中资源,以共同对抗由H5N1型禽流感病毒变异而可能会引发的人类流感疫情。

Ⅵ 禽流感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最早的人禽流感病例出现在1997年的香港。那次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2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国从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

Ⅶ 禽流感什么时候在中国开始的

研究显示,世界上曾发生过3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均首发于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市丁当镇,是目前已知中国大陆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1的起点。2004年1月27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最终确定发生在此的禽只死亡事件是感染了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致。

Ⅷ 禽流感是通过什么和什么进入人体传播给人

禽流感通过呼吸系统和直接接触进入人体,
携带病毒的空气,分泌物等,可以传播给人类

Ⅸ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禽流感知识问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 曾光

人禽流感是一种新传染病
1.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这个名称,对一般人来讲可能有点陌生。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它称为鸡瘟,意大利1878年首次报道。1901年证实其病原为滤过性病原体,1955年才证实该病原为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员。后来发现实际上在禽类中还存在一种相似的疾病叫新城疫。两者常常被混为一谈。
为把二者区别开,现把前者称为禽流感或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把后者称为新城疫或伪鸡瘟、亚洲鸡瘟。所以,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根据致病力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因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禽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是什么关系?
我们通常所说的流感,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特别是甲型可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丙型仅引起散在病例。禽流感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两种表面抗原,H和N又可进一步细分,H可分为H1~H15,N可分为N1~N9。不同的血凝素和不同的神经氨酸酶会组成一个个具有不同抗原性和致病性的流感病毒,专业术语称之为流感病毒亚型。
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有145个,其中能引起人类流感的主要为H1~H3型,且H1N1、H2N2、H3N2曾在人间造成流感大流行。其他多数亚型的自然宿主为禽类、猪、马等多种动物,特别是水禽类,而且所有的H1~H15、N1~N9亚型抗原都可以从动物中分离到。
3.什么因素决定流感是否会大流行?
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是抗原变异性,而这种变异性能够引起传播力的变化。其中A型抗原变异性最强,经常发生小的变异,称为“抗原漂移”。流感病毒的变异程度不同,引起流行的程度也不同。当流感病毒发生大的变异或亚型转变时,称为“抗原转移”,这时就可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相比较而言,B型变异性较弱,只会引起局部地区的暴发和流行;C型比较稳定,仅引起散发病例。因此A型流感病毒是人类研究和预防控制的重点。
4.禽流感病毒抵抗力如何?
禽流感病毒在低温、干燥以及甘油中可保持活力达数月至一年以上。在干燥的尘土中,病毒能活存14天。在较低的温度下,病毒在污染的粪便中存活至少3个月。在水中,22℃时存活长达4天,0℃时可超过30天。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禽流感病毒怕阳光、怕热,对普通消毒剂也很敏感。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被灭活。通过加热(60℃30分种,100℃1分钟)或普通消毒剂(福尔马林、碘复合物等)即可杀灭病毒。
5.为什么说人禽流感是新传染病?
虽然禽流感在禽鸟等动物中已经流行了100多年,但以前一直没有人类感染的报道。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发生了18例人禽流感病例,其中6人死亡。该次暴发的人禽流感,病毒株与当时发生在香港家禽中的禽流感的病毒株一致,均为H5N1型,这是第一次有记录的禽流感感染人类。所以说,禽流感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

禽流感的传播特点
6.禽流感的传染源是什么?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毒禽,包括水禽和飞禽。研究显示,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1克污染的粪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万只禽感染。目前还不能认为人类是禽流感的传染源。
7.禽流感的易感动物有哪些?
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孔雀等多种禽类对禽流感均易感。最敏感的为鸡、火鸡,鸭、鹅及其他水禽多为隐性感染。水禽与旱禽同场混养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规模饲养的鸡群或鸭群中传播。野生与养殖水禽可通过使用共同水体传播。
除了感染禽类,禽流感还可以感染猪。
8.禽流感在禽之间如何传播?
禽流感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蛋托(箱)、垫草、种蛋、鸡胚和精液等媒介,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气源性媒介传播。
在自然界中,鸟类带毒最为广泛,因此,迁徙面广的候鸟、野鸟、水禽对本病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家禽体表的寄生昆虫是否也带毒,能否通过叮咬而感染,目前尚不明了。
9.禽流感病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给人类?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10.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谁?
兽医和长期从事鸡、鸭、鹅、猪等动物饲养、贩运、屠宰的人员。
11.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禽流感吗?
目前只发现经家禽传染给人的病例,还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染的案例。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还没有证据证明是可以互相传染的。不过,WHO警告说,从理论上说,如果病毒变种,就可能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12.禽流感是如何在局部地区传播的?
禽流感很容易从一个农场传播到另一个农场。禽类的粪便可含有大量病毒,造成灰尘、土壤污染,再通过空气引起禽类之间的传播。病毒通过污染器械、运输工具、饲料、笼、衣服,特别是鞋子,从一个农场带到另一个农场。病毒还可通过动物的脚和身体携带(如啮齿类动物)而传播。活禽在拥挤、卫生状况差的市场进行交易,也是传播的一种途径。目前,苍蝇传播此病毒的能力尚未得到证实。
13.禽流感是如何远距离传播的?
通过活家禽的国际贸易,禽流感可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迁徙鸟类,包括野生水禽、海禽和岸禽类,可长距离携带病毒。野鸭是最引人注目的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其本身对病毒感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有时仅有轻微的、不致命的疾病表现,但它们可长距离携带病毒,并在粪便中排出病毒。人们饲养的鸭、火鸡、鹅及其他用作商业、家养的禽类,会因此造成致命性的感染。家禽的自由流动、与野生鸟类共用水源或者使用一个可能被感染的野生鸟类粪便污染的水源,病毒传播的危险性最大。
14.吃煮熟的禽肉、蛋会被传染吗?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杀死,传播的可能性较小,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吃禽肉及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所以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15.买活鸡回家吃是否会被传染?
如果是健康的活鸡基本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病鸡就有危险。WHO警告说,人不管接触什么样的病鸡都同样有危险。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但它们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另外,鸡的翅膀有可能藏有禽流感病毒,所以,鸡翅膀扑打时可能会造成病毒释放。
16.羽绒制品是否传播禽流感?
羽绒制品通常会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传播病毒的几率应当很小。

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17.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长?
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初症状出现之间的这段时期。禽类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
18.禽类患禽流感有哪些表现?
禽类感染后发病有两种形式:
低致病性禽流感仅引起轻微的症状,有时仅表现为羽毛皱、乱和产蛋量下降。
高致病性禽流感禽类可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饲料和饮水消耗量及产蛋量急剧下降。病鸡极度沉郁,头部和脸部水肿,伴鸡冠发绀、脚鳞出血、神经紊乱。鸭、鹅等水禽有明显的神经和腹泻症状,可出现角膜炎症,甚至失明。
养殖场一旦发现家禽出现上述症状,即可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19.人类患禽流感有哪些症状?
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早期症状与重症流感非常相似,表现为高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等眼部感染,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部分患者胸部X线片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有些病人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症及其他严重威胁生命的综合征。人类患禽流感的病死率高达30%以上。

禽流感的诊断治疗
20.禽类感染禽流感如何进行实验室诊断?
采集活禽样品时,可使用泄殖腔拭子和气管拭子取样。采集死禽样品时,应采集气管、脾、肺、肝、肾和脑等组织器官。对小珍禽,应采集新鲜粪便。
实验室检验包括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检验。病原学检验包括病原分离、基因鉴定和毒力测定。血清学诊断主要包括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不适用于水禽)、血凝抑制试验(H1)等。
21.如何确认发生了家禽禽流感?
据农业部2004年1月28日发出的《关于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我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按下列程序确认:
①省级畜牧兽医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派2名以上禽流感专家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临床症状明显的,可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②对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及时采集标本送省级实验室进行血清学检测,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可确定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③对疑似病例须派专人将标本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做进一步鉴定,标本不得邮寄。
4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送检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将结论报农业部。
22.人类禽流感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人类禽流感的诊断原则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综合分析,予以诊断。参照于恩庶主编的《新发现和再肆虐传染病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诊断依据如下:
①流行病学史禽流感发生在前,即某地区某禽类(鸡、鸭、鹅等)养殖场大批禽出现禽流感样症状,并死亡;附近或周边地区出现禽流感流行或暴发。
②临床表现突然起病,发热(大于38℃)、咳嗽、咽痛,可出现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③实验室检查从病人鼻咽或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流感病毒;患者恢复期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以上;在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到流感病毒颗粒特异的蛋白成份或特异的核酸;采集标本经敏感细胞将病毒增殖一代后,查到流感病毒颗粒特异的蛋白或特异的核酸。
4病例分类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人类禽流感病例分类标准,国家卫生部正在组织制定。
23.禽类感染禽流感后需要治疗吗?
目前对禽流感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禽类感染禽流感后,对病禽必须彻底扑杀,以防止疫情扩散。
24.人感染禽流感后如何治疗?
①一般治疗按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病人需卧床休息,多饮水,适宜的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症状重者应住院治疗。在出现细菌性并发症时,才使用抗生素。
②对症治疗有高热及头痛者,可用物理降温或给予解热镇静剂,小儿禁用阿司匹林。对高热、呕吐者应予以静脉补液。对咳嗽、咯痰者,可服用止咳、祛痰药。
③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为病毒M2蛋白抑制物,对甲型流感有效,其作用是阻断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通常发病48小时内开始用药,可使病毒排出量减少,排毒时间缩短,临床症状减轻,一两天即可退热,并可预防感染向下呼吸道蔓延,减少肺炎发生。扎那米尔(Za-nimivir)和奥司托维尔(Oseltamivir)是神经氨酸酶抑制物,能够抗甲、乙型流感病毒。
25.人得了禽流感可以治好吗?
大多数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均可治愈。此病病程短,恢复快,且不留后遗症。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病人可因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所以,病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一旦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治疗,并报告疫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

Ⅹ 鼠疫艾滋病禽流感啥死等传染病都源于什么是由什么传播给人类的

这些都源于病毒,严格来说它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一类微生物,至于这些病毒为啥传染!这个和病毒的自身习性有关,病毒性疾病都有传染性,但是由于病毒自身结构不同,决定了何种病毒可以在空气中生存,何种病毒在液体或者体液中生存,根据病毒生存需要环境的不同,决定了病毒不同的传染特性!以HIV病毒而言,其只能在血液等体液中存在,不能经呼吸道传播,其主要传播途径为xing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而禽流感病毒中的部分则可以在空气中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其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而鼠疫杆菌耶尔森菌,其既可以在体液中存活又可以在空气中存在!医学界按照感染鼠疫的不同途径命名鼠疫!比如说患者吸入了鼠疫杆菌导致的感染,称为肺鼠疫!而被跳蚤叮咬,造成的淋巴组织感染称为腺鼠疫!此两者中肺鼠疫可以转换为腺鼠疫!而历史上的黑死病也是腺鼠疫造成的!这些病毒可能一直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只是原本没有激活他们,也可能是机缘巧合下的物种变异造就了这些病毒!病毒来源学说分为自然选择,人为影响,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只能留给历史了

阅读全文

与禽流感病毒是如何传入中国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885年英国什么报纸停刊了 浏览:561
在北京申请英国t4签证要多久 浏览:6
劳森为什么来中国了 浏览:662
伊朗为什么不把油卖给中国 浏览:509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赤脚医生 浏览:89
印度舞腰链怎么用的时间长 浏览:576
在越南买一头牛多少钱 浏览:12
中国张姓有多少 浏览:418
成都意大利面在哪里买 浏览:755
英国的现在病情怎么样了 浏览:769
天津到伊朗德黑兰海运多少钱 浏览:609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多少人 浏览:847
印尼邪术1979电影在哪里能播放 浏览:762
印度和安理会哪个重要 浏览:603
越南币如何辨真伪 浏览:637
印度洋怎么读音 浏览:966
蜗牛从美国走到中国需要多久 浏览:83
越南语塞班是什么 浏览:169
印度炒饭用什么米饭 浏览:724
印度香料怎么种植 浏览: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