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象棋如何获得全国冠军

中国象棋如何获得全国冠军

发布时间:2022-09-18 07:43:02

‘壹’ 象棋历届全国冠军

第1届 1956年,冠军杨官璘。预赛杨官璘在第四组,战绩是4连胜,局数胜负是7胜1和;复赛在第一组,战绩是3连胜,局数胜负是5胜1和;决赛战绩为3胜1和1负,局数胜负是4胜4和2负。总战绩为16胜6和2负。

第2届 1957年,冠军杨官璘。战绩为7胜9和。

第3届 1958年,冠军李义庭。战绩为10胜6和1负,亚军何顺安,战绩为9胜8和。何李对局和棋,何因用时较多屈居亚军。

第4届 1959年,冠军杨官璘。战绩为5胜2和。

第5届 1960年,冠军胡荣华。决赛共10轮,冠军战绩为5胜4和1负,负于王嘉良。

第6届 1962年,冠军胡荣华杨官璘(并列)。26名运动员参加,采用一局制大循环,共25轮。胡荣华战绩为17胜5和3负,杨官璘战绩为16胜7和2负。

王天一

第48届 2013年,冠军谢靖。战绩为6胜5和。

第49届 2014年,冠军郑惟桐。小组赛战绩为2胜5和。淘汰赛战绩为5胜5和1负。总战绩为7胜10和1负。

第50届 2015年,冠军郑惟桐。男子甲组共6轮分先淘汰赛,总战绩为5胜7和。

第51届 2016年,冠军王天一。男子甲组共6轮淘汰赛,慢棋总战绩为6胜5和1负,快棋总战绩为2胜1和。

第52届 2017年,冠军徐超。男子甲组共6轮淘汰赛,慢棋总战绩为2胜8和,快棋总战绩为4胜。

‘贰’ 如何成为中国象棋世界冠军

根据心理学研究,青年成才最高要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思维,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敢于创新。
2.情绪。对创作充满热情,情绪饱满稳定。
3.兴趣。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对从事的创造性工作充满兴趣。
4.意志。为确定目标而努力,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5.性格。富于事业心与责任感,自觉勤奋,充满信心,谦虚谨慎。

一名棋手在奔向大师目标的征途上会经历许多考验,而作最后冲刺成功时,通常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技术过硬。包括开局战术、中局实力、残局功夫均应达到较高造诣。并应具有个人技术风格与特长。我过去棋风偏于稳健,布局战术运用偏于单调,1977年全国赛时有明显转变,如先手对熊高平一局采用中炮冲中兵急攻,后手对宋万昌一局采用鸳鸯炮反击,都是自己过去极少采用的。对柳大华一局,我创新祭出中炮直横车新战术,开辟了此局的新变化,而中局阶段双马盘旋配合车炮,取得局面优势。对王嘉良一局,后发制人施展残局功夫,大战一百多回合取胜。
当前随着棋艺的发展,对棋于的技术要求就更高了。开局应掌握多种多样阵法,并对自己擅长的布局有深入的研究体会。中局要有敏锐的局面直觉与深刻的审局能力、算度能力,果断的决策与应变能力。残局善于取势,控制局面引向胜率较高的状态,等等。
2,精力充沛。当时我39岁,年龄偏大,但这是社会历史条件造成的,好在仍属年富力强之时,身体状况尚好。
当前国运盛、棋运盛,社会条件对棋手成才有利。通常20岁前后是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青年时期,记忆力强,专心致志,冲劲十足,是取得初步成就的最佳年龄段。精力充沛是指脑力与体力功能强,才能经得起多轮激烈大赛的拼搏要求、否则身体欠佳是难以支撑的。
3,心理正常。一场大赛包括若干局棋,总会有输赢。要经得起赢,不松懈斗志;也要经得起输,不怨天尤人,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保持一颗平常心。
在当前竞赛激烈,棋手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对心理品质的要求就更高了。据专家认为,一场体育比赛的成功率,心理因素占30%,这对于棋赛也是合适的。尤其在双方棋力相当的情况下,心理因素更显其重要作用。临场时棋手心理上的弱点,会表现为急躁、疏忽、胆怯、紧张等,引起心绪不宁,影响冷静思考。所以成熟的棋手在比赛中要善于调整心理,使之达到良好状态。
4,经验丰富。这里主要指大赛经验,许多棋手都是经过多次大赛锻炼考验,经历多次失败、冲刺才获得最后成功。我参加过1974年、1975年两次全国赛,成绩都不大好。尤其是对待不同棋力、风格类型的对手,往往只凭主观单一的战术方针,不善于因人制宜。总结教训之后,在1977年全国赛中有所改进。
当前对棋手在大赛中要求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别待强手与弱手,对待攻击型、稳健型、灵活型的对手,一局棋处于时间宽裕与时限恐慌,某轮赛前处于高积分与低积分等等,都能富于经验去应付,这样成功率就高些。
5,机遇很好。我在小组预赛中,关键性的两局棋对杨官璘、柳大华,都是自己执红棋先手,这是抽签的运气。尤其对柳大华之局,如改为执后手下成和棋,则积分较低于柳大华而被挤出决赛前6名。
机遇包括碰不同棋力对手时执先或后手、还有对不同强手在轮次上的先后次序,甚至还有别人的胜负影响对手分等,都会关系到一局棋的胜负与最后名次的排列。当然,机遇与技术比较而言只处于次要地位,棋赛胜负主要决定于棋力。当具备足够棋力的棋手是会成为大师的,而机遇不同会影响其成功的快慢。

‘叁’ 象棋天才胡荣华

胡 荣 华

跃马驱车,投鞭处,几人失色!并世英雄谁抗手,粤东老将杨家帜。

在象棋史上,像胡荣华这样早熟而又成就辉煌的棋手是极之少见的。

少年十五二十时,干云豪气捋龙须。

一战群雄俱俯伏,顿教棋国换旌旗。

一九六〇年,他第一次从杨官璘手中夺得了全国象棋冠军的宝座,那一年不过十五岁。杨官璘则是三十五岁,年纪比他大了一倍有多。

从一九六〇年开始,至一九八〇年,他坐了二十年的冠军宝座。年纪之轻(十五岁即成国手),与获得冠军次数之多(十四次全国冠军),在中国象棋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一九七七年,他在中澳象棋友谊赛的最后一晚,作了个别开生面的个人表演赛,闭目同时下四盘棋,对方都是澳门棋坛高手。结果两胜两和,令人叹为观止。但据笔者所知,他曾经在公开的表演赛中有同时下十二盘闭目棋的纪录。

据说他最多可以同时下十五盘闭目棋,那更是令人难以想象了。

“有没有天才?”曾经是引起许多人争论的题目。但如果把“天才”解释为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那么似乎是应该承认有的。

在象棋史上,像胡荣华这样的天才固然是罕见,但足以称为天才的棋手还是可以数出好些来的。如清代着《梅花谱》的王再越,着《反梅花谱》的巴吉人,及以《石杨遗局》传之后世的杨健庭与名字已失传的石某等等都是。近代有华南“棋仙”之称的钟珍也可以算得是个象棋天才。不过成就大小不同,未必比得上胡荣华就是了。

原因是胡荣华生在今日,比他们“幸运”得多!

他是在新中国培育之下成长的天才,所走的道路,和老一辈的棋手不同。

老一辈的棋手,比如说杨官璘吧,在五十年代初期,就曾经在香港的修顿球场摆过“棋档”,当时在“棋档”下棋,一般是一盘棋“彩金”一元,甚至有少至五毫的,他就靠这点微薄的彩金维持生活。假如他不是回到内地,得以衣食无忧,专心棋艺,恐怕也未必有后来的成就。他是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走过来的老艺人。

胡荣华的道路就简单得多了,他在象棋方面的特殊才能一被发现,十一岁那年即被吸收进入上海象棋代表队,有名手何顺安、徐大庆等人给他辅导。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秘密”,“天才”常有,但适合于“天才”发展的环境则不易求。有了天才,还得有培养天才的土壤。我们还可以举清代的象棋大师王再越为例。

中国象棋的棋谱有两部经典之作,一是《橘中秘》,一是《梅花谱》。《橘中秘》是明代象棋艺术的总结,由朱晋桢编成书,那些局法是经过许多人心血集成的,每一局法最初的创造者是谁,已是难以查考了。《梅花谱》则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象棋大师王再越着的。《梅花谱》的影响比《橘中秘》更为深远,直到今天,它的《屏风马破当头炮》的几个局法,还是有它的实用价值,可说是中国象棋宝贵的遗产。

这位给中国象棋提供了宝贵遗产的天才棋手王再越,他生前的情况是怎样呢?《梅花谱》序言中说:“安蹇先生姓王,名再越,字正己,康熙年间人。性刚直,家贫力学,不求闻达,而世无知之者。一身坎坷,抑郁无聊,为象戏以消岁月,得意疾书,爰成方则,名之曰:梅花谱。”序言是谁写的,没有注明,很可能就是王再越的夫子自道。

从序言中可以看到,他生前的情况是怎样穷愁潦倒,以不世出的棋艺天才,竟“一身坎坷”,“世无知者”!何等可悲的“命运”!事实也是如此,他的《梅花谱》写成后,无钱刻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是靠抄本流传。这情形和《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情况一模一样。中国最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的《红楼梦》,最初也只是在好友中手抄传阅的。印之成书,那已是在他死后多年的事了。

中国象棋由于它在各个阶层普遍流行。精通虽难,学会却易,所以出身贫苦人家而有象棋天才的人,还可以有发展他们这方面天才的可能。虽然在旧 社会 中还是有种种限制,但比起其他学术艺术领域,天才所受的限制已是少得多了。

在旧 社会 ,统治阶级垄断学术,一般贫苦百姓,根本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要想在学术方面取得成就,那真是难于登天。多少天才,就因为人为的不平,在旧 社会 给埋没了。

中国科学的落后,原因很多,姑且不谈。现在只谈文学方面。

打开文学史一看,着名的文学家几乎都是出身官宦人家,至少也是家有恒产。文学家本身也十九是有一官半职。陶渊明(县令)、杜甫(工部)、苏东坡(翰林学士)、辛弃疾(浙东安抚史)……指不胜屈。李白号称笑傲公卿的“诗仙”,也曾做过皇帝的清客,写过谄媚杨贵妃的诗。

文学史又常见所谓“文学世家”,南北朝宋朝的谢灵运、谢惠莲兄弟,梁武帝萧衍、儿子萧统(昭明太子)、萧纲,萧绎一家,魏武帝曹操、儿子文帝曹丕、曹植一家,宋代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一家都是。萧家、曹家是帝王之家,谢家是豪门大族(灵运,东晋谢玄之后)。正因为他们的子弟,有这种特殊环境,本身所具的文学才能,得到可以培植的土壤,才成名成家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秘密,哪有这许多“天才”集中在某一个家族的道理?不过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环境,容易培养罢了。别的人家也许有天才比他们更高的,但却没有他们的条件。

旧 社会 的老百姓难道没有天才?不,应该说天才更多。《诗经》三百篇所收的民歌,其中不乏天才闪耀的佳作;“刘三姐”所唱的山歌,也都是从无名歌手手中收集的,那些生气蓬勃的诗句,决非“庙堂诗人”所能写出。可惜的是,这些无名诗人,在旧 社会 中得不到培养,不能进而成为“文学家”,甚至连名字也失传了!

‘肆’ 胡荣华连续几届是全国冠军

胡荣华连续10届是全国冠军,共拿14次全国冠军。

胡荣华是中国象棋的棋坛泰斗、一代象棋宗师,象棋界外号是“胡司令”。胡荣华的“十连霸”是指在1960年到1979年,在20年的时间里,连续10次获得全国象棋冠军,后来又在1983、1985、1997、2000年四获全国象棋冠军,总共14个全国冠军,目前现役冠军次数最多的棋手是许银川,许银川才有6个全国冠军,可见胡荣华是多么厉害。胡荣华保有全国冠军年龄最小(1960年15岁拿全国冠军)、全国冠军年龄最大(2000年55岁全国冠军)、全国冠军次数最多(总共14次)3个中国象棋的恐怖纪录。

综上,胡荣华的14次全国冠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管后来的吕钦、许银川、蒋川、王天一等“中国象棋等级分第一人”有多么厉害,都不会有人超越胡荣华,我是许银川的粉丝,但在我心目中胡荣华才是中国象棋历史上的“中国象棋第一人”。

‘伍’ 怎样才能得到象棋特级大师

成为特级大师条件:
1、全国个人赛冠军;
2、三年内,两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
3、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标准
4、四年内两次达到胜率规定标准。
达到一个便可夺得特级大师称号。
注意:不是任何人都能参加全国个人赛,需要地区推荐,首先要在地方有点实力才有可能参加。
象棋特级大师是中国象棋最高荣誉称号。
象棋技术等级分两种:第一种是国际称号,分为国际特级大师、国际大师;第二种是国家称号,分为特级大师、国家大师、一级棋士、二级棋士等。理论上说,国际特级大师是最高等级,但中国棋手水平太高,有些特级大师(或国家大师)的水平已经超过港澳台以及国外的国际特级大师。而这些特级大师(或国家大师)极少有机会参加国际比赛(象棋的国际比赛本来就不多),因此无法获得国际称号。

‘陆’ 第一个全国象棋冠军是

杨官麟,中国象棋手、教练员。广东东莞人。6岁时即以善奕知名乡里,少年时致力于古谱研究。40年代迁居广州,一度去香港。1950年回广州。50年代曾转战南北,战绩卓着。1956年、1957年、1959年、1962年四次获全国象棋赛冠军。1960—1987年作为广东队主力兼教练,为该队五次获得全国冠军起了重要作用。1977年获中、菲、马、港象棋名手邀请赛冠军。1987年获健力士杯中国象棋国际名手邀请赛冠军。技术全面,精于中炮对屏风马的各种布局变化,擅长析解弃马陷车局。能攻善守,残局功力深湛,往往能用兵制胜,劣势谋和。1987年正式退役,此后致力于棋艺着述和培养后进。 1982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56—1966年间曾主编《象棋》月刊。着有《弈林精华》(共三集)、《弈林新编》、《象棋春秋》、《桶中秘新注》,与人合着《棋坛元戎杨官麟专集》、《中国象棋谱》(共三集)。

‘柒’ 中国象棋大师的称号怎么评出来的

可以和你当地的棋院或者像棋协会连联,报名比赛.

具体等级都是在比赛中评出来的,请看一下:

一、特级大师(国际级运动健将)
(一)全国个人赛冠军;
(二)三年内,两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
(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四年内,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见胜率表)。
二、大师(运动健将)
(一)全国个人赛甲组前十六名。
(二)全国少年赛甲组冠军。
(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四年内,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见胜率表)。
三、一级棋士(一级运动员)
(一)全国个人赛乙组前十六名。
(二)全国少年赛甲组二至六名。
(三)全国少年赛乙组冠军。
(四)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二级棋士(二级运动员)
(一)全国少年赛乙组二至六名。
(二)全国少年赛丙、丁组冠军。
(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前十六名,计划单列市个人赛前八名。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少年赛甲组前六名,乙组冠军。
(六)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前六名。
(七)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少年赛甲组冠军。
五、三级棋士(三级运动员)
(一)全国少年赛丙、丁组二至六名。
(二)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十七至三十二名,计划单列市个人赛九至十六名。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少年赛乙组二至六名,丙、丁组冠军。
(五)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七至十六名。
(六)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少年赛甲组二至六名,乙组冠军。
(七)县级个人赛前六名。
(八)县级少年赛甲组冠军。

‘捌’ 象棋特级大师如何评定

为了评定中国象棋特级大师,只要具备以下其中之一即可:

(一)全国个人赛冠军;

(二)三年内,两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

(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四年内两次达到胜率规定标准。

据了解,象棋技术等级分两种:一种国际称号,分为国际特级大师、国际大师;另一种国家称号,分为特级大师、国家大师、一级棋士、二级棋士等。

(8)中国象棋如何获得全国冠军扩展阅读

包括象棋协会授予棋手的最高荣誉——象棋特级大师在内,在象棋界,喜欢下棋的人都属于象棋爱好者,有一定水平的属于棋手或棋士。棋士分九个等级,最低九级棋士,最高一级棋士,再往上到大师,以此作为网络象棋比赛的等级划分方法。

在现实中,棋手有专业和业余之分,专业的职称都需要通过现场比赛来取得,其中包括象棋特级大师、象棋大师、一级棋士、二级棋士、三级棋士。

‘玖’ 怎样成为中国象棋特级大师

特级大师中国总共也就20几位。并不是先成为特级大师才能参加比赛,而是先参加比赛才能有机会成为特级大师。
成为特级大师条件: 1。全国个人赛冠军;
2。三年内,两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
3。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标准
4。四年内两次达到胜率规定标准。
达到一个便可夺得特级大师称号。
注意:不是任何人都能参加全国个人赛,需要地区推荐,所以你首先要在 你那个地方有点实力才有可能参加。(如果觉得自己行就努力,如果不行也不要免强。)

‘拾’ 怎么样可以获得中国象棋大师的称号

可以和你当地的棋院或者像棋协会连联,报名比赛.

具体等级都是在比赛中评出来的,请看一下:

一、特级大师(国际级运动健将)
(一)全国个人赛冠军;
(二)三年内,两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
(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四年内,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见胜率表)。
二、大师(运动健将)
(一)全国个人赛甲组前十六名。
(二)全国少年赛甲组冠军。
(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四年内,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见胜率表)。
三、一级棋士(一级运动员)
(一)全国个人赛乙组前十六名。
(二)全国少年赛甲组二至六名。
(三)全国少年赛乙组冠军。
(四)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二级棋士(二级运动员)
(一)全国少年赛乙组二至六名。
(二)全国少年赛丙、丁组冠军。
(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前十六名,计划单列市个人赛前八名。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少年赛甲组前六名,乙组冠军。
(六)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前六名。
(七)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少年赛甲组冠军。
五、三级棋士(三级运动员)
(一)全国少年赛丙、丁组二至六名。
(二)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十七至三十二名,计划单列市个人赛九至十六名。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少年赛乙组二至六名,丙、丁组冠军。
(五)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七至十六名。
(六)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少年赛甲组二至六名,乙组冠军。
(七)县级个人赛前六名。
(八)县级少年赛甲组冠军。

阅读全文

与中国象棋如何获得全国冠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为什么不把油卖给中国 浏览:509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赤脚医生 浏览:89
印度舞腰链怎么用的时间长 浏览:576
在越南买一头牛多少钱 浏览:12
中国张姓有多少 浏览:418
成都意大利面在哪里买 浏览:755
英国的现在病情怎么样了 浏览:769
天津到伊朗德黑兰海运多少钱 浏览:609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多少人 浏览:847
印尼邪术1979电影在哪里能播放 浏览:762
印度和安理会哪个重要 浏览:603
越南币如何辨真伪 浏览:637
印度洋怎么读音 浏览:966
蜗牛从美国走到中国需要多久 浏览:83
越南语塞班是什么 浏览:169
印度炒饭用什么米饭 浏览:724
印度香料怎么种植 浏览:914
亚洲哪个国家能帮伊朗 浏览:801
来中国调查是什么意思 浏览:617
中国的外企公司有哪些 浏览: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