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现今存在的垄断行为主要有哪些
1、限定商品
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
2、妨碍流通
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例如: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等。
3、歧视排斥
以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或者采取与本地经营者不平等待遇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
4、强制垄断
强制经营者从事垄断行为。
5、限制规定
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1)中国有哪些垄断扩展阅读
垄断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发达阶段的表现较为明显。垄断是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出现又抑制了竞争。列宁曾指出,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容易达成协定; 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一般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垄断厂商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它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
Ⅱ 中国垄断行业有哪些
公认的有6大行业:军火、石油、烟草、食盐(目前已试点放开)、电力、通信
Ⅲ 中国还有什么技术被垄断
中国有哪些垄断世界的技术呢
龙门吊
奥巴马演讲呼吁使用美国制造期间,国旗被吹掉露出振华标志
振华港机生产的龙门吊占据了全球龙门吊80%的市场,几乎垄断1000吨级龙门吊。为巴西BrasFELS船厂建造的龙门吊更是高达2000吨级。
中国军舰能下饺子,大型龙门吊功不可没
英国2000万美元引进1000吨级龙门吊专门建造航母,印度不愿购买中国制造,后不得不收英国二手。
特高压输电网
我国在新疆建设的特高压输电网
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仅有的两个拥有从寒带到热带的所有国土的国家之一,因此这张电网不仅要能承受寒带零下30度的低温,还要能够经受50度高温的考验,要能够经受来自海洋的强台风的冲击,沿海盐雾环境腐蚀,也要能经得起戈壁风沙的袭击;还要承受泥石流各种各样地质灾害的冲击。
2003年的北美大停电事故,超过5000万人失去电力
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电网不仅规模最大,而且可靠性高。欧洲和美国都是区域型电网,本区域发电本区域用,没有像中国这样的超大规模电力调度,就算这样欧洲和北美地区还会发生大区域停电。
大功率紫外激光晶体
大功率紫外激光需要的晶体,中国领先世界20年左右。去年2月美国宣布突破中国长达15年的封锁制造出了KBBF晶体,该晶体用于光发射电子显微镜、超大功率激光器、同时也是制造光刻机的核心部件,而光刻机则是用来生产CPU芯片的核心设备。
美国《自然》杂志文章刊登陈创天院士和他的KBBF晶体
中国封锁该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其军事用途,大功率晶体是激光定向能武器的核心技术。
激光武器
中国在此领域大幅领先“外国”,功率输出超过“外国”一个数量级以上。因为中国对此类技术的严格封锁,禁止出口,造成国际凝聚态物理研究受到影响,例如:某国外着名实验室求国内一小块晶体而不得,2009年Nature杂志专门撰文谴责了这种不利于人类技术发展的自私行为。
煤制油技术单向阀
煤制油技术中国居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但是今天我们不看煤制油技术,我们看这个庞大系统里面的一个小部件:单向阀。
全世界本来只有德国一家公司生产,他们获取了多么高的利润呢,一个小小的阀门,价格高达180万人民币,而寿命最长只有3个小时。折旧费用平均一分钟一万元。中国湖南西迪技术公司研发出单向阀后,价格只有20万人民币,而寿命有1年多。这家德国公司已经彻底退出竞争。世界其他任何国家想搞煤变油技术,如果不买中国的装备,根本无法和中国竞争。
Ⅳ 简述我国存在的垄断行为主要有哪些,如何进行规制
垄断行为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垄断行为应当得到遏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垄断行为。我国垄断的行业基本上就是关系到民生的行业,比如说电力啊,这方面,这些都是由国家垄断的,所以不存在特别多问题,因为国家会控制好这些价钱
垄断行为
垄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其目的在于扩张自己的经济规模或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地位。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3 条的规定,垄断行为一般指三种经济垄断,具体包括:(一)垄断协议;(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法》第8条有关行政垄断的规定与经济垄断并列。
垄断行为是各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在有的国家垄断行为还是惟一的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在反垄断法中,垄断行为本来就是对竞争的限制或阻碍的行为,垄断行为与限制竞争行为的含义基本上是一
(一) 垄断协议
(二) 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以协议、决议或其他联合方式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垄断协议广泛地存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等垄断行为相比较,其表现出发生量大、涉及面广、对市场影响速度快等特点,对有效竞争的破坏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正因如此,垄断协议控制制度被看作是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制度之一。
垄断协议可以表现为企业间限制竞争的合同或协议、企业团体的决议及企业间的协同行为等形式。我国反垄断法第13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垄断协议有横向垄断协议与纵向垄断协议之分。所谓横向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而在生产或销售过程中处于同一经营阶段的同业竞争者之间的垄断协议,如两家汽车生产公司之间的联合;纵向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同一产业中处于不同阶段而有买卖关系的企业间的垄断协议,如汽车生产商与汽车销售商之间的联合。
将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垄断协议与纵向垄断协议是因为二者对竞争危害的程度不同,法律对它们亦区别对待。横向垄断协议作为同业竞争者之间的联合行为,对竞争的危害既直接又严重,因而一直是反垄断法所规制的重点;纵向垄断协议由于主体之间处于不同的经营阶段,不具有直接的竞争关系,其联合行为对竞争的影响较横向垄断协议间接得多,程度也轻得多,法律对其管制的严厉程度也远远不及横向限制,处理的灵活性也较大。
我国反垄断法有三条针对垄断协议的规定:第13条第1款是关于横向垄断协议的规定,第14条是关于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定,第16条专门就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作出了禁止性规定。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市场支配地位,又称市场控制地位,是反垄断法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的是企业或企业联合组织在市场上所达到或具有的某种状态,该状态反映出企业或企业联合组织在相关的产品市场、地域市场和时间市场上拥有决定产品产量、价格和销售等方面的控制能力。市场支配地位本身,并不受道德谴责,也不必然被反垄断法禁止或制裁。只有当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危害竞争,损害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时,反垄断法才会挥动达摩克利斯之剑,扮演市场竞争秩序守护神的角色。
(三)经营者集中
经营者集中是一个宽泛模糊的概念,近似的概念有企业合并或者收购、经济力集中、企业并购或者兼并等。它的核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以一定的方式或手段所形成的企业间的资产、营业和人员的整合。
我国反垄断法使用了“经营者集中”这一概念,但却未正面给出其定义,而是在第20条以列举方式对其予以限定。该条指出:“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经营者集中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有序竞争具有积极促进与消极妨碍双重作用。因此,进行法律调控时,一方面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承认规模经济的合理性,允许经济力集中和企业适度合并,同时又要预防经营者以不法手段实施集中,或者使经营者集中失控,导致一定市场或者行业内竞争的丧失。所以,综观各国反垄断法,都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密切关注经营者集中,并对可能发生的具有反竞争性质的合并等进行规制。
(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是指拥有行政权力的政府机关以及其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各种行为。我国反垄断法第8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这一原则性规定与该法第五章列举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互为补充,使得反垄断执法机构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反垄断法规范行政垄断。
Ⅳ 有哪些企业是完全垄断企业
石油、铁路、电力、烟草、食盐、通信、自来水、邮政、烟草等。
一、完全垄断
1、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更具体就是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点:
①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②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③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在这样的市场里,除了任何的竞争因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的销售,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①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这种对生产资源的独占,排除了经济中的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
②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这便使得独家厂商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垄断该产品的生产。
③政府的特许。政府往往在某些行业实行垄断的政策,如铁路运输部门、供电供水部门等,于是,独家企业就成了这些行业的垄断者。
④自然垄断。有些行业的生产具有这样的特点: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这就是自然垄断。在现实的经济生活里,垄断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
总的来说,垄断是指经营者利用自身对优势资源的掌握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而反垄断的目的不是打击少数垄断企业,而是反对滥用垄断的行为。
Ⅵ 中国十大垄断行业
1、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现市值1.8万亿,是全球最赚钱的电信公司。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注册资金1149亿元,成立于1998年,其旗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5日。目前市值1.5万亿,是中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3、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央四大行之一,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市值2万亿。中国建设银行市值1.7万亿,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市值一样都是1.2万亿。
4、中国烟草公司
作为中国最大的垄断国企之一,作风非常的低调神秘,你很难准确的知道它的资产,利润。中国烟草总公司2010年经审计的业绩显示,总资产9699亿,股东权益8032亿,当年营收7704亿,实现净利润1177亿。
根据2010年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如果上市其年赚利润能排在第四位,每天净赚3.2亿。据知情人士透漏,其净利润远不止1000亿,利润大概是3000-4000亿,这才是低调的王者。
5、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网)
于2002年12月29日在北京成立。注册资金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3296亿美元,2017年世界500百强第2。
(6)中国有哪些垄断扩展阅读
垄断的行业基本是属于国企行业,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性质:
1、垄断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目标,而且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义务,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同时要考虑利润目标和社会目标。
2、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大规模地生产的确要比由许多个规模较小的企业同时进行生产能够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
3、基础产业就其资本规模和技术工程而言,需要巨额投资,且具有不可分性;就其施工过程而言,建设周期较长,因此投资回收的周期也很长;就其存量资本的流动性而言,具有较强的凝固性,基础产业的外部效应一般较明显。
4、基础产业是一个需适度超前发展的产业,因为它是其他一切生产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性条件。
Ⅶ 中国目前存在的垄断及治理措施
中国目前存在的垄断:通讯、交通、能源。
治理措施:目前国家不可能放开这些板块的垄断的,治理措施无。及治理措施
一,因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使当前社会向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先要在竞争下发展。同时完全的社会主义是公有制经济,我们当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支撑不了如此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以改革开放证明了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性,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仍然是改革开放阶段。当改革开放结束,或者到了末期,生产水平高度发展的时候,自然就不需要市场经济了,也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二,而垄断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也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因为不是高级程度的社会主义,其社会生产资料的相当一部分仍然是私有制,而资本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垄断,因为资本家只需要出钱就能够生钱。同时我们当下所说的垄断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的垄断,因为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调控着市场,调控着社会主义的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程度,同时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无形的手也在掌控着这一切。
三,所以,这所谓的垄断(国家垄断应该不太算所谓的垄断,因为国家的钱就是人民的钱)只能说一些大企业在某一行业上有了垄断的趋势,同时开始向其他行业扩张。但这些所谓的问题(我也不知道算不算问题),在我们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之后,就一定要被调整。反正这些东西对一般人来说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国家在控制产品价格,不管怎么垄断,市场在这里,人民能够接受、市场正常运作就可以。这也就对创业者来说产生影响,别人的资本你想象不到,以及在强大的资本下的资本的运作方式也更加的有条不紊,所以很难逃脱被吞并的情况。
Ⅷ 中国垄断行业有哪些
公认的有6大行业:军火、石油、烟草、食盐(目前已试点放开)、电力、通信
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某一行业只有一家公司供应产品或服务。
所以中国的完全垄断行业有:
自来水、邮政、烟草、铁路等。
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认为石油、电信、银行是完全垄断是错误的,这几个行业不是只有一个攻击者,所以是都是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完全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在于:第一,技术的原因。第二,法律的原因。(如煤、电力、铁路等行业)第三,自然垄断,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必需的原料供给。第四,市场经济的原因。
完全垄断可分为两种类型:
1、政府完全垄断。通常在公共事业中居多,如国有铁路、邮电等部门。
2、私人完全垄断。如根据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或根据专利生产的独家经营以及由于资本雄厚、技术先进而建立的排他性的私人垄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