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北欧国家如何看中国

北欧国家如何看中国

发布时间:2022-09-20 18:12:05

① 芬兰、丹麦、瑞典、瑞士1950年就与中国建交,其背景如何

首先,他们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实没有他们。
其次,他们也并不完全受美国的控制。这样说吧,其实受美国控制,主要是因为北约组织的原因.而当时,组成北约的几乎都是二战是美国的盟友,或是被美国从德国人手中打下的.前者如英国,后者如法国。他们的经济和军事都受到了很大的创伤,所以只有依靠美国的帮助,才听美国的话。
而当时,瑞士不用说,他是中立国,没被占领过。即使是在现在,他也和美国没什么直接关系。自然不用听美国的话。
像芬兰、瑞典没被占领,所以也不用看美国的脸色。
至于丹麦,因为他在二战后,也宣布自己为独立国家,现在他也是,并且他的地理位置位于美苏在欧洲的势力圈之间,所以谁都没有主动想去改变那个时候的局势。况且他也并不是被哪个国家解放的,而是德国签定投降书后,自己解放的,自然也和美国没关系。
至于挪威,他可以说是美国在北欧的盟友,毕竟他被占领过,有和苏联相隔那么多中立国,但却和英国只相隔一个北海,美国自然很看中他,自然要给他一些好处和压力。但毕竟北欧国家在当时对于美国并不是很重要,或者关系不很密切,也就不会像法国那样了。
至于与中国建交,谁都知道,一个有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和一个只有那么都大的小岛,哪个利益大点。

② 北欧国家经济发达,社会平稳,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北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对促进经济富足、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等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北欧国家70—80%左右的人是中等收入群体,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社会公正得到维护,占80%左右的中等收入者最低收入一般不少于2500欧元,最高一般不超过10000欧元。国家是人民自己的,一切是透明的,基本上没有腐败。有富裕、有公正、有效率,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追求的目标,因此,北欧独特的经济社会制度对进一步思考我国的经济社会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务实的第三条道路: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社会制度
总体上,北欧模式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的、独具特色的经济社会制度,对促进北欧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其基本适应性.

1、放开所有制,控制收入分配权。北欧各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不高,而且主要集中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国有公共部门。政府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如芬兰,传统的基础部门现在都不由政府提供,电话、电信等领域都已经实现充分竞争。政府在这些领域只规定一定的原则,保证普遍服务的实现。如对私人部门建成的网络,政府要保证其他公司可以使用,同时监督定价。目前,没有进行私有化而仍保留国有的部门主要是教育、医疗、铁路、航空和能源公司等。不强调在生产领域集中,而在收入再分配领域实行集中,这在北欧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2、为每个人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保证全国范围内的福利统一,平等地获得最低生活保障。这种“全面社会保障”的对象覆盖全体公民,也包括居住在当地的外国人或其他纳税人。个人享受的福利和公共服务不与收入相联系,通过各种法定的福利保障计划,建立起一种社会安全网,使享受社会福利成为公民的一种基本社会权利。

3、实行普遍社会福利和高比例的公共开支的基础和前提是高税收。由于实行累进所得税,因此,个人收入的边际税率很高,芬兰最高所得税率近70%,瑞典税收占GDP的比重为 53%,西欧平均为40—50%。瑞典对现金福利也同样征税。按照规定,所有退休金收入原则上都应缴纳所得税,对只领取基本退休金,或者领取少量补充退休金但其年收入不到9万克朗的公民,可免税或减税,而且可申请住房津贴或退休金补贴等。病休津贴和父母津贴均需按比例缴纳所得税和保险税。北欧国家的税收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以个人为单位,男女平等。

4、地方政府在提供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如瑞典市镇和县一级税收由地方自己决定,税率大致在29—33%不等。县一级政府负责医疗、公共交通等方面的开支和服务提供,其他由市镇一级提供。芬兰的法律规定,地方征税的水平由各地方自己决定。但地方之间税率差不大,所得税在16—22%之间。地方一级除税收之外,还可以从国家得到专项拨款、专项补贴来提供公共服务。目前,中央政府拨款以总额控制代替专项形式,由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如何分配。地方政府也可自主决定公共服务由自己来组织生产还是由其他私人部门进行生产。

二、形成以中等收入为主体的社会结构

1、在强有力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下,形成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的稳定的社会结构。北欧各国除低收入者与最高收入人群之外,中等收入者占到总人口的80—85%。目前,北欧各国的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农民占的比例很小。

2、收入差距小,收入比较平等。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2人类发展指数》,北欧诸国的基尼系数排在工业化国家的前列,如挪威为0.258,瑞典为0.250,芬兰为0.256,均属于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根据我们从芬兰银行(中央银行)了解到的数据,央行行长的月收入大约在15000欧元,需缴所得税率为50%;部门负责人的月收入约7000欧元;刚毕业进入银行从事研究工作的职员月收入2500欧元;银行内的清洁工、保安人员的月收入大致2000欧元。比较起来,银行内部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差距在税前为7倍多,税后为3倍左右。芬兰总理的工资约是中央银行行长的一半。高收入者多是私人公司的总裁或老板,每月可达到50000欧元,但相应的税率却可能在60%以上。在瑞典如果将中等收入指数定为100,则最高收入指数为175,最低收入指数是65,最富的10%人群的收入下限与最穷的10%人群上限相比较,其差距为3:1。

3、促进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社会福利服务的特点是提高劳动力的市场参与程度,如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业的人尽可能地使他能够重新参与市场,并通过教育和医疗服务来提高和增加人力资本。对因疾病而请病假90天后仍不能正常工作的人,政府会帮助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有的会长达几年。对失业人员,政府会提供再培训,以增加其技能,适应新的就业需要。

4、成功地解决了城乡之间的再分配和均衡。农村应当获得和城市一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是确立社会福利制度的两个重要理念和原则。在建立福利制度时强调城乡之间的再分配和均衡,主要考虑是防止人口过度向城市转移,带来社会不稳定和城市贫困;出于政治和国土安全的考虑,要保持人口在全国的平均分布;让人们住在家乡,防止他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而在政治上则是因为选举制度向人口稀少的地区倾斜。

5、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公正和政治稳定。按照法律规定和相关措施,不论个人还是国家公职人员,个人收入必须公开透明,而且任何个人都可查询。如芬兰中央银行行长因公事请客,连菜单都要公布。据介绍,就在我们去访问前不久,就有媒体认为央行行长的某次宴请花费过高,而在报纸上公开提出了质疑。

三、新形势下的积极调整

近10年来,北欧各国试图寻求新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实际上,从1970年代以来,北欧各国已经进行了极大的调整。瑞典和芬兰所做的调整幅度最大,挪威由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并由此形成一笔巨大的石油基金(2001年达6000亿克郎,占当年GDP的近50%),因此,压力相对较小,调整的程度也最小。瑞典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北欧具有先驱的地位,在经历1990年代的危机之后,瑞典福利模式出现了三个趋势;一是分散化,政府的权力更加下放,更加非中央化。在中央政府统一的指导下,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增多,公共开支的80%由地方政府完成。二是私有化,即公共服务提供的私有化,私人部门提供的服务项目和范围在扩大。但付费仍由政府通过税收提供。三是用户付费制度开始出现,如福利院、养老院个人付费在增加。这个趋势在过去两年也有逆转,政府对托儿费、老人照料费规定了上限。

1、调整税收结构。即对高收入者和科技人才实行一定期限内的收入减免税,对确实是国内所缺的外国就业者实行一定期限内的减免税政策。

2、私人部门参与提供服务。人们开始有更多的选择。尤其是高收入阶层开始参加私人保险,并购买私人部门提供的医疗、教育等服务。在400万瑞典劳动力中,已有130万人开始购买个人保险,并且这个比例在逐渐增加。

3、使个人所享受的服务与个人所缴纳的税收挂钩,考虑建立个人养老账户制。目前的养老金是集中使用,投资收益与个人无关。这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保证老年人的收入,另一方面风险完全由正在工作的劳动力来承担,稍有风险就要增加支付。改革的方向是要在领取养老金的人和正在工作的人员之间分担和分散风险。

四、对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启示

1、经济社会制度的选择和建立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应于自己的道路。北欧的经验启示我们,一方面,应当继续沿着既定的目标,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途径和道路,另一方面,制度是需要调整的,没有一劳永逸、适用于所有社会环境的制度安排。有效率的制度总是有阶段性的,必须根据形势变化,不断推进制度创新。

2、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应当高度关注社会制度和有效的社会政策的配套。在工业化过程中,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追求经济效率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政策的配套,这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经济增长效果的重要保障。

3、放手发展私人经济和混合经济。北欧国家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调控不是体现在控制企业,而应体现在增强调控能力上。如果企业和居民的收入提高了,政府通过高征税,增强调控能力,就可以为人民办更多的事情。因此,应当鼓励创新,放手发展多种有效率的经济成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北欧的经验也证明,私人部门参与提供教育、医疗、交通、照料等服务可以促进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增加个人的选择,并可以通过竞争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4、政府的职能主要应当是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北欧各国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应当主要体现在再分配领域的集中,而不是在生产领域。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有效公共服务,提供好的公共产品,并为私人部门的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间。当前,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尚存许多困难,应通过促进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改革,调动和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提供更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服务和公共产品,促进“小政府,大社会”。

5、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和法律制度,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减少腐败。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的进程之中,一方面需要加快立法进程,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更要加强执法力度,并重视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提高对权力使用的约束。

③ 想考一大家的社会常识,北欧国家和德国对中国好吗

具体说不上好于坏,
国家与家庭应该说很像,
但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关系,没有好处时就很平淡,说不上好于坏,应该是中性,
但是一但有了利益牵扯,关系就会发生变化,
北欧([英]Nordic Europe)是政治地理名词,特指北廷理事会的五个主权国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
这些国家国际事务上主要都倾向于中立的态度,既不依附于大国,也不太对强势,因此也不与别过结怨,所以他们对别国都应该说是友好,与中国也一样。当然两国加强贸易往来互相获益就会加强这种友好。
而德国就与他们就略有差别了,但是总体上也是只要有利益可得就会与你相对的友好的,并且还会加强这种友好关系。

④ 北欧的几个国家当中,哪个国家和中国关系最好

应该是芬兰和中国关系最好,我们国家和芬兰有很多合作项目.最典型的想诺基亚

⑤ 北欧人怎样看待中国人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你不可能统一所有人对中国人保持一致的见解,尤其是北欧的人是以思想独立自主着称(但大多数北欧人基本对外人保持一种虚假的客气,看不起中国人的还是多数)

⑥ 北欧国家怎么都那么美啊不像我们中国太多都是人工的痕迹!

哪里人少地多,不用太改造自然就够用了。中国最近这些年动荡和变化太大了,结果就是传统的和自然的文化没保住,学外国又学的不伦不类的。尤其是中国的一些城市哦。

⑦ 北欧四国与中国关系如何

感觉四国属于传统欧洲国家,与中国关系没有太大利益冲突。关系一般吧。

⑧ 北欧国家为什么针对中国

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对中国有歧视性看法,毕竟我们的眼睛小,个子小,别人就会很不自觉的歧视起来。当你出国的时候,别忘记普及中国的优点,让别人少点误会,西方人有很多都是文盲,没怎么看新闻

阅读全文

与北欧国家如何看中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泰勒为什么穿英国国旗 浏览:338
印度流感死亡人数多少 浏览:263
中国有多少人叫陈黄河 浏览:945
mz意大利文是什么意思 浏览:770
印度西塔是什么地方 浏览:103
中国人寿保险怎么缴费 浏览:732
印尼币1亿相当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737
印度巴帝电信airtel怎么用 浏览:476
英国酒店什么时候开始营业 浏览:461
印尼为什么会有新型冠状病毒 浏览:630
沙特和伊朗哪个发展好 浏览:205
印度多吉美索多少钱一盒 浏览:358
为什么伊朗和意大利韩国那么严重 浏览:617
美国对伊朗发射什么 浏览:272
为什么二战后印度那么强大 浏览:529
意大利的熊猫怎么样 浏览:86
我不会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18
北京粤运中国多少金牌 浏览:981
印度为什么突然加大检测 浏览:749
意大利女排28号叫什么名字 浏览: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