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在哪一年研制成功的
中国第1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试爆成功,可以说我国刚刚建国初期的时候,中国实力并不强大,我们是凭着小米加步枪,一步一个脚印把新中国推起来的,后来我们想成为国际上的大国,想真正在国际上拥有自己发声的地位,那就必须得有这些威慑性的武器。所以上世纪60年代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相继问世。
当对方没有必胜的把握的时候,对方知道他打你一拳,你也会打他一拳,那这个人轻易就不会挑起战争,对方之所以会欺负你,就知道你没有还手之力,你不敢还手他才欺负你,你把他打痛一次,他下次就会想一想还要不要招惹你。知道双方的力量基本均等的时候,真的闹起来谁也落不到好处,那基本上战争就很难打起来了。
②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爆炸成功的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的。
在中共中央统一领导下,经过一大批科技人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1955年,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负责筹建核工业。
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一任务。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怎么知道中国核弹是成功的扩展阅读:
原子弹爆炸试验数据的采集,科学院也做了很多工作。那个试验主要是在空旷无人的地方进行,可以试验它的破坏力,针对各种建筑物、各种生物,包括铁笼子里面的猴子、兔子等等。
因为原子弹有放射性,看它们受放射性的危害程度有多大。中国科学院有好多所,都派人到基地参加试验了。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真实影像令人震撼!试爆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定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试爆,预示着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制核弹的时代到来,给全国人民以极大地振奋。对此我主要表达以下观点:
一、研制核弹背景有多艰难1958年我国就建成了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在苏联的帮助下一切研制工作都顺利进行中,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由于中苏两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分歧导致了两国关系的破裂,在1959年6月苏联借与美英两国举行部分禁止核武器会谈为由单方面停止了与我国的合作,在次年8月就撤走了所有专家,并带走了重要图纸资料停止供应研制用的设备和材料,为我国建设自己的核力量造成了极大损失和困难。就在此时毛主席为首的领导班子决定要自己动手,造出原子弹,搞出这项尖端技术来维护国家安全。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当时的决策对今天我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对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各位有什么想法欢迎在留言区发表讨论。
④ 当初我国核弹爆炸并没有对外宣布它成功了,其他国家是怎么知道的
第一,当时宣布了,当时是满大街地发号外
外国使馆和其他记者都可以拿,上面都写清楚了
第二,实际上美国和苏联一直在观察中国的原子 弹进度
美国利用黑猫中队对重点设施进行侦查,还有侦察卫星
按照美国解密文件,在原子弹爆炸1年前,美国就准确评估出中国将在1年内进行试验
而且老美利用印度和巴基斯坦,起飞气象飞机,收集核爆炸的灰尘
还有地震监控,评估当量
⑤ 谁知道几几年中国核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号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号氢弹爆炸成功。
⑥ 中国是怎样完成核武器试验的
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究工作,核研究和核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同时进行。1959年12月,中央确定在新疆古楼兰属地的大戈壁滩上,建设一座核试验基地。
刚刚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国就迎来了连续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灾难和压力。首先是前苏联领导人发难,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急于讨债;随后是中国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接着是蒋介石依靠美国的军事支持,叫嚣反攻大陆。
内外交困的中国,到了吃饭都非常困难的地步,甚至连中南海里也吃不饱肚子。在这非常时期,需要采取非常措施,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进行大调整。调整中肯定要涉及到国防工业和国防研究项目。
1961年7月,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国防工作会议,在会上关于原子弹和导弹要不要继续搞下去的问题展开了争论。毛泽东没有参加这个会议,会后他拿到了会议材料。8月份毛泽东在北京召集有关中央领导专门讨论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问题,在讨论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激动地说:“没有原子弹,我这个外交部长可要辞职啦。依我陈毅之见,原子弹要搞,导弹也要搞,就是脱了裤子去当,也要搞上去才行。”
毛泽东也是主张把国防尖端技术一定要搞上去的,所以,他听了汇报后说:“还是那句老话,中国要是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啰。”当即就决定批准了原子弹继续上马的方案。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对大家说“我们搞核武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核武器,这一点从现在起大家都要明白。”
为了鼓舞研究者的士气,中央领导决定,在研究人员和核试验基地的建设人员中,分头召开一次誓师大会。这些连肚子都吃不饱,饿得浑身浮肿的军人和科学家们,勒紧腰带,忍饥挨饿,为的是国防力量的增强。在最饥饿的时期,除了很少的粮食定量之外,中央所能给他们的粮食援助仅仅是几斤黄豆。这些满脸菜色的科学家们,有许多是抛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待遇,历经艰辛回到祖国的。他们回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祖国的富强。
研究工作进展顺利,1962年初,原子弹的核裂变控制工作已经完成,制造出了原子弹模型。1963年秋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方案拟定。就在这一年,在罗布泊建立起120米高的原子弹试验铁塔。检验核爆炸效应的试验物,也相继建立起来。1964年5月,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完成了总装。剩下的问题就是选择试验时机了。对于首次核试验,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这是检验研究成果,也是检验领导人决策的试验,同时,更是表现中国人尖端科学技术研究能力的试验,为此,周恩来总理特别指示:“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遵照这一指示,科研人员对原子弹试验的各项工作,反复检查,生怕万一疏漏,会导致试验失败。
1964年10月8日,试验场的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仪器设备全部调试完毕,气象部门提供了未来10天的预报。从10月14日到10月17日,试验场区天气晴朗,符合核爆炸要求。10月14日,周恩来专门向中央汇报原子弹试验准备工作情况,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李富春等都来听取汇报。在听完汇报后,毛泽东随即讲话,他说,我们即将有资格向世界各国政府建议,召开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作为第一步,各国首脑会议应当达成协议,即对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很快可能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承担义务,保证不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地区使用核武器,彼此也不使用核武器。
10月14日,中国首枚原子弹吊装到试验塔顶端的平台上。核武器研究部门负责人李觉、陈能宽等到现场细致检查,张爱萍将军到现场担任总指挥。
10月16日是预定的试验日期,下午2时,周恩来准时来到中南海会议厅,聂荣臻元帅已经在这里等候,这里装上了通往5000公里外的试验场的专用电话。2时58分,试验指挥所计时器进入倒计时。随着倒计时变为“零”,引爆人员按下了按钮,就在这一瞬间,戈壁滩上冲起一股巨浪,随后,火光、蘑菇云冲天而起,闷雷般的巨响传入耳际。原子弹爆炸了,爆炸过后,试验人员立即进入现场,查看记录仪,检验效应物,一切均详细记录。试验结果表明,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原子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试验结果汇报到中南海,周恩来当即把这个消息汇报给毛泽东主席。毛泽东主席没有马上表示出喜悦,而是指示说,一定要搞清楚,是不是核爆炸。当反复核实验证的结果证明确实是核爆炸的结论再传过来时,中央领导才舒了一口气。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通过电波和报刊传到全国。顿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撒手锏”,成为继英国和法国之后,第五个有核国家。中国人再也不受核讹诈国家的威胁了。
⑦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什么时候实验成功的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1964年10月16日实验成功的。
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原子弹介绍:
原子弹(Atomic bomb)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
⑧ 中国在什么时候成功研究出一颗核导弹
1956年
中国从苏联得到2枚仿德制R-1型火箭。
3月14日,钱学森向中央军委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建议书》并在与会上讨论通过。
5月26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了要发展原子弹的目标;航空航天部的前身
--弹道导弹研究院及原子能研究设计院成立,钱学森任导弹研究院院长。
10月17日,中央批准聂荣臻的“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导弹研究战略。
1957年
苏联赠送给中方2枚更先进的R-2型导弹。其中一枚留作研究,一枚进行仿制。
10月15日,聂帅在“中苏核技术合作协定”上签字。
1958年
年初,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为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发展核武器的指导方针”。
同年,中国开始对R-2进行仿制,即东风-1。
3月3日,中央书记处批准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导弹试验靶场,在辽西建立海上导弹试验靶场。
1959年
6月20日,苏联单方面撕毁同北京签订的核技术合作协定,开始取消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到1960年完全停止了援助。
1960年
11月5日, 由中国仿制苏联的东风-1短程弹道导弹首次进行了成功的试射。
1964年
6月29日,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试射成功。
10月16日15时(北京时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
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965年
东风-2制导系统完成升级工作,改进后的导引系统采以电解积分仪为核心的全惯性制导。
同年,中国展开东风-3的设计工作。
1965年
3月,中央军委做出研制洲际弹道导弹的决定,当时经论证确定为液体洲际导弹。
5月,东风-4的设计工作正式开始,东风-5的项目可能同时上马。
5月14日,一架装有原子弹的轰炸机从西北某机场起飞,飞临试验场上空,飞行员按照预定成功地实现了空爆。这是中国进行的第二次原子弹爆炸试验。
11月,东风-2A增程型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1966年
中国首次部署东风-2中程弹道导弹。
10月,首枚直径为1,400毫米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10月27日,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唯一一次携核弹头实弹发射试验在甘肃双子成基地取得成功,一枚2万当量装药的东风-2导弹在900公里外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上空预定高度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