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发布时间:2022-09-21 01:13:21

A. 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
结果:清政府战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所规定的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自由贸易、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为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对华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不过,这一时期中国的开放还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结果: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爱珲条约》、《北京条约》。

B. 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据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民国垮台的109年间。中国政府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外商、签订的各种契约、条约、协约和合约共1182件(清朝500多件,北洋军阀300多件,国民党政府200多件)。其中影响最大、危害最大的当属清朝时期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失败后,英国最早和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涉及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和税款协商。

从鸦片战争以后,清朝进入了签卖国条约的马拉松。和英国签了163个,日本153个,沙俄104个,法国73个,德国47个,美国41个,比利时26个,葡萄牙13个,意大利7个,荷兰5个,奥匈帝国5个,西班牙4个,其它国家68个。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合计9.8亿两白银(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允许各国驻军等等。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7年,德国和奥地利因一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第一个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43年,美英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二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在中国的殖民地和租借地被全部剥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C. 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

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中主要的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俄蒙协约、民四条约等。
不平等条约(Unequaltreaty)是指有损国家主权的、在缔约国间权利、义务分配不公的国际条约、协定。不平等条约,权利多倾向于强国,义务偏重于弱国,实质上违反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在国际上遭广泛谴责。

D. 清朝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分别指《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其中要求中国:割让香港岛;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等。

《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等。

《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端口,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4)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扩展阅读

1、《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2、《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即“洋人的朝廷”),而俄国则在用其它条约获得中国的东北的领土。

英美则以商业利益为重,希望保持中国门户开放,并对日、俄的野心感到不安。最后达成的协议,没有要求清政府割地,只要求巨额的赔款。

3、《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各帝国主义国家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了《马关条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中国给予日本的所有特权。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深民族危机。

①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而且还造成了台湾和大陆难以弥补的隔阂,遗患至今。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

E. 清王朝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如何看

所谓不平等条约,主要是指有损国家主权的、在缔约国间权利、义务分配不公的国际条约、协定,其显着特点便是以武力威胁强迫对方缔结条约。清末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曾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不平等的。

F. 😑中国清朝时期,签订了多少份不平等条约

自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政府与世界列强先后签订了超过40个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的条约主要是中国同俄、英、美、法、德、日、意、澳、比、西、葡、荷、丹麦等列强签订的。

1842年8月29日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等列强接踵而来,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开始丧失,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8年5月28日,中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5日中法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1860年11月14日中俄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1861年中俄签订不平等条约《塔城界约》;1864年10月7日中俄签订不平等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台湾、澎湖列岛等大片领土被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并且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901年7月25日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与英、美、俄、法、德、日、意、澳、西、比、荷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允许各国驻军,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上述这些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主要是中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由此丧失了大片领土!

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丧失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丧失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塔城界约》中国丧失4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丧失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晚清时期被俄国掠夺近2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6)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扩展阅读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获取中华民国政府的承认,自愿放弃沙俄时期在华获取的一系列特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在华一切特权宣告结束。

北伐期间,北伐军趁机收复了汉口、九江等地的租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对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正式宣战。同时,日本、意大利两国在华一切特权宣布废除。

1942年,鉴于中国在中国战场上的重要作用,英美两国主动提出放弃两国在华特权,1943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英美两国签订新约,中英美三国间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宣告废除。

之后,其他欧美国家也主动同中华民国政府签订新约。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除一次性的割地赔款外,列强在华的一系列不平等特权基本都宣告结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一届政府也宣布废除之前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债务,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同时没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一切财产。自此,帝国主义势力在华宣告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不平等条约

G. 清朝时签定的四个不平等条约

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止四个,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1、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2、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3、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三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4、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4月27日,中国与英国,签约地点:北京)

5、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6、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7、广州湾租界条约(或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8、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9、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10、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圣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11、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12、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13、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6月3日,莫斯科)

14、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15、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十六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16、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87年(光绪十三年)12月1日,与葡萄牙,北京)

17、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二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18、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十三年)10月31日)

19、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三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20、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十一年)9月2日,天津)

21、北京条约

a)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日,北京)

b)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0月25日,北京)

c)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0月24日,北京)

22、天津条约

a)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天津)

b)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天津)

c)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天津)

d)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天津)

23、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5月28日,黑河)

24、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四年)7月5日,上海)

25、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26、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27、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村)

28、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29、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7)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扩展阅读:

条约内容:

一、《中俄蒙协约》

《中俄蒙协约》是1915年6月7日中国北洋政府及外蒙自治当局与沙皇俄国在恰克图签订的有关外蒙古的不平等条约,又称恰克图协约。

《中俄蒙协约》共有22条,其内容除确认和重申《中俄声明文件》、《中俄声明另件》及《俄蒙商务专条》外,还规定: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的名号,受民国总统册封,中俄不干涉外蒙古现有内政制度;外蒙有权与外国签订工商方面的国际条约;

中国商货进入外蒙一律交纳内地货捐;外蒙境内的诉讼,华人被告时由俄国领事与中国驻库伦大员或其代表会审,俄国人被告时中国驻库伦大员仅可观审;

外蒙境内的恰克图至张家口电线为外蒙政府产业等。同时,中国外交总长陆征祥和俄国公使秘密互换照会,规定中国不得在外蒙交界的内蒙古地区殖民。

《中俄蒙协约》是中国北洋政府同沙俄签订的有关外蒙古的不平等条约。它将沙俄在外蒙获得的权益具体化,严重损害了中国在外蒙古地区的主权。

外蒙古的“自治”,实际上是俄国殖民统治的代名词。《中俄蒙协约》使中国外蒙古地区沦为沙俄的势力范围。

二、《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是1906年清朝与英国在北京签订的有关西藏事务的条约,为此前《中英藏印条约》的修改条约。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共6款,另以《拉萨条约》作为附约。正约的主要内容有:英国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国国家应允不准他外国干涉藏境及其一切内治。

作为此约附约的《拉萨条约》“彼此允认,切实遵守”;其第九款内之第四节所声明各项权利,除中国独能享受外,不许他国国家及他国人民享受。惟经与中国商定,在该约第二款指明之各商端口,英国应得设电线通报印度境内之利益。

三、《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

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即“洋人的朝廷”),而俄国则在用其它条约获得中国的东北的领土。

英美则以商业利益为重,希望保持中国门户开放,并对日、俄的野心感到不安。最后达成的协议,没有要求清政府割地,只要求巨额的赔款。

四、《广州湾租界条约》

《广州湾租界条约》是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这个条约共有7款,主要内容有:

1、中国允许将广州湾租与法国,租期99年。

2、法国所租之地,全归法国一国管辖,中国不得过问。法国可制定章程征收进口船舶的入港费;可在租借地内驻扎军队,修筑炮台及各种军事设施。

3。中国船只驶入广州湾须向法国交纳各项税钞。

4、法国有权修筑自广州湾至安铺的铁路,敷设电线。

根据这个条约,广州湾实际上成了法国的殖民地。条约不仅使法国在中国西南增强了它的侵略势力,而且使法国在香港附近地方建立了一个重要侵华基地,从而取得了在华南同英国抗衡的有利地位,确立了法国在中国西南三省的势力范围。

五、《满洲里界约》

《满洲里界约》又称《齐齐哈尔协议书》(俄文:Договор цицикар),是清朝与沙皇俄国于1911年(宣统三年)12月20日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签订的最后一个丧权的边界条约。中方代表是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俄方代表是菩提罗夫。

《满州里界约》共两条,其主要内容是:清俄两国重定由塔尔巴干达呼第58界点起,至阿巴该图第63界点,并沿额尔古纳河,至该河与黑龙江会流处止的国界。

此次界务交涉,本应按照旧约规定,双方共同履勘水陆两界,但结果却完全超出了会勘的范围和旧约的规定,以致新设界点位置及水路国界与旧约不符。

陆路边界线的6个界点全部南移,致使中国丧失数百平方公里土地。水路在界约中虽载明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但右岸应属中国的许多洲渚,却以臆造的“额尔古纳河旧河道”为借口,划归俄国。

《满洲里界约》将旧约作了有利于俄国的修改,并就此重新划定了国界,是有损于中国领土主权的不平等条约,也是腐朽的清政府代表中国签订的最后一个丧权的边界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广州湾租界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不平等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辛丑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满洲里界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俄蒙协约

H. 清朝末年的不平等条约都有哪些

一、《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二、《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委任钦差大臣奕䜣作为谈判及签约代表。签约地点在北京礼部衙门,今天安门广场东南角。

三、《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四、《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和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五、《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I. 清政府共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

1、由于吏治的腐败,导致海关走私严重,鸦片贸易猖獗,1839年,道光帝为解决鸦片的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

2、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共同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英法联军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俄国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国北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大量领土、主权和财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3、清政府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

4、1896年,清廷为联俄制日,签订《中俄密约》。列强在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此时在华北冀鲁地区爆发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欲借此排外,暗中默许义和团,向十一国宣战。

为保华中华南,东南各行省总督巡抚,不服从清廷对外宣战的敕命,发起东南自保,义和团事件引发西方列强的报复。

5、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北京被联军占领,劫杀掳掠。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慈禧认为此祸乃义和团引起,遂颁布剿灭义和团的命令。

最终义和团运动在清军与八国联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1901年,清朝同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1904年,日俄两国在东北的利益冲突爆发日俄战争,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6、对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国为越南(安南)主权爆发中法战争。清朝失去藩属国越南,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台湾也宣布建省。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

1885年,英国入侵缅甸,清朝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抗议无效,隔年被迫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承认缅甸为英国所有。

此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1872年,日本强迫清朝藩国琉球改属日本,清朝拒不承认,中日交恶。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最后以清军落败而告终。

阅读全文

与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煎饼放什么调料 浏览:648
如何将人民币转到越南 浏览:91
伊朗为什么会发洪水 浏览:676
你会怎么做综艺中国 浏览:293
如何强起来的中国 浏览:279
印度鹅粪叫什么 浏览:117
印尼燕盏是什么 浏览:728
中国银行软件贷款需要多久 浏览:255
伊朗是怎么对应美国金融制裁的 浏览:205
外贸出口到印尼需要注意什么 浏览:948
越南战争纪录片哪里有看 浏览:690
印度人如何榨椰子油 浏览:917
大厂英国宫到地铁6号线怎么坐车 浏览:47
美国为什么要轰炸伊朗军事基地 浏览:305
gua是什么意思印尼语 浏览:156
哪里可以看印尼电影 浏览:805
伊朗的石油有多少钱 浏览:109
印尼ice是在哪里 浏览:446
印度最贵的鱼叫忘什么鱼 浏览:331
意大利有什么文化建筑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