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是什么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大小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⑴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工资过渡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由劳动的供求均衡所决定,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劳动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的,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往往可以使得工资过渡增加,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而且这种通胀一旦开始,还会引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工资物价互相推动,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工资的上升往往从个别部门开始,最后引起其他部分攀比。
⑵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厂商为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一样,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也可以通过提高产量的价格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可以减少生产数量而提高价格,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厂商都试图成为垄断者。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一般认为,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原因在于,厂商由于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制约,提高价格会受到自身要求最大利润的限制,而工会推进货币工资上涨则是越多越好。
⑶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其形成的过程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是一样的,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价格急剧上涨,而以进口石油为原料的西方国家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渡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四)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
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般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出的相应预期。
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一种估计,预期往往会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作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对通胀的预期。
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如人们预期的通胀率为10%,在订立有关合同时,厂商会要求价格上涨10%,而工人与厂商签订合同中也会要求增加10%的工资,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会增加10%,从而通货膨胀率按10%持续下去,必须然形成通货膨胀惯性。
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上的角色
稳定的小幅通货膨胀是经济稳定发展趋势,也是经济良好循环特点之一。
从以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次通货膨胀的表现、治理措施等情况来看,其具有的特点为:
通货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并存。高速增长往往带来通货膨胀,在1980年以来增长率超过11%的年份里,通货膨胀都很严重。经济过热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大。必须把速度降下来,经济建设才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通胀均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我国历次通胀都伴随着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二者总是相伴而来,如在1994年中国高通货膨胀启动因素中,首当其冲就是农产品价格。1994年农产品上升对零售物价变动的影响达70%;1995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33%。必须加大对三农投资力度,提供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保证供给,使人民群众生活舒心。
通货膨胀表现为商品价格的普遍上升。如1988年3月,上海调整了280种国民经济必需商品的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连锁反应过度,政府必须要高度警觉及防范措施。
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须采用组合政策。通过对历次通货膨胀的治理来看,单一货币政策效果未必良好,需结合其他政策。如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熨平”周期波动,并把财政政策的重点放在优化结构上,把货币政策的重点放在调控总量上,才能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我国历次的治理也是在逐渐结合各类宏观调控政策相互配套,相互渗透达到综合治理效果为最好结果。
‘贰’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国内方面:在08年金融危机时,我国搞了个4万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4万亿哪里来,印钞票出来的。这样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严重过剩了,现在我们尝苦果的时候到了。还有我们在金融危机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08年银行新增贷款4.2万亿,09年新增贷款9.6万亿,10年新增贷款7.9万亿,3年后,2010年M2余额占GDP的比例达到182%,比2008年增长65%以上,货币超发很严重了。4万亿的基础设施建设加上货币超发,这是国内因素。 国际方面: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对于人民币不断贬值,人民币资产当然价格不断上涨,还有我们的土地财政影响,房价上涨都会推动物价的上涨。
‘叁’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通货膨胀
简单点:
1、人民币超发
2、美元也超发
3、唯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加之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涌入
‘肆’ 中华民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基本起因还是金融性的,政府向四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央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借款,四大银行又印刷钞票来满足需求。
数据清楚地记录了这一切。按战前价格计算的纸币发行值统计,1937年7月战争爆发时,政府银行纸币发行总额为14.55亿元,1945年12月日本投降时,这一数值达到10319.32亿元,发行量增长了709倍多;同时,1937年7月的平均价格指数为1.04,1945年12月时则为2491,增速更是惊人。
2、通货膨胀还受到非金融性的因素影响,比如商品紧缺和货币信用跌落,这背后的原因既有政府滥发货币的结果,也有日本占领和封锁造成工业萧条农业抛荒等影响,不管是哪种原因,通货膨胀对中国大地带来的灾难以及影响的深远,都是难以否认的存在。
(4)中国为什么会通货膨胀扩展阅读:
中华民国时期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战争的头一年,价格上升约40%,1938年达到49%,1940年达到124%,1942年达到235%,1945年1至8月则达到251%。从抽取的这些数据看,物价几乎是翻倍上升。
1940年由于歉收,食品价格开始暴涨,1940年和1941年重庆地区的食品价格暴涨了1400%,之后更是严重的上涨。
1944年孔祥熙曾抱怨美国人说,“在中国,你们的孩子每天需要6只鸡蛋,而现在减为4只,但是,你们每天吃1磅牛肉……我们把耕牛拿来给你们吃……很快将没有任何牲畜留下来帮助农夫们耕种他们的田地了。”
‘伍’ 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1、货币发行量大。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大。市场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小于流通货币的发行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关键是减少货币的发行量。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较大就会产生通货膨胀的问题。如果保证稳定的供给货币,就能一定程度上保证物价的稳定;相反,如果货币的供给突然增大,破坏了原来的稳定,物价势必增长。如若长期如此就会产生通货膨胀的问题。为了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货币的发行量大比例增加,如今又面临国际汇率的调整。这些都是我国货币贬值的原因,结果就是导致我国形成了通货膨胀。
2、需求增加。我国在20世纪发生过两轮以食品价格上涨为导火索引发的通货膨胀,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也不例外。由于能源紧张,许多国家都开始加紧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对玉米花生等粮食作物的需求量,产生的结果就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度增加,同时带动了我国粮食的价格上涨。在工业上,由于我国也在采用生物能、生物燃料等新兴技术,对粮食需求增大,自然就促进了粮食价格的增长。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即我国对外出口量大,增加了供给压力。此外,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目前经济活动在慢慢恢复,但各方面的需求量仍然大于供给,并且最近几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我国各方面的供需平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求的增加使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重投资轻消费,导致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持续了六年之久,是因为一些行业成本较低,利润较大,并且资金流动性较大,这些条件为投资提供了资金,产生了投资的动力。投资和PPI息息相关。投资的增加导致原材料、能源的需求大于供给,相关的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同时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我国内需较弱,一直以来大量的商品出口,增加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国际经济市场的依赖性,还使原本就存在的贸易顺差加大,大量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陆’ 通货膨胀的成因是什么
通货膨胀起因:
1、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2、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如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或平衡汇率(例如中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等原因增发货币。
3、通胀可能会造成社会财富转移到富人阶层,但一般情况下的通货膨胀都是国家为了有效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而采取措施无法避免的后果。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良性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4、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多种多样。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2-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柒’ 现在中国处于萧条阶段 为什么会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的本质区别: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不会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则是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一国基础货币发行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增长率的原因包括货币政策与非货币政策两方面。货币政策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利率汇率手段调节经济;非货币政策包括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造成贷款膨胀,国际贸易中出口顺差长期过大、外汇储备过高,投机垄断、腐败浪费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失衡、消费预期误导等。所以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实体经济泡沫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非货币政策、货币现象还是实体经济泡沫,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长方式造成GDP水分过高、无效经济总量过大有效供给严重不足造成货币效率降低。
‘捌’ 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
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实际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货币数量方面的原因,也有供求方面的原因,还有结构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货币数量过多。货币数量过多是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货币供给量和产出保持同一比例增长,则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如果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出的增长率,就会出现“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这一现象,商品的价格就会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进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二是需求的拉动。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总需求增长速度过快而发生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增加后,供给究竟能不能够得到增加,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中是否存在闲置或者浪费的资源。如果存在大量闲置浪费的资源,则随着总需求增加,供给也相应增加,产出增加,就业增加,而不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资源数量有限,需求增加,供给不能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此时,需求增加只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三是成本的推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如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的上升,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随之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