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驻印军最后去那儿了
中国驻印军最后去了东北战场。
国民政府为加强中缅印战区的军事力量,合编组成的新编第6军,由廖耀湘任军长,1946年奉命运抵东北“剿共”,1948年10月下旬在辽西大虎山地区被东北共军全歼后撤销。
1945年1月,新编第6军军奉命回国,所属第50师留缅归新编第1军指挥。3月,抵达云南曲靖时,青年军第207师拨归该军编制。
在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过程中,第66军之新编第38师4000余人由于援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印军队,与远征军长官部600余人被隔绝在仰光至曼德勒铁路以西地区。
不能与远征军主力会合。该师和远征军长官部在史迪威和罗卓英的指挥下于1942年5月24日抵达印度英帕尔地区。
Ⅱ 如果中印开战中国和印度战况走向会如何国际局势走向会如何
中国基本上可以迅速占据优势,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在国际上面,美国和日本会趁机打压中国。
Ⅲ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我们打到印度首都去了吗
并没有打到印度首都,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在边境发动的。
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524名)。
(3)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印度怎么样了扩展阅读:
战争背景
20世纪50年代,英国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扩张政策和旧中国“有边无防”,造成中印边界的领土争端。1951年至1953年间印军侵占“麦克马洪线”南面领土。1954年起,中印双方开启会谈,数次交涉无果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
1962年10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会议,确定了对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的决策。
Ⅳ 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各部1945年以后的结局如何
远征军实际上主要是两大部分。一部分由杜聿明为军长的部队,比如200师。退回国内后重新编成,再出去的。还有一部分是孙立人将军的部分,退到印度与美国合作密切,后来也打的很好。不过这些部队后来回国后都在东北和华北战场被解放军搞定了。
Ⅳ 中印战争是不是打到了印度首都德里
中印战争没有打到印度首都德里,当时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一直打到印控克什米尔的楚舒勒,离印度首都新德里就300多公里。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
(5)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印度怎么样了扩展阅读:
20世纪50年代,英国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扩张政策和旧中国“有边无防”,造成中印边界的领土争端。1951年至1953年间印军侵占“麦克马洪线”南面领土。
1954年起,中印双方开起会谈,数次交涉无果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1962年10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会议,确定了对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的决策。
Ⅵ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哪些国防保卫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的国防仍然多次遭到侵害,边境地区受到邻国武装部队的进犯。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坚持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成功地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为保卫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祖国的神圣边界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些自卫还击,主要是以下几次。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2年10月20日,印度军队悍然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同时向我国发动大规模的武装入侵,我边防部队被迫自卫还击。经过10月20日至28日、11月16日至21日两个阶段的作战,我军清除了入侵之敌建立的 53 个据点,歼敌两个旅全部和三个旅大部,毙伤俘敌旅以下官兵8700余人,彻底粉碎了印军的进攻,保卫了边境的安全。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自 1969年3月2日开始,苏联军队连续入侵我国黑龙江省的珍宝岛,我边防部队奋起还击。至 3月17日,共歼灭入侵者上校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以下官兵250余人,毁伤苏坦克、装甲车等19辆,彻底粉碎了苏军的入侵。 西沙群岛自卫还击战。1974年 1 月 15 日,南越西贡当局派军舰侵入我西沙群岛之水乐群岛海域,武装侵占了我甘泉、珊瑚、金银等岛屿。我西沙军民实施自卫反击作战,至20日,击沉击伤敌舰4艘,歼敌100多人,俘敌49人,收复了这些岛屿,粉碎了南越当局妄图霸占我西沙群岛的狂妄野心。 对越自卫还击战,越南抗美战争结束后,越南当局开始背信弃义,疯狂反华排华,并在中越边境地区不断向我武装挑衅。我广西、云南地区的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1979年2月17日开始进行自卫还击,共歼敌57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其他作战物资,3月16日,根据军委的命令,追敌进入越南领土的作战部队,全部撤回到我国境内。 1981年3月,越南侵略者又不断派出武装部队入侵我法卡山、扣林山地区;同年5月,我边防部队一举将进犯该地区之敌全部歼灭。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严厉地打击了入侵者的气焰,有力地保卫了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
Ⅶ 中印战争的背景及原因、影响是什么
背景为英国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扩张政策和旧中国“有边无防”;原因为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影响为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而反对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一贯立场。
中印边境战争为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19世纪50年代,英国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扩张政策和旧中国“有边无防”,造成中印边界的领土争端。1962年10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会议,确定了对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的决策。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一场规模、时间都很有限的边界作战。毛泽东称中印边界反击战是一场“军事政治仗,或叫政治军事仗”,中国在获得胜利后主动撤军,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而反对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一贯立场。
(7)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印度怎么样了扩展阅读:
中印战争的相关情况:
1、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而且要侵占中国政府管辖下的中国领土。
2、中印边境西段,1951年前后,印军趁中国军队刚进入阿里地区之机,侵占了受泥山江以东的卖争拿马和碟木卓克附近约449平方公里的土地;1954年以后,印军又侵占了巴里加斯。
3、1959年3月22日,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信向中国提出大片领土要求。同年9月8日,周恩来在给尼赫鲁的回信中明确指出: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双方应根据“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全面解决边界问题。
Ⅷ 印度越境19天中国军队在做什么
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并与中方边防部队发生相持。
据印度媒体报道称,“印中陷入1962年以来时间最长的对峙”,双方都已增兵,印军士兵“枪口朝下,进入非战斗模式”,而中国开始在边境地区测试战斗坦克。
甚至有印度媒体援引印度陆军参谋长的话号称,印度在为“2.5线战争”做准备,并声称“2017年的印度已经和1962年不一样了”。
印度提出的“2.5线战争”,提法来源于1960年代冷战时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担心苏联和中国在欧亚的威胁,提出要“在欧洲应对一场大规模战争,同时在亚洲应对一场大规模战争,在世界其他地区应对一场小规模地区冲突”(1+1+0.5)。印度陆军参谋长所说的“2.5线战争”,意思是印度随时准备应对同时与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战争,以及印度国内的安全威胁。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两线,国内是0.5线。
至于1962,那一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印度的结局是“惨败”。
Ⅸ 对印自卫反击战到底打到新德里了吗
对印自卫反击战没有打到新德里。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是在中印边境附近与印军作战。
1962年10月~11月,中国边防部队对印度政府发动的大规模武装入侵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中印之间存在着一条近2000km未正式界定的边境,但在历史上按照双方的行政管辖范围形成的传统习惯边界线,一直受到两国人民的尊重。
印度尼赫鲁政府对中国推行扩张主义政策,在中印边界东段不断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推进,占领了该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9)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印度怎么样了扩展阅读:
对印自卫反击战的相关介绍:
自1961年起,印度军队先后在中印边界西段和东段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蚕食中国领土,建立侵占据点,不断挑起边境军事冲突。中国政府一直克制忍让,多次提出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但均遭印方拒绝。
1962年10月,印度政府错误估计形势,在苏联支持下向中国边境内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自卫反击。10月20日,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歼灭了侵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克郎地区的印军第七旅和其他印军一部;在西段清除了印度在中国领土上非法设立的37个侵占据点。
10月24日,中国政府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建议,遭到印度政府拒绝。印方继续向边界增集重兵,再次在边界的东、西两段发起猛攻。11月16日,中国边防部队再次被迫还击,击退进犯印军,拔除印军侵占据点16个,一直追击到传统控制线附近。
2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从次日起中国边防部队于全线主动停火,停止对印军的追击。自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从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20km,并主动将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全部交还印方,释放了全部印军被俘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