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男篮2胜1负却被称为最尴尬的球队主教练杜锋真的不称职吗
亚洲杯小组赛,中国队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负于韩国,1分险胜巴林,在主力队员能够出场后15的优势战胜中国台北队。因此中国队2胜1负排在小组第二位,无缘直接晋级8强。根据规则,四个小组第二三名将会决出其它四个晋级名额,根据其他小组的比赛结果,中国队对阵东道主印尼队。中国队只有赢了这场比赛,才有机会晋级8强。与其说杜峰不称职,不如说主教练杜峰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就中国队几乎被新冠团灭,我们输给韩国也不丢人,对方的许勋就给我们开脱,中国队打台北是练习赛,108:58轻轻松松拿下印尼,其实对方是弱,但我们的应对和发挥还是有杜锋的功劳,这应该是辽宁地域黑极端球迷在捣蛋,其实杜锋在大胜印尼后,球队的压抑气氛就宽松了,地域黑的指责就成了废气,其实杜锋是CBA当下最好的主教练,是不是称职,其实姚明很清楚这个老弟,甚至广东队额离不开他,地域黑的任何言论现在都需要反着理解了。
② 中国在二战中为什么胜出
美国介入二战,这是二战转折点,如果美国不参战,欧洲打平的可能性比较大,亚洲将是日本的天下。日本海军和陆军主力都是美国人消灭的,要是没有老美,八年抗战能赶走日本人?充其量就是个大号的阿富汗。
③ 中国女排亚洲杯两连胜原因
1、扎实的基本功是制胜的基础
纵观全队,所有球员都能防守,也能打主攻,尤其是在基本防守技术方面,比一线队要好很多。没有一队球员在防守方面做得很好,甚至自由球员的防守也不如二队的普通球员。
2.注意个子高的优势
对手连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自己的身高优势,尤其是在拦网上,二队的拦网几乎都是在界内拦网,这需要一定的基本功。
3、二队主攻手的扣球水平不错
一队只有李盈莹能扣球,其他队员都不是很好,而二队能大声扣球的队员很多,线路变化很大。
4.保持乐观,不要气馁
二队有斗志,就像过去的老牌中国女排一样。
总之,胜利意味着一切。中国女排的出色表现再次引起了全国球迷的兴趣。我觉得中国女排是有后继的。中国女排很有希望在未来卷土重来,再次站在世界女排最高的领奖台上。
④ 男篮世锦赛上中国队与波多黎各同为2胜3负,为什么波多黎各被淘汰
赛前,中国队的出线形势就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因为中国队、斯洛文尼亚队、波多黎各队都是2胜3负,三队同积7分,而且胜负关系很复杂,形成了连环套。中国队胜了斯洛文尼亚队,斯洛文尼亚队胜了波多黎各队,波多黎各队又胜了中国队。而当时国际篮联也没能给出十分明确的规则,甚至连很多篮球(篮球新闻,篮球说吧)专家都解释不清楚,到底谁是小组第三,谁是小组第四。因为国际篮联曾经就此解释过,如果积分相同,先比两队之间的胜负关系,如果胜负关系形成连环套,再比形成连环套之间球队的胜负分比率。如果按照此说法,那么中国队应该排名小组第三,斯洛文尼亚排名小组第四。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队名列小组第四,斯洛文尼亚名列小组第三。为什么都是2胜3负,同积7分,而输给中国队的斯洛文尼亚队却排在中国队前面?国际篮联给出了说法。“如果两支球队积分相同,那么先比两队之间的胜负关系;如果三支球队积分相同,考虑到有可能形成连环套的局面,所以就不比胜负关系,而是比较这三支球队之间的得失分比率。”国际篮联的一位负责人说,“比较得失分比率和比较净胜分还不一样,在一般情况下,得失分比率高的,肯定净胜分多,但如果几队之间得失分差距很小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不一样了。”
按照这样的规定,最终,中国队在和斯洛文尼亚队以及波多黎各队的比赛中,得到165分,失去167分,得失分比率是0.98802;而斯洛文尼亚队在和中国队以及波多黎各队的比赛中得到165分,失去161分,得失分比率是1.04375。最惨的是波多黎各队,他们在和中国队以及斯洛文尼亚队的比赛中,得到172分,失去177分,得失分比率是0.97175,仅仅比中国队的得失分比率差了0.01。
可见,姚明一直强调的,我们需要拼到最后一刻是多么的重要。无论输赢,无论比分差距多么明显,如果中国队在某场比赛中少得了一分,或者让对手多得了一分,对于中国队最终的出线前景可能都是致命的。我们还应该感谢对手,之前斯洛文尼亚队以90比82赢了波多黎各,如果斯洛文尼亚少赢了几分,也许出线的就换成了波多黎各队。
根据国际篮联就本届世锦赛制定的排名规则,当一个小组内有三支或三支以上的球队战绩相同,首先计算战绩相同的这几支球队相互之间的胜负关系,胜率最高的球队排名靠前。如果胜率也相等,那就按照相互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总得分除以总失分)来决定名次。
由于中国、斯洛文尼亚和波多黎各相互之间的比赛均为一胜一负,正好出现了连环套的局面。那根据上文所述的排名规则:
中国队在和波多黎各及斯洛文尼亚这两场比赛中的总得失分率为:(87+78)/(90+77)=0.98802
斯洛文尼亚在和波多黎各及中国队这两场比赛中的总得失分率为:(90+77)/(82+78)=1.04375
波多黎各在和中国队及斯洛文尼亚这两场比赛中的总得失分率为:(90+82)/(87+90)=0.97175
从刚才的总得失分率的比较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斯洛文尼亚以1.04375位列三队之首,中国队以0.98802列第二,而波多黎各因为比中国队少了0.01只能排名第三。再算上五战全胜的美国和四胜一负的意大利,D组各队的排名为:美国第一,意大利第二,斯洛文尼亚第三,中国第四,波多黎各第五,塞内加尔第六。
⑤ 在中国成语大会比赛中3局2胜是什么意思
比三局,哪方胜了二局就那方赢
⑥ 求1979年中国八一队两胜美国男篮详细资料!!
1979年4月7日至16日,由全美大学生篮球明星组成的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来华访问。赛前,许多观看了美国队训练的人都说:“八一队至少要输30分。”
面对平均身高2.01米、9名队员在两米以上的美国队,时任八一体工大队大队长的鲁挺在准备会上问八一男篮全体同志:“有没有战胜他们的信心?”没有人接茬。鲁大队长等不及了,便指着吴忻水:“小吴,你说。”吴忻水望着全队投向自己的目光,斩钉截铁地表示:“拼了,拼了!”
“我也拼了!”身高2.28米,被誉为“中国巨人”“东方巨人”的穆铁柱跟着说。
“还有我。”“还有我,我和他们一样。”匡鲁彬、郭永林等也不甘落后地接上。
4月9日晚,八一队和美国队交上了手。一开场,八一男篮就打得很顺利。全队在吴忻水的组织下,铁柱在内线强攻,邢伟宁、李玉林交替上场,在二中锋位置上策应,郭永林、匡鲁彬在外线开花,八一队开局不错,一路领先。美国人发现八一队的胜机都在吴忻水这个小个子身上,便派专人对吴忻水进行压迫式的防守,对他进行重点“关照”。已经35岁、且浑身是伤的吴忻水,在场上十分活跃,他拼命摆脱防守,左突右冲。毕竟是年龄不饶人,耗费了大量体力的吴昕水,下半时比赛刚开始不久就在一次抢断中扭伤了脚。吴昕水已经记不起自己到底是第十几次在比赛中扭伤脚了,更记不起自己到底是几十几次在比赛中受伤了。他的头、鼻子、眼睛、腰、腿、膝盖、脚,直到小手指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负过伤,右锁骨还曾经在比赛进行中被摔成粉碎性骨折。
受伤以后,吴忻水给自己加油,“只要还能坚持,就绝不离开球场。”
他下场打了一针麻药,告诉教练:“我还能打。”就一瘸一拐地再度上场。没过多大一会儿,麻药渐渐失去了作用,他强忍着伤痛,经受着超出自己体能可以承受的负荷,一直坚持到终场的锣声敲响。这场球,八一男篮以104比96战胜对手,其中吴忻水、穆铁柱各得25分,郭永林得了23分,匡鲁彬得了14分,邢伟宁得了11分。六天后,八一男篮与美国队再度对垒,教练组分析,由于上一场球吴忻水的上乘表现,美国队必然要对吴忻水实施重点盯防,如果吴忻水不能上场,这场球不好打。根据教练的意图,受伤的吴忻水被再度首发出场,以吸引对手的注意力。果然不出所料,美国队把吴忻水作为防守的重点,正好落入八一队教练设下的用吴忻水吸引、钳制对手防守力量的圈套,为八一男篮的内线进攻创造了条件。只是苦了吴忻水,他拖着肿大的伤脚一直坚持到比赛结束,又一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场球虽然他自己一分未得,但八一队却以72比69再次战胜美国队。八一
⑦ 中国式摔跤竞赛中如何评定胜负
一、采用三局二胜制,一场比赛分三局,胜两局者获该场胜利,如果三局中有两局是平局,则另一局胜者获该场胜利。
二、每局比赛2分钟,比分多者胜。
三、若一局比赛中双方得分相等,则判为平局。
四、三局比赛结束后,如双方出现平局时,则比较三局得分总和,得分多者胜;如还相同,则比较得2分次数,次数多者胜;如还相同,则比较技术分,技术得分多者胜;如还相同,则先得技术者胜;如还相同,则先受处罚者负(劝告或警告);如还相同,则比较个人体重(原始体重),体重轻者胜。如还相同,进圈决定胜负(设3米为直径的圈被摔到者或出圈者为负)。
五、采用循环制时,每场结束后胜者计2分,负者计0分。因对方弃权获胜时,计2分弃权者为0分,其技术(小分)为0:0(不算优势胜利)。如果比赛进行中一方弃权,已有技术分,则按场上的技术分记录。
确定名次(循环制)
(一)确定个人名次:
1、全部比赛结束后,按积分(即计分的总和)的多少确定个人名次,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名次列后。
2、如两人积分相等,则按两人在比赛中的胜负确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3、如两人以上积分相等,则以他们之间的比赛胜负确定名次。
4、如两人以上积分相等又为循环互胜,则按下列程序确定名次:
(1)获局分多者名次列前;
(2)比赛中受处罚少者名次列前(劝告或警告);
(3)预赛或决赛中净得分数多者名次列前;
(4)预赛或决赛,体重轻者名次列前。
5、参加预赛或决赛的场数不到一半者,成绩全部作废,不计名次,曾与他比赛的对方成绩均于注销。
6、参加预赛或决赛的场数已达到或超出一半时(如应赛六场,已赛完三场或三场以上)应按其积分确定名次,其余未进行比赛的场次,均按弃权论处。
(二)确定团体名次:
1、按各单位运动员在各级比赛中被录取名次的总和确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列后。
2、如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团体积分相等,则判获得第一名多的单位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判获得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此类推。
注:每个级别录取几名及每个名次各得几分,由主办单位在竞赛规程中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