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国佛教造像最着名的有哪些他们都是中国的雕塑作品。我做到的是填空题。有四格。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香港天坛大佛(阿弥陀佛坐像) 庐山东林寺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立像) 峨眉山金顶的四面佛(普贤菩萨) 海南的南海观音无锡的灵山大佛(释迦牟尼佛)乐山大佛(弥勒佛)
B. 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有哪些
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古代有敦煌莫高窟的佛像、秦始皇兵马俑。现代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群像、收租院。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有洞窟735个、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有几千件,其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人民英雄纪念碑群像,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由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每幅浮雕里有二十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收租院,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
C. 排名前三的诡异巨佛雕像,我国的哪两座上榜了
多彩的雕刻艺术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千姿百态,雕刻艺术也是伟大的文化瑰宝之一。很多举世闻名的雕刻宝藏都是出自一代大师之手,比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等等。世界上的雕塑各种各样,所表达的意境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是表达一个时代的人们生活状态,有的是表达庄严肃杀之意,而有的则是寄托了人们的信仰和信念。
日本仙台大观音
只是这尊观音像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并不像表面上看去那么简单,它还拥有二十一米的地下建筑。这尊观音像也不是如我国的金佛和铜佛一般通体金色,而是白色的。至于人们为什么觉得这种观音像最为诡异,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它巨大佛像上,给人一种无论到了何处都会被它盯着的心理暗示。
D. 佛像都有哪些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约公元前6世纪以前,距今已有2500多年。
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
过去七佛
过去世有七位佛,按次序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第七世是燃灯佛(为乔达摩·悉达多授记成佛)。
三世佛
横三世佛:东方药师琉璃光佛,中央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
纵三世佛:过去世的燃灯佛,现世的释迦牟尼佛,未来世的弥勒佛。
四大菩萨
普贤菩萨: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在娑婆世界中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曾译为遍吉菩萨、三曼多跋陀罗。
观世音菩萨:观察世间音声觉悟有情的菩萨,也称观音菩萨、观自在菩萨、持莲观音、莲花手菩萨;民间称观音佛祖、观音娘娘、观音大士;在道教中被称为称慈航真人、慈航道人、白衣大士等。
地藏王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因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被尊称为幽冥教主、大愿地藏菩萨。
十六罗汉、五百罗汉
罗汉即阿罗汉,十六罗汉是佛陀的亲传弟子。受佛咐嘱,不入涅盘,常住世间;
五百罗汉是从十六罗汉发展而来,后五百罗汉泛指修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弗沙秘多罗王毁灭佛法后,五百罗汉又重新兴起佛教。
着名的护持者
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虔诚的佛教徒,给佛教的发展带来过繁荣兴盛。音译阿输迦、无忧,又称无忧王。
梁武帝:在位48年的萧衍,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庙号高祖。信奉佛教,多次出家还俗,倾力资助佛教的发展,一度导致国库空虚。
梁武帝把儒释道融合创立了“三教同源说”,对佛教的流通影响极大。
十位着名高僧
佛陀耶舍:善诵毗婆沙,是鸠摩罗什的师父,被尊称为大毘婆娑。
鸠摩罗什:佛教比丘,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域龟兹人,是汉传佛教的着名译经师。流传至今的佛经很多出自鸠摩罗什的译着。
龙树菩萨: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论师,在佛教史上地位崇高,着名的论着有《中论》、《大智度论》。被尊称为龙树大医王、卫国金刚龙树王。
无着菩萨:古印度佛教高僧,印度瑜伽唯识宗的创始人。
玄奘法师:家喻户晓的唐僧,佛教史上伟大的译师,是我国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
法显法师:东晋、刘宋的高僧、旅行家、翻译家。译有多部经书。
义净法师:唐代高僧,着名的翻译家。
莲花生大士:八世纪时印度的云游僧,为藏传佛教开山祖师,被弟子尊称为莲师。
智凯法师:人称天台大师,为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
六祖慧能大师:汉传佛教禅门南宗祖师,世称禅宗六祖。
E. 优美的菩萨造型有哪些呢
①木雕观音
宋代的坐式菩萨像是很常见的,这些作品多流失到美国和日本。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宋观音坐像”就很有代表性。菩萨席地而坐,右手随意搭在支起的右膝上,左手放在一器具上,身子微向后倚,给人以稳定舒适的感觉。全像以木雕成,刀法简捷洗炼,肌肤和肢体给人的感觉柔和而富有生气,由此可见宋代木雕的精湛技艺。这时的造像,完全刻画出了人体美的特征,塑造出菩萨平易近人的形象。
②辽胁侍菩萨
辽代和金代的寺庙造像在河北、山西和辽宁等地有较多遗存。山西大同华严寺造像是辽代优秀的造像作品,这批造像形象丰满、衣带纹饰自然,以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造像最为出色。胁侍菩萨作合掌而立的姿势,体态优美,稚气的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神情,表现出辽代较高的艺术水平。
辽宁义县奉国寺也遗存有较优秀的辽代造像,主要是十余尊胁侍菩萨立像,在神态刻画和造型表现上颇有唐宋造像风貌。
③晋祠宋塑
山西太原的晋祠造像是宋代宗庙祠堂造像的典型。
晋祠宋塑是宋人为追念周朝唐叔虞之母邑姜而塑造的。邑姜像位于圣母殿的中间部位,另有44尊嫔侍、侍童和女官的塑像。塑像仿照宫廷人物的等级秩序,分别排列在圣母姜邑的两侧。圣母像为坐式,两侧侍从均为恭立姿势。这批造像都是彩塑。晋祠造像的艺术成就是嫔侍的形体比例颇为合理,仪容秀雅,表情温存,或含笑或沉思,虽均为站立姿势,却无一雷同,各自有着与自己身份相一致的身姿,洋溢着动人的韵味。这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的优秀作品。
④泉州老君石像
泉州市北郊清源山麓有老君岩,因宋代造老君像而得名。老君坐像由拔地而起的天然岩石雕凿而成,高5.1米,老君作盘腿曲膝坐势,右臂倚几,左手抚膝,长髯大耳,双目远眺,神情洞达深远。手法写实,又富夸张。这座老君像造像浑厚凝重,很好地发挥了石造像的长处,给人一种寿同天地的艺术效果。
F. 我国佛教雕塑有哪些
在我国也有许多着名的佛教雕塑,如四川的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它位于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山上,故又名凌云大佛,关于它民间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说法。北京雍和宫内着名的檀香木弥勒佛像,高26米,体态雄伟,比例匀称,是我国最大的木刻佛像之一。
G. 中国雕塑有哪些(一)
中国原始雕塑的最初形态是陶制品,它与其实用价值密不可分。一是以动物外形为器皿,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质鹰鼎,高36厘米,以鹰身为鼎体、以二足为3个支点,器形饱满,为此类雕塑与器皿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之一;二是装饰部分的雕塑,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等等。甘肃大地湾出土的陶瓶人头像,可谓中国早期人物雕塑的开端。作者巧妙地将陶瓶的口部塑成一个人头像,制作细腻,形象生动;三是小型动物或人物捏塑,这种小雕塑都是古代工匠不假任何工具而信手捏制的,形体小巧,带有浓厚的人情味。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塑猪可能是我国江南地区最古老的雕塑作品,距今有7000年了。尽管作品只有6.3厘米大,可它的形象却非常生动,可见雕塑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腻。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公元前21—前17世纪的河南二里头文化现象。与原始陶塑的性质一样,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也并非实际意义上的雕塑,而是用于祭祀、生活、乐器、兵器、工具等方面的实用器物。有历史学家将夏、商、周称为青铜时代。这些大量的青铜器为奴隶主所占有,也是某种统治、权威、财富的象征。
秦代在雕塑方面有重大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型陶兵马俑和铜车马。秦始皇吞并六国以后,建立秦王朝,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秦代的雕塑题材更加贴近生活,从功能上看,也逐步走向独立。秦代承袭了春秋战国的朴实,作品趋于写实。秦汉时期的总体雕塑风格比较恢宏,强调力度和气势。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具魄力的一个时期。如西汉霍去病墓,至今还存有一批杰出的石雕艺术作品,它们是为纪念西汉名将霍去病而创作制造的。马踏匈奴高190厘米,作者用隐喻的手法,借战马的形象来体现霍去病的威猛和战功卓着,充分体现出纪念性雕塑的概括性。整个雕塑浑然一体,四肢之间没留空间,增强了体、量的沉重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雕塑艺术全面发展。佛教的盛行促使佛像艺术蓬勃发展,改变了中国雕塑史的面貌,人物雕塑更加成熟。
佛像艺术的第一种为石窟形式,甘肃的敦煌石窟、炳灵寺石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等等,都有明确的年号题记;一路开凿的还有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河北邯郸南北响堂山石窟、江苏南京栖霞山石窟等等。
隋代又恢复了中央集权,曾在短期内出现了农、工、商繁荣富强的局面。佛教依然为思想统治的主要工具,统治者大力恢复被北周武帝毁坏的佛寺和雕像。主要成就集中在石窟造像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济南玉函山石窟等处。其造型上的主要特点是,普遍较前代更为健硕,体态丰满。但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也可以说是弱点,就是比例上的失衡,一些作品明显的在结构和比例上不够合理,如莫高窟的427库的隋代菩萨像,头颅显大。这是一个过渡性发展时期,我国的雕塑艺术由隋代拉开了更加灿烂的序幕。
唐代的雕塑艺术,主要体现于宗教造像、陵墓随葬。但这一时期,随着工艺技术之发展,在材料运用上更加丰富,除石雕、木雕、陶瓷外,还大量使用夹苎、铸铜等工艺材料。
初唐前期的雕塑风格,基本上还残留着前代(北朝及隋代)的痕迹。初唐后期就开始出现兴盛的征兆,但对女性的塑造仍不及盛唐时那么活泼动人。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促使人们的宗教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盛唐时的整体社会面貌比较乐观豁达,佛教艺术也出现世俗化倾向,绘画、雕塑中的人物形象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
唐代的佛教造像数量非常之大,主要还体现在石窟、摩崖石刻方面。现存的遗迹多集中于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山西天龙山石窟、陕西彬县大佛寺、河北响堂山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山东云门山石窟、四川广元千佛崖、乐山摩崖石刻、云南剑川石窟等等。
其中规模最大、艺术特点最明显者,首推敦煌。唐代时期所开凿的窟龛,占全部敦煌石窟的半数。所塑造的菩萨造像,从形象上和装扮上,基本上依据当时美人的典型形象,其坐姿出现了一腿盘起、一腿下垂的半倚坐式。世俗化的美丽已打破了宗教禁锢的气氛,更为强调艺术效果,似与参拜者对话。我们可以把同时代着名人物画家张萱、周昉等人的作品与之相比,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在体态比例上、仪表外形上更加具有活力。比之于前代宗教雕塑艺术的肃穆与出世,唐代的佛教造像很好地把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既有博大凝重的一面,又有典雅鲜活的一面;既又威武有力的一面,也有柔和细腻的一面。唐代的人物雕塑也很注意人物性格,尤其是在处理群雕的人物关系时,很好地把握了人物之间的内在情感交流。比如佛主与弟子迦叶、阿难三者的塑造,就有多种形象变化,两个人物一老一少,一个是汉族人形象,一个是印度人形象,尽管都表露出虔诚的神态,但仍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之不同。再比如护法力士像,其职司决定了他们强力威武的形象,面部表情激烈、四肢肌肉发达,更加衬托出菩萨的慈祥。不同性格的人物塑像是群雕人物关系动静结合,突出中心,符合了雕塑美的形式法则。
宋、辽、金的历史阶段,雕塑艺术出现了不同于前代的风格现象,也产生了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品,但从总体上看,不如汉唐时期,在整个中国雕塑艺术史上不占重要地位。
与宋代的绘画艺术相比,其雕塑艺术的成就要远远落后了,这与统治者的好恶与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通过类似科举制选拔的宫廷画家,都有较高的修为,而雕塑行业的从业人员却得不到重视,甚至还受到歧视。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雕塑艺人的社会地位愈加卑下,此类造型艺术走向衰退就不足为怪了。
北宋从一开始就不断受到外族侵扰,几乎没什么心思像唐代那样进行较大规模的石窟建造。有一些规模不大的石窟遗留下来,如延安清凉山万佛洞石窟,北宋范仲淹曾有诗对其记录。再如子长县石空寺石窟,从造像题记上看,其开凿年代当在北宋,最优秀的部分在于罗汉群像,姿态各异,形神兼备。四川大足石刻中属宋代的,为数不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宝顶山的窟龛群。它利用自然山体,顺崖壁开凿,工程浩大,内容复杂。最为重要的部分是西方极乐世界,人物众多,场面繁杂,但层次分明,描写细致。与之相邻的是地狱变相,逼真地表现除受刑者在地狱中的惨状,并以写实的雕刻手法再现了种种日常生活的场景。这些石刻雕凿于距地面4—14米的峭壁上,总长度500余米,前后施工了几十年,雕塑之间关系密切、相互连接。整个布局高大而完整,雕刻技法娴熟,细节刻画生动,如地狱变相中的一个养鸡妇女形象,完全是依据现实生活而创作的。大足石刻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硬盘坡、观音坡、佛耳岩、北塔寺等处。整个开凿历时250余年。应该引起重视的还有那些为数很多的供养人造像,均有题记以示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刻制年代,这是研究宋史难得的实物资料。浙江杭州的飞来峰也有比较集中的宋代雕刻,虽然尺寸不大,但其艺术水平却在宋代雕刻中占比较重要的地位。
明代文化艺术特点则明显有追溯唐、宋风格的痕迹。在名目繁多的寺庙里,供奉着各式各样的神像,从题材到表现手法上日趋世俗化、民间化。石窟雕刻方面已接近尾声,虽然在敦煌等大型历史悠久的石窟中仍有明代作品,但就其艺术价值而言,已不能为雕塑史一提了。十三陵现在已成为北京地区着名的旅游景点,位于昌平县境内,它是明代13位皇帝的陵墓集中区。
十三陵是以成祖长陵为中心线排列的雕塑群,与孝陵一致,但与前代有所不同。计有独角兽2对、石狮2对、华表2对、石马及石人物6对、石虎4对、石羊4对、官吏2对、伺臣28对,这条神道现为十三陵共同的神道,其他12座墓陵没有各自的神道雕塑,只设牌坊、宫门、碑亭等建筑。十三陵的石雕在体积上大于孝陵,从总体风格上看,虽有比较精细的技术处理,但与前代比较起来,缺乏艺术活力,有概念化的倾向。
在整个中国雕塑史上,清代的陵墓雕塑已经是尾声了。
清代的城市工商经济进一步纵向繁荣,手工业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工艺性雕塑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宫廷设立专门机构,督促、组织生产,雕漆、石雕、牙雕、木雕以及瓷塑、金属铸造等艺术门类都有一些优秀闻世,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雕刻名家。
H. 寺庙供奉的佛像是哪些这些佛像你认识几个
寺庙供奉的佛像是哪些I. 中国最大的佛像排名
普贤金像
十方普贤金像位于峨眉山金顶,通高4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贤像。
鲁山中原大佛
河南鲁山大佛,通高208米,相当于50层楼高。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像,称为“佛山金佛”。其造型庄严飘逸、气势独特,真乃“当惊世界殊”。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摩崖大佛,约63米。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海上观音
海南三亚南海海上观音像,高达108米,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还要高1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白衣观音造像。
乐山大佛
四川的乐山大佛,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佛像高71米,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
南山大佛
南山大佛(释迦牟尼)——世界第一锡青铜铸大坐佛。位于山东省烟台南山旅游区内,高38.66米,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这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堪称目前世界第一铜铸大坐佛。
龙门大佛
洛阳龙门大佛,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即龙门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
灵山大佛
江苏的灵山大佛,通高88米。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
云冈大佛
山西的云冈大佛,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像。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历时约30年才基本完成这一浩大的艺术工程。
地藏菩萨露天铜像
地藏菩萨露天铜像,位于安徽省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高99米,与九华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岁的寓意相一致。地藏菩萨右手持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整个铜像连底座高155米,是目前世界上铸造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
天坛大佛
天坛大佛,位于香港大屿山上,是香港重要的地标,历时12年落成。
佛像坐在268级的石阶上,高26.4米,连莲花座及基座总高约33.999米,大佛的基层分三层次第而上,因第三层的设计是参考北京天坛的地基形貌,所以命名为“天坛大佛”。
金鼎大佛
金鼎大佛,位于吉林省六鼎山,莲花座高9.6米,佛身38.4米。
坐北面南,背靠牡丹江,前拥正觉寺,远望长白山,与香港天坛大佛遥遥相对,实为一佛二体,分处南北,共佑中华大地,向五湖四海的信众启智、赐福。
东林大佛
位于江西省庐山,是我国及全球第一高阿弥陀佛像。佛像坐落在半空之中,高48米,阿弥陀佛的神秘、慈悲、庄严渐次展现在众生面前。
南海观音
位于普陀山上,总高33米。这座南海观音铜像是普陀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为“海天佛国”的象征。“南海观音”四字为赵朴初所题。
千手观音佛像
河北承德普宁寺的千手观音,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高27.21米。这尊佛像代表了清代佛教造像的最高成就,其周身贴金,造像精美,宝相庄严,比例匀称,纹饰流畅,绘色绚丽,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作。
西樵山观音坐像
西樵山观音坐落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西樵山顶,为世界上最高的观音坐像。
高为61.9米,寓意观音成道于6月19日之意。法相为坐姿,慈眉善目地稳坐在莲花台上,广视众生,显现安详凝重,救苦救难的慈悲法相。
弥勒大佛
位于浙江省雪窦山上,大佛总高56.74米,坐北朝南,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袒胸露腹。这是以奉化布袋和尚基本形态为造型的中国化弥勒佛像。
J. 我国佛教造像最着名的有哪些他们都是中国的雕塑作品。 我做到的是填空题。有四格。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香港天坛大佛(阿弥陀佛坐像)
庐山东林寺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立像)
峨眉山金顶的四面佛(普贤菩萨)
海南的南海观音无锡的灵山大佛(释迦牟尼佛)乐山大佛(弥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