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亚美尼亚是欧洲国家
是。
国名:亚美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rmenia, kbrf Fhvtybz),简称亚美尼亚。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自上而下由红、蓝、橙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红色象征烈士的鲜血和国家革命的胜利,蓝色代表国家丰富的资源,橙色象征光明、幸福和希望。亚美尼亚曾是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当时的国旗是在原苏联国旗的旗面中间加一个稍宽的蓝色横条。1991年宣布独立,正式采用红、蓝、橙三色旗为国旗。
国徽:为雄鹰和狮子支扶着盾徽,雄鹰在左,狮子在右。盾面上有四组图案,代表该国历史上的四个王朝,象征悠久的历史;中间为一个小盾,上绘有山峰、湖泊。盾徽下面是一条被打断的链子,交叉着绿枝和箭。
国家元首:总统罗伯特·科恰良(Robert Kocharyan),1998年4月就职,任期五年;总理安德拉尼克·马尔加良(Andranik Margarian ),2000年5月任职。
重要节日:建军节:1月28日(1992年);种族灭绝日:4月24日(1915年,奥斯曼帝国对亚族人实施种族灭绝);第一共和国成立日:5月28日(1918年成立第一共和国);宪法日:7月5日(1995年);亚美尼亚共和国独立日:9月21日(1991年9月21日亚举行全民公决,正式宣布独立);悼念1988年大地震死难者日:12月7日。
自然地理: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亚美尼亚是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南部的内陆国。东邻阿塞拜疆,西部和东南部与土耳其、伊朗及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接壤,北界格鲁吉亚。地处亚美尼亚高原东北部,境内多山,全境90%的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北部是小高加索山脉,境内最高点是西北高地上的阿拉加茨山,海拔4090米。东部有塞凡洼地,洼地中的塞凡湖面积1360平方公里,为亚美尼亚境内最大的湖。主要河流为阿拉克斯河。西南部的亚拉腊大平原被阿拉克斯河分成两半,北部属亚美尼亚,南部则归土耳其和伊朗。气候随地势高低而异,由干燥的亚热带气候逐渐变成寒带气候。地处亚热带北部的内陆气候干燥,属亚热带高山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为-2~12℃;7月平均气温为24~26℃。
首都:埃里温(Yerevan,Thtdfy),人口110. 21万(2003年1月)。1月平均气温为-5℃,7月平均气温为25℃。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0个州和1个州级市:希拉克州、洛里州、塔武什州、阿拉加措特恩州、科泰克州、格加尔库尼克州、阿尔马维尔州、阿拉拉特州、瓦约茨·佐尔州、休尼克州和埃里温市。
人口:380万(2003年1月)。其中亚美尼亚族占93.3%,其他民族有俄罗斯人、库尔德人、乌克兰人、亚述人、希腊人等。官方语言为亚美尼亚语(属印欧语系的独立一支,古亚美尼亚语与古希腊语相似,现代亚美尼亚语接近土耳其语),居民多通晓俄语。亚美尼亚人信奉基督教。
简史: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6世纪,在现亚美尼亚境内建立了奴隶制的乌拉杜国。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亚美尼亚领土处于阿凯米尼得王朝和塞琉古王朝统治下,建立了大亚美尼亚国。后两次被土耳其和伊朗瓜分。1804年~1828年间,两次俄伊战争以伊朗失败告终,原被伊朗占领的东亚美尼亚被并入俄罗斯。1917年11月,亚美尼亚被英国和土耳其占领。1920年1月29日建立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以该联邦成员国身份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直属苏联,成为加盟共和国之一。1990年8月23日,亚美尼亚最高苏维埃通过独立宣言,并改国名为“亚美尼亚共和国”。1991年9月21日,亚美尼亚举行全民公决,正式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政治:1995年7月5日,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新宪法规定,亚美尼亚继续实行总统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承认多党制。总统的任期为5年,不能连任;在国内居住10年以上、年满35岁的亚美尼亚公民均有权竞选总统。新宪法还赋予总统解散议会和决定提前选举议会的权力。另外,总统还拥有任免政府首脑的权力。议会称国民议会,是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经济:亚独立后,由于同前苏联国家经济联系中断,纳卡战争后遭阿塞拜疆、土耳其封锁,经济一路下滑。2000年起有所升,但总体仍处于转轨过渡时期。2002年经济发展态势良好,GDP同比增长12. 9%,创历年最高。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加速私有化和扩大内需,取得一定成效。但资源匮乏、出口有限、资金不足等因素仍严重制约亚经济发展。2002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3. 6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22. 6美元。货币名称:德拉姆(lhfv)。资源主要有铜矿、铜钼矿和多金属矿。此外,还有硫磺、大理石和彩色凝灰岩等。主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化学生物工程、有机合成、有色金属冶炼等。主要旅游景点是首都埃里温和塞万湖自然保护区。主要出口产品为宝石和半宝石加工制品、食品、非贵重金属及其制品、矿产品、纺织品、机械设备等。主要进口产品为宝石和半宝石、矿产品、非贵重金属及其制品、食品等。
军事:根据1997年6月国民议会批准的国防法,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部是领导武装力量的国家机关,国防部长对武装力量实施直接指挥。军队实行全民义务和合同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士兵服役期为两年,每年春秋两季征兵。军官按合同制服役。入伍时签订三年合同,期满可续签,也可自由退役。凡服役满二十年以上者可享有领取退休金等福利待遇。总兵员4万多人,编为5个步兵军。此外,国防部和总参分别下辖若干直属部、分队。
新闻出版:全国有980家新闻机构,其中报纸596家,杂志148家,电视公司186个,广播公司53个,通讯社25家。主要报刊有:《亚美尼亚共和国》,亚文、俄文,1990年创刊,官方报纸,发行量3500份;《亚美尼亚之声》,俄文,1991年创刊,独立报纸,发行量3500分;《叶尔基尔》(意为“祖国”),亚文,1991年创刊,达什纳克楚琼党中央机关报,1994年12月被查封,1998年3月恢复出版;《阿兹格》(意为“民族”),亚文,1991年创刊,自由民主党机关报。主要通讯社有亚通社(Fhvtyghtcc),1920年成立,国营;亚信息社(Fhvbyaj),2001年成立,私营;诺扬-塔潘(Yjzy Nfgfy)等。主要电台:亚公共广播电台,国营,1926年建台,用亚美尼亚、俄、阿拉伯、伊朗、库尔德、英、西班牙、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法等语言播出。主要电视台有亚公共电视台,国营,1956年建台,用亚美尼亚语播出。
外交: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重点巩固与俄罗斯传统战略盟友关系,积极发展与美和西方国家关系,参加北约“和平伙伴关系”框架内活动,争取加入欧盟,寻求安全多元化。因纳卡冲突与阿塞拜疆敌对,与土耳其有世仇,阿、土对亚进行政治、经济封锁。亚欢迎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对纳卡冲突进行调解,表示愿与阿、土开展高层对话,发展区域合作。加强与格鲁吉亚和伊朗等近邻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东欧、中东国家的联系。积极参与欧洲委员会、独联体、黑海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区域组织的事务。2001年,亚成为欧洲委员会正式成员,并当选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9·11”事件后,宣布开放领空,支持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加强与国际组织在纳卡调解问题上的合作与对话。
与中国关系: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亚美尼亚共和国独立。1992年4月6日,亚美尼亚共和国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⑵ 亚美尼亚是亲俄罗斯国家吗
亚美尼亚是亲俄罗斯国家,亚美尼亚共和国简称亚美尼亚,是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的共和制国家。2020年1月19日起,中国公民可免签入境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是一个内陆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公元前5世纪亚美尼亚族基本形成曾建立统一的亚美尼亚王国。后外族入侵。16世纪中期被伊朗和奥斯曼帝国瓜分。1920年建立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⑶ 到2018年4月1号和中国没有建交的国家
有23个国家因与台湾有外交关系而未同中国建交,具体包括: 拉丁美洲12国 、危地马拉 、巴拉圭、 圣文森、格林纳丁斯、 伯利兹、 萨尔瓦多共和国 、海地共和国 、尼加拉瓜共和国 、多米尼加共和国 、洪都拉斯共和国 、巴拿马共和国、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中国不承认其主权国家地位。
科索沃是2008年自塞尔维亚独立的国家,获58国承认。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其独立,因此尚未建交。
(3)为什么中国不承认亚美尼亚扩展阅读
与中国建交的亚洲国家(46个)
阿富汗(Afghanistan):1955年1月20日—今
亚美尼亚(Armenia):1992年4月6日—今
阿塞拜疆(Azerjan):1992年4月2日—今
巴林(Bahrain):1989年4月18日—今
孟加拉国(Bangladesh)1975年10月4日—今
文莱(Brunei):1991年9月30日—今
柬埔寨(Cambodia):1958年7月19日—今
塞浦路斯(Cyprus):1971年12月14日—今
东帝汶(East Timor):2002年5月20日—今
格鲁吉亚(Georgia):1992年6月9日—今
印度(India):1950年4月1日—今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今
伊朗(Iran):1971年8月16日—今
伊拉克(Iraq):1958年8月25日—今
以色列(Israel):1992年1月24日—今
日本(Japan):1972年9月29日—今
约旦(Jordan):1977年4月7日—今
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1992年1月3日—今
科威特(Kuwait):1971年3月22日—今
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1992年1月5日—今
老挝(Laos):1961年4月25日—今
黎巴嫩(Lebanon):1971年11月9日—今
马来西亚(Malaysia):1974年5月31日—今
马尔代夫(Maldives):1972年10月14日—今
蒙古(Mongolia):1949年10月16日—今
缅甸(Myanmar):1950年6月8日—今
尼泊尔(Nepal):1955年8月1日—今
朝鲜(North Korea):1949年10月6日—今
阿曼(Oman):1978年5月25日—今
巴基斯坦(Pakistan):1951年5月21日—今
巴勒斯坦(Palestine):1988年11月20日—今
菲律宾(Philippines):1975年6月9日—今
卡塔尔(Qatar):1988年7月9日—今
韩国(South Korea):1992年8月24日—今
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1990年7月21日—今
新加坡(Singapore):1990年10月3日—今
斯里兰卡(Sri Lanka):1957年2月7日—今
叙利亚(Syria):1956年8月1日—今
塔吉克斯坦斯坦(Tajikistan):1992年1月4日—今
泰国(Thailand):1975年7月1日—今
土耳其(Turkey):1971年8月4日—今
土库曼斯坦(Turkmenistan):1992年1月6日—今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nited Arab Emirates):1984年11月1日—今
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1992年1月2日—今
越南(Vietnam):1950年1月18日—今
也门(Yemen):1956年9月24日—今
⑷ 有没有不被中国承认的“国家”
不被中国承认的“国家”包含科索沃、阿布哈兹、车臣、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南奥塞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德涅斯特河沿岸。
1、科索沃:科索沃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科索沃已经单方面宣布独立,自定国名为科索沃共和国的地区。目前已获得了102个国家的正式承认,但中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尚拒绝承认。
6、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人口14.5万人,面积4400平方千米。1991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宣布独立,但未被任何联合国会员国承认,仅被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德左三个联合国非会员国承认。
7、德涅斯特河沿岸:1990年6月,摩尔多瓦最高苏维埃通过共和国主权宣言,同年9月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1991年8月,决定退出摩尔多瓦,并选举产生了总统,但未得到国际社会承认。
网络-德涅斯特河沿岸
⑸ 亚美尼亚和中国的关系
1992年4月6日建交。两国关系发展顺利,高层交往密切。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迅速,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不断加深。亚重视对华关系,支持中国在台湾、涉藏、涉疆、“法轮功”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各派政治力量均积极主张加强同中国的友好合作。
中国是最早承认亚独立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亚高层交往密切。2015年3月,亚总统萨尔基相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对亚进行友好访问;9月,亚总理阿布拉米扬来华出席2015欧亚经济论坛。
2016年5月,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访亚;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访亚;10月,亚公众院院长马努基扬访华。
2017年6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平同亚议长巴布洛扬在首尔举行的第二届欧亚地区议长会议期间举行会见;12月,亚共和党副主席拉拉扬率团来华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
201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访亚;5月,亚总理帕什尼扬来华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5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访亚。
(5)为什么中国不承认亚美尼亚扩展阅读
中国和亚美尼亚于2019年5月签署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并在完成各自国内法律程序后于2020年1月19日起正式生效。
根据该协定,持中国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以及持亚美尼亚普通护照的亚美尼亚公民,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过境,自入境之日起每180日内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
协定同时规定,中国和亚美尼亚一方公民,如欲在另一方境内每180日内累计停留逾90日或在另一方境内从事工作、学习、定居、新闻报道等活动,则应提前申请签证。
⑹ 为什么中国不承认亚美尼亚
在纪念亚美尼亚大屠杀100周年时,世界各国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并怎样表态引人关注。有影响的俄罗斯亚美尼亚人联盟领袖阿伯拉米杨透露,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一个月前访问北京,在同中国领导人会晤时曾提出,希望中国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是民族灭绝行为,并期望中国对此谴责。
1915年至1917年之间,土耳其政府对境内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大规模屠杀,遇害者多达150万。
阿伯拉米杨说,中国领导人如何回应,在这个问题上的会晤结果外界尚不知晓。但亚美尼亚人非常期望能听到影响日益扩大的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发出的声音。
阿伯拉米杨:“如果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能站出来说话,这对亚美尼亚人非常重要。如果中国政府,中国人能谴责这一事件,这对亚美尼亚人将是巨大的精神支持。亚美尼亚将永远感谢中国。
亚美尼亚是俄罗斯为数不多的盟友之一,也是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重要支持力量。在大力支持亚美尼亚的同时,俄罗斯在外交上也尽可能做到不得罪历史上的传统对手土耳其。
中国这些年来与土耳其也在不断加强关系。与此同时,中国在前苏联地区国家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俄罗斯的另一名亚美尼亚活动人士纳沃杨说,高加索地区民族众多,关系错综复杂,亚美尼亚期望在高加索地区能引进中国力量平衡其他势力。
纳沃杨:“对于亚美尼亚所处在的高加索南部地区来说,当地有不少潜在的冲突,也有一些目前被冻结的冲突,中国如果能作为一个稳定力量在当地出现将非常重要。我们希望中国能更多地介入高加索和南高加索地区的事务。现在俄罗斯与中国在走近,亚美尼亚与中国也在发展关系,所以可形成亚美尼亚-中国-俄罗斯三角关系。”
亚美尼亚独立后,为何没有回归祖国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因为近代以来,世界殖民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国家,很多民族,因为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压迫,而被迫跟祖国分离。如中国的蒙古国地区,伊朗的土库曼斯坦地区,还有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等等无数地区和民族被迫分离。而在二战后,这些分离的土地和民族,很多都回归祖国,如分离的东德地区,就回到了德国,还有分离的南也门等地区都主动回到了祖国,堪称不忘本,不忘祖国的最典型民族。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近代分离的亚美尼亚地区,为何在亚美尼亚独立后,没有回到祖国呢?原因只有四个字,可谓是非常现实。
亚美尼亚独立后,为何没有回归祖国呢?
亚美尼亚我们都知道是高加索地区的一个小国,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还有伊朗和土耳其为邻。国土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0万,最典型的小国寡民。而亚美尼亚我们知道的是,属于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而且在苏联解体后,独立,还跟邻国阿塞拜疆打了一场战争,为了争夺纳戈地区。
亚美尼亚独立后,为何没有回归祖国呢?
而且亚美尼亚以弱小的国力,却打败了强大的阿塞拜疆,一时之间,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亚美尼亚,将其称为高加索猛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亚美尼亚的国土远不止于此,而且亚美尼亚的祖国那是面积广大,那么亚美尼亚的祖国是谁呢?
亚美尼亚独立后,为何没有回归祖国呢?
其实就是土耳其。我们看到亚美尼亚的国徽上有一座山叫做亚拉拉特山,这座山被称为亚美尼亚人的灵魂之山,相当于日本人的富士山一样珍贵。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亚拉拉特山就在土耳其。其实啊,现在的亚美尼亚,历史上只是被称为东亚美尼亚,属于亚美尼亚国土中很小的一部分,整个亚美尼亚地区,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的。
亚美尼亚独立后,为何没有回归祖国呢?
而近代那是全部被土耳其占据,也就是说亚美尼亚那是土耳其统治了几百年。而近代,因为土耳其和俄罗斯的战争,亚美尼亚地区被分割,东亚美尼亚被俄罗斯占据,也就是现在的亚美尼亚。而广大的西亚美尼亚地区依旧在土耳其手中,也就是说亚美尼亚的祖国其实就是土耳其。而作为亚美尼亚人来说,那是无时无刻不想收回西亚美尼亚地区。
亚美尼亚独立后,为何没有回归祖国呢?
现在整个土耳其东北部大部分的地区,都是西亚美尼亚的范围。为此很多人不明白了,既然如此,亚美尼亚为何独立后,没有回归祖国土耳其,和西亚美尼亚合并呢?其实原因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恨之入骨”。对于亚美尼亚来说,虽然长期被土耳其统治,而且自己的大部分土地还在土耳其,但是亚美尼亚对于这个祖国土耳其,那却是恨之入骨,为何这么说呢?
亚美尼亚独立后,为何没有回归祖国呢?
因为在土耳其统治期间,就一直对亚美尼亚进行镇压和杀戮。尤其是在一战期间,土耳其为了避免西亚美尼亚地区被俄罗斯占据,所以对亚美尼亚人进行了惨绝的大屠杀,基本上将西亚美尼亚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全部杀光了,为此还迁移了土耳其人入住。也就是说,亚美尼亚将土耳其这个祖国,视为仇敌,视为民族杀戮的死敌。
亚美尼亚独立后,为何没有回归祖国呢?
所以尽管亚美尼亚想要回归故土,但是跟土耳其那是水火不容的。而且因为亚美尼亚一直坚持基督教,在土耳其也是格格不入,更加不可能回归祖国。而且至今不但亚美尼亚不回归,反而跟土耳其那是仇敌和仇视的关系,到现在都是难解难分的。很多亚美尼亚人甚至恨不得消灭土耳其,夺回西西亚美尼亚地区,使得国家统一才好啊。
⑺ 为什么中国不承认亚美尼亚
你这问题说的不对,我国是承认亚美尼亚国家并与之建交的。亚美尼亚独立后,于1992年3月2日加入联合国,1992年4月27日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我国政府于1991年12月27日宣布承认亚美尼亚共和国独立,并于1992年1月派政府经济代表团访亚,1月9日在埃里温签署了两国政府间经贸协定。1992年4月6日,中、亚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并互派外交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