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冠病毒疫苗怎么打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权威指南回应公众关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日通报,1月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1例(上海5例,河北2例,广东2例,陕西2例),本土病例52例(河北51例,辽宁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7日针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发布权威指南,回应公众关切。
一、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包括哪些?
我国新冠疫情形势与国外不同,疫苗使用策略也不一样。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主要策略需要结合国内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目标来考虑。当前,重点人群接种疫苗的意义,一方面是对这部分人群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利于我国总体疫情防控。
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行业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工作、学习等人员。
二、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有必要。一方面我国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
三、新冠病毒疫苗怎么打,去哪儿打?
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都是在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的接种单位进行。通常情况下,接种单位设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者综合医院。如果接种涉及一些重点对象比较集中的部门或企业,当地也会根据情况设立一些临时接种单位。
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会按要求公布可以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接种单位,包括地点、服务时间,请大家关注相关信息发布平台。
大多数重点人群的接种,由重点人群所在的单位组织摸底、预约,并协助开展接种工作。对于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工作、学习的个人,可关注当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相关服务信息。
四、接种疫苗都有哪些禁忌?
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因为大多数禁忌都是暂时的,所以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
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方案、接种指南未作具体规定之前,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按疫苗说明书执行。通常接种疫苗的禁忌包括:1.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者;3.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4.正在发热者;5.妊娠期妇女。
五、如何发现、把握接种疫苗禁忌?
在操作实施过程中,如果接种第一剂次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且不能排除是疫苗引起的,则不建议接种第二剂次。要了解疫苗成分,对疫苗成分既往有过敏者不能给予接种。
接种时,接种医生应仔细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及既往过敏史。受种者要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史、过敏史等。要把疫苗禁忌列入知情同意书中。
六、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不用再戴口罩吗?
在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一方面,疫苗免疫成功率不是100%,在流行期间还会有较少部分已接种的人可能发病。另一方面,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因此,接种疫苗后还是应该继续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场所等;其他防护措施如手卫生、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也需要继续保持。
七、如何通过接种疫苗在人群中形成群体免疫?
不同传染病的传染力不一样,阻断传染病流行的人群免疫力水平也不一样。一般而言,传染病的传染力越强,则需要越高的人群免疫力。例如,麻疹和百日咳传染力较强,如果要阻断它们的流行,人群免疫力要达到90%-95%;而消灭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人群免疫力要达到80%以上。人群免疫力达到上述阈值,也就建立了阻断麻疹、百日咳、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传播的免疫屏障。
人群免疫力跟疫苗保护效力和疫苗的接种率呈正比。因此,要达到足够的人群免疫力,需要有足够高的接种率,也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接种疫苗。反之,如果不接种的人比较多或大多数人不愿去接种,就形成不了牢固的免疫屏障,有传染源存在时,容易出现疾病的传播。
八、目前我国应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保护持久性如何?
新冠病毒疫苗属于新研发并投入使用的疫苗,需要大规模接种之后的持续监测和相关研究,以积累更多的科学证据,评估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持久性。
九、接种疫苗后,多久才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紧急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
② 私家车如何预防疫情中国疾控中心的提示来了!
刚刚迈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就迎来了新十年的第一道坎,传统农历意义上的“鼠”年,因为武汉新型冠状肺炎的爆发而蒙上了一层阴影。谁都未曾想过,2020年会以这样的形势开局,也未曾料想2020年会如此艰难、痛心、彷徨;但“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在我们与最美“逆行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信我们能攻克难关,逆境中的我们反而更能成长。
以上两种情况是车主经常面临的,而如果搭乘的乘客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携带者,同车人员在保持乘车距离、开窗通风、开启空调外循环与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外,有条件也可佩戴眼镜、墨镜;待乘客下车后,及时做好私家车的终末消毒(彻底消毒),这类消毒非车主操作,而是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士或有资质的第三方人员来操作;在车辆未经消毒前,不建议再使用车辆;至于同车的乘客,应接受14天的医学观察。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防疫第九版主要内容
一、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
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措施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核酸检测,采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核酸检测。
二、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
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低风险区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三、完善疫情监测要求。
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
四、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
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中国疾控中心: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相关建议,请及时反馈机制综合组。
④ 私家车要如何预防疫情通风换气成关键,中国疾控中心这样建议
文|凌清?图|车宇世界、网络
温馨提示:车宇世界,被网友称为车圈老干部,只做最真实的车评。有问题,来投稿,我们本年度开通车主来稿栏目,欢迎各位车主交流。每周,车宇世界会推出不同车型文章,为大家提供购参考。
由于“肺炎疫情”的发展,目前全民一心共抗肺炎,已经成为全民共识。对于个人来说,勤洗手、少出门(或者不出门)、勤通风、多消毒、戴口罩等,成为比较好的防护措施。
那么,私家车应该如何预防呢?或者说,私家车是否需要在防控疫情中进行消毒等方面的问题。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私家车预防临时指南》。
声明: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凌清审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抄袭、改编等行为,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爱车,就来车宇世界,您的专属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中国疾控中心提示:开车出门,这才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正确方式
近期,因为武汉疫情的缘故,导致全国都进入了戒备的状态。个人对于防范感染的做法和宣传也做得很到位。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果开车出门如何防范病毒。因此,今天车行哥就和大家说说,开车出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方式。
日常如何预防?
在搭乘了确证感人者之后,应当对车内进行全面的消毒,利用氧乙酸和二氧化氯消毒剂来对车内进行全面的消毒,需要注意的是,在消毒期间也要保持通风的状态。如果自己不怎么会消毒,应该去到专业的机构进行消毒。
司机事后怎么个人防范?
无论是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还是网约车司机,不管有没有搭乘意思感染者还是确诊感染者之后,都要用消毒水洗手,如果比较担心的话,衣物也要要进行一定的消毒。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儿童感染数量增加,疫情当前,如何保护好孩子
这两天,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例,最小患者仅9个月。
儿童感染病例增多,让家长尤为担心。儿童病例增多是因为病毒出现了变异吗?如果孩子发烧了,该怎么办?学校延期开学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快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儿童感染数量增多是因为病毒发生了变化吗?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冯子健表示:可能跟人的暴露机会有关。作为新的呼吸道病原体,每个人、不同年龄组的人对它普遍易感。因为年龄原因可能导致接触暴露机会不同,发病率就会不一样。现在也看到,不同年龄组都会发病, 证明所有年龄组的人对这个病都是易感的。
有一个现象可以观察到, 孩子患病症状似乎比成人要轻,还没发现在孩子的病例里发展成非常严重的疾病 。
儿童容易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吗?
曾光表示,从新发传染病来看,原则上所有人都是易感的,没有经历过都没有抵抗力。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它传播的高潮还没有下沉到青少年,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一旦下沉到青少年,我们已经很严峻复杂的案例就更加严重了,所以我们现在还是立足于防,保护儿童青少年非常重要。
从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显示来看,儿童患者相对较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内科主任殷勇分析,可能是因为 家长对儿童的保护措施好于成人,也与儿童免疫力比较低,容易感冒,形成抗体和交叉免疫有关。
殷勇提示, 易感性低不等于不会感染,目前确诊的患者包括2岁的儿童,甚至9个月大的婴儿,婴幼儿的防疫工作不能放松。
多大儿童可以戴口罩?有哪些注意事项?
殷勇: 一些家长天冷了要给孩子保暖,会用一些棉布的、棉纱的口罩,保暖效果确实是好的,但是不能防病毒。
殷勇提示,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戴上口罩之后,呼吸阻力增加,会明显感觉不舒服。 对3岁以下的孩子,建议通过减少外出来加强防护。
殷勇: 3岁以下,我们就不一定推荐戴口罩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孩子待在家中,尽可能不要外出。
孩子出现发烧怎么办?
如何区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次疫情还面临与传统流感季叠加的效应,殷勇提示,家长要理性评估儿童发热症状,避免盲目送医导致交叉感染。
儿童出现发热和咳嗽不要过度紧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要符合以下两点才能被纳入。
1.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
2.临床表现
发热(部分患者可无发热症状);
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胸片或CT上看有肺炎);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如果没有满足这两条,就可以按照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处理。
孩子发烧咳嗽,该如何进一步处理
当孩子发烧时,3个月以下的宝宝,直接去医院交给医生处理。
3个月后的孩子,精神状态不太好的时候,可以服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6个月以上的孩还可以吃布洛芬(美林)。
当孩子咳嗽时,一岁以下要保证液体量(奶量和/或水)的充足。
大于ー岁的孩子还可以吃蜂蜜来缓解咳嗽,尤其夜间咳嗽厉害时,可以在睡前口服一勺蜂蜜,大约2~5mL,对夜咳略有缓解。
什么时候该去医院?
如果孩子出现了下面四种情况,需要去医院就诊:
一、呼吸不正常(主要是呼吸次数)
1、孩子有呼吸急促,一分钟呼吸次数超过正常年龄段呼吸次数上限
根据WHO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儿童呼吸急促的标准是:
<2月龄,呼吸60次/分钟;
2~12月龄,呼吸50次/分钟;
1~5岁,呼吸≥40次/分钟;
怎么数呢?
1)等孩子安静,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数呼吸次数。因为孩子的正常呼吸频率会在孩子活动状态下或发热时受到影响。
2)通过看胸廓的起伏来数,一起一伏算一次。听诊可能会刺激孩子,导致呼吸频率假性增快。
3)最好记完整的60秒来进行评估,准确率更高些。
2、面色、口唇发青,出现了三凹征。
所谓三凹,就是胸骨上下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向内凹陷。
3、有频繁剧烈的咳嗽,或者出现丝丝的喘息声
二、精神状态差
出现嗜睡,对周围事物兴趣减低,反应能力减退。
三、尿量减少、脱水
孩子出现了尿量减少(婴儿和年幼儿童4~6小时没有尿湿尿布,年龄较大的儿童6~8小时无排尿需求)、脱水的情况。
四、出现剧烈呕吐腹泻
目前有些肺炎患者也有一些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腹泻、呕吐,如果孩子出现了类似情况,家长无法处理,也应该尽快就诊。
教育部通知延迟开学,孩子在家有什么注意事项?
教育部27日发布通知,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殷勇提示,儿童应当在假期中注意保持 健康 、规律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① 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房间还要多通风;
② 建议孩子在假期里不要暴饮暴食;
③ 大一点的孩子不建议睡得很晚,保持 健康 、规律的生活习惯。
随着多地出现低龄儿童确诊的病例,家长们要更加高度重视儿童的感染性问题。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任何人都不要心存侥幸,而要高度重视防护措施,包括最基本的正确戴口罩、好好洗手和减少出行等。以下为中国疾控中心的公众预防指南,希望所有人都能健 健康 康、平平安安~
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疾控中心、丁香医生
⑦ 怎样预防疫情我们该怎么做
根据中疾控和世界卫生组织各方专家的观点,公众预防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勤洗手
包括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动防护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3、避免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
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7)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公众如何防疫扩展阅读:
不仅要在生理上预防,心理防疫成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为此,心理专家建议,要减少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些尝试:
一、正确接收和解读疫情信息,廓清认知迷雾
现在媒体信息高度发达,自媒体消息铺天盖地,有的配发了大量真假混杂的图片和视频,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对于缺乏疫情相关知识的个体,确实很难甄别。因此应要减少浏览这些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时间,每天只获取官方正规渠道发布的简单通报即可。
二、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握生活节奏
给自己安排难度适中的工作任务,把日程表安排得紧凑、充实一些,不要留大片的空白时间来刷手机。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准时安排吃饭、休息、阅读、运动、家务和亲子游戏,尽快恢复生活常态。不要试图用药物或成瘾物质来麻醉自己,尽量减少酒精、咖啡因或尼古丁的摄入量。
三、保持正面积极的社会连接,传递正能量
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或视频等方式,跟值得信任的家人、朋友分享或倾诉你的想法和感受,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沟通感情,释放压力。关注传播积极信息的公众号,与那些保持乐观心态的人交流,避开那些喜欢危言耸听、传播谣言的人。
四、响应支持政府的应对策略,积极配合防控
不要相信网络上制造的恐慌谣言,要相信政府,相信科学,对疫情的认识了解需要时间,对疫情的控制也需要时间,按照官方发布的指南做好防控,恰当安排自己的生活。
五、努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化解负面情绪
要接纳自己的焦虑不安,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自己的警觉水平,是一种保护性反应。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慢慢消化这些负面情绪,如果负面情绪持续时间较长,自己无法排解,需要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服务,尤其是有危机干预和创伤治疗的专业人员与机构最好。
⑧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私家车预防临时指南》
自疫情爆发以来,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阻止进一步的扩散就成了重中之重。同时,各级卫生健康机构及部门也都纷纷出台下发了预防措施,指导人们做好防范措施。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私家车预防临时指南》,用来指导广大车主做好预防措施。
其中介绍到,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消毒处理,处于空旷场所时,做好通风换气。冬天开窗通风时,需注意车内外温差大而引起感冒。处于地下停车场等密闭环境,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方式进行通风。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可疑症状者(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搭乘私家车时应候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与同车人员保持距离,不要开启空调内循环,适度开窗通风。
当可疑症状者下车后,迅速开窗通风,并对其接触物品表面(车门把手、方向盘、车窗,风挡玻璃,座椅等)进行消毒。
而若搭乘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患者下车后,应及时做好私家车的终末消毒。私家车终末消毒的范围包括:物体表面(座椅、方向盘,车窗、车把手等)、空调系统和呕吐物等,消毒剂建议选择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等,消毒处理时发动汽车,并打开空调内循环。
具体消毒方式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操作,没有消毒处理前,车辆不建议使用。其他同乘者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提醒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我们一定要加强 抵御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流感 与呼吸道感染病情双层病毒带来的风险 。
⑩ 中国疾控发布双节防疫提示,具体该如何去做
2020已经过去了,2021再向我们招手。如今春节和元旦将至,双节在带来热闹的同时,也增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防疫提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具体去做呢?
双节是疫情传播的一个高发期,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幸福和健康生活,各级政府、党组织、以及每个民众都应该自觉做好防疫工作。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把疫情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