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在洞朗地区重新开始修路了吗
据报道,与印度在锡金边界的对峙结束一个月后,中国军队重新返回了洞朗高原,陪同中方人员开始在该区域附近进行道路扩建工作。此次新扩建的道路距离洞朗对峙所在区域相距10公里。
报道称,中方已经将其未使用的道路建设材料转移到了此前对峙地带的东北部区域。有大约500名中方士兵陪同中方施工人员进入了该区域。
❷ 印度撒军了,中国洞郎还在修路吗
印度撤军了,中国洞郎还在修路。
❸ 中印洞郎地区的对峙原因是什么
起因是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施工,然后印军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阻挠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建设道路。
中国外交部拿出各种证据来证明洞朗属于中国,同时谴责印军的越界行为,并督促印军撤兵。反观印度方面,明显的是理屈词穷,一会儿说是中国入侵了印度,一会又说没有。一会说是帮助不丹伸张领土主权,当时不丹官方的意见与印度还没有来得及达成一致,与是印度又改口说,它进入的地段是中、不、印三国交界点,这话立即遭到了中国的反驳,三国交界点,很明显它就只是一个点,而你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这就不只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是一个面。
中印双方的口水仗,说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越界的是印度。但据报印度方面已经在洞朗地区做好长期对峙局面的准备,中国外交部表示,这只能证明印方的非法越界行为,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官方正式发出的入侵指示。《印度时报》网站周日报道称,印军已在洞朗争议地区支起帐篷,而且印方一条相对稳定的物资补给线,已经在该地区建立,准备长期拖延。
❹ 中印边境对峙,中方停止修路了吗
这次中印洞朗对峙的直接原因,是一条长约2.3公里的在建公路引起的。
洞朗地区位于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的三角地区域,中部和东部都是森林河谷,地势崎岖,汽车无法通行。中国准备按照我边防军传统的步行巡逻路线,沿相对平缓的多卡拉山分水岭山脊东侧(中方一侧)向南,继续修通前往洞朗地区最西南的蔗草场哨所,进而进入洞朗纵深地区。
从外交部和国防部的表态可以略知一二,修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边防官兵生活条件,巡逻条件,不针对第三方。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是边防军人革命乐观主义的真实写照。在平均海拔4810米岗巴边防营区,一副对联格外显眼,上联:“坚守再难,也要克服万难,日复一日矗立风雪边关。”下联:“巡逻再险,也要执着涉险,年复一年用脚丈量雪线。”横批:“死也无怨”。
因此,印度拼命在边境修路。2014年印媒爆料印度将沿中印边界东段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建设2000公里的公路,这条公路西起达旺,沿实际控制线修筑,东达中国藏南地区的最东点,实际控制线附近地区可以借此连接为一体。
与此同时,印度拼命反对中国在边防修路。洞朗对峙,非法越界的印军竟然要求中方停止边境修路,才会撤出。(想起辛丑条约规定: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
其实,印度玩命阻止中国修路不止一次。3年前,我国从2005年开始费时8年才将公路修进支普齐,并于2013年成立支普齐边防连,设立支普齐哨所,印度试图阻止中方将公路修入勒马尔列,曾引发中印支普齐对峙。
不难设想,中印未来之战,必然是通道之战。可笑的是,印军自己不断在边防修路,却妄图阻止中国在在自己的地盘修路,岂有此理!印度的国力军力,还没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资本。
强国修路无须看脸色。修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❺ 洞朗地区是不丹国土,我们为什么还要过去修路呢
洞朗地区指我国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南部地区,位于中国,不丹,印度锡金邦的三国交汇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固有的领土,所以我们要去修路。
❻ 中国在洞朗地区修的到底是什么路
中国在洞朗地区修的是公路。
1、洞朗,隶属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位于亚东县下亚东乡南部,面积约109平方公里。西与印度、不丹两国为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的领土。
2、洞朗北接下亚东乡的亚拉池、夏巨拉;西以恩穷拉、拉温久、多卡拉(冬拉)等一线山脊与印度交界;西南自吉姆马珍山(原支莫挚山,为中、不、印三国交界点)开始,沿东南方向的切拉、仁岗贡等一线山脊,最南达姐普拉(姐普山口)与不丹国为邻;至东与卓木麻曲相连,与下亚东乡的鲁林,当比山、恰尔塘等地隔河(卓木麻曲)相望;东北至色布、沈久拉、果拉等地。 洞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沿多卡拉分水岭山脊东侧是相对平缓的高原草甸地带,草质优美,历来为下亚东牧民的夏季草场。主要牧场有拉马斯、吉淌、庶、庞达等;东部为陡峭的河谷原始森林地带,谷深坡陡,地势崎岖。海拔由吉姆马珍山的4363米逐渐下降到姐普拉山口的3145米,海拔最低点为卓木麻曲出境(不丹)处,为1655米。
3、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2017年7月11日,中方多次强调,洞朗地区历来属于中国,一直在中方有效管辖之下,不存在争议。8月28日下午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中方将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
❼ 越境中国,印度究竟在打什么鬼主意
印度为什么要挑事?根据印度自己的解释,是因为洞朗地区乃不丹领土,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侵犯了不丹主权,而印度与不丹之间,事实上存在保护与被保护关系。所以,在得到不丹的“授权”后,印度遂兴致勃勃的替小弟出头,挑起了这场纠纷。
这当然是很荒谬的。毕竟洞朗地区归属中国,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疑义,印军此举,可定义为“非法越界”无疑。
当然,法理归法理,现实归现实。虽然中国对洞朗的主权在法理层面无比充分,可印度非要耍流氓,那至少在现实层面,麻烦总是没法儿避免。
只不过,虽然中印确实存在大量领土纠纷,但不同与东边的藏南和西边的拉达克,在洞朗地区所在的锡金段,中印对相关国界划分的归属认识还是比较清晰的——虽然整体层面,中国与印度、不丹之间并没有签署领土协议,但事实层面,双方都对既定格局表示默认。
那么,印度为什么要在这时候,打破这种默契呢?
直接的促因,是中国开始在洞朗地区修建道路设施。鉴于洞朗地区的特殊地缘区位,由此而下,可以直接切断印度本部与东北地区的唯一陆上地缘通道——宽仅几十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以前洞朗虽事实上归中国管辖,但由于缺乏有效交通连接体系,所以其地缘价值被严重遏制。随着道路交通设施的修建,此处的现实军事意义逐渐凸显。所以从地缘安全角度而言,印度有所反应也并不离奇。
这种解释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不过话又说回来,印度被中国压制的地方多了去了。且不说中印悬殊的现实国力差距,西藏高原归属中国的现实,决定了印度的本部核心区——恒河平原,天然受中国的地缘压制。中国就算不在洞朗修路,军事层面照样把印度压制的死死的。
印度既不能扭转中印间的悬殊实力差距,又无法在战略层面改变地缘格局上的绝对劣势,这种情况下,靠这种战术层面的阻滞,别说很难得逞,就是真的成功,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军事意义。相反如果真的因此跟中国闹僵,甚至搞到兵戎相见,就算中国会因此消耗一些资源,在国际政治方面遭受一些压力,但印度所需支付的代价,肯定会比中国惨重的多。
既然明知道真闹掰肯定吃亏,那印度为什么还敢主动越界挑衅呢?
原因是,印度认为,此举不会导致两国彻底闹掰,更不会因此兵戎相见。
毕竟,虽然真打起来,印度肯定更吃亏,但中国也肯定是要支付代价的。一旦中印开战,中国直接的军事投入自不必说,南亚地缘政治环境必将因此恶化——这会影响到中巴经济走廊乃至海上丝绸之路;同时,国际政治层面,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强硬施压也必不可免,而印度在遭受惨败后,也肯定会引美日为援,合堵中国——这都意味着中国战略资源的极大消耗。
当然,真闹到这地步,印度的损失,肯定会比中国更为惨重——两国国力、军力的悬殊对比,以及二者之间的地缘格局,决定了印度的下场肯定不会好。
只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并不将印度视作自己的主要对手!
虽然在印度眼中,中国是自己的头号大敌。但在中国这里,印度实在还排不上号。中印的实力差距,以及西藏高原对南亚次大陆的绝对地缘压制,决定了印度根本就不可能对中国构成重大威胁。所以,一般情况下,中国不大可能会为了一个不可能构成大患的印度,而投入过量资源,甚至打断自己的正常崛起步伐。
当然,如果印度真玩的过了火,胃口太大,那中国就算拼着受些损失,也只能把印度狠狠教训一顿了。但如果只是小打小闹,中国就不大可能为了点芝麻谷子的事儿,跟印度大打出手。
而中国的这种态度,就给了印度挑事的勇气。
印度肯定不会在中国身上把事情挑大——毕竟那样的话,它的损失几乎可以肯定会比中国更重。
但只要事情没有严重到中国必须发动战争的地步,那么中印之间的小冲突,印度并不一定吃瘪——毕竟印度在政治和经济上也不求中国什么。除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中国可以收拾印度的直接筹码并不太多。
说白了,这就是种流氓式玩法——虽然整体而言,印度是惹不起中国。但他却可以利用各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利益关系,掣肘中国的报复决心。进而在确信不会招致重大报复的前提下,通过耍流氓的手段,为自己谋取一些想要的利益——这跟朝鲜在朝核危机中的玩法差不多。
基于这种逻辑,印度虽然在战略层面注定吃瘪;但却并不忌惮在战术层面,跟中国叫板——而朗洞的行动,就是这种思维的具体体现。
而且,在技术层面,印度的朗洞越界,也有极高的性价比。
虽然印度此举虽然是挑衅,但说到底,这只是一场小打小闹的摩擦而已;而且印军在行动过程中也没有直接开火,有意避免了矛盾的升级。
这就让中国有些纠结了
你说你跟他大打一架吧,这种小范围的摩擦,似乎也没严重到要大打出手的地步。
可如果只是小打的话,这种小范围的武装冲突,并不足以发挥中国在整体层面的国力、军力乃至地缘格局优势,所以印度不一定吃亏,甚至还有一些优势——毕竟印度的本部核心区与朗洞的地缘关系,远比中国核心区要紧密。只要中国不发动国战,对北印度核心区发动大规模攻击,那至少在后勤保障方面,印度肯定是比中国来的顺手。
可中国如果不打的话,印度就像块狗皮膏药一样,死皮赖脸的把你缠上;至于政治和经济的报复,这两方面印度本来就跟中国疏离的很,难以凭此瓦解其之斗争意志。
可你要不管,这又说不过去——且不说领土主权这事儿不容含糊,就是这帮家伙梗在那儿,你路也没法安生的修。
这就是印度的如意算盘,通过这种流氓式手段,破坏中国的修路计划,甚至还可以连带着挑起关于朗洞地区的主权纠纷——这种做法虽不足以扭转印度在整体上受中国钳制的战略格局,但至少在技术层面,可以捞取一定的好处。
而除了技术层面,在整个战略层面,印度此举也有几层用意:
首先是献媚美国。印度在政治上之于美国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其对中国的敌对态势。朗洞之事,正好发生在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期间,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份不错的见面礼,对推进美印战略合作大有好处。
其次是对冲中巴经济走廊的负面影响。印巴是众所周知的世仇。中巴经济走廊的火热推进,对印度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随着巴基斯坦本身国力的增强,以及中国在南亚次大陆地缘影力投射力度的增加,从地缘格局上说,印度被中国钳制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当然,鉴于经济走廊对中巴两国的重要战略意义,对这样一条线路,印度是不敢直接武力破坏的——否则必遭中国国战级别的攻击。但如果完全没有反击,这对印度的国家自尊心和民族荣誉感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摧残。这种情况下,印度还是要有所动作——虽然战略层面无力回天,但通过一些战术层面的突破,来为自己挽回一些颜面。
最后,则是巩固对不丹的控制。对南亚政治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不丹表面上是个独立国家,但实际上被印度高度控制。
只是,不丹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受制于人本来就是不符合其主观愿望的;而且不丹民族本身属于东亚的汉藏族系,文化与西藏一脉相承,宗教上尊奉的也是藏传佛教。所以从本身意愿来说,不丹对印度天然缺乏认同感。
只不过,不丹国小力弱,面对印度毫无反抗之力,而且地缘格局上,不丹蜗居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虽纸面上与中印两国为邻,但西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中国影响力对其之投射。这种情况下,印度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对不丹施加影响的国家。被印度高度钳制的地缘格局,以及自身国力的极端弱小,决定了不丹只能屈身于印。
但是,事物是在不断起变化的。虽然西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本身并不可能消除,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逐渐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西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地缘阻断,通过高效的交通连接体系,增进本部与这些区域的联系和交流。
当然,迄今为止,中国的这套陆上交通连接体系尚未触及不丹,但从趋势来看,既然中国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那这种延伸是迟早的事。
一旦阻碍中不交流的地缘屏障被突破,陆上地缘通道大开,那随着中国影响力的进入,不丹所面临的周边国际政治格局就会出现重大改变——由以前事实上印度一家独控,变为中印两强竞争。
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不丹就有了借中国之力制衡印度的本钱——就像尼泊尔那样。虽然地缘格局决定了,中国影响力并不足以驱逐印度在不丹的影响,但它的进入,也依然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削弱印度对不丹的控制,不丹内部的自主派势力也会因此获得强力外援的支持。不丹摆脱印度全方位钳制,争取独立自主的战略空间也会由此打开。
这当然让印度无比紧张——好好的自家后院,岂能就这么稀里糊涂的院门大开?这种情况下,印度也必须未雨绸缪,用一切手段,强化对不丹政治的控制。这样的话,印度虽然不能阻止中国在本国范围内修桥建路,但却可以通过控制不丹政府,拒绝与中国的地缘通道对接。
这种情况下,洞朗的冲突就有必要了。一方面,通过炒作洞朗领土争议,可以煽动不丹国内的对华敌视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为契,对不丹政府内部进行更多的直接干预和渗透,进而强化对不丹政府的掌控力度。
综上所述,印度在地缘格局和现实国力尚被中国高度压制的现实,决定了它对中国,有着天然的抵触和敌视。而以中国现阶段的实力和战略布局,虽然能保证战略上对印度的优势,但这种优势依然还有欠缺,还没有强大到可以达到绝对胜势的地步,所以印度对中国,尚不至于像墨西哥对美国那样,彻底绝望到放弃挣扎反抗。同时,中国大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多方掣肘,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印度以弱博强的空间。虽然这种空间并没有大到让印度能够搞定西藏,彻底摆脱中国地缘压制的地步,但在战术上做一些反击,还是可以做到的。而这次洞朗之举,就是印度这种战术反击的一种表现。而可以想象,在未来,印度还会不断的寻找这些战术契机,试图通过这种量变的累积,来为自己蓄势,以为自己期待中的中国“整体性衰落”的”历史性机遇”出现后,一举颠覆现在受中国钳制的战略格局。
说完了宏观,再回到微观层面。针对现阶段的洞朗摩擦,中国又会采用什么办法回击呢?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会根据形势发展,持续追踪解读。
❽ 印度军最近为什么越界到中国边界
一个原因,对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不满
因为中国在洞朗地区的修路,有可能缓解中国洞朗地区的后勤困难。而洞朗地区是可以截断印度东西两部分路上通道的重要位置。
以前印度对中国在洞朗地区的军事存在不在乎,因为中国洞朗地区的后勤补给困难,无法支持一次大规模的攻击作战。可是一旦该战略公路修建完毕,中国就有了在该地区对连接印度东西两部分的咽喉要道发动攻击的后勤条件。
所以,印度试图阻止中国修路。
而印度军队进入那一地区的理由,就是该地区属于不丹与中国的有争议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