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为什么能pdf

中国为什么能pdf

发布时间:2022-10-02 11:57:30

①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1、从发展的基础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近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约30%。

2、从科技支撑条件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

3、从市场支撑条件看,我国有近14亿的人口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2018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80987亿元,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4、从后发优势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在人均收入上,2018年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16%左右,城镇化率不到60%,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空间。

5、从大国优势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经济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才资源,储蓄率接近50%。

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产业链条完备;我国具有生产要素大规模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分工密集、产品种类繁多的范围经济优势和区域之间差异互补的协同发展优势。

(1)中国为什么能pdf扩展阅读

1、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在推进改革创新中持续释放发展活力。改革激发活力,创新增添动力。敢于攻坚克难,加大财税、金融、国企国资等重要领域改革力度,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才能让市场主体有更多感受,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当今世界,风云激荡、乱象丛生,但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迈出对外开放新步伐,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经济巨轮就能在时代大潮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3、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当前一些领域存在问题隐患,风险总体可控,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及早防范、主动作为,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要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去杠杆的落实,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的良好环境。

② 我国为什么能在动荡的世界安稳发展

今年我们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应该说是令人感叹万千。从宏观的视角来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一穷二白的起点出发,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还是根据美元官方汇率计算的,如果是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早在2014年,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在第十四期节目中我谈到,中国崛起非常精彩,是“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中国形成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创造世界最大的中产阶层。按照世界银行最新的统计,四亿人口的中产阶层超过整个美国的人口。中国还向世界输出最多的游客,现在一年是一亿三千万到一亿四千万人次。中国还基本实现了全民养老和医保,虽然各地的水平仍然参差不齐,但至少今天的美国还做不到。

从微观的视角来看,我觉得多数中国人经历的这一过程,明显超过同时代、同龄的外国人。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给中国人带来一种非常难得的生命体验,多数中国人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这样一个迅速的变迁。

经历中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体会就是中国活起来了、中国动起来了;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感觉到中国亮起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感到中国连起来了;那么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我们已经处在世界的第一方阵,而且前景非常看好。我想更精彩的故事还在后面。

和历史上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是和平。我们没有发动战争,没有掠夺别人的资源。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最大多数人的福祉提高,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连续很多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超过30%,超过美国和欧洲之和。

过去我多次讲过,回顾历史,西方国家的崛起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动荡和战争的历史。对外扩张,对外殖民,掠夺别人的财富和资源,建构有利于自己的世界贸易体系。相比之下,中国的和平崛起是非常之不容易的。中国发展所需的原材料是按市场价格买来的,不是抢来的;中国产品是根据国际合同卖出去的,不是通过战争向其他国家倾销的;中国还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当短缺的国家,所有的资源要么自己开采,要么靠等价交换。

中国为什么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和平崛起呢?我想跟大家简单地探讨一下这么八个原因。

首先是中国今天的制度优势。新中国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所奠定的基础,包括政治制度的确立,农村基层组织的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建设,独立的国防体系和科技体系的建设,还包括土地改革、妇女解放、教育普及、基本医疗等社会事业,这些都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了必要的初始条件。

三线建设中的“816工程” 图片来源:IC photo

中国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能力和宏观整合能力,保证了中国的安定团结和有序发展。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中国提供了世界最充沛的优质劳动力,培养了世界最大的工程师队伍。中国土地所有制和土地使用权的多样化,使中国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有产阶层,实现了最大规模的城镇化,最大规模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铁网,使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达到了世界一流。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是时代定位。中国人总是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到一个历史转折点,我们都要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大势做一个总体判断。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了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时代判断,将其从“战争与革命”调整到“和平与发展”。

过去我们曾经认为战争不可避免,所以我们国内建设侧重钢铁等重工业,或多或少对轻工业有所忽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与时俱进,我们的领导人、我们的智库做出新的判断,认为和平力量的发展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发展。大家可能还记得,在1987年举行的党的十三大上,我国正式提出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是一个时代的定位。

一切在于国际比较,国际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全面地理解很多问题。看一看过去几十年,西方的时代定位,他们认为那个时代是所谓“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时代,他们不遗余力地在全世界推动颜色革命,推动阿拉伯之春。结果颜色革命迅速褪色,阿拉伯之春变成阿拉伯之冬,甚至导致今天中东难民大量地涌入欧洲,使欧洲政坛乱成了一锅粥,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意大利警方驱散移民 图片来源:IC photo

当时的苏联是个超级大国,它对时代是怎么定位呢?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说苏联进入了发达的社会主义时代,后来戈尔巴乔夫也认为这个世界进入了全人类价值高于一切的时代。勃列日涅夫的定位导致了假大空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的定位说明他被西方的普世价值忽悠。

我认为,普世价值也好,全人类价值也罢,应该由世界人民来共同界定,必须经过一个共同认可的程序。没有经过这么一个程序而界定的价值,很容易被西方话语忽悠,被忽悠的结果就是国家解体,经济崩溃。苏联人民70年的社会主义积累,结果是大量财富被西方洗劫一空,男性寿命下降到60岁以下。

所以我觉得时代定位非常重要,否则会犯颠覆性错误,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过去几十年,这样的情况我们看到很多,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合作共赢。中国不以意识形态划线,走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道路,推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既对西方国家开放,也对原苏联阵营国家开放,同时对整个第三世界国家开放。

中国合作共赢的政策,集中体现在加入世贸组织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世贸组织是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国的加入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和流通,中国很快地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也使世界各国人民享受到中国和平崛起带来的红利。

③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第3版》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第3版》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V2Q7mKy-Cap6GgPlQP_cjQ

?pwd=0yk9 提取码:0yk9
简介:如果你只对国家经济手段的战略运用感兴趣,可以直接阅读本书各章的后半部分,因为那里探讨了各类“招数”。如果你愿意了解这些“招数”背后的理论依据,不妨重点阅读第1章、第2章和第12章。

④ 何为中国何以中国.PDF

美国希望挑起战争,以刺激军火工业,刺激经济复苏,降低失业率。所以在暗中挑拨中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现在已经不是暗中了,而是明目张胆了)。 中国心里明白美国的意图,所以尽量跟周边国家搞好关系,避免战争,现在,只有日本和韩国是美国的忠实走狗,所以,也只有这两个国家,中国再怎么忍让,他们还是得寸进尺,不依不饶,逼着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尽可能的把事态搞大。

⑤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pdf

二、中国红色政权⑹发生和存在的原因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第一,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⑺,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因为这种奇怪现象必定伴着另外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不但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没有一国有这种现象,就是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也没有一处有这种现象,仅仅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中国这样的国家才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湘赣边界的割据⑻,就是这许多小块中间的一小块。有些同志在困难和危急的时候,往往怀疑这样的红色政权的存在,而发生悲观的情绪。这是没有找出这种红色政权所以发生和存在的正确的解释的缘故。我们只须知道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不断的,则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并且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这些省份的许多地方,曾经有过很广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的组织,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许多经济的政治的斗争。所以广州产生过三天的城市民众政权,而海陆丰、湘东、湘南、湘赣边界、湖北的黄安等地都有过农民的割据。至于此刻的红军,也是由经过民主的政治训练和接受过工农群众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中分化出来的。那些毫未经过民主的政治训练、毫未接受过工农影响的军队,例如阎锡山、张作霖的军队,此时便决然不能分化出可以造成红军的成分来。第三,小地方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个条件。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全国革命形势若不是继续地向前发展,而有一个比较长期的停顿,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是不可能的。现在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所以,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若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⑼而没有正式的红军,则只能对付挨户团⑽,而不能对付正式的白色军队。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第五,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三、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 军阀间的分裂和战争,削弱了白色政权的统治势力。因此,小地方红色政权得以乘时产生出来。但军阀之间的战争不是每天不停的。每当一省或几省之间的白色政权有一个暂时稳定的时候,那一省的统治阶级或几省的统治阶级必然联合起来用尽力量来消灭这个红色政权。在为建立和坚持红色政权所必须的各种条件尚不完备的地方,便有被敌人推倒的危险。本年四月以前乘时而起的许多红色政权,如广州、海陆丰、湘赣边界、湘南、醴陵、黄安各地,都先后受到白色政权的摧残,就是这个道理。四月以后湘赣边界的割据,正值南方统治势力暂时稳定的时候,湘赣两省派来“进剿”的军队,随时都有八九个团以上的兵力,多的到过18个团。然而我们以不足四个团的兵力和敌人斗争四个月之久,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的组织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壮大,原因就在于湘赣边界的共产党(地方的党和军队的党)的政策是正确的。当时党的特委和军委的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⑾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因为这些策略的适当,加上地形之利于斗争,湘赣两省进攻军队之不尽一致,于是才有4-7月四个月中的各次胜利⑿。虽以数倍于我之敌,不但不能破坏此割据,并且不能阻止此割据的日益扩大,此割据对湘赣两省的影响则有日益加大之势。八月失败,完全在于一部分同志不明了当时正是统治阶级暂时稳定的时候,反而采取统治阶级政治破裂时候的战略,分兵冒进,致边界和湘南同归失败。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同志不察当时环境,不顾特委、军委及永新县委联席会议的决议,只知形式地执行湖南省委的命令,附和红军第29团逃避斗争欲回家乡的意见,其错误实在非常之大。这种失败的形势,因为九月以后特委和军委采取了纠正错误的步骤,而挽救过来了。 四、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 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其意义决不限于边界数县,这种割据在湘鄂赣三省工农暴动夺取三省政权的过程中是有很大的意义的。使边界土地革命和民众政权的影响远及于湘赣两省的下游乃至于湖北;使红军从斗争中日益增加其数量和提高其质量,能在将来三省总的暴动中执行它的必要的使命;使各县地方武装即赤卫队和工农暴动队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起来,此时能够与挨户团和小量军队作战,将来能够保全边界政权;使地方工作人材逐渐减少依靠红军中工作人材的帮助,能完全自立,以边界的人材任边界的工作,进一步能够供给红军的工作人材和扩大割据区域的工作人材——这些都是边界党在湘鄂赣三省暴动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任务。 五、经济问题 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一年以来,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因此引起工农小资产阶级⒀群众和红军士兵群众的生活的不安,有时真是到了极度。红军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筹饷。每天除粮食外的五分钱伙食费都感到缺乏,营养不足,病的甚多,医院伤兵,其苦更甚。这种困难,在全国总政权没有取得以前当然是不能免的,但是这种困难的比较地获得解决,使生活比较地好一点,特别是红军的给养使之比较地充足一点,则是迫切地需要的。边界党如不能对经济问题有一个适当的办法,在敌人势力的稳定还有一个比较长的期间的条件下,割据将要遇到很大的困难。这个经济问题的相当的解决,实在值得每个党员注意。 六、军事根据地问题 边界党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大小五井⒁和九陇两个军事根据地的巩固。永新、酃县、宁冈、遂川四县交界的大小五井山区,和永新、宁冈、茶陵、莲花四县交界的九陇山区,这两个地形优越的地方,特别是既有民众拥护、地形又极险要的大小五井,不但在边界此时是重要的军事根据地,就是在湘鄂赣三省暴动发展的将来,亦将仍然是重要的军事根据地。巩固此根据地的方法:第一,修筑完备的工事;第二,储备充足的粮食;第三,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把这三件事切实做好,是边界党应该努力的。

⑥ 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原因很多,不过主要的就以下的几个:
1客观条件因素方面:中国是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日本需要付出更大的力量来征服和占领中国,然而日本当时不具有这样的实力,典型的例子可以看东三省,那里面积有限,日本投入了80万左右的关东军,因此抗联这样的游击队组织根本无法立足,日军的兵力实力和密度已经足够消灭抗联的有组织抵抗而且一直到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基本上属于日本牢固统治地区。而反观关内,日本投入的兵力主要编组为中国派遣军,实力通常在60万到80万之间,然而这些兵力的战略目标却是从长城到华中再到华南的广大地域,而这一地区恰恰是中国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是国民党起家的基础,能够参与抵抗的兵力数量也是比较庞大的。尽管日本一直在努力将海外占领区资源化为其工业经济实力进而装备更多的师团,然而不幸的是日本的野心永远比他的胃口大,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这种兵力和占领地区面积的矛盾更大了。
2国内自身因素方面:尽管不和,但是总的来说在已经形成的抵抗外族入侵强烈民族意识的鼓舞下,国共俩党政府形成了抵抗的俩个政治核心,民族力量得以围绕这俩个核心聚集起来,并投入到抗日战场上;
3国外的因素:日本和德意形成轴心国体系,表面上势力大涨,气焰嚣张,但是掩盖不了其后起国家资源有限的内在弱点,反而更加激发明确了以英美盎格鲁萨克逊文明国家为核心的原有世界秩序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抗,在亚太战场上,特别是表现为日本不顾一切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实力分散大量陷入中国战场泥团同时在太平洋上与美国纠缠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不拥有现代工业体系国家体系的中国仍然无力击败当地日军,但是充分动员起来的美国一边用物质加强了中国等抗日国家的抵抗力量实力,一边用远远超过日本的实力彻底击败了日本的武装力量。
总之,发生在现代的这次世界联盟战争充分显示了资源工业实力人口等民族国家实力在总体战中的地位,必然是在这些方面占优势的联盟集团最终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中国革命为什么能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依靠人民群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走群众路线,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消除剥削,破除不平等,代表最广大工农阶级根本利益,笔杆子指挥枪杆子,以复兴中华为现阶段最高目标,一步一个脚印。

⑧ 为什么中国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四大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现今伊拉克)、古埃及(现今埃及)、古印度(现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是广泛流传中国国内的的关于世界四大古文化的统称。四大古国对应着四大文明发源地(对应上述的四个地点)分别是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这四地的发源地,其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其是文明的发源地,以及原生文明所产生的影响,主要由来就在于悠久的历史、原创的文字、独特的礼教文明、城市的形成。下面就说说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四大古国之一。

总的来说,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历史长河绝无仅有,是世界的瑰宝,作为中华儿女我为此自豪,中国人并不是真正信仰虚无缥缈的宗教,其实信仰的是现实主义,以及文化的先进性致使外族无法入侵,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地理名称,我觉得更是一个伟大的国度,展现不同的文明世界。

⑨ 《为什么是中国》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为什么是中国》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todwITxVdnDdsGl1WwijBQ

?pwd=pb7u 提取码:pb7u
简介:金一南将军全新着作。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一代一代人铸就的中华之魂。深刻解读新中国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力量,倾心讲述中华民族重要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故事,回答“为什么是中国”这一历史之问,为党和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激励。

全书以甲午中日战争至21世纪世界新格局形成之间的历史事件为研究材料,深入剖析近现代初期破碎山河中的世道人心,回顾岐路惶恐间的挣扎徘徊,阐释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自觉,解读抗战胜利的能量密码,钩沉中国崛起征途中的博弈较量,历数改革强军的挑战与机遇,瞻望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以广阔全面的视野、一以贯之的犀利文笔、磅礴激昂的气势,向读者生动客观地阐述了中国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的辉煌道路。


⑩ 为什么是中国 txt pdf

中国(China),位于东亚,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中国疆域内的各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阅读全文

与中国为什么能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5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6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2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9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2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5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