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罗斯为什么买中国舰用发动机
我国现如今也是海军强国了,这个海军强国并不仅仅是说海军现役的舰艇兵力强大,也在于我国海军的相关配套技术非常先进,有很多先进技术,甚至一改过去人们对我国海军的刻板印象。这其中就包括了我国的舰用动力技术。
舰用动力技术,如今大致可以分为柴油机动力、蒸汽轮机动力、燃气轮机动力、电力推进等四大类,我国已经全都涉足,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有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由于我国的舰用动力技术较为先进,甚至还获得了俄罗斯的订单。要知道,俄罗斯一向是以军事强国自居,也是如此包装和宣传自己的国家,一般是很少从其他国家购买军事装备的。能让俄罗斯付钱从我国购买舰用动力,已经足以看出我国海军舰用动力的先进性。
因此,功率达到了33MW级别的GT25000燃气轮机足以满足俄罗斯的需求,可以装备22350和11356型护卫舰,只不过俄罗斯实在是不愿意外购燃气轮机,让自己的主力大舰也受制于人。因此,最终俄罗斯在自己没有货、又买不到乌克兰产品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从我国进口舰用柴油机,其实当年,俄罗斯还从我国进口了补给舰的补给设备、红星造船厂的龙门吊、战斗机的雷达T/R组件等,其实已经不仅仅是购买一种设备了,而是系统性的从我国进口了一批设备和技术。
所以,别看俄罗斯人很坚强,其实他们也有脆弱、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国海军也不是盖的呢。
❷ 俄海军司令参观中国航母神情复杂:专家不是说没
中国海军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前身为俄罗斯“瓦良格”号载机巡洋舰,其设计是由圣彼得堡的涅瓦设计局来完成。中国从乌克兰在1998年购得这艘巨舰,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得以改造完成。可其实,中国看中这艘舰,却远远早于这个时间。
其实印度是掏钱帮俄重建造舰能力
而为什么会花费这么多,又耗费了如此多的时间才把航母开回家呢?答案只有一个,俄罗斯自己已经丧失了造大舰的能力,甚至连翻建大舰的能力都完全丧失了!印度花费了几乎是中国一倍的价格和差不多的时间,才把一艘中型满载4.5万吨的航母开回家,等于掏钱在帮俄罗斯重建航母工业。所以,当时中国坚定自己搞航母非常正确的选择,要不然就只能是自己掏钱帮俄罗斯忙。直到今日,我们可以放心的说上一句:还好没找俄罗斯这个老大哥“帮忙”,要不然结果未必有印度好。
❸ 中国不再隐藏!主动公布第4艘航母底牌俄:没想到中国如此强大,你怎么看
目前,航母和核弹意味着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非常值得幸运的是这二种武器装备现阶段在我国都是有,并且在我国也变成全世界第三个拥有双航母的国家,现阶段全世界一共拥有22艘航母,英国拥有的航母总数数最多,做到了11艘,而在我国却仅有两船,在其中一艘是辽宁号,是选购后生产加工更新改造而成。
中国不会再瞒报,积极发布第4艘航母的牌面,殊不知乌克兰禁不住大呼,想不到中国这般强劲,对于此事大伙儿有哪些观点呢?热烈欢迎在下边留言板留言。可以给小编点个关注,后期会持续更新更多精彩内容给大家,在下面评论区留言给小编吧
❹ 俄罗斯怎么看中国
近50%的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俄的伙伴和盟友。只有6%的人担心俄有朝一日同中国军事对抗。然而一旦涉及经济实力这个话题,民众对中国的这种正面看法会来个180度大转弯。2/3的俄罗斯人对中国企业在俄经济活动心存芥蒂。超过80%的人认为,将本国财产出让给中国企业是错误的,他们也反对吸纳中国劳动力到俄工作。超过60%的人甚至主张限制进口中国产品。
安雅·舒洛瓦是大学老师。她说,虽然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看到中国货在俄市场上泛滥,但还是在不断购买来自中国的商品。舒洛瓦认为,俄知识阶层并没意识到中国出口攻势将对俄造成的长期恶果。俄知识阶层和部分政治精英的这种无所谓态度来源于传统意识。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社会文明落后,还处于野蛮阶段。过去,俄罗斯向其他欧洲国家学习,在中国人面前则扮演欧洲大师的角色。在这种背景下,就不奇怪为什么俄罗斯没有做好同正在崛起的中国互换角色的思想准备。
从俄权威调查机构一项民调中也能看出一些问题。在有关中国的问询中,俄老百姓的回答只有服装、纺织、人口、大米、长城和筷子。而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无人知晓。
曾今侵占中国很多土地
海兰泡惨案
在前苏联时期,苏联很强大,中国很弱势而现在俄罗斯只是中国一个弱小的邻国 尽管他们军事很强大
贸易差值很大
❺ 怎样看待《今日亚洲》俄国专家对中国055型舰的报道
非常客观
❻ 俄要从中国引进武器和技术了吗
俄专家呼吁从中国引进武器和技术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武器出口大国,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其重要的客户。不可否认,俄罗斯武器是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苏-27、苏-30到现代级驱逐舰、基洛级潜艇再到S-300防空导弹,俄罗斯武器在解放军各军种中都曾发挥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俄在军工技术上的此长彼消,近些年不断有俄罗斯专家呼吁俄军应从中国这个“徒弟”手里购买武器以及引进技术,以确保俄罗斯的军力建设。那么中国有哪些俄罗斯急需的装备和技术呢?
受油价下降拖累,俄罗斯大多数的装备计划都遭遇缺钱的困境。而与乌克兰的关系恶化,以及因克里米亚问题遭受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也令俄罗斯装备的发展在资金和技术两方面“雪上加霜”。同时,乌克兰和西方的武器禁运和技术封锁,不仅令俄罗斯的装备发展计划一再延期,而且成本也大幅上升。受到这一现象影响最大的当属俄罗斯海军。俄罗斯海军的主力战舰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其战备,俄罗斯《消息报》评论称,中国可能是唯一能帮助俄罗斯海军走出困境的伙伴国。
此前,俄罗斯军舰的动力系统严重依赖乌克兰与西方国家,比如俄罗斯主力战舰——22350型和11356型护卫舰此前装备的是乌克兰生产的动力装置。另外俄罗斯“暴徒-M”小型导弹舰使用的是德国的柴油发动机。在2014年因克里米亚事件被德国“断顿”后,俄罗斯选择了中国生产的发动机作为德国发动机的替代者。
俄罗斯为了避免被乌克兰和西方“卡脖子”,早就未雨绸缪。俄军方敦促“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为海军制造国产发动机来代替乌克兰产品。但是远水难解近渴,俄罗斯军工企业尚难预料的研发周期,再加上低迷的产能,导致俄海军的换装计划可能需要等待非常长的时间,而且军舰成本仍在不断飙升。
俄罗斯从中国引进武器装备已不是新闻 规模超乎想象
如果回顾2017年的中俄关系,我们会发现在军工领域,单方面的输出彻底结中终,双向交流已成主流了。我们在接收了大量的俄制航空发动机,以及10架苏35战机的同时,也向俄罗斯交付了大量的电子元件,以及舰用柴油机等。
俄护卫舰
如今俄方不仅想购买中国的货,更开始与中方进行技术合作,中俄大客机,重型直升机等,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变化。也许现在谈在技术全面超越俄罗斯也许言之过早,但是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向俄罗斯出口,这已是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无人机技术和产品 俄罗斯是真没有
❼ 为什么俄不愿售华武器:中国军工太强看一眼就“怀孕”
差不多。的确如此,中国的仿造能力很强,俄罗斯担心一些技术被中国掌握。
加上中国现在也是武器出口第三大国,而且,中国的出口市场和俄罗斯,有一定重叠:都是一些经济能力不太好的国家。
❽ 中国在常规武器方面领先俄罗斯了吗两者相差大吗
目前除了大型运输机、重型直升机等个别领域,我国的常规武器相对于俄罗斯,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有很大优势,为避免单纯的罗列数据,仅就以下四个主要方面展开讨论:
空军方面,我国三代和三代半战机直逼1400架,而俄罗斯还是450架左右,这可是三倍以上的差距。作为主力的空警500数量已超过30架,而且它的数字阵列雷达相对于俄罗斯现役A50U预警机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更是有两代的技术领先。
总之,俄罗斯长期的经济不振累及国防开支,庞大的核武库又吞噬了大部分本来就不多的国防预算,这样一来,常规武器的状况堪忧,连维持既有规模都很困难,更不要说保持良好状态了。因此,我国的常规武器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对俄罗斯的反超,但与美国的差距仍然巨大,暂居第二。可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常规武器尤其如此,我国要走的路还很长。
❾ 俄罗斯未来会不会买中国装备
你的未来如果是长期的未来,可能性很大,但如果短期的话,那还真的不可能,虽然俄罗斯接手了前苏联的烂摊子,但不得不说的是前苏联科技还是很强大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现代化的装备越来越多了,但比起90年代的科技水平也没有什么大幅度的飞跃,俄罗斯是没钱,但科技点高,在军事科技上想战胜俄罗斯困难很大,但经济上,就简单多了,所以中国是个长跑选手,前期爆发力一般,但后劲足。只要不发生大的动乱,超越列强,指日可待。
❿ 俄罗斯为什么看上中国高铁
长期以来,铁路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制约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目前,俄铁路机车运行速度基本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时期的水平上,因此俄罗斯迫切需要推进铁路基础设施现代化、提高火车运行速度。
俄总统普京指出,建设高铁是大势所趋,中国、法国和日本等国通过发展高铁大幅提高了铁路客货运能力,方便了民众出行,还减轻了公路和民航的运输压力。俄罗斯要顺应当今世界铁路发展大趋势,加快高铁建设,以消除铁路基础设施落后这一瓶颈,为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那么俄罗斯又为何看上中国高铁?
中国中铁董事长李长进表示,通过十多年的高速铁路建设,中国在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机车车辆等装备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了通过技术服务、参与建设、提供设备等活动,达到输出中国高速铁路的理念、标准、技术和产品的实力。
“中国可以在技术咨询、勘察设计、建设管理、施工、监理、联调联试及设备配套、运营维护及教育培训等方面为俄罗斯高速铁路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他说。
除中国企业具备的自身实力外,国际环境也是俄罗斯高铁项目选择中国企业的原因之一。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学院教授孙章分析说,俄罗斯目前正面临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制裁,对俄罗斯企业的融资造成了很大影响。此外,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以来,俄罗斯经济面临一定困难。因此,俄罗斯高铁不仅在技术,也在资金上需要中国。对于中国高铁来说,目前是进入俄罗斯市场最好的机遇期。
【坐高铁从北京到莫斯科不是梦】
莫斯科-喀山高铁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改善俄罗斯基础设施,而且有助于提高中国高铁行业的国际声誉,推动中国高铁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中铁二院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海外经营部副部长邬利敏表示,中俄双方联合设计莫斯科-喀山高铁,必将加速中国铁路产业和铁路行业的整体国际化进程,项目的成功将对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实现两国发展战略对接产生深远影响。
莫斯科-喀山高铁不仅关乎中国高铁未来发展,也和你我有密切关系,未来坐高铁从北京到莫斯科将可能成为现实。
据中国中铁总裁戴和根介绍,莫斯科-喀山高铁是俄罗斯高铁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高速客运通道的示范线,同时也是为俄罗斯规划高铁2号线——莫斯科-叶卡捷琳堡高铁的重要一段。
未来规划中,莫斯科-喀山高铁还将从喀山出发,向东到叶卡捷琳堡,而后经过阿斯塔纳,直至中国新疆乌鲁木齐,从而连接上兰新客专、宝兰客专、西宝客专后融入中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再通过郑徐、京沪、京广、沪汉蓉、哈大等高铁,直达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哈尔滨等重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