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一
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在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总体上看,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有利条件较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受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增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的拉动,增速依然会保持在高位;最终消费在就业状况改善、工资持续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将保持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会有所回落,但仍将回归正常水平,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社会总需求增速放缓,加之粮食和主要工业品供应较为充裕,翘尾因素逐步减弱,以及稳定物价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今后几个月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二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保持我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高速增长的难度在加大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相对较为有利,但面临的矛盾仍然较多,突出表现在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价高位运行.由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劳动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今后一个时期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仍很艰巨.
第二,经济增速放缓.从需求看,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增幅明显回落.从最终消费看,受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降温的影响,加之部分刺激消费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有所减弱.从外部需求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出口生产、资金、汇率成本提高等因素叠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现放缓态势.
第三,结构调整压力增大.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的贡献率.从生产结构看,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较快,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偏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严峻.从收入结构来看,财政收入和利润增长仍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结构失衡使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总量平衡和结构矛盾交互叠加,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
与此同时,受融资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上涨、汇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生产经营困难增大,经济效益下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价依然处于高位,买卖双方博弈使市场陷入僵持状态.
三
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当前,应从两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一是要处理好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的关系.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
与此同时,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必须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一方面,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信贷增速逐步降下来,为稳定价格总水平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对生产经营状况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二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当前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采取有效措施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第一,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努力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当前,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力争使物价涨幅在后几个月降得多一些,为今后一个时期稳定物价创造条件.
第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内需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经济增长速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经济自主增长力量,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鼓励发展新兴消费领域和消费业态,促进民间持续较快增长.同时,要高度重视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采取措施稳定外需,避免出口大幅回落对工业生产、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第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力求取得更大进展.调整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先决条件.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资金紧张等突出困难,改善小发展环境.要遏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第四,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积极构建居民收入和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机制.
B. 为什么看好中国经济
为什么看好中国经济?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多啊!
C. 为何说中国经济让世界看好
据报道,目前"高质量发展”成为出现频率非常高的热词,随着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向也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抬头,“黑天鹅”、“灰犀”横行,让世界经济复苏之路颇为坎坷。反观中国,通过不断深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新供给不断迸发而出。
随着不断推进的商事制度改革和财税改革让既有的市场主体焕发新活力负担减轻,也让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促进了“双创”遍地开花。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将继续成为重点工作之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对内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对外,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之中。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希望中国经济可以持续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D. 为什么看好中国经济 158
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要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过去20多年来,支撑我们发展到今天的那些总趋势不逆转,中国经济就会好下去。换句话讲,如果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创新水平已经跟美国差不多了,我们从西方世界再也学不到新东西了,中国的人口规模一旦已经开始下降了,我们的产业类型一旦不参加到全球分工当中了,我们的市场自由已经释放干净了,我们的所有产权都已经落实到位了,而我们的国家开放已经走到尽头了,这个时候你再说中国经济有危险,也许我还信。而现在,你说中国经济不行了,打死我都不信。
E. 你认为国际社会仍然看好中国经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年来巨大的发展成就,只有一种人看不到-----不想看到的人!
F.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为什么中国经济前景仍然看好
中国经济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三大优势:
一是中国有非常好的产业链,高科技企业和工业制造企业能够对接。她举例说,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企业设计产品可能需要到东莞制造和加工模具,这要花费两周时间,而深圳的高科技企业只需两天就能完成。
二是中国高科技企业在中高端劳动力上仍有优势。虽然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比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高得多,但在中高端技术和研发人才方面中国仍有很大的成本优势。
三是中国有广阔的腹地,这是又一个重要优势,将为科技创新提供很大机遇。
G. 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的理由是什么
10月19日消息, 中国经济是否保持稳健增长?官方19日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给出了肯定答案。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专家眼中,看好中国经济未来前景的理由还有不少。
民间投资活力复苏
民间投资乏力,一度困扰中国经济。去年,民间投资一度大幅下跌。各方面出台多项刺激政策,提升民间投资者信心。
“从现在的经济发展态势来看,(刺激政策)已经有一些成效。”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整体提升、多项指标向好,支撑这一局面的,不仅是大企业,也包括许多中小微企业。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工商金融总监方啸亦指出,据该机构调查,多数中国中型企业看好未来业务前景,并致力于开拓国内市场。在宏观经济环境稳步向好的环境下,依靠在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这些企业将随市场机遇扩展而更加壮大。
一切都按照规律在运行,肯定经济好转可期。
H. 罗辑思维2016 总第158期 为什么看好中国经济
当不久前刚卸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回国的林毅夫预言中国经济有望在2030年以前保持8%的年均增速时,国内媒体纷纷调侃他在“放卫星”——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期间,“放卫星”常被用于形容普遍存在的夸大产出现象。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于产业链相关国家来说是坏消息,这包括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对华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传统产油国等中国的原材料和能源供给国。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利好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我的同事黄益平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李稻葵教授都认为,过去几年间家庭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去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也大幅下降至仅为2.8%的水平。
固然有不少理由可以使人相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是长期性的。中国劳动人口增速自2010年起持续下滑,并且到2020年劳动人口总数将开始收缩。与此同时,工资水平快速上升;中国经济的低成本增长阶段接近尾声。国际方面,欧元区再度陷入经济衰退,并且复苏希望渺茫;而在美国,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占GDP比重也将突破100%。
但通过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我认为中国经济至少在本十年内有望保持8%的年均增速。中国现阶段人均GDP水平与日本1962年和韩国1982年的水平相当。日韩两国在达到中国当前人均GDP水平后的十年间双双实现了9.7%的年均经济增长。一个反例是巴西,该国1978年即已达到中国现有人均GDP水平,但在其后的二十几年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不过巴西以及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例子具有特殊性,因其经济萧条是由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而中国的国际收支情况良好——很多人甚至认为是过好了——发生拉美式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很小。
在中国国内,几个方面的因素将有助于中国在未来几十年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青年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劳动力的主体是来自农村地区的流动人口。相对于十年前,农村地区21至29岁男女青年的受教育年限分别增长了2年和2.6年。而在城市地区,21至29岁男女青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都达到11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战略目标之一是在农村地区普及高中教育(包括职业高中),另一战略目标是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至40%。
教育回报很高,教育年限增加1年带来的平均回报率高达10%。目前21至29岁人群的受教育年限较50至59岁人群高出了4.3年。这意味着新一代劳动者的生产率相对于即将退休的年龄组高出了43%。这将足以弥补未来十年可能出现的劳动力人数下降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Fogel)预计,按实际值计量,到2040年中国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总量之比将达到40%。去年11月我在芝加哥见到福格尔时,曾问他该预测是否过于乐观。他给出了否定回答。正相反,他认为单凭教育水平提升就足以让中国达到上述水平。
除发展教育以外,中国政府还计划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2015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应达到2.2%,高于目前1.7%的水平。这将使中国的研发投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本十年世界经济形势在很多方面或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相似。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样疲软,但“东亚四小龙”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中国的经济规模远大于四小龙,而且经济增长也不可能长期依赖出口。但中国还是能从庞大人口中获益。近期居民家庭消费呈现增长态势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中国经济很可能继续从国内消费环节中寻找增长源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国优势只会变得更加明显。综上,中国有较大可能在2020年前保持8%的年均增速。这可能使中国在2020年以前超越美国,成为按名义值计算全球第一大的经济体。
I. 为什么很多人看好中国经济因而看好中国股市
呵呵,不管中国证券市场如何混乱,但是中国股市毕竟是经济的晴雨表,目前中国的GDP等数值增长率一直排在世界前列,而中国的股市大盘只有不到2000点,没有理由不看好啊
J. 举例说明中国经济为什么越来越来好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后有三个重要的基础动力: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是人在社会上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的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及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人力资本的素质是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不是10年或者20年能够塑造的。经济学家已习惯用受教育的时间来衡量人力资本的多少,但这样的方法并不准确,因为它未能把职业道德和人的创造智慧考虑进去,而这些是文化传统熏陶的结果。这些特质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继承和完善,有一部分是通过家庭教育得以传承。
二、第二个动力是一套运作良好的市场机制。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有同样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但还没有市场机制,因此未能迅速发展起来。
市场机制能够让优秀的人才通过辛勤工作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为自己也为社会创造财富。市场机制使得经济活动因为劳动有偿而得到充分激发,也因为资源根据市场供求原理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而得到有效配置。
三、第三个有助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是发展中国家和最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这使发展中国家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可以迅速发展起来。
(10)为什么看好中国经济扩展阅读:
宏观经济学上有个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说:就是消费、投资、出口。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或者说是政府主导下的投资与出口,对消费重视程度不够。
但现在看来,即使是有效的宏观政策,最多也只是刺激经济增长的诱导因素,本身并不构成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而从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来看,尽管中国的人口、劳动力资源、市场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可能性和空间,但却很难自动孕育出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
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中小城市,调整城乡结构,把城镇化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提高劳动所得的比重,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要积极鼓励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加老百姓的财富,从投资依赖转向消费支撑,构建消费支撑型发展模式,扩大内需,经济增长才会有不渴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