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给中国历史上的伪君子排个名,你觉得前三应该是谁
我个人觉得中国历史上伪君子能够排前三的有李世民,朱熹,海瑞。首先我得说说我对历史上这个人物是伪君子的定义,说他们是伪君子不是因为他们很坏,很残忍,而是说他们很能装,虽然在历史记载和很多人的心里他们可能是非常正面形象的一些人,但我觉得他们确实有些地方做的让我觉得很难以接受。
最后一个是李世民,李世民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待人谦虚。但是一旦跟权利相关的时候,杀人放火一点也不心软。曾经就为了争夺本来不属于自己的皇位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而且他还特别的好色,跟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Ⅱ 中华历史上哪些名人道貌岸然变成伪君子呢
历史上除了”君子剑”岳不群还能有谁更让人痛恨伪君子呢?!
身为名门正派华山派的掌门人,和妻子举案齐眉恩爱如初;对于女儿岳灵珊更是奉为掌上明珠;对于“孽徒”令狐冲也是”恨铁不成钢”,但仍是孜孜教诲;善心收留林平之,甚至主张把女儿嫁给这个惨遭灭门的孤儿。对于五岳剑派盟主嵩山派掌门左冷禅,横眉冷对,绝不屈服于其暴虐,可谓威武不能屈了。
君不见汪兆铭,”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热血刺清、总理遗嘱执笔、痛斥张学良不抵抗丢掉东北。然而政治上败北常凯申,却大言不惭”曲线救国”,出逃河内,一面签着出卖东北的协议;一面去信常凯申,要花不超过5年时间,用三民主义感化日本,以引发日本革命,成就日本全面退兵之局面。这从某些程度上,差点让炒米以为汪兆铭精神出了问题。
如是等等,言之无尽。
唯一让人庆幸的是所谓伪君子,最终还都暴露出来了,而那些没有暴露出来的呢?究竟事真君子,还是伪君子呢?元芳,你怎么看?
Ⅲ 中华历史上究竟会有哪些名人道貌岸然变成伪君子
在历史上,有许多真君子,他们有品德、有作为,但也有一些名人看似是君子,其实不过是伪君子。比较出名的有清末时期的康有为、民国时期的文学家郭沫若和诗人徐志摩。徐志摩也是位伪君子,让自己的妻子去流产,后来又为了林徽因和妻子离婚,然而林徽因并没有选择徐志摩。徐志摩离婚后又和陆小曼在一起,然而陆小曼当时是已经结婚的,这两人经历了多人的阻拦才结婚了。虽说徐志摩和郭沫若比起来,品行还是没有非常差了,然而还是位伪君子罢了。
Ⅳ 历史上哪些名人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你们知道历史上有哪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吗?比如下面三位
第一:周作人
周作人的才是没有办法去否定的,若是有人喜欢看散文的话,一定会喜欢他的文章的。周作人是很多人都极为推崇的散文家,郁达夫也曾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和周作人二人的最丰富和最伟大。这是是说他的才而已,再来说说他的德,他娶了一名日本女子叫羽太信子为妻。羽太信子生活气派挥金如土,因为鲁迅劝她节俭而对鲁迅怀恨在心,还在周作人面前中伤鲁迅,最后周作人就因为妻子的闲言碎语和相处十几年的兄长绝交。后来周作人遭受枪击虽然没有致命但是也被吓得够呛,由此成了伪北大文学院长,抛弃了民族大义,软了文人的脊梁。
第二:徐志摩
要说徐志摩恐怕很多人都知道,是很多女性口中渣男的代表人物。就算他再有才华徐志摩也绝对称得上渣男,他如此多情却对自己的结发妻子冷漠而鄙视。我可以理解他对于包办婚姻的不满,但是他为了追求林徽因而让妻子堕胎已经不是一个渣字可以形容的了。然而他要是后来不和陆小曼乱搞的话,搞不好还会有一个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的印象,但他追求林徽因未果之后又抢走了好友的妻子陆小曼,简直无耻。
第三:康有为
以前的我因为受到了历史书的影响而对康有为印象很好,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个致力于维新的进步青年,然而后来了解到他真实的为人后都忍不住要唾弃。你们能想象“中国人不拜天,不拜孔,留膝何用”这句话是出自维新领袖康有为口中吗?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他逃往海外更是鼓吹自己有光绪帝的衣带诏而骗取钱财,身为进步人士的他鼓吹一夫一妻制,自己却娶了六个妻子。康有为此人不仅爱吹牛而且人品还特别的差劲,当真是伪君子的典范。
Ⅳ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道貌岸然地变成了“伪君子”
名人有时候和人品完全没关系,历史上有名的“伪君子”有徐志摩、钱谦益等等。
先说说这个钱谦益吧,此人为东林党人士,有这个标签一般都没有什么好的秉性,很多人都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明面上为人民叫苦叫冤,摇旗呐喊,但是在私下里却视人民如草芥,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可以干得出来。这位钱先生表里不如一,在59岁的时候娶了孙子辈的娇妻柳如是,后来清朝入关,柳如是为了国家大义与他一起去跳河,但是到了江边,钱谦益摸了摸河水说:“太凉了,还是算了吧。”再后来,清朝要求所有人都剃发梳辫子的时候,很多有气节的人坚决不从,钱谦益不急不忙,有一天挠着头说:“好痒啊!”出了家门,赶等再回来的的时候已然是剃了一个标准的清朝辫子发型,由此可见其是多么的道貌岸然。
后来徐志摩有一次回国搭乘飞机失事而罹难。徐志摩的表弟金庸大师在《天龙八部》中用四大恶人云中鹤揶揄了徐志摩一把,因为那正是徐志摩的笔名。
Ⅵ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伪君子
作者:姑且妄言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5072371/answer/92494541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舜:舜本来出生贫寒,他的父亲是个盲乐师,知子没如父,瞎眼的老音乐家对自己
儿子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几次想杀了他,可都被舜逃脱了。后来舜得到了尧的
信赖而步步高升,等到掌握了大权之后,就把尧的儿子丹朱杀死,把尧囚禁起来,
强迫尧把王位“禅让”给他,另外还接收了尧的两个女儿。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搞“禅让”的人。曹丕娶了汉献帝两个女儿,又逼迫汉献帝禅让之后,得意洋洋地
说:“现在我才知道古代的禅让是怎么回事了!”
伊尹:伊尹是汤的宰相,汤死后,他辅佐汤的儿子太甲,但不久以后,他就罗列了
一堆太甲的罪名,把太甲囚禁在桐宫,自立为王。三年后,太甲在忠于自己的臣子
帮助下逃脱,回来诛杀了伊尹。后来,伊尹的形象受到美化,主要是一些执掌权力
的大臣想用伊尹做例子,废除他们所不喜欢的皇帝。只要看看后来那些自命伊尹的
人,他们和皇帝其实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霍光(死后全家被杀)、董卓(被杀)
、孙竣(后来全家被杀)、司马昭(死后儿子篡权)……
刘备:当人们说吕布是三姓家奴的时候,常常把刘备给忘了。刘备起先跟着刘焉,
再追随公孙瓒,陶谦给了他一些军队他就投了陶谦,没多久陶谦不明不白死了,两
个儿子也死于非命。刘备在徐州混不多久地盘让吕布夺去,他就厚着脸皮在托庇在
吕布门下,但吕布终究不信任他,他就随曹操灭了吕布,可一到京城,他又企图对
曹操下毒手,最后在徐州反曹,失败后投袁绍,看袁绍不行又投刘表,刘表死后,
一个儿子投降了曹操,另一个儿子在刘备手里,年轻轻地据说酒色过度死了。周瑜
打败曹仁得到荆州,刘备却厚着脸皮借了荆州一直不肯还,直到最后决裂。刘备最
后一次背叛是老上司刘焉的儿子刘璋,《三国演义》里说他不肯夺同宗的地盘,那
是胡说八道,他可热心着呢。
诸葛亮: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排挤原来益州的大臣李严等人,执掌大权,还用老子
教训儿子的口气对刘禅说话,开一堆名单要刘禅信任,还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意思是全得听他诸葛亮的。可惜诸葛亮死得早,他死的时候儿子也还小,所以没来
得及篡位,但是南诸葛,北司马,他们的招数是相似的。
李世民:这个一代明君,有过屠城的记录,也有过杀害兄弟,劫持父亲,篡夺皇位
的历史,而且把弟媳妇也收罗进宫来做自己的妃子,完全是个残忍、好杀、好色的
家伙,不过唐太宗很会做秀,他杀死兄弟后见高祖,吮着高祖的乳头大哭那一段实
在有点恶心人。他不仅改写了历史,还故意在史书里留一段故事,表示他自己是无
权过问史书记录的。唐太宗曾嘲笑秦皇汉武迷信不老金丹,最后自己因为吃了金丹
中毒而死。
赵构:当人们世世代代通骂秦桧的时候,可曾想到,秦桧不过是一个帮凶而已,没
有皇帝的旨意,哪里来十二道金牌,没有皇帝的默许,秦桧怎么可能把一个地位相
当于副宰相的大将军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后来秦桧等人作为替罪羊永远跪在岳飞
墓前,宋高宗却啥事没有。
朱熹: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道德上要求非常
苛刻,他还用程伊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论劝友人的妹妹守节,但他自己
却有过逼嫁守寡的弟媳妇以侵夺亡弟产业的隐事。另外,朱熹为了打击报复不赞成
自己观点的唐仲友,将一名叫严蕊的妓女严刑拷打,企图逼她承认与唐有男女关系
,结果被严蕊拒绝,从这件事看,这个道德家的思想境界不如一个妓女。
海瑞:海瑞有个女儿,才七岁,因为偷吃了别人一个饼,海瑞逼她活活饿死,其实
这么小的孩子还不可能自杀,实在是被饿死的。管仲说:易牙为了讨齐恒公的欢心
,把自己儿子煮了给他吃,这种人残忍到极点,为了荣华富贵什么事也做得出来,
千万不能信任。相比之下,海瑞为了维护自己清官的声誉,能把自己七岁的女儿饿
死,其实他的本质和易牙是一丘之貉。
弘历:干隆帝弘历是个文化的摧残者,但他不象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弄得血出刮
拉,而是大力提倡小学,让儒们皓首穷经,不问世事。他编订的四库全书,收罗了
大量珍本孤本,肆意篡改,再把原着毁掉,许多文字都被改得走了样,特别是涉及
对女真人和满人的地方,甚至骂“虏”、“鞑”的都不能幸免。另外干隆还有一个
嗜好,就是把他鉴赏过的古书画都盖上一个八寸见方的“干隆御赏”,有些画宽不
过一尺,也照盖不误,很多名画就被他盖得大煞风景。
洪秀全:一个落第书生,摇身一变成了邪教总头目,还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割据
政权,把基督教的教义改得滑稽可笑的闹剧。本来他身死国灭,已经证明了他人间
天堂神话的破产,但后来又被不同的人所利用,把他打扮成农民的代言人,民族英
雄,所以这个人还是要拎出来揭露一下。
===================================================分割线下面由我分析一下
炎黄二帝:本来蚩尤是华夏祖先,炎黄二帝以外族身份打败蚩尤后,竟然篡改史书!虚伪吧!君子算了吧,伪君子可也!
汉高祖刘邦起兵祭奠的是谁?不是炎黄二帝,而是蚩尤!
孔子:瞧不起种地的,指着农民说,农民都是不用脑的,那么他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怎么回事?虚伪吧!伪君子!
屈原:他爱国没有错,但是他不是君子,而是一个伪君子,为什么我这么说呢?1944年9月,着名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在《日报》发表文章《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首次指出了屈原的文学弄臣身份,在当时文坛引起一片哗然,并遭到多人围攻。孙次舟又撰文《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坚持自己的观点。当时的政府以及开放和宽容的态度,鼓励文化界自由讨论。很快,考证屈原的研究广泛展开。后来朱自清和闻一多也认可了这个结论,并作出总结。在科举尚未施行的战国时代,文学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他们只有依附于当时的国君与贵族才能生存,即成为“文学弄臣”。当时各国间战事频繁,“忠君”远非时尚,“朝侍楚君,暮为秦僚”并不会招致非难,即使像提出“忠”与“孝”的孔子本人也频繁地周游列国,并不因不能专事鲁君而自愧。再说战国时代盛行崇尚男风,人们并不以此为耻,所以屈原在诗歌中自称“美人”,对自己的仪表多有夸耀,在诗句中对屎忽鬼爱情作大胆表白,并不出奇。作为一个文学弄臣,意欲干政之徒,恐怕称为君子不可,伪君子可也,爱国诗人评价则没有错误!
关云长:关羽可以说得上是忠,仁,义,但不孝,同时他还好色!貂蝉和他怎么回事就不用说了吧,最主要的是他不孝,关羽是一个杀人犯,撇下父母双亲逃离在外,作为一个君子可以这样?伪君子也!
李世民:杀兄弟,逼父退位,篡改史书!君子?算了吧,伪君子可也!
包拯:公元1058年,宋仁宗赵祯有四十八岁,在大宋帝国的皇位上也已经呆了三十六年了,对于从事皇帝这个职业的人来说,年纪已经很大,是该考虑身后事的时候了(北宋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是四十七岁)。但他还没有立太子,这在那个时代是很严重的政治问题,万一皇帝突然死了,政局容易发生剧烈震荡。于是,刚刚被提升为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的包拯向皇帝上奏:“太子的东宫空着没人已经很久了,天下人都对这件事感到很担心,陛下为何一直不作决断,确立太子呢?”当皇帝的人没有不希望自已“万岁”的,一般都不愿听让谁取代自己这种事,所以赵祯不太高兴地说:“哪你想立谁?!”包拯当然听得出弦外之音,回答说:“臣以低下的才能在朝中任职,之所以请立太子,为的是大宋的宗庙社稷。陛下却问臣想立谁,显然是怀疑臣有私心。臣已经七十岁了,而且没有儿子,难道还能从新君那里讨得什么好处?”包拯说谎!包拯生于公元999年,本年不过五十九岁,即使按照传统的虚岁计算,也不过六十岁,竟然自称七十岁,这不是当面欺君吗?另一个谎话是,包拯是有儿子的,他的夫人董氏所生的嫡子包繶虽然已经病死,但还有一个侧室所生的庶子包綖,怎么能说无子呢?当面欺君,此等不忠之臣又如何能称之为君子?伪君子可也!
辛弃疾:辛弃疾出生于一个金国官僚的家庭,从他开始呼吸空气的那一刻起,他的身份就是金国人,而此时的南宋,已经建国十多年了。他断奶的时候,绍兴和议已经签订,南宋的皇帝以书面形式正式承认淮河以北都是金国的国土,已经不是北宋的国土,更不是南宋的国土。后来他投奔南宋,作为一个叛国者,他有什么资格称为君子,伪君子都便宜他了。
纪晓岚: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和一个贪官如此亲密,妄称君子,伪君子可也!
孙中山:历史上有名的萝莉控,就这一点上就无法称为君子,可以算得上伪君子,但是却现在仍被人称道。我赞成其为国父,毕竟开启共和之基,但是称为君子则是万万不能。
周恩来:杀顾顺章全家。这场屠杀由周恩来亲自带队,康生(赵容)也直接参与,黄埔军校的学生斯励那天在顾家打麻将,他的哥哥是国民党将领,有记载斯励在“四.一二”清党中曾将周恩来从国民党手里救出,但也因为他认得周恩来,所以也一样被杀。这一事件中当场被杀的有顾顺章的十几个家人和亲友。洪扬生亲自杀了顾顺章的妻子,还安排把顾顺章七岁的女儿送去浦东,后来下落不明。在行刑过程中,康生表现得比周更坚决、更冷酷。任务完成后,周恩来冷漠地望了望赵容,像是在跟他说话,但又像是跟自己说话似的,自言自语地讲:“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万不得已,采取这样的极端措施,今后历史将怎样看待我们呢?”大概讲了这句话后才可以稍微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一九三一年在甘斯东路爱棠村、新闸路、武定路等地挖掘这些尸体时,共挖出叁、四十具,都是周恩来领导下的这个“锄奸”的战果。当时哄动了整个上海。
Ⅶ 中华历史上哪些名人道貌岸然变成伪君子
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唐太宗,另一个是隋炀帝杨广。
虽然之后他有开创大运河,开科取士,灭陈的功绩。但他滥用民力,穷奢极欲。最终导致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