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财政部、外经贸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援外出国人员生活待遇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
第一条《管理办法》第二条适用于履行两国政府间协议,执行经济援助技术合作项目、管理合作项目、援外医疗队和军事援助任务且在国外连续工作时间90天以上(含90天)的出国人员。
执行上述援外任务、国外连续工作时间不满90天的出国人员,国外生活待遇标准执行财政部、外交部颁发的《关于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
实行承包责任制的经济援助成套项目的出国人员按《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办理。第二条援外人员配偶按规定享受到驻在国探亲者,期限为两个月(不包括路途时间),国家提供生活费400美元。
上述探亲者,如系在境外公费留学、进修及有工资收入者,所有费用由本人自理。
援外人员符合探亲条件,经国内派遣部门批准到第三国探亲,国际旅费由国家负担,国外津贴和艰苦地区补贴停发。第三条《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援外人员在国外连续工作满24个月后,从第25个月开始,每人每月加发20%的国外津贴”是指援外人员不享受或放弃探亲待遇(包括本人不回国探亲和配偶不到国外探亲),在国外连续工作满24个月后,从第25个月开始,按规定加发国外津贴。
援外人员探亲、配偶出国探亲或加发20%津贴的时间确定,按以下规定办理:1993年9月1日以前已在国外工作的,连续工作时间自1993年9月1日起计算;1993年9月1日以后赴国外工作的,自实际出国之日起计算。
援外技术组正、副组长按规定加发的10%津贴不作为在国外连续工作满24个月后加发20%国外津贴的基数。第四条援外人员赴、离驻在国途经第三国中转及经国内派遣部门批准赴第三国出差时,在规定时间内,伙食费、住宿费和公杂费执行临时出国人员标准。其中赴第三国出差和赴驻在国途经第三国中转的人员,其国外津贴及艰苦地区补贴照发,但应扣减每人每天4美元伙食费,以冲减相应费用。
援外人员赴、离驻在国如需中转,单程中转时间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国家最多不超过3天、非洲和南美地区最多不超过4天。第五条援外人员经国内派遣部门批准,因公临时回国者,停发艰苦地区补贴,15天以内发给国外津贴,自第16天起停发。经国内派遣部门批准因私(包括治病)回国,从离境之日起,停发国外津贴和艰苦地区补贴。第六条援外人员因病住院期间,由医院提供膳食的,医院伙食标准每天低于4美元的,由个人负担;高于4美元的,个人负担4美元,其余由国家报销。
援外人员在国外期间生病全休(包括因工负伤)的,连续病假在60天以内者,国外津贴和艰苦地区补贴照发。超过60天的,原则上调回,特殊情况的报国内派遣部门处理。第七条援外人员医疗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公费医疗范围内的开支,不分级别,采用分段计算、分别由国家和个人负担的办法。
(一)援外人员在一个报销年度内医药费支出在180美元(包括180美元)以下的,全部由个人负担;
(二)援外人员全年医药费支出在180美元以上至480美元(包括480美元)之间的,其中的180美元由个人负担,超过180美元的部分由国家报销70%;
(三)援外人员全年医药费支出在480美元以上至5000美元的,其中的480美元按照上述(一)、(二)处理,其余的部分,由国家报销95%;
(四)援外人员全年医药费支出超过5000美元(包括5000美元)的,其中的5000美元按照上述(一)、(二)、(三)处理,其余的部分全部由国家报销。第八条为预防和治疗援外人员患疟疾、登革热、霍乱、伤寒、麻风病所发生的药品、医疗和防治费用由国家报销。因工负伤的治疗费由国家报销。第九条援外人员出国服装补助费,按下述办法发给:
(一)在国外工作两年以上(含两年)的援外人员,其出国服装补助费,按《管理办法》发给。
(二)在国外工作不满两年的援外人员,其出国服装补助费按临时出国人员标准发给。
(三)援外人员已制装,因故不能出国者,应收回其所领服装费。第十条援外人员国外津贴、艰苦地区补贴,以美元计发。如全额发放美元有困难的,按结算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与人民币比价的卖出价计发给等额美元的人民币。
援外人员国外津贴、艰苦地区补贴如需折发驻在国当地币的,当地币与美元兑换汇率按结算当月外交部规定的美元与人民币、人民币与当地币的内部比价折算。
㈡ 外藉员工的工资如何计算
1.国内员工生计费扣除标准2000,外籍还要附加2800,等于可以扣减4800
2.人民币
3.聘用外籍人员,在中国并没有强制性要求缴纳社会保险的,但能交
㈢ 财会中,援外工程人员(技术转让)的工资计入什么科目
技术转让收入如果计入其他业务收入,那么援外工程人员的工资就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技术转让收入如果计入主营业务收入,那么援外工程人员的工资就计入管理费用。
㈣ 外籍员工的工资如何计算及支付
在华的外籍人员取得的各项奖金的计税方法(一)在华外籍人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在华外籍人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具体的计税方法取决于其是否为居民纳税人。
2008年3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及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附加扣除费用2800元,即在原扣除标准2000元的基础上加计扣除2800元,共可扣除4800元。
在某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非居民纳税人)2008年6月份取得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20000元人民币,则该人员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2000加2800)等于15200(元),所以,应纳税额为15200×20%-375等于2665(元)。本文以下介绍外籍人员取得工资薪金、奖金以及其他几种情况的个人所得税的具体缴纳方法。
㈤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关于援外技术合作项目招(议)标报价取费标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第一条适用范围
援外技术合作项目包括中方派技术人员向受援国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合作和技术服务的项目、与受援国合作管理、合作经营的项目等。第二条对内结算依据
本暂行规定仅供给各投标单位参加援外技术合作项目投标报价参考,对内结算以总承包合同规定的合同价为准。各单位投标时可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合理范围内决定报价的各项取费标准,但不得高于本规定所述标准。第三条费用构成
一、中国专家费
1、技术服务补贴,该补贴交给派出人员单位;
2、国内差旅费,出国前后的国内交通、住宿费;
3、出国服装补助费;
4、人身保险费;
5、卧具费;
6、国外津贴;
7、其他费用,如由中方提供而金额较大的医疗费等;
8、艰苦地区补贴;
9、国际旅费,其中包括国际机票费和旅途中转费。
二、设备材料费,指按两国政府协议规定,由我国供应从国内或当地采购、转口的设备材料、维修配件、工器具、燃料(不包括生活燃料)所发生的费用。
三、当地人工费,指按两国政府协议规定,为生产所必须雇用的当地工人的工资和福利。
四、管理费,指为组织和管理中国专家、组织供应设备零配件、原材料所发生的费用,含出国人员的护照费、签证费、体检防疫费、后勤管理费、办公费、管理人员国内交通旅差费、劳动保护费以及总承包单位的合理收益等。
五、不可预见费,签订总承包合同后原则上不再补款,但技术服务补贴、出国服装补助费、国外津贴和艰苦地区补贴如发生政策性调整,原则上可按调整后的标准另行商议。第四条取费标准
一、中国专家费
1、技术服务补贴:按(94)财外字第412号文有关规定计算出的国内工资基数×2.5×人数×(国外实际工作月数+休假)。行政单位派出的援外人员和执行经援技术合作任务的现役军人不支付技术服务补贴。休假时间为:出国时间一年以内(含一年)为一个月,二年以上(含二年)为二个月。
2、国内差旅费:由各投标单位按最短时间和最近路线自行报价。
3、出国服装补助费:正、副组长每人2000元人民币,其他人员每人1500元人民币。
4、人身保险费,每人年500元人民币。
5、卧具费,贴身卧具一律由专家自理。协议规定由中方负责住宿的,其他卧具费按实际需要报价。
6、国外津贴:按(94)财外字第412号文规定的标准计算。该津贴中包括伙食费(含燃料费)、私人用车、防暑降温费、文化娱乐费、夜餐费、贴身卧具、个人行李国内外运杂费用、个人学习资料用具费用、出返国途中零用费等。
7、其他:按实际需要及有关规定报价。
8、艰苦地区补助:按(94)财外字第412号文规定计算。
9、国际旅费:
A:国际机票费,由各投标单位自向有关航空公司询价,取最低价。
B:旅途中转费:亚洲及南太平洋国家往返计不超过6天,非洲及拉美国家往返不超过8天。伙食费由专家自理,交通、住宿、机场费等按所经国家(地区)临时出国标准计算。
技术服务补贴、出国服装补助费、国外津贴、艰苦地区补贴,如今后国家颁布新的规定,则报价时按新规定计算。
为维护出国专家利益,各投标单位投标报价不得降低本条第3、6、8项费用标准;其他各项可在本条规定范围内自行报价。
二、设备材料:包括设备材料原价和至工地的运保费。
三、当地人工费:按考察组或我驻受援国使馆经商处提供的当地人工费标准计算。不作为管理费和不可预见费的计算基数。
四、管理费,为A+B之和,计算办法为:
A:以中国专家费1-7项为基数,费率为:
1-5人21%
6-10人18%
11-20人15%
21-40元12%
41人以上9%
B:以设备材料费为基数,费率为5%。
基数为人民币的,管理费支付人民币;基数以外汇发生的,管理费相应支付外汇。
五、不可预见费:以上述各项费用之和(扣除出国服装补助费、国外津贴、艰苦地区补贴)为基数,费率为2%。
㈥ 财政部、外经贸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援外出国人员生活待遇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条为调动援外出国人员和派人单位的积极性,根据援外工作的特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经济援助技术合作项目、经济援助管理合作项目、援外医疗队、军事援助专家组的出国人员(以下简称“援外人员”)。第三条援外人员划分为公务员、技术人员系列和技术工人系列。
(一)公务员、技术人员系列按国内外所担任的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划分为七个级别:
一级国内职务为中央、省级机关正厅(司、局)级或相当职级的人员;
二级国内职务为中央、省级机关正厅(司、局)级或相当职级的人员,国内技术职称为教授、主任医师、相当于教授的高级工程师和其他职称的人员;
三级国内职务为中央、省级机关正处级或相当职级的,国内技术职称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相当于副教授的高级工程师和其他职称的人员;
四级国内职务为中央、省级机关副处级或相当职级的,国内技术职称为讲师、主治医师、工程师及其他相当于该级职称的人员;
五级国内职务为中央、省级机关正科级或相当职级的,国内技术职称为助教、医师、助理工程师及其他相当于该级职称的人员;
六级国内职务为中央、省级机关副科级或相当职务的,国内技术职称为医士、技术员及其他相当于该级职称的人员;
七级其他人员。
以上各级人员在国外担任技术组正、副组长的,每人每月加发10%的国外津贴。
(二)技术工人系列按技术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
一级国内评定为高级技师及其他相当于该级职称的人员;
二级国内评定为技师及其他相当该级职称的人员;
三级国内评定为高级技术工人及其他相当于该级职称的人员;
四级国内评定为中级技术工人及其他相当于该级职称的人员;
五级国内评定为初级技术工人的人员和普通工人。
(三)援外人员的级别由派遣部门根据本办法予以核定并通知国外执行。在执行中技术组可根据援外人员在国外的工作表现、实际工作能力,建议派遣部门以原确定的级别予以调高或调低。
军队派出的现役军人的级别,由派遣部门按公务员、技术人员系列和技术工人系列,结合军队的职级进行套定。第四条援外人员的国外津贴,根据派遣部门确定的级别,按照下列标准计发。
(一)公务员、技术人员系列:
一级每人每月600美元;
二级每人每月570美元;
三级每人每月530美元;
四级每人每月500美元;
五级每人每月460美元;
六级每人每月430美元;
七级每人每月390美元;
(二)技术工人系列:
一级每人每月480美元;
二级每人每月440美元;
三级每人每月410美元;
四级每人每月380美元;
五级每人每月340美元。
国外津贴,自援外人员离开中国国境之日起计发、离开驻在国国境之日起停发。计发国外津贴的时间不满一个月的,每日标准按月标准除以当月日历天数计算。
国外津贴一律以美元计发,可以在国外发,也可在国内发。
援外人员在出国前,可以自用人民币向中国银行兑购50美元途中备用。第五条实行新的国外津贴标准后,要严格划分公与私的费用开支界限。除了住房、医疗费用、水电费、招待费、卧具(不包括贴身卧具)费用按有关协议由对方提供或由我国实报实销以外,其余费用如伙食费(含燃料费)、私人用车、防暑降温费、文化娱乐费、夜餐费、贴身卧具、个人行李国内外运杂费用、个人学习资料用具费用、出返国途中零用费等,由个人负担。第六条对援外人员驻在国,按艰苦程度及物价等因素划分为五个地区类别(见附件)。对其中在二至五类地区工作的授外人员给予艰苦地区补贴。艰苦地区补贴标准分别为:二类地区每人每月80美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150美元;四类地区每人每月240美元;五类地区每人每月350美元。
艰苦地区补贴的计发办法与国外津贴的计发办法相同。第七条援外人员的国内工资仍由原单位发给,其工资调级、晋职、评定职称、分配住房等,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其应享受的福利待遇也由原单位负责。第八条从企业、事业单位派出援外人员,国家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改革方案》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技术等级工资的2.5倍向派人单位支付技术服务补贴。
从行政单位和军队(指现役军人)派出援外人员,国家不再给派人单位支付技术服务补贴。
㈦ 2022深圳被隔离工资怎么算
根据2022年深圳疫情期间工资发放原则,被隔离期间的工资待遇如何计算,依法隔离人员正常发放
对于劳动者属于依法实行隔离的新冠肺炎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的,用人单位要按正常劳动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资。居家办公人员正常发放
用人单位可安排劳动者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提供正常劳动的,按正常劳动支付工资。
安排休假人员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使用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自设福利假等各类假的,按相关假的规定支付工资。未能办公未能休假人员
劳动者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提供正常劳动、也未休假的,参照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劳动者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由用人单位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其他工资发放要求
(1)用人单位停工停产的起止日期计算,从停工停产当日起至复工复产前一日止连续计算。
(2)其中,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30天(不剔除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等各类假)。
(3)用人单位发薪日期在此期间的,不影响按停工停产相关支付标准分段计算工资。
拓展资料:
劳动者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提供正常劳动、也未休假的,参照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劳动者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由用人单位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
法律依据: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1月24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工作》的通知,企业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停工停产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
㈧ 爱心一日捐工资如何计算
提倡个人捐赠不低于一天的经济收入的善款(在职人员月收入总和除以22个工作日,离退休人员按月收入除以30天计算),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生产和经营性企业,包括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除职工捐赠一天的经济收入外,盈利单位提倡捐赠一天的利润,机关事业单位捐赠节约的一笔资金。[1][2] 从心理学上讲,假设一个人一个月工资2200,除以22个工作日,平均每天工资100元,那么,与直接捐100元相比,人们更倾向于捐“一天的工资”(当然也是100元);这是因为直接捐时,人们会考虑:这100元属于我,这100元可以买多少菜、打多少分钟电话、打几回出租车……;捐“一天的工资”时,人们会考虑:这100元属于我一天的劳动,我这一天的工作所得的薪水不久就要给别人帮很大的忙,我这一天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