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近代史时间划分
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现代史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中国近代化分别是哪些时间扩展阅读:
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
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摆脱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 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分为哪些阶段,附上时间和社会的主要特征。
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
阶段特征: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901)
阶段特征:
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局和思想领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这一阶段,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
中国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两大矛盾中,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居于最主要的地位。
三、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阶段特征:
这一时期,近代化的“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
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
四、第四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阶段特征: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
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本阶段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始终是本阶段最主要的矛盾。
(2)中国近代化分别是哪些时间扩展阅读:
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来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特点:
1、经济: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民族资本的萎缩。在三座大山(特别是美国资本和商品的大量涌入)的挤压下,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2、政治:1927~1936年,出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共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的的探索,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峙是重要特征;
1937~1945年,日本侵华,中华民族面 临严重民族危机,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同时存在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 ,防御、相持、最后胜利,是中国抗战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趋势。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既是重要阶段特征,也是胜利根本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1945年8月~1946年6月,是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阶段,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中共为和平民主而斗争。1946年6月~1949年9月,国民党进攻解放区,解放战争开始。
解放战争由防御、反攻、决战到最后胜利, 人民民主革命走向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3、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革命终于取得胜利。
C.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开始于啥时候
一 起步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前)
这一阶段,主要是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政治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二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
这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了一大步。
首先,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第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其次,政治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则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以其为指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三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关税主权”,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但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的退让,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等影响了政治民主化的正常发展。抗战期间,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庭官僚资本相结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D. 请问中国近代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4)中国近代化分别是哪些时间扩展阅读:
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封建统治已腐朽衰落,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危机重重;而英国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殖民主义者大量地向中国推销鸦片。鸦片贸易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的。”
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并严肃表示禁烟的决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十三日(6月3日至6月25日),将缴获的鸦片全部在虎门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
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开始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从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开始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年8月)结束,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鸦片战争刚刚结束,英法两国以武力威胁下,迫使清政府分别和他们签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与司法、关税等主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E. 中国近代史的具体时间节点有哪些,分别有什么重要事件
中国近代史的具体时间节点是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整个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为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五四爱国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F. 中国近代有哪些时期
1840年 近代史开端 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840-1919)
1912年 清朝灭亡 中华民国成立
1919年 五四后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919-1949)
1919-1923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4(国民党一大)——1927(715政变) 国民大革命时期 或国 共第 一次合作时期 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193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或国共对峙的十年 或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
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
1946——1949 解放战争时期 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49—— 中国现代史
G. 中国什么时候完成近代化的
中国近代化现在都没完成,还需要我们努力。
H. 中国现代化开始时间和近代化开始时间
中国现代化开始的标志时间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它标志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并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可分几个时期:
第一时期:1949—1965年,重点发展工业化。
第二时期:1966,--1976年,我国经济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国防科技及以能源、汽车制造为主的重工业方面。
第三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近代化"是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一个新名词,时间是在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后,我国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I.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第一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1840—1911),即清王朝在其统治的最后几十年中试图挽救其衰亡命运而从事的现代化努力,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属封建主义现代化类型;
第二个时期是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诞生(1912—1949),1911年的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民国时期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辛亥革命终结了封建帝制,在中国第一次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迈出了中国的政治从独裁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开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先河。但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却因军阀混战与政治纷争等原因而倍遭摧残,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又打断了国民党主持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推进。
抗日战争结束后,代表中国两种不同命运的国共两党经历了四年的国内战争较量,因国民党政府本身的腐败与无能败退台湾,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新中国而结束;
第三个时期(1949年至今),共产党在取得了现代化主导权之后,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动员全体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运动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