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何史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有以下资料可以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 三国时吴国孙权曾派人到达台湾.
2 明末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归属明.
3 清康熙年间施琅领水师击溃郑经,收复台湾,属福建府.
4 1941年,开罗宣言签订,美国总统罗斯福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
5。元时设立了澎湖巡检司
② 证明南海是我国的领土的证据有哪些
南海(South China Sea)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南海是中国古代人的一个地理海域概念,不同历史年代南海这个地理海域概念和范围是不同的,远在古代,中国古代人就知道了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但是,在中国古代对各海区的名称使用混乱。在先秦时代,中国古代人的地理知识有限,但是,已经认识到中国是天下的一部分,天下虽大,不如海洋大,海洋环抱着陆地。那时的中国古代人已有了“南海”概念,即指中国南方海洋及附近洋面。随着航海活动增加,对中国周围的海洋有了进一步认识。“南海”这一地理概念覆盖的地理范围更为广阔,除了指中国南方海洋外,也指东南亚和印度洋东部海域。 1973年12月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古地图,被历史学家谭其骧命名 长沙国南部地形图
[1]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又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简称《地形图》,这地图画在长宽各96厘米的正方形绢上,根据与该图同时出土的一件木牍上 “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的字样,可知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所以成图时间当在2100年之前。《地形图》是现存最早标绘南海的地图。《地形图》的方位是上南下北,从全图看,主要区域绘制精确细致,其他部分则精度下降。从主区向上往南直到南海,这是西汉诸侯南越(南粤)王的辖区。这部分图的比例尺变小,绘图精度显着下降,图上画有河流,海岸线象征性地画为半月形曲线。不管怎样,2100多年前中国的地图上就已经出现了南海[1][2]。到了唐代,中国古代航海家在“南海”这一地理概念外,又增加一个新的地理概念:“西南海”,它泛指今日印、巴大陆南部海域,还包括了今日阿拉伯海。应该指出的是“南海”、“西南海”均是以中国本土为基准,以中国本土为观察中心点,其地理坐标中心是中国,它们都是中国古代航海家——舟师命名的。 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唐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南海是 南海
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中国广东、广西,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面积为3,500,000平方公里的深海盆。四周较浅,中间深陷;平均深度1,212公尺,最深处达5,559公尺。西部有北部湾和泰国湾两个大型海湾。汇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以及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中国在南海中的重要岛屿有海南岛和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以及黄岩岛等。
③ 我国领土广大的事例有哪些
中国领土四端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中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中国领土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中国领土最东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南北跨纬度近50°,相距约5500公里。
当北方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南方已进入春耕季节了。东西相距约5200公里,跨经度62度,时差四小时之多。陆地总面积为居世界第三。
中国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首都为北京市。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
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共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中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
④ 西藏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历史依据有哪些
西藏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历史依据有:唐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批精美手工艺品和生产技术、医药书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尺带珠丹。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相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称为宣政院辖地。元政府封西藏地区佛教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忽必烈请八思巴创制了蒙古文字,称为"八思巴蒙字",密切了蒙藏的联系。
明朝设乌思藏都司管辖今西藏地区,设立卫所,任用藏人担任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西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通称《十七条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1955年2月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七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
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举行成立大会,正式成立。达赖喇嘛·丹增嘉措担任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任第一副主任委员,张国华任第二副主任委员。阿沛·阿旺晋美担任秘书长。
2019年12月23日,西藏已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域实现整体脱贫。
⑤ 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的国际法律依据主要有哪些
1、无论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的规定,还是根据中日双边条约,钓鱼岛都是我国固有领土。日本作为战败国必须遵守其无条件投降的义务归还我国钓鱼岛。
1943年12月,中、美、英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发表了《开罗宣言》,该宣言明确规定了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满洲、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在内的所有土地返还给中国的条款。
1945年,发表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其中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等所决定之诸小岛之内"。
同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告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应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列岛等归还中国。
1972 年中日建交之际,共同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其中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大陆架划分的相关规定
我国主张在自然延伸的基础上按公平原则协议划分东海大陆架。由于中国的东海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而日本的大陆架则由琉球海脊向西延伸至冲绳海槽,因此冲绳海槽构成了两国大陆架划分的天然界限。
钓鱼岛处在我国东海大陆架的南端和冲绳海槽以西的位置,根据大陆架划分的标准,在地理位置中钓鱼岛理应属于我国固有领土。
(5)中国领土有哪些证据扩展阅读
钓鱼岛的战略价值
钓鱼岛列岛均为无人岛,处于中国与琉球之间琉球海槽。在大陆架划分上,中国和日本是相向而不共架的大陆架,由冲绳(琉球)海槽分隔,但钓鱼岛位于冲绳(琉球)海槽的西侧上沿。一旦日本拥有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不只是占领钓鱼岛列岛,而是让其领土踏在中国大陆架上,中日就变成了相向而共架的大陆架。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少将罗援指,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被日本非法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链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
从军事地理学角度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有着十分重要、但并不为人多知的军事价值。在我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这一串岛屿的中段,我东海方向的正面,正好是琉球群岛和台湾岛,它们加上日本九州岛使我东海海区与太平洋分隔。
参考资料
网络-钓鱼岛
⑥ 如何证明南海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秦始皇统一岭南,在今广东地区设置南海郡,1992年,中国学者在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上,发现了秦汉米字压印纹硬陶片,表明上古时代中国人最早发现南沙群岛。
两汉时期,汉武帝在地处南海海域的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据《海南省况大全》记载:西汉伏波将军马援在南征交趾过程中到过西沙群岛,东汉人杨孚着《异物志》,对当时或以前中国人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认识做了原始性的地理记载。
三国时,中国古代人民对南沙群岛航行的方位、距离和海况已有详细记录 ,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初,海南岛环岛已建置有北部的崖州、西部的儋州、南部的振州(今三亚市),振州,前身为临振县,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增设临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郡为州,时号振州。自此以后大陆中原王朝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从未中断过。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僧一行等人主持的子午线测量,南至范围达南海及南海诸岛,并曾在南海上观测有关星座进行测理。这是行使主权之举。
东晋时,中国人已开辟了穿越南海的航路。
南北朝时期,大陆人民已在西沙群岛一带活动。中国考古学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和九礁等11个岛屿和礁盘上,发现了南北朝(主要是南朝)的六耳罐、陶环及隋、唐、宋、元、明、清的陶瓷器2000余件,产地多为今广东、福建、江西等地。
宋代,唐时位于岛北的崖州南移,改振州为崖州,后易名为朱崖军,继后又改为吉阳军。由吉阳军直接管辖南海诸岛。当时,北宋朝廷首命水师出巡至“九乳螺州”(即今西沙群岛),这是海军最早的巡海活动。
明初,海南设立统一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隶属广东。恢复崖州、儋州、万州。将南海诸岛划归琼州府领属的万州管辖。
清代,开始有大量南海诸岛主权与归属的记载,清康熙《琼州府志》中已将南沙群岛籍入中国版图。
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南海诸岛132个地名的中英文对照表。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中国南海各岛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