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话说有哪些中国人担任过着名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我说说我知道的
戛纳国际电影节中国人获奖情况:1964年唐澄的《小蝌蚪找妈妈》(水墨动画片)获得第四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获得戛纳技术奖,成为首部折桂戛纳的华语电影。 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获得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7年香港王家卫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洩》,入选影展竞赛单元,王家卫并夺得最佳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获得最佳艺术成就奖,梁朝伟凭此片荣膺戛纳影帝,姜文的《鬼子来了》获得评委会大奖,杨德昌的《一一》获得最佳奖。 2002年伍仕贤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了入选戛纳电影节“双周”单元的首部华语短片。 2004年张曼玉以法国电影《清洁》获得戛纳影后桂冠。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获得评委会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❷ 中国的开国元首是哪些
毛泽东 56岁,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周恩来 51岁,书记处书记,政务院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兼)。
刘少奇 51岁,书记处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
朱 德 63岁,书记处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高 岗 44岁,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宋庆龄 56岁,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
李济深 63岁,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
张 澜 77岁,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主席。
❸ 中国的开国大元首是谁
毛泽东 56岁,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周恩来 51岁,书记处书记,政务院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兼)。
刘少奇 51岁,书记处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
朱 德 63岁,书记处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高 岗 44岁,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宋庆龄 56岁,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
李济深 63岁,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
张 澜 77岁,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主席。
❹ 哪位中国人担任过奥委会主席
没有中国人担任过国际奥委会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是刘鹏。
❺ 联合国大会主席有中国人
当然有,现在世界事务中少不了中国
❻ 世界各国领导人有哪些是中国人
环顾当今世界,台湾地区(非独立国家)领导人是中国人;新加坡领导人是华人,祖籍在中国。东亚、东南亚多数亚洲国家的领导人,都是亚裔,看长相就知道和中国人的血统接近。
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同,到时候都是地球人,都是中国人。
❼ 毛主席出生日期是什么时候
1893年12月26日。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7)中国人的主席有哪些扩展阅读: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他在童年时代其父母也为他过生日,过法并无特别之处。
因为,他的父辈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并声言“学不成名誓不还”之后,无论是长沙求学,故乡建党,穗沪生涯。
还是秋收起义,井冈战斗,苏区创建,以及长征壮举,他忙于发动民众,领导武装斗争,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昼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
那时毛泽东和其他同志一样,都不过生日。延安时期,毛泽东为许多人祝过寿,但拒绝别人为他做寿。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得解放,人们想为毛泽东祝寿,但他坚持说:“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
毛泽东步入老年以后,开始注意起自己的生日,但从不接受别人的宴请。他有时在12月26日这一天,邀请一些人聚一聚。
餐桌上没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套话,更没有寿星端坐,接受别人祝寿之类的旧俗。只摆几个简单的菜和一些红白酒,与人聊一聊。
这种寿辰小聚往往像开会,充满了政治内容和时代特色。毛泽东的“生日”,时过时不过,过法各不同,一切由他自己决定,既有趣又耐人寻味。
五十岁生日:拒绝做寿
194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50岁生日。按照中国的习俗,50岁是大寿,理应好好庆贺一番。于是党内一些同志提议为他做寿,同时宣传毛泽东思想。
这年的4月间,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凯丰致信毛泽东,报告了这一计划。这是毛泽东1910年离开故乡以来,第一次遇到“生日问题”。
此前,延安一些同志已开始着手准备。任弼时郑重嘱咐毛泽东的好友、诗人萧三:写一本毛泽东传,以庆祝他的五十大寿。
毛的秘书胡乔木也极力赞成此事,为使萧三集中精力写成这本书,免除了他的一些会议活动,力争12月下旬写成。
为此,萧三访问了延安的许多老同志,搜集了大量素材。更为难得的是毛泽东在与他聊天时,也零星地谈到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
根据这些材料和萧三自己做学生时与毛泽东的接触,准备写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公开发表。
毛泽东看了凯丰的信,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共产党的领导人不能做这类事,何况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
经过认真考虑,他在4月22日给凯丰回函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
在这封信中,针对凯丰所言“宣传毛泽东思想”问题,他说:“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时候。
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尚没有成熟。”
这番话,表达了毛泽东对自己思想理论的冷静评价和高标准要求。既然毛泽东对做寿之事明确拒绝,所以到了12月26日,延安各界都没有什么祝寿之类的举动。
萧三为毛泽东作传的计划也就放缓,他那篇长文延至1944年7月初才在《解放日报》上刊出,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毛泽东看了,几次传话给萧三,让其停止写他个人,后来还当面劝萧三多写群众。萧三争辩说:“我这是自己补课,并且写你和写党的斗争是不可分的,这有重大教育意义……”
当时,许多人并不知道毛泽东的寿辰为何日,这就引出一个关于毛泽东生日的小插曲。1944年4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中宴请五六名高级干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饭后漫谈时,八路军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问毛泽东多大岁数,毛说是光绪十九年癸巳生人。续又问月日,毛说是阴历十一月十九。
续范亭这才知道,毛泽东比他小一个月,去年十一月十九是毛泽东50岁整寿。他当场赋诗一首:“半百年华不知老,先生诞日人不晓。黄龙痛饮炮千鸣,好与先生祝寿考。”
大家听了鼓掌说好,毛泽东笑着点头致谢。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拒绝为自己做寿,“怕生出不良影响”,但他对许多老同志的生辰却记挂在心。
如对吴玉章、林伯渠、朱德、徐特立等,用书信、题词或其它形式热情祝寿;他还邀请住地枣园村24位年过60的老人赴宴,为他们集体祝寿。这些都体现了毛泽东“他人第一”的高风亮节。
❽ 自从新中国建立,中国有几位主席
历任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
刘少奇(1959年4月27日—1968年10月31日)
宋庆龄,董必武(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24日)(副主席代行主席的职权)
董必武(1972年2月24日—1975年1月17日)(以代主席名义行主席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宋庆龄(1981年5月16日授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2年以后)
李先念(1983年6月18日—1988年4月8日)
杨尚昆(1988年4月8日—1993年3月27日)
江泽民(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5日)
胡锦涛(2003年3月15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