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棕市场前景如何

中国棕市场前景如何

发布时间:2022-10-10 20:22:42

1. 棕刚玉现在的发展趋势

从国际方面来说,欧、美、日、韩等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棕刚玉产品的进口量与日俱增。美国对我国棕刚玉产品的结构性反倾销,就充分说明了棕刚玉精加工产品在美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一方面美国离不开中国的棕刚玉资源,一方面又害怕中国棕刚玉精加工产品品质提高后,带动国内相关领域产品质量的提升,从而威胁美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从国内方面来看。从国家“一五”期间对磨料磨具生产基地的战略布局和棕刚玉磨料磨具行业规模、产品品种及近几年的迅猛发展来看,棕刚玉在国内仍有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棕刚玉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其作用也直接关系到工业、农业、国防和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它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磨料用途及需求量。磨料属于基础工业原材料,被称为“工业的牙齿”,以其尖锐边角的颗粒和硬度高等特性广泛用于机械、电子、轻工业、化工、建材、冶金、陶瓷、航天、军事及IT产业等领域,人造刚玉属于普通磨料,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生命力最强的磨料产品。
目前,我国磨料行业每年使用棕刚玉的总量为45万吨(粒度砂),其中树脂和橡胶结合剂磨具用量16万吨,陶瓷磨具用量17万吨,涂附磨具用量12万吨。
2.耐火材料用途及需求量。棕刚玉良好的耐火性能和耐压性能使其广泛用于高档耐火材料。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大型炼钢炉所用耐火材料均缺不了棕刚玉,我国耐火材料行业每年使用棕刚玉75万吨。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棕刚玉在耐火材料方面的用量会不断增长。
3.出口。我国棕刚玉每年出口约60万吨,每年自用棕刚玉约120万吨,合计约为80万吨。

2. 目前我国化工颜料市场发展前景如何

前瞻网发布的《 中国颜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颜料主要应用于涂料、油墨、印染、塑料制品、造纸、橡胶制品和陶瓷等行业,随着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颜料的需求不断扩大,中国颜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010年中国颜料行业销售规模达到409.63亿元。油墨是用于包装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粘性胶状流体。由颜料、连结料和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

3. 中国钢铁行业前景如何啊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钢产量由1978年的3717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4.89亿吨。2007年中国生产粗钢48924.08万吨,比上年增加6625.22万吨,增长15.66%;生产生铁46944.63万吨,比上年增加6189.22万吨,增长15.19%;生产钢材56460.81万吨(含重复材),比上年增加10442.84万吨,增长22.69%,行业总体呈较快增长态势。2008年1-9月份中国的钢产量39,09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2%;钢铁企业销售收入20982亿元,同比增长39.0%,实现利润1326亿元。
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拉动了中国钢材消费的持续增长,缓解了全球钢铁产能过剩,改变了世界钢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供求关系,由过去的供大于求转为供不应求,钢铁市场由低迷转为兴旺,钢材价格由长期的低价位运行转为高价位运行。2001年至2007年,全球钢铁业重新恢复了活力,国际钢铁市场需求兴旺,钢铁企业利润丰厚。
2008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蔓延,全球钢铁行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中国钢铁行业下游市场需求减缓,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中国政府频频出台政策措施,对钢铁行业产生积极作用。截止2008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达到2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超过了1.2万亿;此外交通运输部门正在酝酿一个未来3至5年内投资5万亿元的计划,包括在建项目、已经规划的项目和追加投资,将涉及公路、水路、港口和码头建设等。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动钢材需求。
另外,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对高品质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也将扩大钢材产品的消费。因此,中国钢铁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九章。首先介绍了钢铁和钢铁工业的定义、特点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钢铁业的现状和钢铁市场的价格体系,并对中国炼铁业、炼钢业的工业统计数据以及生铁粗钢的产品产量数据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钢材市场的运行情况。随后,报告对钢铁行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关联产业分析、可持续发展分析、物流分析、国内外主要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行业竞争分析和市场营销分析,最后分析了金融危机影响下钢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您若想对钢铁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钢铁冶炼加工,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4. 油画市场前景如何

非常高兴为楼主解答问题。 近年来,国内油画界的活动很多,这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到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艺术展览、油画拍卖向人们提供了中国油画收藏的重要信息,展示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年龄段创作的油画作品。油画受到市场追捧,各类机构和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在拍卖中不断创出新纪录,油画拍卖价格直线上升。 尽管油画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但国内油画收藏和消费刚刚起步,人们对它的熟悉程度、它在市场上的流通和成交状况还不如国画。与国画相比,中国油画还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原始股,再加上中国油画只有近百年历史,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也是近十年的事,应该说,油画具有大幅升值的空间。 长期以来,中国油画尤其是中青年油画家作品一直是被低估一族。事实上,综合考量中国当代中青年油画家的艺术创作水平和交易价格,有理由相信,中青年画家作品正是投资好时机。 众所周知,一个画家的成名并非先天即有的,每一个艺术家走向成功并得到人们的认可都须付出长期的努力。而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的巅峰之作恰恰多是其中青年阶段的作品。因此,从作品的艺术水平考虑,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当代中青年油画家的作品是将是许多未来大师级油画家的代表作品,市场增值潜力巨大。 中国当代中青年油画家画风开放,技法多样、全面,具有强烈的革新意识,多数画家既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油画技能训练,可以说是成功揉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油画创作技巧。总体而言,中青年油画家作品既能很好地传递出浓厚的历史气息,同时具备强烈的现代意识,作品已比较成熟。 在当代中青年油画家中,陈逸飞、陈丹青、杨云飞、姜国芳等脱颖而出,作品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同。早期购买上述艺术家作品者,现今都大有斩获。因此,中青年油画家的作品具备很强的增值潜力。比如我所收藏的中青年画家徐佳先生的作品目前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其系列作品“暮冬.草原”以凝重写实的风格,体现了画家深厚的生活积淀,流露了自然之于生命的关怀,反映出时代赋予当代画家成为明日大师的实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关注并收藏中青年油画家作品将有机会获得非常好的投资回报。

5.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经济的发展总体前景是乐观的!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高发展、低速度的特征!就拿中国占世界人均gdp来说吧,1949年中国排在世界100名,但是到了2010年,中国依然排在世界的100位!中国经过了所谓的60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却依旧原地没动…看到这个数据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的经济到底发展了多少?所以,中国经济的前景依赖于现在

6. 在中国,橄榄油市场前景怎么样

大豆油为主力油种

目前,我国食用油消费仍以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及花生油为主,占总消费量的近90%,橄榄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茶油等比重较小。

大豆油作为我国食用油消费中的主力油种,所占比重长年居首。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预计2018/2019年度豆油供给量达1637.9万吨,年度需求总量达1645.0万吨,年度国内豆油供需缺口为7.1万吨。



营养健康食用油市场广阔

中国的人均消费食用油与世界人均消费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市场空间,而且每年仍保持5.7%的增长比率,食用油行业发展空间依旧可观。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健康、营养、多样化的食用油产品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健康类食品的强烈需求,促使健康营养的食用油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的品种的高档和特种食用油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癌肿、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具有良好功效,具体包括橄榄油、山茶油、核桃油、荠蓝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等各种特种油。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几年中还会出现新的品种,消费者将会有更大的选择,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最近国内几家大的食用油生产企业陆续开始销售山茶油、核桃油和橄榄油等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和更加有益健康的食用油。

总体而言,从市场消费看,中国营养、健康食用油市场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它迎合了人们对健康和营养越来越高的追求趋势,因此,营养、健康食用油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是中国食用油市场的新亮点。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食用油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7. 美媒提醒跨国公司退出中国需三思,中国市场的前景如何

美国的媒体在提醒一些跨国公司退出中国市场时,需要再三考虑,主要基于中国的市场前景非常的宽广,有充分的劳动力,有安全生产的环境,还有充足的消费能力。

中国市场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劳动力。作为全球的人口大国,中国的劳动力高达六七亿人,而在其他的欧美国家的劳动力只有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在东南亚地区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劳动力,可能只有几十万到几十万不等。跨国公司无论是在中国开展业务合作,还是在其他国家开展业务合作,都离不开丰富的劳动力,只有劳动力丰富了才可以促进公司的发展,因此退出中国之间一定要再三考虑到自身公司的发展问题。

总而言之,中国的市场前景发展非常的广阔,也非常的有优势,无论跨国公司有没有在中国市场运行都不影响中国市场的前进和发展。

8. 请问天然色素的市场前景怎样怎样能较好的销售它谢谢!

简单的说,要生产、销售天然色素,一定要瞄准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价格好、利润高、当然,困难也很大。

天然色素面对的竞争主要在于与人工色素的竞争。比如说我们吃的粽子。地下工厂用硫酸铜把粽子叶染绿;天然色素所使用的是叶绿素铜,二者的价格相差非常大。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如果不是出口的粽子,本人不相信有多少工厂会用叶绿素铜,成本太高,价格太贵,和地下工厂的东西没法竞争。

由于产品是天然的,其卖点就在于健康。这一点广泛地被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所认同。由于购买力、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市场管制(法规)等等因素,这决定了大部分的市场在欧美等等发达国家。

而在这样的市场,有关产品的质量标准、产品认证等等,成本都很高 -- 很多分析仪器的价格都在6位数的。

大多数天然色素是从植物中提取而来,这对于原料的质量和生产控制要求就非常高。如果你自己有生产基地,困难稍微少一点。外购原料的话,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面对这样的市场,销售人员必须对有关的法规、质量、生产等等有所了解。英文好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不单是食品中,天然色素在药品中和保健品中也广泛使用。但是如果要做到这一块市场中,投入是非常大、风险也是很高的。虽然国外对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大多归属同一机构管理,但是要求的严格程度是不同的。比如说维生素C(还包括其他的维生素),中国的生产量非常大。但是直到2005年,中国所有销往美国的VC都是以保健品的名义出口的。如果能达到药品的有关标准(不单单是质量标准),价格会更高。

9. 08年全国食用油价的涨跌起伏情况

2007年的全球农产品牛市行情可谓波澜壮阔,历史高点不断得到刷新。原油价格持续高企,大豆及油菜籽种植面积的下降以及生物燃料需求上升,使得2007年全球大豆期、现货市场走出了平步青云的大牛市行情,CBOT大豆期货价格在12月创下了34年来的高点,CBOT小麦期货价格在9月份也刷新了历史纪录,而温尼伯商品交易所(WCE)油菜籽市场,12月份主力合约更是突破了1996年创下的494.50加元高点,从而创下了12年来的最高水平。在全球粮食、油脂等农副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的大背景下,再加上去年中国大豆、油菜籽种植面积的减少,以及国内植物油需求的飞速发展,2007年国内食用油市场也走出一波牛气冲天的行情,其中安徽、湖北四级菜油的价格年末每吨上冲至11000/元吨左右,四川部分地区价格甚至达到11400-11600元/吨;12月底辽宁地区一级豆油报11700-11900元/吨,四级豆油报11200-11400元/吨,张家港一级豆油价格12000元/吨,四级豆油报11500元/吨;天津港24度精炼棕榈油年末报价在9300元/吨,张家港地区24度精炼棕榈油集中报价在9200元/吨。
都创造出历史性的高点。进入2008年,受外盘利好因素支撑及国内原料价格坚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春节前后,国内油脂市场三剑客豆油、菜油、棕榈油继续大发牛威、狂飙突进!价格又攀上新的历史高峰。然而进入三月份,随着全球农产品市场风云突变,美国次债危机,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等利空因素不断涌现,国内外农产品期货盘面连续爆跌,受此影响,国内食用油价格也开始呈现高位回落的态势。

元月份:国际市场环境利多向好,油籽市场整体牛市基调不改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不断贬值,提振国际上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从而带动其价格大幅上涨;其次,原油期货价格屡创新高,并一举突破100美元的整数关口,促进了各国对生物柴油的开发力度,进而刺激植物油市场需求;另外,作为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美国已经通过新能源法案需要增加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这就刺激了玉米价格的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大豆以及其他油籽的种植面积将会受到挤兑,进而加剧了油籽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综合看来,由于国际市场环境利多向好,从而确定国内油籽市场进入2008年后,整体牛市基调不改。元月份,国内植物油三大主力品种价格分别再创历史新高,虽然下旬行情进入振荡整理区间,但油厂、贸易商的整体报价仍位于历史的顶部。元月份四级菜籽油全国平均价为11698元/吨,与上月相比上涨9.88%;四级豆油平均价为11461元/吨,与上月相比上涨7.33%。棕榈油价格也有所上涨,平均价格9750元/吨左右。

一、豆油价格在外盘的带动下再次上涨

元月上中旬,国内豆油价格受外盘期价大幅上涨的拉动,再次出现攀升,而国内由于工厂开工不足、油厂油源不多,较低的豆油库存及市场较强的看涨预期为油价上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外豆源逐步减少,国产大豆价格不断攀升,也为豆油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下旬,随着春节的临近,由于前期市场需求备货已经获到满足,各地大多只有零星的成交,油厂小包装罐装速度开始减缓,散油销售也逐渐呈现下降,各地油厂报价不积极,另一方面,油厂手中的货也不多,出货的压力不是太大。国家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开始显现出作用,抑制了不断上涨的豆油价格。因此,在外盘的回落,政策引导和后期需求方放缓等多重因素的压力下,元月末国内豆油价格理性回落,但由于基本面良好,价格仍在高位区间。

二、国内菜油价格随行上涨但市场成交量不大

元月份,在豆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国内菜籽油价格也出现上涨,但由于价高量少,市场购销清淡。随着外盘市场展开回调整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以及终端买盘匮乏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油脂期现货市场也将展开下行整理行情,但菜油市场基本面支撑强劲,在外围市场走软的情况下,菜油市场上升势头也有所减弱,但整体高位运行态势依然将难以改变。主要是由于上年度国内油菜籽产量大幅下降,国内菜油整体供应同比大幅减少,2006/2007年度我国油菜播种面积为660万公顷,较上年度减少40万公顷,减少幅度为5.95%,是近10年来油菜播种面积减少幅度最大的一个年度。播种面积严重减少是导致油菜籽产量走低的主要原因。2007年我国油菜籽的实际产量不到900万吨,较上一年减少19.16%,是近年来产量减幅最大的一年,而国际市场油籽价格的大幅攀升,使得国内买盘意愿较为谨慎,国内菜油供需缺口难有改善,因此,直到今年新季菜籽上市,国内菜油供应仍将处于偏紧状态,菜油高位运行基础坚实。

三、本月国内棕油价格先扬后抑

元月份,随着外部市场出现爆发性的上涨行情,国内棕油期、现货行情上涨动能再次集中显现,加上相关国产食用油价格同步攀高,共同推动国内棕油价格成功冲破万元关口。

首先,由于BMD毛棕榈油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给国内棕榈油市场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而外盘的大幅上涨,使得国外报价“水涨船高”,后期到货成本的提高,增长了贸易商的惜售情绪,大多不愿低价销售;其次,国内一级豆油价格坚挺,与棕榈油之间的价差巨大,对棕榈油市场有利;最后,国内贸易商心理普遍良好,对后市整体看涨,支撑了现货行情。行至下半月,国内棕榈油市场开始出现回调,这主要是受BMD毛棕榈油市场大幅下跌以及国内棕榈油消费需求清淡的影响。随着春节临近,市场备货需求减少,各港口库存相对可观,贸易商报价必然下调,但外盘长期趋势看好以及进口成本的高企将对市场底部提供一定支撑。

二月份:国内食用油市场价格继续大幅飙升,部分品种价格再创历史新高

由于我国油脂年消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以上,这就决定了国内油脂价格跟随外盘连动的必然性。进入2月份,在外盘趋势明朗的前提下,与外盘联动密切的国内油脂上涨便有了充分的理由,再加上雪灾对菜籽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国内依赖油脂进口的周期便将进一步延长。在外盘利好因素支撑以及国内原料价格坚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内食用油市场强牛不改,继续大幅飙升,部分品种价格再创历史新高。除了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再次持续回涨这一因素外,中国需求也成为主导外盘上涨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在中国春节前的雪灾造成南方油菜等作物受损之后,市场预期中国将大量采购大豆和豆油以弥补其他油料作物的缺口,因而刺激包括国际豆油、棕榈油的植物油期价大幅飙升,带动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上涨。但应看到,植物油市场整体供需依然较为平稳,市场成交量并没有明显的放大。本月四级菜籽油全国平均价为12536元/吨,与上月相比上涨7.16%;四级豆油平均价为12321元/吨,与上月相比上涨7.5%。二月末,张家港棕榈油价格达到12000元/吨左右。

一、外盘连创新高豆油看涨人气不减

二月份,由于CBOT大豆期价大幅上涨,期价不断创出历史高点,连盘紧随暴涨,期货市场全面暴涨极大鼓舞了豆油现货市场的信心,油厂纷纷大幅提高豆油报价。同时,由于春节前后国内油厂开工率较低,进口毛豆油到货数量不大,国内豆油供应偏紧,在贸易商入市积极性尚可的情况下,油厂跟随外盘提价愿望较为强烈,出现了惜售的心理,实行限量成交的策略。另外,豆油库存不大,油厂出货压力较小,在利多行情的驱使下,顺势高报价格符合油厂的利益。虽然豆油价格已近很高,但是在农产品特别是油脂价格普遍上涨的氛围下,其上涨的动力仍然强劲。应该说,春节后的豆油价格的上涨在预料之内,但是上涨如此迅猛却出于意料之外。在外盘豆类价格维持高位的情况下,现货豆油价格呈现易涨难跌的格局。

随着国内大豆贸易商及加工企业收购和生产活动的恢复,后期国内豆油市场供应逐步增长。

二、南方雪灾影响国内菜籽菜油价涨

二月份,湖南、江西、贵州等菜籽主产地,均出现了五十年未遇的雪灾,据农业部数据,雪灾中,油菜受灾面积4891万亩,成灾2777万亩,绝收615万亩。其中,受灾面积占全国油菜总种植面积的48%。受灾数字一出来,引起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激烈反映,年后国内油脂油料期、现货价格持续大幅攀升。使得今年国内菜籽预期减产的可能性加大,这无疑给本已紧张的油脂市场“雪上加霜”。二月份,国内菜籽本已断档,厂家大多停产,菜油总供给量不大,而进口菜籽到港价格过高,菜油成本高企,厂家惜售心理较为浓厚,从而推动菜油行情继续大幅走高。在豆油和棕榈油价格大幅飙升的推动下,国内菜油行情强势难改。2月19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尽管发生在南方的雨雪冰冻天气对油菜生产影响很大,但今年油菜籽产量基本可以维持在上年水平。由于去年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油料生产发展的措施,预计今年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会进一步扩大,国内油料总产量将会略高于上年。据发改委预计此次受灾约损失170万吨产量。而春播种面积的增加可能增加产量150万吨,扣除因灾减产数量后,预计全年油菜籽实际产量可能仅比上年减少20万吨左右,折菜籽油7万吨,相当于全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0.3%,对后期市场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三、国内棕榈油市场再展其强势行情

由于BMD市场的大幅上涨,提振了国内贸易商的心态,从而促使二月份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大幅上扬,也使得国内、外棕榈油呈现倒挂状态。随着进口棕榈油到港成本高位坚挺及豆油价格持续走强和季节性销售旺季将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国内棕榈油延续高位运行的格局。另外,由于国内一级豆油价格持续上涨,与棕榈油之间的价差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市场认为后期国内一级豆油仍有上涨空间,这无疑对棕榈油市场又是另一巨大支撑。但也应看到,由于前期采购的棕榈油陆续到货,沿海、沿江港口地区的卸货量集中增多,而受春节长假的影响,国内进口买家的棕榈油采购步伐明显放慢,同时,内陆地区异于常年的低温暴雪天气,更进一步影响到沿海、沿江港口的棕榈油装运与流通,造成部分港区的棕榈油库存压力开始显现,这有可能加剧后市大盘走势的振荡风险,但在二月份油脂市场大牛势的行情背景下,短期棕榈油市场高位运行的牛市格局较难改变。

三月份:国内外期盘连续下跌,带动国内食用油价格呈现回落

进入3月份以后,国内油脂市场笼罩在期货盘面暴跌的阴霾之中,以美国CBOT豆类期货为代表的国际农产品价格高位大幅回落,导致中国大商所、郑交所三大植物油期货市场连续出现跌停板,现货市场人气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两会”期间中国政府为平抑粮油物价,连续出台了相关调控政策与干预措施,将前期采购的储备油分批次交给中粮、益海、九三补贴加工成小包装直接投放终端市场,国内出现了现小包装油和散装油的价格倒挂现象,这也是造成三月中旬以后国内油价下跌的重要原因。另外,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信息,2008年2月份国内进口食用油698296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50%;今年1月至2月期间,我国总共进口食用植物油126万吨,同比增加了8.57%。其中,2月份国内进口豆油3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99.66%;今年前两个月总共进口豆油50万吨,同比提高37.33%。2008年1-2月,中国进口棕榈油62.7万吨,增长8.1%,占同期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量的49.8%,食用油市场进口量的猛增,对油价也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虽然3月中旬出现急跌,但3月国内油脂均价仍远高于2月。四级菜籽油全国平均价为12536元/吨,与上月相比上涨7.16%;四级豆油平均价为12321元/吨,与上月相比上涨7.5%;3月末日照、张家港、宁波棕榈油价格均回落至10000元/吨左右。

一、本月豆油价格先扬后抑表现疲软

3月上旬,在延续2月下旬的上涨势头之后,受国内外期盘连续爆跌,及政府补贴抛售小包装豆油消息传出的影响,国内的豆油价格调头向下,市场出现的恐慌性抛售加快了豆油价格回落速度,而贸易商多处于观望而不敢贸然采购,致使市场需求低迷。国内出现小包装油价格低于散装油价格的倒挂现象,一些贸易商回购小包装油而不是采购油厂的散装油。

另外,部分省、市地方储备库开始集中投放储备豆油,也给豆油市场价格增添了压力。目前正处于豆油季节性消费的淡季,终端需求难以得到放大,老百姓春节期间购置的食用油还没吃完,因此,在需求利空的压力下,豆油市场报价也显得较为混乱。但应看到,在3月份最后一周,国内外油脂油料期价出现报复性反弹,现货市场交易气氛稍有好转,这一方面是对前期期价快速下跌的修正,另一方面也说明全球油脂油料需求依然较好,供应偏紧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改变。随着油厂逐步停产的影响,后期国内的豆油市场仍将会逐步止跌企稳。

二、国、内外利空因素指引菜油价格高位回落

受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期大幅度增加以及美国经济形势担忧拖累,美豆价格走势还将呈现下行态势。此外,印度取消所有毛食用油进口关税,导致BMD毛棕榈油价格大幅下跌,使得国内棕榈油与豆油的价格优势减弱,价格逐步回调,必然对菜油市场价格形成牵制。近期东北三省的大豆种植面积预计比07年扩种430万亩,总种植面积预计可达5700万亩,这将给原本已经利空的油脂市场进一步带来打压。3月中旬我们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油菜生产及研讨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国冬油菜由于生长恢复较好,总产量不仅不会像暴雪之后评估的会减产10%,反而会由于种植面积面积的自己增产4.07%,这主要表现在单产会降低11.05%左右,而07年种植面积比06年增加了近17%,由于我国已经大面积推广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抗寒性强,虽然遭受50年不遇的雪灾侵害,受灾的湖北、江西、安徽等地油菜并不像早前预计的严重,随着雪灾对菜籽产量影响情况的明朗,国内外油脂品种的期盘价格开始回调,现货价格也跟盘回落,但由于其自身供给基本面偏紧,因此回落的空间不是很大。

三、库存不断高企棕榈油价格振荡回落

三月份,在国内食用油市场整体回落的压力下,国内棕油价格也呈现振荡回落的态势,BMD毛棕榈油上涨乏力是国内棕榈油市场下跌主要原因之一,国内供需矛盾的突出,基本面的利空也是影响行情走低的重要因素。从国内供需情况来看,港口陆续的到货导致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不断增加。今年1月份我国总共进口棕榈油40.5万吨,较2007年1月增加4.4%,创下历史同期进口量新高。2月份进口总量达到了32.8万吨,1—2月进口总量达到了73.2万吨的水平。由于1—2月雪灾原因,港口库存消化较为缓慢,进入3月份以后压力更为突出,个别港区甚至出现罕见的胀库现象。一般来说5月份以后棕榈油掺兑需求才会增加,消费才能进入高峰期。因此由于国内高熔点精棕油产品的需求尚未启动,而港口库存水平又不断攀升至近连年来新高,因此库存高企对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起到较强的压制作用。随着后期天气的转暖,棕榈油的消费将会有明显的增长,港口的出货速度也会加快,将对市场起到较好的支撑。而短期内,国内需求不会有明显改善,随着国内的陆续到货,国内库存压力仍将持续,而外盘的基本面依然不乐观,不能对其反弹的空间寄予太高的期望。另一方面,经过前期的持续下跌后,预期外盘和国内的下跌空间有限。

因此,综合来看,国内现货压力较大,尽管下跌空间有限,国内也难有实质性的上涨,短期内棕榈油市场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阅读全文

与中国棕市场前景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3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6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2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9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0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5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