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近年来有哪些重磅航天器,闪亮登场,光耀太空
2020年,中国航天全年共执行39次发射任务,发射载荷质量103.06吨,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4次发射。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任务序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面投入应用发射,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由5.5吨级到14吨级的跨越。
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完成在轨演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搭载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在轨期间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件打印。此次实验,是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也是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实验,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Ⅱ 知道中国的十大名船是哪些吗
1.中国首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东风号”,它为中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
2.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它实现中国驱逐舰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跨越;
3.中国首艘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向阳红十号”,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艘载有直升机的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能在全球所有海区航行;
4.中国首艘按国际标准建造的出口船舶“长城号”,它是改革开放后按国际标准建造的首艘大型出口船舶,开创中国船舶出口新纪元。
5.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092“夏”级),它是中国海军装备建设一次战略性突破;
6.中国首艘自行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油船“渤海友谊号”,它实现中国浮式生产储油船设计建造零的突破,是世界上首次将浮式生产储油船用于有冰海域;
7.中国新型常规潜艇(041元级),它集中中国舰艇武器装备科研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常规潜艇设计和建造水平有了新突破;
8.新型导弹驱逐舰“哈尔滨舰”,它是中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代表中国水面舰船武器装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最高水准,实现中国海军首访大洋彼岸;
9.航天测控船“远望三号”被誉为“海上科学城”,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新型航天测控船,可对卫星、飞船、潜地导弹等进行指挥、控制、测量,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航天测控技术大国;
10.中国首艘三十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德尔瓦号”,该船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中国超大型油船建造“零”的突破
Ⅲ 现在我国有多少艘远望船
这次一共有5艘远望号测量船。分别是远望一号、二号、三号、五号和六号。
Ⅳ 我国航天测量船综合能力及级别
“远望号”是中国航天远洋测控船队的名称,中国目前拥有6艘远洋测控船,分别命名为远望一号至远望六号。 “远望”号测量船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的一艘现代化测量船。“远望”一号建成于1977年8月,“远望”二号建成于1978年9月。该舰舰长190米,宽22.6米,高38.6米,排水量21000吨。 在“远望”号测量船上装备有完善的导航设备和精密的测量系统。 【远望1号】 远望一号船是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担负卫星、飞船和火箭飞行器全程飞行试验测量和控制任务。远望一号船于1977年8月31日在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船总长191米,船宽22.6米,船高38米,平均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21157吨。1978年部队正式组建,25年来,船先后30次远征大洋,总航程20.8万余海里,累计航时17376.1小时,出海总天数1166天. 【远望2号】 远望二号船是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承担我国航天飞行器的海上测量、控制、通信和打捞回收任务,是我国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船长192米,宽22.6米,高38.5米,满载排水量2.1万吨,最大行速20节,续航100天。远望二号船组建于1978年,20多年来,先后25次远征大洋,总航程30余万海里,累计海上作业时间1826天. 【远望3号】 远望三号船是我国第二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担负卫星、飞船和其他航天器全程飞行试验海上测量和控制任务。全船集中了20世纪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精华,汇集了我国当今船舶、机械、电子、气象、通信、计算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其硬件设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远望三号船长180米,宽22.2米,最大高度37.8米,满载排水量1.7万吨,吃水深度8米,巡航速度18节,最大航速20节,续航能力1.8万海里。 【远望4号】 远望四号船是1998年8月由原“向阳红10号”改建而成的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担负卫星和飞船海上跟踪、遥测、通信和控制任务。船长156.2米,船宽20.6米,最大高度39米,满载排水量12700吨,吃水7.5米。船舶巡航速度18节,最大航速20节,海上自持力100天,续航力18000海里。船体采用B级冰区加强,任意一舱破损而不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六下太平洋,四征印度洋,累计海上作业8723个小时. 【远望5号】 远望5号测量船于2007年9月29日在江南造船厂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远望五号测量船集船舶建设、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最新技术于一身,由通用船舶平台和航天测控装备两大部分组成,分为船舶、测控、通信、气象4个系统。满载排水量2.5万吨,抗风能力可达12级以上,能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 【远望6号】 远望六号测量船集船舶建设、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最新技术于一身,由通用船舶平台和航天测控装备两大部分组成,分为船舶、测控、通信、气象4个系统。满载排水量2.5万吨,抗风能力可达12级以上,能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 船上安装了S波段统一测控系统、C波段统一测控系统和C波段脉冲雷达等大型测控设备
Ⅳ 远望号测量船的远望五号
测量船用于航天测控,是我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航天远洋测量船。
远望5号测量船于2007年9月29日在江南造船厂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
远望五号测量船集船舶建设、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最新技术于一身,由通用船舶平台和航天测控装备两大部分组成,分为船舶、测控、通信、气象4个系统。满载排水量2.5万吨,抗风能力可达12级以上,能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
中国自1977年至1998年先后建成4艘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截至2007年9月共54次航行大洋,总航程130余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60圈,累计海上作业7000余天,先后圆满完成国内外应用卫星发射和“神舟”飞船的发射试验等63次航天测控任务。
远望五号与原来的4艘船相比,设计更加先进、美观,设备配置更加合理,数字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明显提高。船内采用光纤构建综合信息高速传输平台,各大系统能够利用这个平台扩展业务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具备海上智能会诊、排除故障的能力。全船成功采用了减震降噪技术和变风量空调系统,同时在舱室布置上也更人性化,功能更齐全,大大提高了船员长期远洋生活的舒适性。
远望五号和正在江南造船厂建造的另一艘测量船远望6号测量船,将构成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新一代“姊妹船”,建成使用后,将大大提高应对未来高强度航天飞行试验任务的能力,为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远望号测量船队相继攻克了船摇稳定、电磁兼容、海上标校、航天器轨道确定和改进、航天器海上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海上测控事业的一系列重大跨越。海上综合试验能力从过去两三年执行一次任务,发展到如今一年执行10次任务;执行任务的海域从太平洋扩展到三大洋;执行任务的能力从原来的单一测量,发展到如今的能测能控。
中国最新远望5号航天测量船和其姊妹远望6号将替代远望一,二号保持中国远望测量船队的四艘规模。
2016年1月,底返回中国的“远望五号”测量船,全年连续海上作业156天,刷新了远望号单船一次出航时间的历史纪录。
Ⅵ 神舟1号到13号,我国航天技术有了哪些飞跃
神舟一号 (1999年)
该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任务,也是神舟飞船的首次发射。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时在酒泉航天发射场由在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火箭发射升空,
飞船入轨后各测控中心和海上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首次测试。飞船按预定程序在轨运行14圈后,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随后,飞船建立返回姿态,制动发动机点火,飞船开始执行返回程序。
11月21日凌晨3时降落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主着陆场,任务获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