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文、汉语、华语、普通话、国语有什么区别
“汉语”和“中文”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汉语”更常在学术圈使用,“中文”在民间较常出现。另一种常见说法是,“中文”是中国语文的简称,以现代汉字为基准,强调“文”,“汉语”则更强调为汉民族语言。
在英语中,汉语和中文都翻译为Chinese。
北京大学出版的《博雅汉语》教材
很多人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单纯使用“Chinese”并不准确,因为汉语口语包含了官话、粤语、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语、闽语等七种方言,而外国人学习的多数学的是Mandarin Chinese,即汉语官话。
主持人大山的汉语比很多中国人说得好
我曾听一位英语某培训机构的词汇老师说,清朝时很多外国人跟清廷官员打交道,便根据“满大人”的汉语发音,把他们说的语言称作Mandarin。这种说法部分正确,因为Mandarin一词来自葡萄牙语mandarim,最早源自马来语的menter和梵文的mantrin,意思是明朝和清朝的大臣。
《宰相刘罗锅》剧照,清朝官员的装束因为香港僵尸电影的流行成为了经典cult文化
官话形成于元代之后,是明清时期的官僚通用语,清朝中期北京官话形成,逐渐成为汉语标准语
20世纪初,“国语”的概念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不过国语并不等同于官话,四川大学教授王东杰认为,国语和官话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1. 官话的主要区分对象是其他地区的方言,国语的区分对象是其他国家的语言;
2. 官话所包含的范围更广,如北方官话就包含华北官话和西北官话,北京官话和南京官话分别是北方和南方的代表语言,而国语以北京音为标准,语音、语法都是唯一的;
3. 官话注意的是字形,国语注意的是口音。
清朝末期,“普通话”的说法和“国语统一”观念一起从日本进入中国,逐渐流行开来。到了20世纪30年代,“普通话”成为左翼文人对抗旧政权的一个标签,他们认为,“国语”这个词本身含有国家机器压迫人民的意味,是“压迫弱小民族的工具”(瞿秋白语),“普通话”则是一个“无产阶级用词”。
建国后的1955年,教育部长张奚若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宣布大力推广以北京音为标准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可的汉语标准语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② 华语是什么语言
汉语,又称中文、汉文,其他名称有国文、国语、华文、华语、唐文、中国语,还有唐话、中国话等俗称。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分析语,有声调。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汉语包含书面语以及口语两部分。古代书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现代标准汉语。现代汉语方言众多,某些方言的口语之间差异较大,而书面语相对统一。
摘自网络~
不过我个人认为,大中华地区的语言都算华语,比如广东白话客家话潮汕话福建台湾方言等~使用中文的都算是~
③ 中国人说什么语言
中国语言以汉语为主,另外有英语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中国汉语可大致分为普通话和粤语(即广东话),普通话流行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省,覆盖全国各地,是中国的官方语言。粤语流行于中国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省,香港,以及广西少部分地区。
中国英语主要分布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香港澳门,这些城市由于对外贸易频繁,经常接触外国人,因此有需要使用英语。而香港原本是英国殖民地,其官方语言就是英语;澳门原本是葡萄牙殖民地,除使用英语外还使用葡萄牙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分布于全国各地,种类多而繁杂。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如朝鲜,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等族,有大片聚居区,人口均在百万以上,文字历史也比较悠久,他们的语言除了在家庭内部、邻里亲友间使用外,还在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领域中使用,甚至在一些邻近的或者杂居在一起的其他民族中使用。
第二种类型,如彝族和傣族,他们虽然也有成片的聚居区,有传统的文字,但是文字没有统一的规范,方言差异也较大,本民族的语言在社会上的应用不如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那么广泛。壮语和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载瓦语由于语言内部差别较大,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还没有形成,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很小,语言使用情况与彝语、傣语接近。
第三种类型,民族的语言只在本民族内部日常生活中使用,在政治生活、学校教育中往往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主要是汉语,有些地方也使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没有与本民族语言相一致的文字,一般使用汉字。属于这个类型的少数民族语言相当多,大约占语言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使用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④ 中国话为什么叫汉语
因为汉语是中国的母语,所以中国话又叫汉语。
汉语(Hànyǔ)又称“华语”、中文、中国语,是汉民族的母语,中国的官方语言,拥有15亿以上使用者。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主要流通于中国 (大陆和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海外华人社区。
汉语是分析语,有五种声调,属汉藏语系。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汉语包含书面语以及口语两部分。书面古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现代标准汉语。
现代汉语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现代标准汉语以北京语音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⑤ 什么是汉语
汉语,即汉族的传统语言,是中国通用语言,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属汉藏语系,与藏语、壮语、侗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都是亲属语言。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起源尚无定论,一说汉藏原始语言源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大约六千年前分化形成了汉藏语系的各种语言。另一种假说则认为该语系来自当今中国的西南部四川,大约在一万年前就已开始分化。汉语是从汉藏语系中分化出的语言之一。
2012年12月4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发布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汉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更好地发挥作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5)中国语是什么扩展阅读:
汉语语音特征:
1、与印欧语系相比,普通话语音有鲜明的特点: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huai(坏),但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lightning(闪电)。俄语Встреца(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
3、声调抑扬顿挫,富于音乐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听起来就像音乐一样动听。
⑥ 中国语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们的《汉语》。
旧称《国语》。
——也包括我们用的汉字。
⑦ 中国的Language是什么
中国的Language是汉语。
汉语(Hànyǔ)又称“华语”,中文,中国语,是汉民族的母语。拥有15亿以上使用者,为中国的唯一官方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主要流通于中国 (大陆和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海外华人社区。
汉语是分析语,有声调,属汉藏语系。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汉语包含书面语以及口语两部分。书面古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现代标准汉语。
现代汉语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标准语(普通话,国语)以北京语音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⑧ 汉语跟中国语的区分
汉语,指汉民族的语言,又称中文、华文、华语,属于汉藏语系,属分析语,有声调。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一般意义上,“汉语”这个词多指现代标准汉语,以北京音为标准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典范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在中国大陆汉语语言文字课本中称为语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陆之“普通话”,台湾之“国语”和新加坡之“华语”,在取音上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的,亦有一些汉字的读音在三者中根本不同[来源请求]。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正式语言之一,亦为当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目前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语言[来源请求]。在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等地,汉语被定为官方语言。汉语从口语上来说其各分支相似性极低,可类比罗曼语族各语言。因此有不少西方语言学家据此将汉语视为一个语族。而从文字、使用者(汉族)、政治、文化的统一性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中国学者认为汉语是个语言。中国大陆和台湾以现代标准汉语为通用语言。香港与澳门以粤语作为通用语言。境外华人多以粤语为通用语,亦以现代标准汉语、客家话、闽南话或其他汉语方言作为社区交际通用语言。汉语作为以表意文字为文字系统的语言,文字高度的统一与规范,现代汉语有统一和规范的语法。但是汉字在表音上面并不直接而确切。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汉字的读音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导致方言发音差异特别大。但是汉语书面语言规范,减少了因为方言差异造成的书面交流障碍。白话文运动之前所使用的书面语叫做“文言”,是一种以上古汉语所使用的以“雅言”为基础的书面语。白话文运动之后所推动的书面汉语通常被称为“白话”,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的现代书面语。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文言已经很少使用了。
⑨ 中国的语言是什么
中国的语言就是汉语,大学里面有一个专业叫做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就是研究中国语言学的。还有研究文学。
⑩ 汉语是什么
汉语(Chinese language)即汉民族共同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属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里最主要的语言。除了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大约有13亿(3000万人作为第二语言)。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 东北官话为辅助逐渐形成的。它的标准音是北京音。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 在广义上是指汉族的语言,狭义上指普通话,另外还有国语、华语、中文等称呼都是指汉语。毫无疑问,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世界上大约有1/5的人使用汉语作为母语。汉语也曾对其周边的国家的语言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例如日语、韩语、越南语中都保留有大量的汉语借词以及汉语书写体系文字。汉语是一种中国语文。
汉语作为世界特有的象形文字语言,文字高度的统一与规范,现代汉语有统一和规范的语法,尽管方言发音差异特别大,但是书面语言规范,没有地方语言差异造成的书面交流障碍。汉语的超方言性对维系中华民族的统一起了巨大的作用。
汉语属于独立语,分析语。汉语的书写方式是一种象形文字的汉字。五四运动之前所使用的书面语叫做“文言”,是一种以孔子时代所使用的以“雅言”为基础的书面语。五四运动之后所推动的书面汉语通常被称为“白话”,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现代书面语。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文言已经很少使用了,但是文言文中的某些部分仍以成语的形式保留在现代汉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