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最早的货币出现在
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出现在商朝,而后逐渐出现了“刀币”、“圆形方孔钱”、“元宝”等,宋代时由于贸易繁荣,货币流通量增加,在今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 我国最早的货币出现在什么时候
早在3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货币,而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有古希腊、古埃及和古罗马。
中国最初的货币是“贝”,后来是金银,再后来是纸币,这是历史上最主要的三种形式。当然除了这三种主要的,还有许多次要的。比如说“布币”。
在欧洲最早使用金币和银币的国家,是古希腊和古罗马。
③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货币是什么
现在钱这个东西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但是你们知道货币最早的是什么吗?最早出现在哪里呢?有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者根据自己的考察,发现最早的货币是一种叫做海贝的贝壳。
还是在商朝的时候,有人觉得这样做太麻烦了,你想着要背着沉沉的东西去换,效率也太低了一点。所以就开始了用海贝作为现在钞票的一种方式去互相交换。时间久了以后,大家都觉得这个比较方便,后面就慢慢接受推广了这种模式了。所以钱就慢慢一个朝代一个朝代流传下来了。
④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什么
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金属货币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某些国家和地区使用过铁质货币.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试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秤量重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这些硬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商代在我国历史上也称青铜器时代,当时相当发达的青铜冶炼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活动的增加.于是,在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贝币由于来源的不稳定而使交易发生不便,人们便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铜上,青铜币应运而生.但这种用青铜制作的金属货币在制作上很粗糙,设计简单,形状不固定,没有使用单位,在市场上也未达到广泛使用的程度.由于其外形很像作为货币的贝币,因此人们大都将其称为铜贝.
据考古材料分析,铜贝产生以后,是与贝币同时流通的,铜贝发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形式,即包金铜贝,它是在普通铜币的外表包一层薄金,既华贵又耐磨.铜贝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金银
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纸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宋朝年间于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⑤ 中国最早的钱币叫什么
北宋发行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中国最早发行的纸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称为“交子”的货币。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起初为私营性质,由十几户富商主持发行,可以兑现,也可以流通,称为“交子”。后由官府接管,改为国家办理,且分界发行,定期回收。所谓“界”就是交子的有效使用期限,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北宋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到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前后共发行了42界官营交子。
宋代发行的“交子”,公元九世纪发行的,是历史上第一种纸币。
交子开始发行时,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首届发行“官交子”126万贯,准备金率为28%,绝不滥印滥发,因而币值较为稳定。后来,朝廷为了弥补财政亏空便经常两界并用,延长交子使用期,或者滥印滥发,因而造成纸钱贬值。
南宋建立后,又由户部发行纸币,改为三年一界,并改称为“会子”。会子发行之初,天下就流传开这样一首民谣:“使到十八九,纸钱飞上天。”这首民谣是预言将会贬值。后来它竟果真应验了。
宋代发行的“会子”印样。中间横行大字“行在会子库”,指临时首都管理会子的部门。右上方印“大壹贯文省”;左上方印“第壹佰拾料”;中间印“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壹阡贯如不愿支赏与补进义校尉若徒中及窝藏之家能自告首特与免罪亦支上件赏钱或愿补前项名目者听”。
宋宁宗开禧以后,因应付军费开支,朝廷又滥发会子。到发行到十八界时,纸币已严重贬值,无法继续使用。于是朝廷便下令改用关子(银关),乃以十八界会子三贯当一贯使用,因而关子的价值更低,这时纸钱果真“满天飞”,应验了这首民谣了。
据《宋史.五行志四》中记载:宋朝初年,陈抟便有使用纸钱不能通行的说法,当时全国只用铜钱,没人懂这话的意思。到后来使用交子,会子,再后来的关子,价值越来越低,所以有“使到十八九,纸钱飞上天”的谣谚。
⑥ 中国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是什么
中国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是货贝,它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货币。
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都与“贝”有关。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
铜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6)中国最早的货币叫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极为重大的演变:
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中国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以后又经历了秦、唐、汉、魏晋南北朝,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⑦ 中国最早的货币出现在
中国最早的货币出现在商朝
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⑧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一种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类货币;
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等地,年代为公元前19至前16世纪,距今约3500年以上。
经过加工的天然贝币形体一面有槽齿,贝币光洁美观,小巧玲珑,坚固耐磨,便于携带。
这类海币主要出产于我国的东海、南海等地海域,反映了商代商业交流的情况。
拓展资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
先秦时期的货币,各诸侯国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在不同地区使用形制各异的刀币、布币、环钱。秦统一中国后,中国货币主要以环钱为主要形制。
到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⑨ 中国最早的钱叫什么名字
中国金、元、明三代纸币交钞、宝钞的简称。宋代始发行纸币,称交子、钱引及会子;钞则为凭证文券的名称。金初使用辽、宋旧钱,贞元二年(1151)开始发行纸币,称交钞,与钱并行流通。钞面币值分10等,一贯、二贯、三贯 、五贯、十贯5等称为大钞,100、200、300、500、700文5等称为小钞。大定二十九年(1189)后,交钞改为不限年月行用,并大量发行。承安二年(1197),铸造银币承安宝货 ,与交钞相兼用。由于交钞发行不当,币制贬值。元中统元年(1260)十月,发行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宝钞或中统钞,不限年月通用,与银并行流转。中统钞币面价值分10文、20文、30文、50文、100文、200文、300文 、500文 、一贯文 省、二贯文省10等。当时习惯称钞一贯为一两,50贯为一锭,100文为一钱,10文为一分 。至元十一年后逐年增印 ,出现贬值。至正十年(1350),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许与历代铜钱并用;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钞的背面印“至正印造元宝交钞”字样,每贯当铜钱一千文。十六年以后,公私所积之钞都不能行用。明洪武八年(1375),印造、发行大明通行宝钞。钞额面分6种:即一贯、500文、400文、300文、100文。后又加发10文至50文小钞5种。宝钞四周有龙纹花样 ,上面题有“大明通行宝钞”6字 。明宝钞中的一贯钞,票面长一尺 ,宽六寸。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纸币。弘治以后,公私收付几乎全部改用银( 小交易用钱),钞法无形中废止不行。
⑩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货币是什么
最早的货币是上古时期的天然海贝
中国古代货币演化简史
1、 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2、 金属货币:铜仿贝与钱镈(布)(黄帝后期黄河中下游开始充当等价物)。
3、 西周时期的货币。
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 。
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a、铜贝与铜块;
b、钱与布在关洛三晋地区正完成向金属货币的转化 。
4、 春秋时期的货币
空首布:流通于关洛三晋地区,“周、郑、晋、卫”主要为平尖空首布 。
刀化(货):流通于东方齐国,模仿一种生产工具。
蚁鼻钱:流通于南方楚国的铜仿贝。
5、 圜钱:圆钱圆孔、圆钱方孔。
三晋及周布币区的圜钱。
秦圜钱:以两为单位,一两钱圆形圆孔无廓,半两钱圆形方孔。
6、 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
战国黄金流通以斤、益为单位,以南斤为主。
7、 秦朝时期的货币
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8、 西汉时期的货币
三铢钱、四铢钱、五铢钱、皮币、白金币 。
9、 东汉时期的货币
铁钱: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五铢钱:公元40年,光武帝从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 。
10、王莽时期的货币
二年:错刀、契刀、大泉。
六年:废错刀、契刀、五铢钱发行小泉代替五铢钱,流通大 五物: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
六名:金贷、银贷、泉贷、布贷、龟贷、贝贷。
二十八品
11、汉代的货币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仍是法定货币单位,单位由镒改斤,1斤=10000钱 。
汉武帝时期模仿麒麟马蹄有麟趾金(圆)和马蹄金(椭圆)。
西汉时期主要用于赏赐和馈赠,王莽时将黄金收归国有,东汉以后黄金减少,赏赐用丝绸、布帛、铜钱。
12、三国两晋的货币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复五铢钱的流通;
蜀:直百钱;
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两晋:未铸新钱,西晋主要沿用汉魏之五铢及各种古钱,东晋元帝渡江后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流通的旧钱。
十六国:河西凉州刺史张轨恢复五铢钱,汉兴钱为我国最早的年号钱。
13、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刘宋:四铢钱;
南齐、萧梁:第一次大量铸铁钱,曾铸铜钱、五铢钱、短百;
陈:大贷六珠;
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东魏:沿永安五铢;北齐:常平五铢;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间以绢布交易,五岭以南则以盐米布交易。
14、隋唐时期的货币
隋文帝铸统一的标准五铢钱成为境内流通中统一的货币!
唐法定货币流通制度时钱帛兼行
武德四年废五铢铸开元通宝钱,规定了成色标准脱离量名钱体系,以重量作为钱币的名称。
15、唐末五代的货币
会昌开元钱(背面有文字的开元通宝钱,后来各州都将州名铸在钱的背面)。
五代十国总体比较混乱,周世宗铸周元天宝为铸钱最多的一次。
白银开始进入流通(铜钱减少,绢帛较小的可行性,白银逐渐进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为器饰或财富收藏(银饼、银铤)、贿赂、谢礼、军费供应、地方进献,五代十国之后公私蓄积白银的风气逐渐形成。岭南道、江西道产银最多。
16、两宋时期的货币
宋代的年号钱:在通宝钱规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号。北宋初发行的货币为宋元通宝与开元通宝无差别,之后还有太平通宝、淳化通宝,历代皇帝每次改元都会重铸新的年号钱。文字都是通宝、重宝、元宝等但是字体有所变化,真、草、隶、篆、行都有。
北宋铜钱区: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东西等地。
北宋铁钱区:四川
北宋铁钱并用区:陕西、河东
南宋铜钱区:东南、
南宋铁钱区:两淮、京西、湖北
南宋铁钱并用区:荆门等地
交子:完全客兑现的信用凭证、货币,只能在四川使用。
钱引:不用作货币,只用来兑换,可以在四川之外使用(宋徽宗改交子为钱)
南宋会子:最初在东南地区民间发行,后来政|府设立会子库,完全仿照川引的方法发行会引。
地方性货币:淮交、湖会、川引、银会子 。
17.元代的货币
中统钞时期:奠定元纸币制度的基础,元朝不铸铜钱。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钱以贯、文为单位 。
至元钞时期:元朝最重要的货币,与中统钞并行流通。
至正钞时期:元代在制度上严禁白银流通,但在民间已有不少使用,纸币与白银相联系。
18、明清时期的货币
大明宝钞:钞面以 来计,发钞没有准备金,允许人民持金银换大明宝钞,支付有限制,旧钞可换新钞;1481年纸币崩溃,1581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19、近代的货币
铜铸币从制钱到铜元
银币从银两到银元(流入中国最早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银元,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奏请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元,光绪十六年正式批准开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