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华报告: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偏低,这主要是因啥造成的
最近,清华大学对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分析,从报告中来看,当前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偏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房价过高,高房价让居民可支配的收入空间变得挤压,物价上涨同样也让居民被迫去降低自己的消费占比。
三、高房价下的居民可分配收入不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偏低的又一重要原因就在于初次分配中在供房上投入过多。自2016年起,我国劳动报酬和中国居民消费率在提升速度上均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房地产和基建设施对经济的效益拉动变低,在这两个产业的就业人群数量减少。劳动报酬占比则得到了提升。高房价所带来的居民负购负担不断加重,对居民的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部分地区商品房上涨的价格过快,给中低收入者带来巨大的压力。
⑵ 为什么中国人均工资这么少
中国人收入低的原因:1.欧洲借债过日子,拉高消费和收入。2.美国印刷海量美元拉高自己国内经济,美元吸血全球经济。虚高的欧美经济及不对称的产出势必不长久,但也相对拉低中国的收入。3.中国国内巨富卷走了大量财富,大部分钱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上,比如资源性质的财富本应全民所有,现在有许多归到个人手上,加大贫富差距。中国社会一般富不过三代,是因为古代社会经常暴乱,财富会定期重新分配,按照智力能力重新分配。现在不鼓励战争暴乱来重新分配。但私有经济和共有经济无法平衡只会加大贫富差距,扩大缩小人的社会价值。4.中国聪明的人、能人太少、厉害的大多被欧美吸引过去,留下爱国的或者能力普通的。能人少创造的价值也会少,我们不仅得培养能人,还得留住人。可以通过计划生育让厉害的人多生后代、提供好的社会环境吸引能人留下,来改善这一状况。5.欧美技术垄断很多年,技术上的差距让我们必须购买欧美贵物品。
总体讲:中国人的收入低和人多没直接关系,反而和能人少有关。中国人一般都会中文,中文比世界上的大部分拼音文字新进,相对国外,中国人有智商优势。中国在古代世界领先几千年不是没有原因的,靠得就是智力。但是没有延续辉煌是因为牺牲逻辑、实用迁就文言文的对称优美,让思维受限不能提高,现在破了以上缺陷,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引领世界。
⑶ 中国工资为什么这么底
因为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
我国工人工资低有几个原因。
1. 因为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就业难度大,就业竞争压力大。促使企业压低工人的工资。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大量破产、大量重组,大量工人失业、下岗。企业效益不好,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只有大量削减工人工资。
3.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廉价劳动力,造成企业原有工人的工资相对水平越来越低。
4. 改革开放后,企业资产重组,大量私有、民营、外资企业涌现,这些企业要进行原始资本积累,主要依靠加重剥削工人,来获取利润。
5. 教育路线不正确。这些年来,高校拼命扩招,凡成绩高的学生都去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毕业后,都不去当工人,结果,高不成,低不就,搞设计不行,当工人也不行,我国培养了几千万书呆子。社会上看不起工人,只有素质低的人才去当工人,当然工人工资低。
6. 我国现在技师、高级技师很缺少。能工巧匠很缺少。
⑷ 我国有6亿人收入不足1000元,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国的人数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几乎工作了的人都会拿到一份工资,然而每个省市的人均工资贫富差距非常大,2019年的时候北京市民平均工资达到了17万多,也就是相当于每个人平均每个月有14,000的工资。这个工资金额在一些地方来看,也许是很高的,但是在北京市这个工资并不是很高。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有6亿人口平均收入不足1000块钱,这真的是相差十几倍的差距。
三、我们应该怎么增加自己的收入?
在中国不一定只靠工资拿收入,除了工作之外,我们还有业余的时间可以做一些兼职,如果自己的可支配收入比较多的话,还可以自己创业,当然创业前期是很难受的,忍不了的话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人才跑到哪里公司都会用高额的工资聘用的。
⑸ 为什么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那么低
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例并不低。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的数据。2018年中国有80%的工薪阶层月薪低于5000元,平均月工资约为3000元,属于中低收入群体。另外20%的工薪阶层月薪高于5000元,平均月工资约为1万元,属于高收入群体。
2019年中国工作人口7.7亿,预计其中有大约6亿上班族。2020年中国从事经营交易的市场主体为1.4亿户,2019年中国个体户为8261万户,城镇个体就业人数为11692万人。假如按照1.7亿工作人口从事个体经营,那么中国约有6亿上班族。
那么,按照前文推算,中国收入前20%的上班族约为1.2亿人,平均月薪1万元,高收入工薪阶层的工资总额为14.4万亿元。收入后80%的上班族为4.8亿人,平均月薪为3000元,中低收入工薪阶层的工资总额为17.28万亿元。中国工资总额约为32万亿元。
2019年中国GDP近100万亿元人民币,所以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约为32%。
世界各国工资总额与GDP之比(工资占GDP比重):
1、欧美发达国家比例最高约为55%。
2、南美洲平均是38%。
3、东南亚,菲律宾泰国是28%。
4、非洲国家多在20%以下。
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约为32%,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但还是要高于非洲国家。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202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
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一般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进行销售。
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的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
⑹ 中国人为什么收入低
中国人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有三,可以与首富美国作一对比:第一,进入工业化时期时间短,而美国工业化200年了。第二,中国的资源禀赋比较差。例如,我们13亿人口只有18亿亩耕地,而美国3亿人口有54亿亩耕地。更不要说美国的石油储量大等因素了。第三,美元是世界货币,仅仅依靠印刷货币就能得到巨大的财富。
⑺ 中国为什么高消费低收入
事实上中国绝大多数人恰恰不是这样的。
高消费低收入只能是属于旱涝保收的一个群体,也就是说我可以透支未来的钱,比如我是个公务员平均每天工资150元,但是呢我今天可以买1000元的手机,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我明天还会有150的收入,后天也是,今后每天都是,我甚至可以贷款去买房子,因为我每天挣多少钱是固定的,不用为明天挣不到钱而担忧,而且有住房公积金。再说企业,全中国为企业打工的上班族又有多少人能够像国家规定的那样得到企业垫付的一部分养老保险金?
中国十四亿人口真正体制内的有多少?真正在保障齐全的大企业的人的有多少?没点数不会去查吗?农民和打工人你要知道工资是干一天算一天的,即使有钱也不敢花的,因为第二天一切都是未知数。
⑻ 为什么中国人均收入与我们的生活认知差距这么大
认知差距巨大是因为认知方法存在差异。
举个例子:
2021年,中国人均GDP是1.2万美元;法国人均GDP是4.35万美元。人均GDP相差3.6倍。
2021年,中国人均收入是3.5万人民币;法国的人均收入是3.6~3.9万欧元,折合人民币大概25~28万人民币。人均收入相差7~8倍。
中国的人均收入/人均GDP=0.4375,法国的人均收入/人均GDP=0.86~0.96
官方统计出来的人均GDP只是相差3.6倍,为何民众的收入却相差7~8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不管原因如何,你感觉到人均收入与对生活的认知差距很大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客观上我们的人均GDP很低,而我们的人均收入更低。所以,不是你的感觉出了问题,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最后,请不要去相信禅宗、心学那套“见山非山,见水非水”的唯心感性说辞,那是懒人、闲人的最爱。人不会无缘无故感觉到不好,如果我们感觉到不好,肯定是客观上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产生了这种感觉。我们该做的是去寻找到那个事实,然后寻求解决客观矛盾的办法。
⑼ 在中国,为什么国民平均收入这么低,房价却依然可以那么高
1、房价(房地产价格)是指建筑物连同其占用土地在特定时间段内房产的市场价值,即房价: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是房地产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最重要的调节机制。房价的价格定位由多种因素构成。
2、房价有三种存在形式:要约价格、成交价格、申报价格。要约价格随市场行情随时波动,成交价格是供需双方博弈后的结果,申报价格是向政府管理部门登记的结果。而广泛使用的房产成交价格往往是申报价格,而申报价格质量非常差。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