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疫情为什么俄罗斯

中国疫情为什么俄罗斯

发布时间:2022-10-18 18:38:33

⑴ 疫情没有中断中俄人文领域合作,俄罗斯副总理为何这么说

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25日表示,“疫情没有中断中俄人文领域合作。中俄两国在该领域的稳定互动是战胜新冠疫情的重要因素”。她说,深化中俄两国人文领域合作,是“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优先发展方向。

⑵ 俄罗斯取消所有新冠防疫措施,俄罗斯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俄罗斯现在采取优胜劣汰的防疫态度了,与新冠共同生存

⑶ 比较各国抗疫斗争,分析中国取得抗疫斗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取得抗疫斗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我们积累了重要经验,收获了深刻启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党的领导处于突出地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百年以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的巨大力量。

2、党中央坚强领导是夺取抗疫大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中央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

党中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

3、领导核心指挥若定是夺取抗疫大战胜利的定海神针

沧海横流有砥柱。习总书记在抗疫大战中自始至终充分发挥了定盘星的作用。2020年1月7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

1月20日,习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月23日,武汉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关闭了涉及人口达千万的离汉通道。



4、组织动员起来汇聚成夺取抗疫大战的强大合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组织紧急行动、高速运转,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筑牢织密抗击疫情传播的严密防线。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无数个堡垒构筑了疫情防控的万里长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抗疫大战是一场人民战争,党员干部是最耀眼的先锋

疫情使得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面对新冠疫情,各级领导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让党的旗帜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有25000多名优秀分子在火线上宣誓入党。

6、进一步发挥好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最大优势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和执政力的广大而深厚的基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我们要总结抗疫斗争伟大实践的经验,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把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最大优势进一步充分发挥好,奋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以上内容参考 共产党员网-抗疫大战的重要经验与深刻启示

⑷ 俄罗斯澄清中国病源论,俄罗斯的新冠毒株主要来自欧洲吗

“中国病毒”这个言论起初是来自美国,在欧洲市场认为是中国船舶制造新冠病毒的国家有很多,不管是出于政治立场还是受害者角度,中国能够最先发现病毒,并且抑制病情就足够西方国家怀疑中国的病毒真实性。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布言论疫情的来源是动物,并不是人为的制造。俄罗斯政府认为不应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发表不利言论,试图通过谣言将疫情源头归咎于任何一个国家,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而且普京也表示疫情不会恶化中俄关系,中俄一直是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外交关系。而“美国优先论”的美国却成为了世界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这个连贫困国家都不想支持的美国,真的有信心“领导”世界吗?还是先控制住疫情再说大话吧。

⑸ 湖北新增3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本轮疫情的源头来自哪里

今年9月份全国各个城市相继出现了新冠疫情,并且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其中包括有四川,成都,内江,宜宾,贵州,贵阳,遵义新疆内蒙古,深圳,天津等地都相继出现了新冠疫情。

但有不少人表示本次疫情是由于菜市场管理失误造成的,也有不少人表示本人疫情是由于旅游家庭在旅行途中造成的人传人感染的,但具体是什么情况还是要等待溯源结果的调查。因为本人湖北恩施州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第1号感染者据说是1,对来自贵阳市的旅游家庭,我们都知道目前贵阳市的疫情是非常严峻的。但是我觉得,不管本轮恩施疫情来自于哪个省份造成,但可以肯定的是本轮,疫情应该是旅行途中造成的传播与扩散,和旅游旅行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⑹ 俄罗斯疫情中背靠中国发展经济遭遇结构性阻力

外交官2/2刊发Nicholas Trickett的文章,分析受疫情影响,俄罗斯经济依靠中国加速恢复恐怕会遇到不少结构性的困难。

俄罗斯的经济在去年的危机中比预期的要好。尽管预测较差,但总体GDP仅下降了3.5%-4%。克里姆林宫采取了相对有限的危机支出措施,寄希望于中国和其他经济体能够迅速复苏,以隔离经济损失。虽然,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俄罗斯的主要出口产品,但在去年最后几个月却遭受了打击。不过,莫斯科似乎还是很幸运。包括黄金在内的多种非石油和天然气商品在夏季进入牛市,这得益于中国5月的500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

中国的支出面向投资和企业,其中许多企业生产出口商品或建造房屋和基础设施。当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球各经济体在多波感染、封锁和服务需求受限的情况下挣扎时,中国的商品出口却在12月前激增到创纪录的水平,仅12月就有780亿美元的顺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由于俄罗斯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不足,才让俄罗斯决策者,在刺激性支出中免于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然而,好消息还不止于此

过去十年,中国在维持俄罗斯石油出口收益,进而维持经济模式方面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经济体都要多,2008年至2019年间,仅中国就占到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一半以上。中国的消费复苏已经落后于工业从危机最严重时期的复苏,虽然经济终于接近平衡,但仍被锁定在结构性放缓的增速上。

炼油巨头中石化目前预测,由于新冠状病毒的影响和电动 汽车 的加速采用,中国的石油产品需求,会在2025年达到峰值。没有人能够确定能源市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有一点会很明确:这次冲击与全球金融危机完全不同,油价长期回归高位的概率,最多只是微乎其微。克里姆林宫因自己现有的经济结构已经耗尽了俄罗斯的增长潜力。随着中国对能源需求的支撑作用及其增长构成在疫情后发生变化,莫斯科将不得不努力应对自己在国内政策的失误。

世界的供应方,团结起来吧!

俄罗斯任何实质性的经济复苏都需要更高的油价,现实的油价在每桶60-65美元之间,高油价能产生超额预算收入和更高的商品和服务中间需求的组合,以维持2018-2019年看到的停滞型增长。油价目前在每桶50美元以上,但是,对欧洲疫苗推广困境和更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菌株的担忧,正在压低任何积极的前景。俄罗斯在OPEC+内部对油市的供应方管理,会有助于稳定油市,但却加剧了参与减产所带来的问题。它们通过推高价格来管理预算赤字、卢布汇率以及国家货币储备和银行业的 健康 状况,已经成为一种必须。但是,减产减少了国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波及到其他行业,包括制造业,去年制造业经历了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净萎缩。通过缩减产量来确保油价稳定,最终会因为抑制国内需求而挤压经济增长。

俄罗斯的贸易顺差,反映了它的主要资源出口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因为只有这种需求才能推动经济增长及其商业周期。有趣的是,就在5月到6月油气价格开始缓慢稳定的过程中,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竟然从顺差变成了逆差。随后逆差扩大,11月份达到55亿美元。看来,中国以出口国为中心的刺激措施,会将更多的生产推向了俄罗斯,这可能得益于比欧元兑卢布更好的汇率。但是,长期来看,赤字对莫斯科来说会是一个大问题。麻烦来自于俄罗斯试图出口更多的东西,如何影响其国内经济,以及双边贸易如何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依赖性互动。

消失的农业

但是,目前农产品出口却出现了问题。去年小麦价格飙升,因为国内消费了更多的粮食,创纪录的夏季高温影响了收成,而俄罗斯的出口配额也挤压了国际价格。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去年收成1.329亿吨,比2019年增长9.7%。尽管产量水平很高,但是,由于出口价格对生产商在国内报价的影响,面包和意大利面等基本商品的价格在2020年底开始大幅上涨。

这在政治上十分敏感,价格上涨使可支配收入减少了近5%。俄罗斯的应对措施是实施更严格的出口配额,提高小麦出口关税,并设定价格控制。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加剧短缺,同时试图迫使贸易伙伴吃下涨价的苦头,消化俄罗斯国内原本会发生的通货膨胀。这并不能给中国决策者带来信心,让他们在扩大俄罗斯市场准入的同时,慢慢改善中亚粮食出口商的市场准入。即使俄罗斯扩大了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也不清楚他们是否能够抵消可能成为持续的贸易逆差,即使是很小的逆差。

达到成熟期

在疫情危机过去后,北京国内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试图保持可持续的复苏。对房地产泡沫崩溃可能使GDP收缩高达5%至10%的担忧,促使银行抑制房地产贷款,可能使未来一年的增长放缓。更多的国企被允许违约,使金融业的一些风险得以化解,但也让一些投资者感到担忧。较新的锁定措施也可能进一步伤害到消费支出。虽然中国在2020年大踏步前进,并提振了俄罗斯经济,但这种态势在2021年正在发生变化,增长放缓就在前方。

中国经济成熟为消费型经济,对俄罗斯的经济模式意味深着一记重拳。如果没有石油和天然气的强劲外需增长,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将面临下降,因为国家政策拒绝刺激内需,同时保护大部门免受贸易竞争。中俄关系早已不需要象征性的紧密联系。跟着钱走,很是明显。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对俄罗斯投资仍持怀疑态度,因为大多数联合项目被政治化,贸易仍受到严格控制。而且,中国从现状中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俄罗斯。

⑺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是什么

这次新冠疫情会给中国与全球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爆发,至今已有两年了。疫情对中国与全球实体经济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总体上看,现阶段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很大,其冲击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五个。

1.经济衰退

这几年,整个全球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增长停滞。 根据202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世界经济可能会以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增长.美国2020年一季度开始GDP收缩4.8%,终结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4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已陷入“大封锁”,预计今年全球经济萎缩3%,其中发达经济体萎缩6.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萎缩1%,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2022年,在全球通胀高企、金融环境可能收紧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近日同时下调了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2和2023年全球增长预期从4.4%和3.8%下调至均为3.6%,世界银行则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4.1%下调至3.2%。从目前看,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这次全球大流行不仅仅是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而是严峻的就业危机和经济危机。同时,新冠疫情可能导致更多人失业;在美国,申请失业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之一的十年扩张已经结束。

再来看中国的经济情况。当2020年疫情爆发时,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达到-6.8%。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着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进入2022年3月以来,中国疫情出现反弹,且病毒传播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三大特征。今年2-3月以来,疫情影响促使深圳和上海两大全国经济中心先后采取区域封锁等隔离措施。尽管这一举措对限制疫情的传播发展已经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从经济影响来看,这将直接导致制造业及服务业劳动力供给出现阶段性短缺。同时,交通物流的封锁和限制将影响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正常流通,并进一步对广大中小微企业形成冲击。而且,动态清零政策要求对局部聚集性疫情进行快速严格防控。这意味着城市居民日常出行和生活将受到影响,人员的流动和聚集下降将直接影响餐饮,零售,旅游及房地产销售等服务行业。考虑到上海和东南沿海经济大省持续受到不同程度的疫情困扰,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将阶段性放大。

2.全球市场动荡

疫情爆发以来,富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日经指数均出现大幅下跌。2020年3月18日,美国股市再度暴跌,触发本月第4次、史上第5次熔断,这也是道琼斯指数近3年来首次失守20000点。受疫情影响,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从3月23日起关闭交易大厅,完全转向电子交易。美国股市10天内发生4次熔断,而美股自1987年熔断机制建立以来共发生过5次熔断,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997年。美三大股市市值一度缩水2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总量。道琼斯指数自2017年以来首次跌破2万点。欧洲和新兴市场股市也经历多次熔断,英国、德国、法国等国股指累计下跌一度超过40%,进入技术性熊市。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大幅上升,信贷市场信用风险增大。如此阵仗,让89岁的巴菲特也惊叹活久见,巴菲特可是股神呀,活了这么久,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但也让他感叹这太不正常了。网友们还替他开启了段子接龙:

2020年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一次美股熔断。

2020年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两次美股熔断。

2020年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

2020年3月16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四次美股熔断,我太年轻了……

2020年3月18日……

还有网友调侃道:“巴菲特说一辈子就看见五次熔断,我10天就实现了四次,看来我要比股神厉害。”

虽然疫情对股市的冲击是短暂的,但若疫情持续蔓延,全球股市将进一步受挫。这几年的股市表现也是如此。

3.全球产业链突发中断

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利益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可以说,现在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国家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你在为各国疫情重创、美股暴跌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的时候,火马上就要烧过来了。或许你没有亲戚同学在美国,你没有购买美股,美国的疫情似乎和你毫无关系,然而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则没有如此简单——美股大跌,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毫无疑问也损失惨重。

中国平安下跌 13%、微博下跌 19%、阿里巴巴下跌 10%,网络下跌 21%,股价下跌公司就需要改善财报来继续维持股价。在疫情需求抑制的情况下,裁员就是缩减成本的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或许失业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一个简单的逻辑——国际疫情水深火热,国际消费者就会减少消费,而直接后果就是我们东莞的工厂的订单就会被撤掉,我们的工人就会失业回家。全球产业链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美欧英是以服务业为主要输出的经济体:更多输出技术、品牌;

中日德意是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要输出的经济体:更多输出产品、实物;

而其他国家则主要输出上游产品:更多输出石油、原材料。

以中国为例,中国作为“中间产品”供应商在世界各地区的份额:

1.苹果全球限购了,因为我们的富士康不能正常开足马力生产了;

2.澳洲的龙虾卖不出去了,因为中国的餐馆在疫情期间纷纷关门了;

3.泰国的旅游业按下暂停键,因为中国的旅客隔离在家不敢出门了;

4.韩国的现代汽车工厂停产了,因为中国山东的供应链工厂停滞了;

5.巴塞罗那国际电信展取消了,因为中国的电子消费品牌没法参展了:

据不完全统计,《财富》杂志1000强企业中94%经历了供应链中断。每一个国家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全球供应链是一副多米罗骨牌,任何一块倒掉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4.各国庞大财政货币刺激政策的隐患有可能不断显现

面对疫情,全球各国都在想办法解决。很多人觉得既然疫情主要就是怕带来流动性危机,那直接放水不就得了,美元是美国自己印的,又怎么会出现危机呢?其实对于这点,也真的不是大家想想的那么简单。对于给实体注入流动性,像美国的两万亿刺激计划那样,无法就是分成两块,一个是给老百姓放钱保民生保消费。但是放少了,可能信用卡等债务都还不够,放多了,企业又没生产,时间一久就很容易出现资金多货币少而出现通胀的问题。

而给企业放水也是一样。因为一旦随着消费的恢复和企业的复工,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速度就会恢复,而此时对银行来说,其实是有钱放不出去的情况下,那就很容易出现全面通胀的局面。

所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是简单的放水或某个政策就能解决的,其根据影响时间的长短产生的伤害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各种政策的把控上也是会有一定的后遗症。假如没有放到关键点上,那就会出现过量的资金流入地产和金融市场导致新的风险点出现。而又解决不了实体经济的问题。

在社会总需求因为疫情明显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当下,各国在实施货币政策刺激的同时,新的财政刺激政策也在发力,财政政策很可能可以也应该扮演比货币政策更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疫情期间或疫后财政政策更为积极和重要呢?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着名的经济学学家,凯恩斯,英国的财政经济顾问,在1931年世界经济在萧条的情况下,提出了一个挖坑理论,当然这个挖坑,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给别人下套,设陷阱。而是无事找事做。说得更直白点,就是当经济不行时,大家都没事做,当然也没有收入,那们政府就雇佣一此人把好好的马路挖一些坑,然后在把这些坑修好,有人说,这不就是没事找事嘛,但也正是这无事找事,才让人们有事做,有事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消费,才能拉动经济运行。

针对这个挖坑理论,有很多人杜撰很多有趣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据说是杜克大学的胡佛教授讲述的:“1934年在华盛顿的一家酒店的房间中,当我正准备与凯恩斯共进晚餐时,他善意地讽刺了我在搁架上挑选毛巾而避免弄乱其他毛巾时的小心谨慎。他用胳膊一扫一下就将两三条毛巾扫到了地板上。他开玩笑地说道:我确信与你非常谨慎地避免浪费相比,我对于美国经济更加有用,因为通过弄乱这些毛巾可以刺激就业。”

古老的道理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凯恩斯却说,刻意制造的麻烦是可以帮助别人的。这里面的逻辑就是凯恩斯主义常说的“挖坑理论”——顾客弄乱毛巾,酒店就必须多雇服务员来整理,而服务员岗位增加,更多的人通过当服务员获得了收入,他们的消费又刺激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拉动效应。

历史上,在很多经济危机时,都用过这个挖坑理论,最为典型的就是罗斯福新政,当时处于1931年的经济大萧条,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经营者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三个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时亦称三R新政。救济主要针对穷人与失业者,复兴则是将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准,针对金融系统的改革则试图预防再次发生大萧条。

⑻ 俄外交部发言人用为中国加油,自疫情发生后俄罗斯对我们提供了哪些支持

2月1日,俄罗斯SPB电视集团捐赠的5万只医用口罩送到成都。
2月5日,俄罗斯防疫专家将同中国专家合作研制疫苗,共同抗击疫情。
2月8日,俄罗斯援助中国的体积为190立方米抗疫物资。

⑼ 中国摆脱疫情影响并实现经济复苏,俄媒是如何分析的

中国从今年年初就开始控制疫情,经过将近半年的努力,疫情得到了控制,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俄罗斯媒体是怎么说的?

我们国家能够审时度势,能够锐意进取,能够大胆创新,我们的经济才会如此快的恢复,美国第二季度的经济下滑得厉害,大家对我们的经济有什么看法?

⑽ 当西方媒体借疫情“埋汰”中国,俄罗斯人是怎样为中国发声的

当西方某些国家利用自媒体对中国落井下石时,俄罗斯的外交部部长直接对西方国家的这些行为表示震惊不理解,并表示俄罗斯会与中国一起共度疫情。

西方国家借媒体“埋汰”中国
当中国还在和新冠行病毒肺炎做斗争之时有的西方国家,却利用媒体来造谣和混淆人们的视听,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德国的一期报刊,以“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制造”为封面。这就是在讽刺中国制造。这些报道不仅会胡乱地引导那些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还会制造恐慌,甚至导致种族歧视。而我觉得这些国家就是嫉妒中国,看中国这几年发展的越来越好,不做点妖心里不舒服。要知道现在面临这项疫情的可不仅仅是中国,韩国日本,许多国家都已经出现了被肺炎感染的感染者,并且人数在持续的增加,所以这场疫情战并不止在中国打响,还在世界许许多多国家同时打响,此时选择落井下石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多次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国抗击疫情

甚至连总统普京都直接表示自己将和中国站在一起,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同在对中国人民表达最诚挚的祝福,希望我们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除此之外,俄罗斯的各个市长,各个州长都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阅读全文

与中国疫情为什么俄罗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0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4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5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7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5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0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6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