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少年中国说赞颂了什么

少年中国说赞颂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2-10-18 22:12:33

A. 少年中国说描述了少年与国的关系歌颂了中国伟大前程表达了希望祖国什么的愿望

少年中国说描述了少年与国的关系歌颂了中国伟大前程表达了希望祖国繁荣昌盛、富强团结的愿望。

B. 少年中国说赞美了少年什么样的特点

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青少年热切希望以及希望祖国富强的爱国情怀。作为一个少年,我们应该热爱学习,努力学习,团结友爱,真诚地交朋友。

针对日本人称我中国为“老大帝国”,愤然回击,称中国为少年中国;因为少年象征着国家如朝阳般蓬勃兴旺,生机勃勃。
少年中国说赞美了少年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以“红日初生”,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以“鹰隼试翼,风尘翕张”的冲天气势,喻我中国少年创造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干将”两句,前者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后者是以刚刚磨砺过的宝剑比喻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

C. 少年中国说全文描绘了什么激励了什么,表现了什么。全文先写了什么,在写了什么,最后赞美了什么

巜少年中国说》全文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

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3)少年中国说赞颂了什么扩展阅读:

从文体语言上来说,《少年中国说》也很有代表性,长短交替的句式、韵散结合的文风,尤其是前此提及的新词汇、新意象的大量引入或创造,无疑是对中国古代散文使用的词法、句法系统进行了颠覆。

就文体而言,《少年中国说》融辞赋、四六、律句、古文于一炉,各体之间自由穿梭而又流利畅达,彰显出作家深厚的操作文体的艺术功力。在中国文学语言、文体演进史上,梁启超的散文无疑是从文言文转变为白话文的过渡形态,并直接导出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方向。

《少年中国说》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鼓励他们奋然而起,投入到改造中国的战斗中去。文字语言特点是高度凝练、概括,气势宏大,感情饱满。

文章多为四字一句,而且押韵,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大量地引用了典故,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D. 少年中国说歌颂了什么的精神

《少年中国说》歌颂的精神是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鼓励他们奋然而起,投入到改造中国的战斗中去。《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E. 少年中国说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说》用初升的太阳,奔腾的黄河,腾跃的蛟龙,啸鸣的乳虎,展翅试飞的鹰隼,珍奇的花蕾,刚磨好的宝剑来赞美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F. 六年级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少年智则国智赞颂了什么

一、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指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二、此文为作者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初期所写

文中极力赞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三、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者,学者大师,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戊戌变法运动领袖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鼓吹改良主义,坚持立宪保皇立场;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提倡“新文体”。辛亥革命后,曾拥袁反袁,与段祺瑞合作。晚年讲学于清华大学,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着有《饮冰室合集》。

G. 少年中国说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少年中国说用了红日、河流、鹰隼来赞美少年中国;“红日”来赞美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流”来赞美少年中国发展的无可限量;“鹰隼”来赞美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红日”来赞美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流”来赞美少年中国发展的无可限量;“鹰隼”来赞美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

作家从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指出造成国势衰微的根源——“中国老朽”,亦即制度的因袭、官员的守旧。进而,作家指出创造少年中国的力量在于“中国少年”——富有创新精神和爱国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与此同时,形象化的表现手法揭示了中国老朽与中国少年对于民族和时代的迥乎不同的责任心。

在鲜明、冷峻的对照中,作家提出了“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政治主张。在此基础上,梁启超以激昂饱满的诗人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国少年奋发有为而少年中国豪迈崛起的振奋民志、激动人心的画面:美哉我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7)少年中国说赞颂了什么扩展阅读:

从艺术上来说,《少年中国说》的价值首先在于其颠覆性地丰富了传统散文的意象体系。文章不仅用“夕照”、“瘠牛”、“秋柳”、“陨石”等民族的、传统的、为人熟知的形象对“老”作多侧面的展示,从而对清帝国的衰败萎顿进行了系统批判;

而且大量地运用了“死海”、“金字塔”、“西伯利亚大铁路”等新时代、新生活、新知识、新事物提供的丰富形象,从而巧妙地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中华帝国之外的更为广阔、丰富、鲜活、跃动的新世界。

H. 少年中国说赞美了少年什么样的特点

少年中国说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

文中极力的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从思想上来说,《少年中国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一方面,文章极具批判的力度,对中国这个“老大帝国”逐层进行解剖,并对那些手握国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状态作了无情的批判。另一方面,作者反复描述的“少年中国”则又寄托了作者渴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爱国思想和积极乐观的民族自信心,同样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质。

I. 《少年国中说》这篇课文赞颂的是什么,讴歌的是什么

《少年中国说》这篇政论,其鲜明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它强烈的批判性.此文以主要篇幅用于对中国这个“老大帝国”逐层进行解剖.其中心扣住一个“老”字.而在备述“老大帝国”的种种“老大”现象之后,特别去着力揭示当时那些手握“国权”的“老朽之人”的卑微的人格,空虚的灵魂,尸位护权的自私心理.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老”“少”,主要表现在灵魂、精神的“老”“少”,而国家精神的“老”“少”,又主要取决于“握国权者”其人如何.他说,西欧、日本之所以称中国为“老大帝国”,首先“则以握国者,皆老朽之人也.”而这些人本来就无德无能,“自其少壮之时”,就不知亚洲、欧洲为何地,汉祖、唐宗为何人,再加上封建伦理、官场倾轧的“搓磨”“陶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其肉体已非盲则聋,非跛则瘫,“步履”须左右扶捉,“言语”更“不能自了”,而将“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交于其手,国家精神怎能不老,民族气血怎能不衰!更严重的是那些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们,在极端自私心理的支配下干出来的坑害民族、贻误国家的种种行为.在中国古代的散文作家中,很少有人以冷静、客观的心理分析见长,而梁启超在这里几乎是借用了欧洲小说家描摹人物心理的手法,对那些手握国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状态作了无情的解剖.他说这些人,“积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喏、磕头、请安、千辛万苦”,才弄到“红顶花翎”,“中堂名号”,自然要“出其全副精神”“以保持之”.这些人,“既七十矣,八十矣”,“今日且过”,管它明日;“今年且过”,管它明年!为自己能够“快活”地了结余生,自然甘愿“割三头两省之地”,“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人民”、“赎我一条老命”!“以此为国,安得不老且死”!这真是入木三分的精彩刻画!梁启超以“老”为中心,对清帝国所作的系统批判,确实抓住了封建政体的痼疾.但是,他对于“少年中国”的本质、特点、精神、追求的描述却是朦胧的、肤浅的,而把一切希望不加分析地寄托于中国新起的一代少年,也是片面的进化论观点.他对于少年中国的未来,于字里行间,虽然充满了炽热的情感,但他到底也没能指出一条奔赴未来的可行之路.

J. 少年中国说激发了我们什么的精神

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青少年热切希望以及希望祖国富强的爱国情怀。

《少年中国说》先提出本文的论题,标明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理想和追求,再通过老年人和少年人性格的对比来说明国家的强弱。最后展望赞扬中国的美好前途,号召少年们担当起振兴祖国的责任。

在鲜明、冷峻的对照中,作家提出了“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政治主张。在此基础上,梁启超以激昂饱满的诗人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国少年奋发有为而少年中国豪迈崛起的振奋民志、激动人心的画面:美哉我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0)少年中国说赞颂了什么扩展阅读:

从艺术上来说,《少年中国说》的价值首先在于其颠覆性地丰富了传统散文的意象体系。文章不仅用“夕照”、“瘠牛”、“秋柳”、“陨石”等民族的、传统的、为人熟知的形象对“老”作多侧面的展示,从而对清帝国的衰败萎顿进行了系统批判;

而且大量地运用了“死海”、“金字塔”、“西伯利亚大铁路”等新时代、新生活、新知识、新事物提供的丰富形象,从而巧妙地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中华帝国之外的更为广阔、丰富、鲜活、跃动的新世界。

阅读全文

与少年中国说赞颂了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0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4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5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7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5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0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6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