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乒乓事件始末是什么为何退赛详细讲解下
退赛原因:
2017年5月29日,孔令辉因涉讼被暂停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工作之后,中国乒乓球协会组织力量对事件原委进行了认真调查,随着工作的深入逐渐暴露出乒乓球队管理上的各种深层次问题。
由于原总教练刘国梁主要精力放在男队工作上,为更有效地加强队伍建设,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奥运备战效率,中国乒乓球协会决定对国家乒乓球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不再设总、主教练,改为分设男、女两个教练组。
鉴于刘国梁对中国乒乓球队的贡献和个人能力,协会提出他担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希望他在更高的平台上继续发挥队伍管理、训练、比赛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同时为协会改革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队员退赛:
2017年6月23日,在成都举行的国际乒联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男子单打16进8的比赛中,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马龙、许昕、樊振东及主管教练秦志戬、马琳,在未经中国乒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放弃参赛,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事件结果:
针对该事件,中国乒乓球协会(中国乒协)决议中国男队全数退出即将举行的菁英航运2017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澳大利亚公开赛。女乒队员则不受影响按原计划参赛。
(1)中国乒乓球队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退赛影响:
中国男队退出本次澳大利亚公开赛后,日本选手水谷隼、丹羽孝希、中华台北选手庄智渊、白俄罗斯选手萨姆索诺夫将作为男子单打前4号种子出战本次比赛。
刘国梁回应:
针对中国乒乓球公开赛期间国乒三名队员退赛一事,国乒原总教练、现任中国乒协副主席刘国梁通过其个人微博公开道歉。刘国梁表示:
中国乒乓球队是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国争光和国家形象是任何事情和感情都不容触碰的……出现弃赛虽然事先我毫不知情,但是这几个运动员教练员都是我带过的队员,说明我在思想教育和管理上还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我代表他们向广大球迷鞠躬致歉!
⑵ 乒乓球的起源地不是中国,为何中国这么强
中国乒乓球之所以强大,部分是因为国球普及率高。许多孩子从小就开始练习乒乓球。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但现在英国的乒乓球不是很好。在国外,乒乓球作为一种休闲的娱乐方式,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并没有成像NBA那种规模,因为欧洲和美国最具商业价值的运动往往是剧烈和令人兴奋的,比如拳击、赛车、足球和足球。这种身体消耗量很大,有肉搏感的运动让人们像看角斗士一样情绪高涨。
我们经常需要用木头做一个球拍,用石头做一个球桌。它非常适合贫穷的中国,易于发展。因此,中国掀起了乒乓球热,这也是因为其他运动不容易普及。在中国,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人打乒乓球,就像美国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人打篮球一样。从儿童到老年人,他们对乒乓球的浓厚兴趣使更多的中国人加入了打乒乓球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出现如此多乒乓球人才的原因。
⑶ 国乒宣布退出亚锦赛,刘国梁为何这样做
刘国梁宣布中国乒乓球队退出亚锦赛的真正原因,乒乓球亚锦赛和全运会的时间有所冲突。很多人觉得到国际上参加比赛,对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也是一次锻炼,但是实际上亚锦赛的水平远远没有全运会的水平高,所以让运动员参加全运会来锻炼球技更为重要。在中国和中国自己的球员来打乒乓球,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锻炼,远远要超过去国外打那些国际比赛。
三、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更愿意和国内的选手交手在一次采访当中,刘诗雯表示中国乒乓球水平要远远高于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事,所以运动员们更希望和国内的运动员交手。世界冠军陈梦也表示在国内打乒乓球谁也打不服谁,水平肯定是高于国际水平的。
⑷ 世乒赛女团决赛中国队迎战日本队,强势夺冠,我国乒乓球为何这么强
我国喜欢乒乓球的人口基数十分巨大
乒乓球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为擅长的体育项目,也被誉为我国的国球,这是因为我国喜欢打乒乓球的人群实在是太多了;我国的居民上至七十岁的老头老太,下至七八岁的小孩,都能够在乒乓球台上进行乒乓球运动,每天早上和傍晚都能够看见大量的居民在乒乓球台上进行运动,这也会为我国乒乓球队选吧出很多游走的乒乓球运动员;同时我国乒乓球也有十分辉煌的历史,比如着名的乒乓球外交让我国和美国关系缓和等等,所以我国的乒乓球队一直以来都是实力强劲。
⑸ 中国的乒乓球为什么这么厉害
中国人之所以乒乓球打的这么好,主要是因为国家支持,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中国人身姿矫健,场地及运动器材要求小,代代相传的技术,以及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国球”。
我们都知道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所以不光是我们对它特别关注和赋予重望,另外运动员也是承载着无比的压力和希望,所以肯定会在训练中无比刻苦,那么取得一个好成绩是必然结果。
最后希望这次东京奥运会中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满载而归!
⑹ 为什么中国的乒乓球这么强
中国人如此擅长乒乓球有很多原因。有人认为中国人擅长乒乓球是因为有天生的遗传优势。但是,根据遗传学在体育运动中的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表明某些种族在某种类型的运动中具有遗传优势。所以我们也可以排除这种原因。
以下是解释中国乒乓球为什么这么强的一些比较靠谱的原因:
1、高手云集
2012年的中国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决赛是在周雨和方博之间。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他们?那是因为他们分别在世界排名第85位和第69位。最终19岁的周雨获胜,他曾先后击败马琳和张继科。
中国的乒乓球运动高手云集。许多欧洲国家拥有一个真正的“世界级”球员,但中国似乎拥有更多的“世界级”球员。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哪个运动员敢放松警惕。无论他们目前的表现如何,顶级球员都无法选择“轻松”下来,你不能确定会入选国家队。
因此,所有球员都在奋力改进和出类拔萃。顶级球员正在努力保持他们在球队中的位置,而年轻或排名较低的球员正在争取一个位置。让所有运动员都非常努力地工作。
2、“无情”的选拔方式
在为国家队选择球员时,有着近乎无情的方式。如果年龄较大的球员没有表现,会被年轻球员所取代。更不会浪费时间或金钱给不太可能成功的球员。资源分配给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球员,或那些将来可能会成为最好的球员的运动员。
3、强化训练
我认为这一点并不是特点重要,因为所有顶级国际球员都在全职训练并且非常努力地工作,但仍然值得一提。中国乒乓球队的训练非常努力。通常采用每周六天七小时的形式。训练包括与陪练定项练习,多球训练,实战训练等。
4、个人陪练员
在大多数国家,球员在他们的球队中一起练习。在中国,球员都有个人专门的陪练员。显然,这些专业陪练员会模仿其他国际球员的风格,以此训练中国球员。
这还不够!如果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员,那么找到一个比你更好的人来练习将会很困难。但是我国的球队已经找到了办法,让两个陪练员组成一个团队。一个正手,另一个反手。作为一个团队,甚至比世界上最好的球员更加强大!
5、早期专业化人才培养
中国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乒乓球运动技能测试。有潜力的孩子从5岁就被转移到乒乓球专业体育学校。从12岁开始,就可以成为全职运动员。
6、国家大力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鼓励人民群众发展体育运动。由于乒乓球本身对场地要求不高,便于开展,大家对毛主席又这么信任,所以这项运动在全国开展得很好。之后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对乒乓球的重视程度一直很高,所以参与乒乓球的人就越来越多。
⑺ 乒乓球为何是国球
第一方面,乒乓球曾经开创了乒乓外交,在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我国的外交事业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使得乒乓球的地位一下子提升了不少,国内喜欢和热爱乒乓球项目的热门也越来越多,乒乓球成为了大众运动。
第二方面,乒乓球虽然不是起源于我国的本土运动,但却在这里落地生根,得到很好的发展,国乒的球员们不断在各类大大小小的乒乓球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为国争光。
第三方面,相比足球,篮球等其他的 体育 项目,乒乓球的成绩更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亚洲人的体质总的来说适合进行小球运动,比如乒乓球和羽毛球。
但是,乒乓球不是什么法定的 体育 类的国球,而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国球,也希望通过这一代又一代的乒乓人的努力,国乒能够更上一层楼。
原来乒乓球是国球,小球大国外交,确立中美关系;球员勇于拼搏,敢于夺冠,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国人为之振奋,为之自豪;教练员同心协力,为国争光,没有罢赛风波,国人教仰;全国男女老少喜爱乒乓球,爱它的纯洁无暇,爱它的品质高尚。然而,自从罢赛之后,本人认为,乒乓球已经不是国球,而是国耻!乒乓球台是少数人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平台,乒乓球是少数人升官发财谋取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乒乓球赛争金夺银,不是为国争光,而是为个人谋利益,传递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小团体主义等非正能量!总之,如此的折腾下去,乒乓球赛还是早点从奥运会剔除为好,让乒乓球早点回归自然本色为佳!一介书生,看不下去就喷岀来!敬请斧正!
我是乒乓那些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959年3月,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容国团在男子单打中,最后与九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争夺桂冠。针对西多肥胖的身材,他发球长短兼施,配合拉侧上旋,把拉杀的角度加大,在先输一局情况下连胜三局,战胜西多。容国团的名字第一次刻在圣·勃莱德杯上,为中华体坛健儿首获世界冠军者。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马龙圣·勃莱德杯上复制杯永远的留在了中国。
1961年,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容国团为中国第一次获得世界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
邱钟惠,1953年进入中国女子乒乓球队。1961年获得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团体赛、女子双打第二名 ,成为中国获得世界女子乒乓球比赛冠军的第一人(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
1971年,中国老一辈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去日本参加乒乓球赛,当时发生了一个非常巧合的时间,一位美国的乒乓球队员误上了中国队的车,庄则栋随即就上前和这个美国人打了招呼,并且还送他一个小礼物。在当时中美关系十分紧张的时期,庄则栋的这个举动立刻成为了各国媒体街头巷议的焦点。以这件事为契机,中美双方就开始了着名的乒乓外教,不久美国 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在去年的4月19日,参加2019年世乒赛单项赛的中国队与美国队部分运动员在场馆内进行合练,当时主流媒体报道;这是近50年来前两国乒乓外交的延续,也为正在申办2021年世乒赛单项赛的美国休斯敦和2022年中国成都的团体赛加油助威。
在奥运会的是 历史 上共产生了24枚金牌,其中的20枚金牌被中国队夺得,分别是男子9枚,女子11枚
而在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上,中国一共获得了115枚世界冠军,请问这么多的世界冠军,哪个国家或地区能拥有呢?这个起源于欧洲,发光于日本,中国将其玩到极致的项目?不称为国球还能称为第二运动吗?
如果您觉得语言有空洞的话,那么我们有数据来说话。i刘国梁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说道乒乓球在中国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中国乒乓球人口将近有1亿,大概由专业选手2000人+业余体校30000人+民间乒乓球爱好者8300万人构成。
因为刘国梁说的8300万人是每周两次以上,一次一小时以上的,如果再加上参与频率没这么高的,数目会更惊人,可以轻松突破1个亿的水平。
笔者小时在河北长大,对河北的人数做过统计,河北乒乓球的水平在全国差不多前6水平,除了上海、北京、山东、这几个强省外,与解放军、辽宁、江苏、四川不相上下,在白杨、牛剑锋统治力极强的时代,多次获得过全国乒超的团体冠军。而河北报名注册的专业选手就有200多名,业余选手3000多名,爱好者90000多名,其中能进国家一队、二队的每年有20多名,可见这是一个群众基础很庞大的塔底在,在这些好苗子当中,在精品中选极品,输送到国家队。现在人气爆棚的孙颖莎、梁靖昆都是来自河北省的输送。
可见一个好的运动项目,要有群众基础,还要参与人多,才能在选材面上范围更广。才能称之为国球,可能有人说足球、篮球群众基础也很广泛啊,可是你不要忘记,足篮所取得的成绩能和乒乓球相提并论吗?甭说世界冠军了,冲出亚洲都很艰难?您说是不?
乒乓球运动发源于英国,却盛行于中国并成为“国球”。其只所以成为我国的国球,正是因为中国在乒乓球运动的 历史 上,长期占据着极高的地位,而且乒乓球在我国的外交史上有浓重的一笔,为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另外,乒乓球深受国人的喜爱,在我国的全民普及程度较高,这才使得乒乓球成为了中国的“国球”!
一、乒乓球的发展历程
乒乓球运动发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由网球演变而来。作为一项球类 体育 项目,自诞生以来就备受 体育 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可谓是老少皆宜。
到20世纪的1926年,德国在柏林举办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并设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此后乒乓球才逐渐被亚洲化,进入了发展的高速期,并于1988年被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二、乒乓球的变革
1.赛制的变革
乒乓球单人比赛原来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2001年改为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
2.“小球”变“大球”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大球,从而取代38毫米小球。
如此微小的尺寸调整,却足以让乒乓球的旋转、速度与弹性发生明显变化。乒乓球由此进入了40+的时代。
三、“乒乓”外交
1971年的春天,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实现了对中国的 历史 性访问。中美两国的乒乓球友谊赛在北京上演,巨大的政治影响却向太平洋两岸散播开来,为中美人民的交往和中美两国的外交突破敲开了大门。从此,中国打破欧美的封锁,逐渐打开了走向全世界的大门。
这就是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也是中国外交的“破冰”行动。
1971年到197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100多个。尤其是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乒乓球为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国球”,当之无愧!
四、乒乓球在中国深受国人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号召“发展 体育 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因为对场地要求不高,简便易行,深受国人的喜爱,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所以在全国开展得比较好,普及程度较高。
原因一:亚洲人的骨骼生来灵活,非常适合乒乓球运动。
原因二:乒乓球开展条件要求低,参与性强,这是中国乒乓球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因三: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健体、健脑又健心。深受国人喜爱。
原因四:乒乓球是技巧和智慧的象征。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因此,乒乓球运动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得到了国人的普遍喜爱,技术水平比较高,因此可以被称作“国球”。
五、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赛场取得骄人的成绩
1959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后,中国的乒乓运动长盛不衰,在世界各大乒乓球比赛上连连夺冠。
回顾中国乒乓球队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汉城奥运会2枚,巴塞罗那奥运会3枚,亚特兰大奥运会4枚,悉尼4枚,雅典3枚……多年来,中国乒乓球队一直以“梦之队”的姿态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乒乓球项目也是中国代表团最为稳固的夺金点之一。
时至今日,中国乒乓球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荣誉遍地开花,世界大赛舞台上共计斩获冠军总数多达238个,其中包括了28个奥运会冠军,是乒坛当之无愧的霸主。
六、球星的影响
多年来,中国选手一直在乒乓球项目中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男子项目中的容国团、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许绍发、张燮林、陆元盛、蔡振华、陈新华、郭跃华、江嘉良、王涛、孔令辉、刘国梁等等,女子项目中的邓亚萍、乔红、王楠、张怡宁等冠军球员,群星璀璨。
中国乒乓球队员也是一代又一代秉承着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为国征战,为中国 体育 立下了赫赫战功,令世界瞩目,国人振奋、扬眉吐气。他们也以球星的身份和力量影响着国人对乒乓球的喜爱。
七、总结
所以,乒乓球能够成为中国的国球被发扬光大,绝非是偶然,而是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么多年它能够屹立于世界乒坛,成为中国的 体育 王牌,它代表着中国人敢于拼搏的信念,也代表着一种凝聚力,这样的 体育 运动怎能不令人喜爱,又怎能不强大?
正是因为乒乓球在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上的重大贡献、以及较高的普及程度和无可比及的大赛成绩,被称为“国球”,当之无愧!
乒乓球成为国球,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国乒战绩足够辉煌。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乒乓球队就一直是世界乒坛的劲旅。在引领了乒乓球技术变革的同时,还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最近二十多年以来,更是囊括了九成以上的大赛冠军,几乎处于独孤求败的地位。
第二:乒乓球运动在中国普及程度极高。
乒乓球属于技巧型运动,对球员身体要求不高,可谓男女老少皆宜;而且乒乓球对场地空间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一张球台和两副球拍即可,器材价格也相对低廉,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平民运动。所以在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里,都能看到乒乓球爱好者的身影。
第三:乒乓球运动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 历史 贡献。
早在1971年,以庄则栋为首的中国乒乓球队出访美国,象征着两国政治邦交正式破冰,随后美国总统和国务卿相继访华,两国也顺利建交,中国重新回到了国际政治的大舞台上,这就是着名的“小球转动大球”事件。
为何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有的人回答是我们普及度高,是我们国家队成绩好;但我认为这不一定合适,因为很有可能是先定了国球,后续才是普及度大幅上升的。
之所以是国球,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乒乓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在世界上崭露头角的 体育 项目,第一个获得了世界冠军的项目(多特蒙德世乒赛 容国团夺冠),为当时还比较穷困的中国人民打了一针强心剂,我们也有 体育 项目能够在世界上获得冠军了。可以说乒乓球是我们扬威立国的一个运动,一个号角,一个标志!
至于后来的乒乓外交、包揽世乒赛金牌,是一步一步的水到渠成。所以,这才是我们将乒乓球定位为国球的最大原因。
一、中国的乒乓球为国家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得过世界冠军。参加过三次奥运会,一块奖牌也没拿到。外国人嘲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号召“发展 体育 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运动在全国开展比较好。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世界瞩目!国人振奋!此后,中国的乒乓运动长盛不衰。在世界乒乓三大赛事中金牌数均居世界第一位。至2005年,共获冠军143.5枚,其中世锦赛100. 5枚,世界杯赛27枚,奥运会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揽世锦赛全部7个金杯,两次包揽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可以断言,这样的成绩,任何外国都不可能超过。
二、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十分普及,得到国人喜爱
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条件不苛刻,可参与性强。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内室外都能打,有钱没钱都能打。条件好的可用高级球台打,条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没有球台用几张桌子拼起来也能打。天气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风大雪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就可以打。
而且,乒乓运动又是一项全身运动,健体健脑又健心。相对于足球篮球等运动,它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自己可控制运动量,非常有利于普及……。总之,这项运动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得到了国人的普遍喜爱,普遍水平比较高,因此就可以称作国球。
三、乒乓球为中国的长治久安做出过贡献
现在报纸上关于纪念“乒乓外交”的报道不少。说的是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锦标赛期间,中国选手庄则栋与美国运动员科恩邂逅,毛泽东主席抓住这一契机,因势利导,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一举打破国际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封锁,成就了“乒乓外交”的 历史 佳话。1949年到1971年与我国建交的只有34个国家,“乒乓外交”后,1971年到1979年与我国建交的达到了100多个。尤其是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有人称赞为中国的“小小银球转动了地球”。
(转)
各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球,美国的篮球、巴西的足球、俄罗斯的冰球等等,说到中国的国球,答案毋庸置疑的就是乒乓球。之所以能成为国球,一定是因为这项运动对于整个国家有着很特别的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乒乓球会成为中国的国球了。
⦁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一直被扣以“东亚病夫”的帽子,在国际 体育 赛场上不要说取得名次了,就连国人的身影都很难见到。不过在1959年的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勇夺男子单打冠军,为中国获得了 体育 比赛中的首个世界冠军,从此也正式开启了中国的 体育 之路。
⦁ 着名的“乒乓外交”让国人对乒乓球有着与众不同的感情。通过庄则栋与美国队员科恩的一个意外小插曲,直接促成了小球转动大球的完美效果,以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等事件,顺利打破了两国僵化的冰冷局面,进而恢复了国与国间的友好交往。
⦁ 如今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乒坛上占据着绝对强势的统治地位,无论男队女队在成绩上都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从成绩上来看,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理所应当的,无论是奥运会还是其他同级别的国际大赛,中国乒乓球队的表现永远让人踏实放心。多次包揽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大赛的全部金牌,这样的成绩任何国家都是难以超越的。
⦁ 乒乓球在中国有着极高的普及率,可以说辐射面“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每个人拿起拍子都会打几下,深厚的群众基础正是我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关键原因。
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就是来自乒乓球运动员,1959年容国团在德国多特蒙德获得第25届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这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民来说是振奋人心的大消息。正值推广全民健身的时期,乒乓球无论是在室内和室外都可以开展,因此成为了被广泛推广的 体育 运动。至今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也能看到无论是伟人,普通群众打乒乓球的画面,乒乓球一直是我国 体育 运动的主流。
中国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金牌的数量,在经历了80年代末到90年代早期男乒低谷的时候还拿下了近30年将近80%的金牌。从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大家庭以来,7届奥运会28块金牌,中国队拿下了24块。这种傲人的成绩自然在国民心中的分量不一般。
乒乓球在外交领域也起到过重要的作用。1971年,毛泽东主席决定要求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正是这次“乒乓外交”开启了改善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的大门。时至今日,乒乓球也在为改善和增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关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多次为国与国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而乒乓球作为国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庞大的群众基础。国外媒体专门做过一项分析报道,中国乒乓球之所以这么强,有3亿人都会打。在我们的公园里有用于休闲 娱乐 的乒乓球台,学校里有常规的乒乓球队,还有业余体校和一些私人的俱乐部,专业队负责向国家队输出优秀的运动员。奥运会上有44名乒乓球球员在中国出生,可见在这个项目上人才的储备之大。
没准你周围打球都不需要专业配备的朋友就是省队退役的。而其貌不扬的中年大叔可能就是一个长胶高手。隔壁阿姨在晨练的公园里能和姐妹们切磋几拍子。你怕是打不过刚刚经过专业训练的10岁小外甥。乒乓球俨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今天在这美好时光里十分感激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希望以下为大家分享一这个问题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希望我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第一:国乒战绩足够辉煌。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乒乓球队就一直是世界乒坛的劲旅。在引领了乒乓球技术变革的同时,还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最近二十多年以来,更是囊括了九成以上的大赛冠军,几乎处于独孤求败的地位。
第二:乒乓球运动在中国普及程度极高。
乒乓球属于技巧型运动,对球员身体要求不高,可谓男女老少皆宜;而且乒乓球对场地空间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一张球台和两副球拍即可,器材价格也相对低廉,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平民运动。所以在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里,都能看到乒乓球爱好者的身影。
第三:乒乓球运动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 历史 贡献。
早在1971年,以庄则栋为首的中国乒乓球队出访美国,象征着两国政治邦交正式破冰,随后美国总统和国务卿相继访华,两国也顺利建交,中国重新回到了国际政治的大舞台上,这就是着名的“小球转动大球”事件。
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最后在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个美好的开始,美好的生活,每天开开心心的生活,快快乐乐成长,谢谢!
⑻ 中国乒坛“养狼计划”是怎么回事
指的是中国的乒乓球实力太强了,能够遇到的对手非常少,所以为了更好的训练中国的乒乓球队员,就大力发掘优秀的球员。
⑼ 1990年代,中国男子乒乓球为什么会被欧洲压制
如果不是站在中国球迷这个角度,我要说上世纪末是世界男子乒乓球 历史 上的最好时代。
(瑞典:瓦尔德内尔)
1989年的世锦赛中国男乒就已经失去了团体、男单和男双冠军,1991年在日本千叶八进四的比赛中更是早早就败给了捷克斯洛伐克,而欧洲球队则以包揽男子团体前五名的成绩宣布强势崛起。此后,以“欧洲三虎”瓦尔德内尔、萨姆索洛夫和普里莫拉茨为代表的欧洲运动员以发球技术为突破口,把近台快攻和中远台两面拉弧圈的打法结合的丝丝入扣,再加上特有的身高优势,几乎能覆盖球台的每个角落。
相比之下中国乒乓球队的应变明显不足,除开前三板还有少许优势,在相持球和进攻能力上已经被对方的技术革新拉开了差距,马文革、陈志斌和王涛在男子单打上的保守被无限放大。
(白俄罗斯:萨姆索洛夫)
欧洲能够取得如此进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经历了20多年失败的阵痛,乒乓球这项运动本来就始于欧洲,在经历中国砍瓜切菜般的统治后,他们被迫放低姿态转入了防守,把自己放在挑战者的位置上,开始全面创新技战术打法,比如“横拍直握”,除开“欧洲三虎”,彼时水平接近的高手还有德国的罗斯科普夫,法国的盖亭,比利时的大小塞弗,瑞典的佩尔森、捷克的施拉格……记得曾经看过一期男单排名,前10运动员分别来自不同的10个国家。而在号称乒乓球三大比赛的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所产生的将近10个单打世界冠军里,中国仅仅由马文革火中取栗拿了两个。
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在经历了90年代前期被欧洲彻底压制的黑暗后开始反思和求变,以孔令辉拿下95年世锦赛、刘国梁和王涛包揽1996奥运会男单决赛权为标志,90年代后期成为中国与欧洲互有攻守的一段岁月。
1990年代,中国乒乓球男队处于 历史 最低谷,从1989开始连续三届世乒赛失去了分量最重的男团和男单金牌,别说冠军了就是决赛也进不去,而欧洲的乒乓球实力却大放异彩,究其原因就是我们传统的直拍打法技术落后了,他们的快攻加两面弧圈打法对我们形成了全面压制。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乒乓球男队就遭遇了滑铁卢,江嘉良、陈龙灿、许增才三人参加的男单无人进入四强,预示着中国乒乓球男队进入了青黄不接的局面。果不其然,1989年第40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男队遭遇大溃败,男团决赛中0-5惨败瑞典队,男单、男双也一无所获。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男队遭遇了更大的挫折,团体只获得了第七名 。1993年世乒赛中国男队已逐渐有起色,男团闯入了决赛但实力上的差距还是1-3输给了东道主瑞典队,也成就了对手的男团三连冠。男单和男双也已经连续三届没有冠军入账了。
这段时期欧洲队除了技术领先中国队之外,还出现了一大批实力悍将对中国队形成了全面压制的局面,中国队在面对他们时占不到一点便宜,比如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法国的盖亭、比利时的塞弗、克罗地亚的普里莫拉茨、德国的罗斯科夫、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等,他们几乎包揽了所有世界大赛的单打冠军,瓦尔德内尔还成为乒乓球史上首位大满贯选手。他们技术全面相持能力强,而我们除了前三板稍占优势外,已没有夺冠的资本和绝对实力。
1995年天津世乒赛,中国男队和瑞典队在男团决赛相遇,双方的实力势均力敌,而瑞典队还是略战上风,而中国队这边除了马文革和王涛外,秘密武器削球手丁松起了重大作用,可以说他起了扭转战局的关键,当双方大比分打成平手时,最后一个出场的王涛发挥出色赢了几乎没有胜过的佩尔森,最终中国队3-2战胜瑞典队,夺回了阔别三届的团体冠军,孔令辉获得了男单冠军,王涛/吕林获得了男双冠军,中国队大获全胜实现了翻身。尽管1997年世乒赛和1999年世乒赛瑞典又夺回了男单冠军和男团冠军,那已经是强弩之末泛不起多大浪花了,因为中国乒乓球队已经走向了巅峰。
竞技赛场此消彼长,欧洲那一批队员已过了巅峰期,他们的先进打法我们也进行了学习和模仿,而我们自己也进行了励精图治的革新,像刘国梁和孔令辉一直一横的打法都非常先进,再加上蔡振华的执教有方,乒乓球我们已经引领世界了。如今刘国梁已接过师傅的接力棒,继续带领中国乒乓球创造辉煌。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直拍打法是中国队传统打发,也是致胜法宝,欧洲横拍打法被压制的时间太久了,穷则思变,从未停止过对直拍打法的研究。欧洲率先创新把直拍打法的优势前三板融入到了横拍打法中,这叫取长补短。
与此同时,针对直拍打发攻强守弱以及反手推档的弱点,以当时瑞典男队代表的一代欧洲选手:瓦尔德内尔,佩尔森,林德,阿佩依伦们,均针对直拍打发正手侧身攻求时,用横拍反手防受突击推到攻方正手位,一方面争取到变被动为主动的机会,甚至直接得分,另一方对直拍进攻选手侧身进攻产生巨大的心理牵制作用。
这一直横技术的此消彼长,就拉大了中国队和欧洲的差距。形成了九十年代中国男队被欧洲压制的格局。
从1989年世锦赛团体赛决赛,瓦尔德内尔,佩尔森,阿佩依伦出场,5:0战胜了中国队的江嘉良,陈龙灿,藤毅,中国队完败。
从此中国队直拍没落,横拍选手除马文革单打独斗外再无一流选手,中国队连续被瑞典及欧洲强队压制了三界世乒赛,最差成绩在郗恩庭当主教练时,没进世锦赛团体前四名,位列第七。
直到1995年天津世青赛中国队主场才打了翻身仗,几年卧薪尝胆,中国队发展横拍技术,培养棚拍选手,1995年靠马文革,王涛,丁松三个横拍选手战胜了瑞典队的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卡尔松夺得冠军,重回巅峰。也就是哪一届直拍横打技术代表刘国梁横空出世夺得单打亚军,此后陆续出现马琳,王皓,许昕一代代直拍顶尖选手的代表。中国队直横结合,依然保持对世界其他协会的压制,一度孤独求败,把混双冠军让给外国选手。期间以蔡振华和刘国梁为核心的两代教练团队功不可没。
我是不请自来,只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有说的不当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不是被欧洲压制,而是被瑞典压制。
一般说中国乒乓球的在1991年千叶世乒赛上陷入低谷,实际上颓势早就出现了。1988年奥运会,乒乓球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进入奥运会,结果象征着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子单打,中国男单选手竟无一人进入前三。
到了1989年的世乒赛,中国男团更是以0比5惨败瑞典队,一代名将江嘉良黯然退役一。
两年后的千叶,中国男团更是创记录的下降到第七位。
千叶世乒赛瑞典队全面崛起,除蝉联男团冠军之外,佩尔森和瓦尔德内尔分获男单冠亚军,
卡尔松和冯舍还获得男双冠军,中国的直板近台快攻,被欧洲人的左右大力弧圈球全面压制,
瓦尔德内尔、佩尔森、格鲁巴,阿佩伊伦成为中国队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大山。
直到几年后,中国的刘国梁和孔令辉全面崛起,发明了直板横打,中国队才在瑞典队的阴影下走出来。
女子乒乓球,则是由于中国乒乓球队流失人才太多。
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中国选手何智丽改名小山智丽披上日本战袍,并疯狂的叫嚣:我一定要打败中国人,果然在决赛中,小山智丽击败了中国的邓亚萍,夺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中国外籍军团在后来比赛中,屡屡给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制造麻烦。成为当年一道独特的风景。
关键是教练员,蔡振华指导由国外回来执教,很快成绩就上去了。现在刘国梁指导离开国乒,男乒又要大滑坡。许绍发指导说的好,国外运动员和我国运动员没多的差距,关键是教练员的临场指挥。
主要是欧洲出现了以老瓦、阿佩伊伦为代表的几个非常有天赋的高水平运动员,而中国当时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处于 历史 上偏弱的时代。
欧洲当时有瓦尔德内尔统治世界乒坛。
相比之下中国乒乓球队的应变能力非常欠缺,从而导至被欧洲人的压制。
我不同意这种观察,中国的乒乓球技术和打法,在世界上是有明显优势。我国的乒乓球技术和打法也是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而欧洲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身乒乓球技,他们在实践中也有创新打法,若你对这种打法不了解或不适应就会被压制。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也因为坚持所以才有进步和提高呀!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也不能害怕别人,同台竞技交流,展现各自精湛球技,赢得观众的认同,体现 体育 拼搏精神,给人类留下精神食粮。
⑽ 出师不利!中国乒乓球输球原因是什么
国乒乓球队原本在东京奥运会混双项目上,有绝对实力冲击冠军。因为刘诗雯和许昕的组合,一直发挥非常稳定,就输过一场球。另外刘诗雯和许昕在本届东京奥运会比赛上,一直顺风顺水,毫无悬念杀入了决赛。刘诗雯和许昕决赛对手是水谷隼和伊藤美诚,双方在东京奥运会狭路相逢,也是吸引了无数球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