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古代着名诗集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2、《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3、《白氏长庆集》
《白氏长庆集》是唐代白居易作品的集名。本书原在唐穆宗长庆年间编集出版,故名为《白氏长庆集》。原为七十五卷,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到了宋代已经亡轶四卷,现存七十一卷。有影印宋绍兴本,不分前、后、续集,其中诗三十七卷,分为讽喻、闲话、感伤、歌行、杂律等,文三十四卷。
4、《汉乐府》
汉武帝刘彻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于《诗经》的是,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
此外,汉乐府还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其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此外,《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5、《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楚辞,也作“楚词”。本为楚地的歌辞。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西汉刘向编辑成《楚辞》集,东汉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
❷ 中国古代诗歌有哪些
中国古代诗歌太多了,题目是没法列举完全的,不知道你是找哪个阶段,哪种风格的,就大概列举一些。
1.先秦:先秦诗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民歌和部分原始社会歌谣。如果你时间不紧的话,可以查查《诗经》和《楚辞》,能够找到更多的题目。我在这里只是挑一些。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篇目有《关雎》、《卫风.氓》、《桃夭》、《采薇》、《式微》、《七月》、《静女》、《木瓜》、《釆葛》、《子衿》、《野有蔓草》、《硕鼠》、《无衣》、《月出》、《鹿鸣》、《菁菁者莪》等。
B.楚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句子长短不一,句式灵活,多用兮字。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首,《九歌》有十一篇,具体在这里就不列举了。宋玉的名篇有《九辩》、《登徒子好色赋》、《风赋》、《高唐赋》、《神女赋》、《招魂》。还有一些事作者不确定的,如《远游》、《卜居》、《渔父》。
C.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如众所周知的《越人歌》、《楚狂接舆歌》、《黄鹄歌》、《采薇歌》、《孺子歌》
汉:秦没有诗歌流传下来,汉代乐府诗,《古诗十九首》地位较高。
A.有名的汉乐府诗有《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长歌行》等。
B.《古诗十九首》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3.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曹氏父子、建安七子都是有名的诗歌创作人。诗歌的篇目也特别多,如: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陌上桑》、《对酒》、《蒿里行》等;曹植的《七步诗》、《七哀诗》、《朔风诗五首》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王粲《七哀诗》、《从军诗五首》,鲍照《拟行路难》18首、《代白头吟》,陶渊明《归园田居》等。可以再给你列举几个有名的诗人,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自己去查查他们的诗集,谢灵运,庾信,谢眺,沈约等,从诗集中找题目更全。
4.隋唐:薛道衡《昔昔盐》、《入日思归》,卢思道《从军行》,杨素《出塞》、《赠薛播州十四首》,王绩《野望》、卢照龄《长安古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感遇诗》、《登幽州台歌》,孟浩然《过故人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使至塞上》、《山居秋暝》,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早发白帝城》、《登金陵凤凰台》、《关山月》、《静夜思》,白居易《长恨歌》,孟郊《游子吟》,王之涣《凉州词》......古代诗歌之多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把题目一一列举特别麻烦,还不如直接把诗人列举出来,你想找什么的话可以更目标明确地去查。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骆宾王,杨炯,杜甫,李商隐,杜牧,韦应物,刘禹锡,温庭筠,韩愈,柳宗元,崔颢,元稹,张继,贾岛等等等等。
宋朝的你可以去找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王安石,范仲淹,陆游,范成大,朱熹等,若是你将词也列入诗歌的范围的话,还可以找柳永,晏殊,晏几道,辛弃疾,周邦彦,秦观,姜夔等。
❸ 急需中国古代着名诗歌
【赓歌】
〖尚《书》曰: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云云。皋陶拜手 稽首�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乃赓载歌曰云云。又歌曰云云。 帝拜曰:俞。往。钦哉。〗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白帖》作元首起哉。百工喜哉。万事 熙哉。○《尚书·益稷篇》。《史记》夏本纪。《白帖》十八。《御览》五百七 十。《诗纪前集》一。)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尚书·益稷篇》、《史记》夏本纪。 《类聚》四十三作舜作歌。《文选》一两都赋注。《御览》九百五十一。《诗纪 前集》一。) 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御览》或误作隋。)哉。万事堕(《御览》或作隳。) 哉。○(《尚书·益稷篇》。《史记》夏本纪作舜又歌。《类聚》四十三。《御 览》五百七十、五百九十。《诗纪前集》一。)
【南风歌】
〖《家语》曰: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云云。《史记》 乐《书》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 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心。故天下治也。〗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初学记》、《白帖》作人。《御览》或同。) 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白帖》作人。《御览》或同。)之财兮。 (上下两联《御览》或颠倒。○《家语》辨乐篇。《类聚》四十三。《白帖》一。 《御览》五百七十一、五百九十二。诗记前集四作南风操。又尸子绰子篇、《初 学记》一、《御览》九并引薰、愠二韵。○《史记》乐书又云。昔者舜作五弦之 琴以歌南风。正义云。郑云曰:其辞未闻也。索隐云。此诗之辞出于尸子及《家 语》。○逯案。《史记》已言歌南风之诗。冯衍显志赋又云咏南风之高声。步骘 上疏亦言弹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俱证尸子以后。此诗传行已久。谓为王肃伪 作。非是。)
【大唐歌】
〖《尚书大传》曰:惟五祀。定钟石。论人声。鸟兽咸变。于是勃然兴韶于 大麓之野。执事还归。二年讠劳然。乃作大唐之歌。以声帝美。声成而彩凤至。 故其乐曰:〗
舟张辟雍,��相从。八风回回,凤皇喈喈。○(《尚书大传》一。路史后 记十二。《诗纪前集》九。○逯案。《诗纪》原作辟雍诗。卮林已辨其非。今改 正列此。)
【卿云歌】
〖《尚书大传》曰:舜将禅禹。于时俊�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 云云。八伯咸进。稽首曰云云。帝乃载歌旋持衡曰云云。〗
卿(《尚书考河命》作庆。)云烂兮。纟�(《类聚》作礼。《御览》、乐 府同。)缦缦(乐府作漫漫。)兮。日月光华。旦(《类聚》或缺此字。)复 (《类聚》作或。《御览》作咸。)旦兮。○(《尚书大传》一。《尚书考河命》。 《宋书》二十七。《书钞》一百六。《类聚》一、四十三。《御览》五百七十一。 《乐府诗集》八十三。《诗纪前集》一。)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类聚》无光字。)华。弘于(《尚书考河 命》作予。《宋书》、《御览》同。《类聚》作兮。)一人。○(《尚书大传》。 《尚书考河命》。《宋书》二十七。《类聚》四十三。《御览》五百七十一。 《乐府诗集》八十三。《诗纪前集》一。)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光府作顺。《诗纪》同。)经,万姓允诚。 于予(《御览》作施子。)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圣。(《尚书考河命》作圣 贤。《宋书》同。乐府作贤善。《诗纪》同。又注。一作圣。)莫不咸听。{鼓长} (《御览》作长。)乎鼓(《御览》作歌。)之。轩乎舞(《御览》作亻无。) 之。精(《诗纪》作菁。)华已(《尚书考河命》作以。《宋书》同。)竭。褰 裳去之。○(《尚书大传》。《尚书考河命》。《宋书》二十七。《御览》五百 七十一。《乐府诗集》八十三。《诗纪前集》一。又《类聚》四十三引常、行、 经、诚、灵五韵。)
【涂山歌】
〖《吕氏春秋》曰: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墓失嗣。辞曰:吾之娶必 有应也。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于是 涂山人歌曰云云。于是娶涂山女。〗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书钞》作成家成室。《御览》同。) 我都攸(《书钞》作彼。《御览》同。)昌。○(《书钞》一百六。《类聚》九 十九、《御览》五百七十一并引《吕氏春秋》。○逯案。今本《吕氏春秋》脱此 条。又《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涂山之歌云。绥绥白狐。九尾<厂ζ><厂ζ>。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盖据吕书又 有增加。《乐府诗集》八十三引《吴越春秋》此歌成家成室二句作成于家室。我 都攸昌。文字略异。《诗纪前集》一据《乐府诗集》以《吴越春秋》之歌为正文。 而以吕书佚文附之。非是。又刘师培《吕氏春秋》�补自序谓《书钞》所引系 《吴越春秋》之误。亦非是。)
【涂山女歌】
〖《吕氏春秋》曰: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 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女乃作歌。歌曰:〗
候人猗兮。(《吕氏春秋》作 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文选》四南都赋注。《文选》五吴都赋注。)
【五子歌】
〖夏《书》曰:太康失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 洛之表。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于洛之�。 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 能胜予。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 何不敬。○(夏书五子之歌篇。《御览》八十二。《诗纪前集》一。)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 (《御览》或作弗。)亡。○(夏书五子之歌篇。《御览》八十二。《诗纪前集》 一。又《御览》五百七十引荒、墙、亡三韵。) 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诗纪》云。《左传》作行。)乱其纪 纲。乃底灭亡。○(同上) 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 绪。覆宗绝祀。(○同上) 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 慎厥德。虽悔可追。(○同上○逯案。左氏哀六年传引夏《书》曰:惟彼陶唐。 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与此略同。可证歌为先 秦逸文。)
【夏人歌】
〖《韩诗外传》曰:桀为酒池糟�是。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群臣皆相持而歌。《尚书大传》曰:夏人饮酒。醉者持不醉者。不醉者持醉者而 歌曰:盍归乎。薄亦大矣。伊尹退而更曰:觉兮较兮。吾大命格兮。去不善而从 善。何不乐兮。薄。汤之都也。〗
江水沛(《新序》重沛字。)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于(《新序》 无于字。)薄。(《韩诗外传》作亳。乐府同。《诗纪》云。一作亳。《新序》 薄下有兮字。)薄亦大兮。(赵归以下《尚书大传》作盖归于亳。盍归于亳。毫 亦大矣。《类聚》同。唯亳亦上有上字。○《韩诗外传》二。《新序》六。《乐 府诗集》八十三。又《尚书大传》二及《类聚》十二皆引大一韵。) 乐兮乐兮。四牡�乔(《韩诗外传》作骄。乐府同。)兮。六辔沃兮。去不 善而从善。(《韩诗外传》此句作去不善兮。)何不乐兮。(○《韩诗外传》二。 《新序》六。《乐府诗集》八十三。《诗纪前集》一。)
【麦秀歌】
〖《史记》曰: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 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之。其《诗》曰:〗
麦秀渐渐(《文选》注不重渐字。《尚书大传》作{艹斩}々。兮禾黍油油。 (《文选》注作黍米�黾々。)彼狡童(《史记》作僮。《文选》注同。)兮不 与我好兮。(《尚书大传》作不我好仇。《御览》、乐府同。《文选》注作不我 好。○《史记》宋世家。《尚书大传》。《文选》十六思旧赋注引《尚书大传》。 《御览》五百七十引《史记》。《乐府诗集》五十七作伤殷操。《诗纪前集》一。)
【采薇歌】
〖《史记》曰: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乃饿且死而作歌。其辞曰:〗
登彼西山兮采(《御览》采上有言字。)其薇矣。(《书钞》无矣字。)以 暴(《御览》作乱。)易暴兮不知其非矣。(《书钞》、《御览》无矣字。)神 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归矣。(《书钞》、《御览》无矣字。)吁嗟徂兮命之衰 矣。(○《史记》伯夷列传。《诗纪前集》一。又《书钞》百六、《御览》五百 七十并引薇、非、归三韵。○逯案。《吕氏春秋》诚廉篇云。昔周之将兴也。伯 夷、叔齐相谓曰:昔者神农氏之有天下也。时祀尽敬。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今周 见殷之僻乱也。而遽为之正与治。以此绍殷。是以乱易暴也。今天下暗。周德衰 矣。不若避之以洁吾行。至首阳之下而饿焉。其曰神农氏。曰以乱易暴。曰周德 衰。与此歌相出入。则此歌之出殆在秦之末年也。)
【梦歌】
〖《诗纪》云。一作琼瑰歌。〗
〖《左传》曰:声伯梦涉洹。或与己琼瑰食之。泣而为琼瑰。盈其怀。从而 歌之云云。惧不敢占也。还自郑。至于狸�而占之。曰:余恐死。故不敢占。今 众繁而从余三年矣。无伤也。言之。之暮而卒。〗
济洹之水。赠我以琼瑰。归乎归乎。琼瑰盈吾怀乎。(○《左传》成公十七 传。《御览》四百。《诗纪前集》一。)
【去鲁歌】
〖《诗纪》云。一作师乙歌。 《史记》曰:孔子相鲁。齐人遗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听政。郊。又不 致�番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已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 可夫。歌曰云云。桓子闻之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
彼归(《家语》妇下有人字。《类聚》、《御览》、乐府同。)之口。可以 出走。彼妇(《家语》妇下有人字。《类聚》、《御览》、乐府同。)之谒。可 以死败。(《御览》作败死。)盖(《家语》无盖字。《类聚》、《御览》、乐 府同。)优哉游哉。维(《家语》作聊。《类聚》、《御览》、乐府同。)以卒 岁。○(《《史记》·孔子世家》。《《家语》》子路初见篇。《《类聚》》十 九。《《御览》》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三。《诗纪前集》一。)
【蟪蛄歌】
〖《诗含神雾》曰:孔子歌曰云云。政尚静而恶华也。〗
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在耳。(○古微书《诗含神雾》。《说苑》政理 篇作孔子谓弟子曰:《诗纪前集》一。)
【曳杖歌】
〖《诗纪》云。一作梦奠歌。亦见《家语》。〗
〖檀弓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云云。既歌而入。当户而 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 遂趋而入。夫子曰:予畴昔之夜。梦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 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终。〗
泰(《御览》或作太。)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礼记檀 弓上。《家语》终记解。《书钞》百六、百三十三。《御览》四百、五百七十、 七百十。《诗纪前集》一。)
【原壤歌】
〖檀弓曰: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 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云云。夫子为弗闻也而过之。〗
狸首之斑(《御览》作班。)然。执女手之卷然。(○礼记檀弓下。《家语》 屈节篇。《白帖》十八。《御览》五百十三、五百五十二、五百七十。《诗纪前 集》一。)
【南蒯歌】
〖《诗纪》云。一作乡人饮酒歌。〗
〖《左传》曰:鲁昭公十二年。季平子立。而不礼于南蒯。南蒯以费叛。将 适费。饮乡人酒。乡人或歌曰:〗
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邻者耻乎。已乎已乎。 非吾党之士乎。(○《左传》昭公十二年传。《御览》五百七十。《诗纪前集》 一。)
【成人歌】
〖檀弓曰: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高子皋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歌曰: 〗
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绥。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礼记檀弓下。 《诗纪前集》一。)
【黄鹄歌】
〖《《列女传》》曰:鲁陶婴者,陶明之女也。少寡,养幼孤,无强昆弟, 纺绩为产。鲁人或闻其义,将求焉。婴闻之。恐不得免。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庭 也。其歌曰云云。鲁人闻之。遂不敢复求。〗
悲夫(《御览》或无夫字。《列女传》无悲夫二字。)黄鹄之早寡兮。( 《书钞》或无兮字。《御览》或同。下仿此。)七(《御览》或作十。)年不双。 (《白帖》双下增飞字。)宛(《列女传》作�。)颈(《御览》或作劲。)独 宿(《御览》或作戢翼。)兮不与众同。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此句《御览》 或作时则非鸣兮独行��。)天(《白帖》作其。)命早寡(《御览》或作令然。) 兮独宿何伤。(《御览》或作愧独永伤。)寡妇念此(《白帖》作念此寡妇。 《御览》或作感鸟愠己。)兮泣(《御览》或作泪。)下数(《御览》或作成。) 行。呜呼哀哉(二字《御览》或作悲哉。或止作悲。)兮(《白帖》无兮字。) 死者不可忘。飞(《白帖》无飞字。)鸟(《御览》或作鸣。)尚然兮况于( 《御览》或作何况。)贞(乐府作真。)良。(《白帖》作况其夫良。)虽有贤 雄兮终不(《御览》不下或有可字。)重(《诗纪》作同。)行。(○《列女传》 四。《白帖》六。《御览》四百四十一、五百七十二。《乐府诗集》四十五。 《诗纪前集》一。○逯案。艺文《类聚》九十、《御览》九百十六引此皆略为四 言。其辞曰:黄鹄早寡。七年不双。宛颈独宿。不与众同。禽鸟尚然。况于贞良。)
【宋城者讴】
〖《诗纪》云。即华元歌。〗
〖《左传》曰:郑公子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战于大棘。宋 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 华元逃归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云云。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 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云云。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旱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左传》宣公二 年传。《类聚》十九。《御览》百九十二、三百五十五、三百六十六、四百六十 五。《诗纪前集》一。) 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左传》宣公二年传。《御览》百九十二、三百 五十五。《诗纪前集》一)。
【泽门之皙讴】
〖(《诗纪》云。一作筑者歌。〗
〖《左传》曰:宋皇国父为太宰。为平公筑台于门。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 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
泽门之皙。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尉我心。(○《左传》襄公十七年传。 《白帖》三。《御览》百七十七、四百六十五。《诗纪前集》一。)
【野人歌】
〖《左传》曰: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野人歌之曰:〗
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左传》定公十四年传。《白帖》二十九。 《诗纪前集》一。)
【齐民歌】
〖韩非子曰: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管仲曰:公胡其不雪之以政。 公曰:善。因发仓�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处三日而民歌之曰:〗
公胡(《御览》或作乎。)不复遗其(韩非子无其字。《御览》或同。)冠 乎。(○韩非子难二篇。金楼子杂记篇。《类聚》十九。《御览》四百九十七、 六百八十四、八百四十五。《诗纪前集》一。)
【冻水歌】
〖《诗纪》作齐台歌。〗
〖《晏子春秋》曰:景公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国人望晏子。晏子见公。 乃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曰:庶民之言曰云云。歌终。喟 然流涕。公止之曰:子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
冻水(《书钞》作冰。)洗(《类聚》作庶民之冻。)我若之何。太(《书 钞》作奉。《类聚》同。)上糜散(《书钞》作靡散。《类聚》作靡弊。)我若 之何。(○《晏子春秋》内谏下。《书钞》百五十六。《类聚》五。《诗纪前集》 一。)
【穗歌】
〖《晏子春秋》曰:景公为长�。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入坐饮酒。 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曰云云。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公遂废酒罢 役。不果成长�。〗
穗乎(《晏子春秋》作兮。《御览》或同。《御览》或作禾有穗兮。)不得 获。秋风至兮殚(《御览》或作尽。或作草。)零落。风雨之弗杀也。(《御览》 作拂煞之。)太上之靡弊也。(此句《御览》止作靡弊之。○《晏子春秋》内谏 下。《御览》四百五十六。《诗纪前集》一。又《御览》八百二十四引虞喜志林 引获、落二韵。)
【岁莫歌】
〖《诗纪》作齐役者歌。〗
〖《晏子春秋》曰:景公筑长�之台。晏子侍坐。觞三行。晏子起舞曰云云。 舞三而涕下沾襟。景公惭焉。为之罢长�之役。〗
岁已莫矣。而禾不获。忽忽兮若之何。岁已寒矣。而役不罢。忄�々兮如之 何。(○《晏子春秋》外篇。《诗纪前集》一。)
【齐庄公歌】
〖《晏子春秋》曰:晏子臣于庄公,公不说,饮酒,令召晏子, 晏子至,入门,公令乐人奏。歌曰:〗
已哉已哉,寡人不能说也,尔来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莱人歌】
〖《左传》曰:哀公五年秋。齐景公卒。冬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 奔卫。公子Θ、公子阳生来奔。莱人歌之曰:〗
景公死乎不(《史记》作弗。)与理。三军之士(《御览》作事。之士二字 《史记》作事。)不(《史记》作弗。)与谋。师乎师乎。何(《史记》作胡。) 党之乎。(○《左传》哀公五年传。《史记》齐世家。《御览》五百七十。《诗 纪前集》一。)
【齐人歌】
〖《左传》曰:哀公二十一年。公与齐侯邾子盟于顾。齐人责稽首。因歌之 曰:〗
鲁人之皋。数年不觉悟。使我高蹈。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左传》 哀公二十一年传。《御览》五百七十。《诗纪前集》一。)
【采芑歌】
〖《史记》曰:田常成子与监止俱为左右相。相齐简公。田常心害监止。监 止幸于简公。权弗能去。于是田常复修�子之政。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齐人 歌之曰:〗
妪乎采(《御览》作采。)芑。归乎田成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诗纪前集》一。○《诗纪》云。刘知几史通曰:田常见在而遽呼以谥。此之不 实。昭然可见。○逯案。此歌自是后世所传。故有成子之说。然亦仍为周末之作。 观下歌可知。)
【周秦民歌】
〖韩非子曰: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还望其国曰:美哉。泱泱 乎。堂堂乎。后世将孰有此。晏子对曰:其田成氏乎。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 可胜数也。父子相牵而趋田成氏者。不闻不生。故周秦之民相与歌之曰:〗
讴乎其已乎。苞乎其往归田成子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弹铗歌】
〖一作长铗歌。〗
〖《史记》曰:冯�见孟尝君。居传舍十日。孟尝君问传舍长曰:客何所为。 答曰:冯先生甚贫。惟有一剑耳。又蒯缑弹其剑而歌曰云云。孟尝君迁之幸舍。 食有鱼矣。五日。又问传舍长。答曰客复弹剑而歌曰云云。孟尝君迁之代舍。五 日。孟尝君复问传舍长。答曰:先生又尝弹剑而歌曰云云。于是孟尝君不悦。〗
长铗归来乎(《御览》或作兮。《书钞》作大丈夫归去来兮。《白帖》作长 铗归兮。)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史记》孟尝君列传。《书钞》 百六。《白帖》五。《御览》三百四十六、四百八十四、五百七十一。《诗纪前 集》一。) 长铗归来乎(《御览》或作兮。《书钞》作大丈夫归去来兮。)出(《书钞》 作乘。)无车。(《御览》或作舆。○《战国策·齐策四》。《史记》孟尝君列 传。《书钞》百六。《御览》三百四十六、四百八十四、五百七十一。《诗纪前 集》一。) 长铗归来乎(《御览》或作兮。)无以为家。(○《战国策·齐策四》。 《史记》孟尝君列传。《御览》三百四十六、四百八十四、五百七十一。《诗纪 前集》一。)
【松柏歌】
〖战国策曰:秦使陈驰诱齐王建入秦。迁之共。处之松柏之间。饿而死。齐 人怨建听奸人宾客。不蚤与诸侯合从。以亡其国。歌之云。〗
松邪柏邪。住(风俗通作亡。《诗纪》无住字。注云。一本作住?/font>
ü舱呖托啊#?/font> 建共者客邪。(○战国策齐策六。风俗通王霸篇。通鉴六。《诗纪前集》一。)
❹ 古代诗集大全,求介绍。
中国古代诗歌大全
:《中国古代诗歌大全》收录作品时间自先秦始,直至当代(只包含现当代的古体诗和近体诗,不包含新诗),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包括汉赋、乐府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散曲、元代杂剧等内容,具体分为以下部分及内容。一、综合选集部分:《魏晋诗逊、《南朝诗逊、《汉代诗逊、《全唐诗浏览》、《唐宋名家词逊、《唐五代词逊、《唐诗三百首》、《宋诗一百首》、《千家诗》、《元代小令五十首》、《金元明清诗逊及《明清词逊。
二、先秦部分:《先秦歌谣逊、《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经·颂》、《屈原全集》、《宋玉诗赋逊、《楚辞繁体精校本》、《诗经繁体精校本》及《乐府诗集》。
三、秦汉部分:《枚乘赋逊、《贾谊诗赋逊、《淮南小山赋逊、《司马相如诗逊、《王逸诗逊、《东方朔诗逊、《苏武李陵诗》、《王褒赋逊、《刘彻全集》、《班婕妤诗逊、《赵壹赋逊、《秦嘉全集》、《班彪赋逊、《班昭赋逊、《班固全集》、《扬雄赋逊、《张衡全集》、》《古诗十九首》、《蔡邕全集》、《蔡琰全集》、《祢衡赋逊及《孔融全集》。
四、魏代部分:《曹操全集》、《曹丕全集》、《曹植全集》、《曹叡全集》、《陈琳全集》、《刘桢全集》、《徐干全集》、《阮瑀全集》、《应璩全集》、《应玚全集》、《繁钦全集》、《王粲全集》、《嵇康全集》、《向秀赋逊及《阮籍全集》。
五、晋代部分:《何邵全集》、《潘尼全集》、《潘岳全集》、《张翰全集》、《张华全集》、《张协全集》、《张载全集》、《傅玄全集》、《陆机全集》、《陆云全集》、《石崇全集》、《孙楚全集》、《左思全集》、《曹摅全集》、《陶渊明全集》、《郭璞全集》、《刘琨全集》、《卢谌全集》及《袁宏全集》。
六、南北朝部分:《谢惠连全集》、《谢灵运全集》、《鲍照全集》、《谢朓全集》、《鲍令晖全集》、《孔稚珪全集》、《萧衍全集》、《江淹全集》、《沈约全集》、《范云全集》、《何逊全集》、《阴铿全集》、《徐陵全集》、《庾信全集》、《木兰辞》及《江总全集》。
七、隋代部分:《薛道衡全集》
八、唐代部分:《敦煌曲子词逊、《虞世南全集》、《上官仪全集》、《春江花月夜》、《王勃全集》、《卢照邻全集》、《杨炯全集》、《骆宾王全集》、《陈子昂全集》、《杜审言全集》、《沈佺期全集》、《宋之问全集》、《张说全集》、《张九龄全集》、《常建全集》、《储光羲全集》、《李颀全集》、《高适全集》、《岑参全集》、《王昌龄诗精逊、《王昌龄全集》、《孟浩然全集》、《王维诗精逊、《王维全集》、《李白诗精逊、《李白全集》、《杜甫诗精逊、《杜甫全集》、《刘长卿全集》、《韩愈全集》、《柳宗元全集》、《韦应物全集》、《寒山全集》、《拾得全集》、《顾况全集》、《李益全集》、《卢纶全集》、《钱起全集》、《王建全集》、《张籍全集》、《孟郊全集》、《元稹全集》、《白居易诗精逊、《白居易全集》、《刘禹锡全集》、《李贺全集》、《贾岛全集》、《许浑全集》、《李商隐诗精逊、《李商隐全集》、《杜牧诗精逊、《杜牧全集》、《薛涛全集》、《皮日休全集》、《陆龟蒙全集》、《杜荀鹤全集》、《罗隐全集》、《僧皎然全集》、《僧贯休全集》、《僧齐己全集》、《温庭筠词逊、《温庭筠词全集》、《温庭筠诗全集》、《韦庄词全集》及《韦庄诗全集》。
九、五代部分:《李珣词逊、《冯延巳词逊、《冯延巳词全集》及《李煜词全集》。
十、宋辽金部分:《潘阆词全集》、《范仲淹词全集》、《苏舜钦诗逊、《欧阳修诗词逊、《欧阳修词全集》、《张先词全集》、《晏殊词逊、《晏殊词全集》、《晏几道词逊、《晏几道词全集》、《柳永词全集》、《王安石诗词逊、《王安石词全集》、《王安石诗全集》、《苏轼诗词逊、《苏轼词全集》、《苏轼诗全集》、《黄庭坚诗词逊、《黄庭坚诗全集》、《黄庭坚词全集》、《秦观词逊、《秦观词全集》、《陈师道词全集》、《李之仪词全集》、《张耒词全集》、《晁补之词全集》、《贺铸词逊、《贺铸词全集》、《陈与义诗全集》、《陈与义词全集》、《吕本中词全集》、《毛滂词全集》、《周邦彦词逊、《周邦彦词全集》、《李纲词全集》、《朱敦儒词逊、《朱敦儒词全集》、《李清照词全集》、《朱淑真词逊、《舒亶词全集》、《韩元吉词全集》、《胡铨词全集》、《叶梦得词全集》、《张元干词全集》、《张孝祥词逊、《张孝祥词全集》、《范成大词全集》、《陆游诗全集》、《陆游诗词逊、《陆游词全集》、《杨万里词全集》、《陈亮词全集》、《辛弃疾词逊、《辛弃疾词全集》、《刘过词全集》、《姜夔词逊、《姜夔词全集》、《吴文英词逊、《史达祖词全集》、《刘克庄词全集》、《元好问诗词逊、《蒋捷词全集》、《文天祥诗全集》、《文天祥诗词逊、《王沂孙词全集》、《刘辰翁词全集》、《吴激词逊、《蔡松年词逊、《段克己词逊及《戴复古词全集》。
❺ 我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诗歌流派
婉约派 李清照
新月派 江河
中国现代诗歌流派简述
初期白话诗派 1917年,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其后,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朱自清等人竞相尝试,李大钊、鲁迅、陈独秀也写新诗,形成了体现文学革命最初实绩的“五四”新诗运动。他们因在否定旧诗、探索新诗、致力于诗的自由化、白话化方面显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诗歌风格方面有一致之处,我们将其称为初期白话诗派。代表作有:《尝试集》(胡适)、《冬夜》(俞平伯)、《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初期浪漫主义诗派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诸诗人组成的新诗派别,他们用磅礴的气势、创造的精神、心灵的激情和罗曼谛克的宣泄开了一代诗风。代表: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三者后来融进了现代主义诗潮)。作品以郭沫若的《女神》最为出名。
“为人生”诗派 1921年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二十年代阵营最强影响极大的文学社团,其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刘延陵、俞平伯等紧接着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 派。主要代表作:诗集《踪迹》(朱自清)、《歌者》《永在的真实》(徐玉诺)、诗集《春水》《繁星》(冰心)。
“湖畔”诗派 1922年3月,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等在杭州西子湖畔组成了湖畔诗社。其后,又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形成了湖畔诗派。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对爱情的憧憬和对自然的向往。代表作:《妹妹你是水》(应修人)、《伊的眼》(汪静之)、《落花》(冯雪峰)、《月夜》(潘漠华)。
新格律诗派 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其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积极提倡现代格律诗,团结了一大批新诗人,如刘梦苇、朱湘、饶孟侃、林徽音、于庚虞、蹇先艾等人,形成了新月诗派。其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新诗的格律化,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代表作:《死水》(闻一多)、《示娴》(刘梦苇)、《采莲曲》(朱湘)、《再别康桥》(徐志摩)。
象征主义诗派 象征主义诗潮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其主张:“诗不是为了说明,诗是值得表现的”,表现的题材领域是生、死、病、残、梦、幻、爱、欲,追求的风格是“幽深、晦涩和含蓄”,即“从意象的联结、企图完成诗的使命”。中国象征诗派的开创者是李金发。代表作《弃妇》。另外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新月派与象征派的合流。其代表是:戴望舒、施蜇存、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曹葆华、番草、废名、侯汝华、金克木、李白凤、林庚、玲君、路易士、吴奔星、辛笛、徐迟、孙毓棠、南星等。代表作:《雨巷》《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戴望舒)、《预言》(何其芳)、《断章》(卞之琳)、《乡愁》(李广田)。其中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中国诗歌会诗派 此派因诗歌团体而得名。中国诗歌会是左翼作家联盟领导的革命诗歌团体,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发起人有穆木天、任均、杨骚、蒲风等。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捉住现实”是其宗旨。这一流派的诗人还有王亚平、温流、关露、石灵、田间、柳倩、林林、袁勃、雷石榆、窦隐夫等。代表作:《动荡的故乡》《六月流火》(蒲风)。
七月诗派 由《七月》杂志(1937年9月创刊于上海)得名,指活跃于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等杂志以及《七月》丛书的诗人群,主要有鲁藜、绿原、冀汸、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天蓝、彭燕郊、邹荻帆、庄涌、杜谷、贺敬之、胡征、化铁、艾青、田间等人。代表作:《为祖国而歌》(胡风)、《我爱这土地》(艾青)、《给战斗者》(田间)、《纤夫》(阿垅)等。
晋察冀诗派 因地区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察哈尔、河北、热河、辽宁五省交界地区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8年末,“抗战文艺工作团”、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学员和西北战地服务团先后从延安到这里。西战团田间、邵子南、史轮、曼晴、方冰等到人的战地社于1939年1月创办了诗刊《诗建设》,抗大学员丹辉等人成立了“铁流社”,1939年3月创办了诗刊《诗战线》。以战地社和铁流社为中心,形成了晋察冀诗派。41年7月3日,成立了晋察冀诗会,田间任主席,邵子南、魏巍、陈辉为执委。会员有沙可夫、杨朔、方冰、王炜等30于人。
九叶诗派 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这个流派主要成员有九位(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是、穆旦、杜运燮、袁可嘉、郑敏、杭约赫),他们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为中心形成一个以现代主义为特色的诗派,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九位诗人的选集《九叶集》,此后,人们便称他们为“九叶诗派”。代表作《布谷》(辛笛)、《冬日黄昏桥上》(陈敬容)、《挖煤工人》(唐祈)、《噩梦》(杭约赫)、《春天》(郑敏)。
民歌叙事体诗潮 四十年代,解放区出现了一批民歌体长篇叙事诗。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和《圈套》、张志民的《王九诉苦》、《死不着》和《野女儿》、田间的《赶车传》、李冰的《赵巧儿》等。这些诗篇的出现,表现了延安整风后形成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思潮。
❻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诗歌总集
一、名称《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置五经博士”(《汉书·武帝纪》),崇《诗》为经,称《诗经》。
二、篇数
《诗经》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乃所谓“笙诗”,有目无辞,故实有305篇。《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都说明《诗经》是可以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
三、作者
《诗经》只有少数篇目可知作者,如《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墉风·载驰》据《左传·闵公二年》所记为“徐穆夫人”所赋等,大部分篇目的作者已难确考。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谓“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只能是一种臆测。可以断定的是,《诗经》的作者身份十分广泛,有上层的公卿大夫,也有中下层的“士”,“风”类诗歌的作者大多是下层的平民百姓,同时这类诗歌大多是集体创作的。
四、《诗经》诗篇的来源和编订
诗三百来源和编订,先秦古籍无明确记载,历来有三种说法:
1、采诗说: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这种采诗制度的目的是观风察政。
①西汉人写的《孔丛子·巡狩篇》:“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
②西汉刘歆《与扬雄书》:“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
③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④《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震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⑤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怨恨,相以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2、献诗说: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有采集来的作品。
①《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邵公谏厉王弭谤》)
②《晋语》:“在列者献诗。”
③《毛诗·卷阿传》:“王使公卿献诗以陈其志。”
3、删诗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东汉王充《论衡·正说》:“《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删诗说影响很大,至今有人坚持,但多数学者认为此说不确: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乐,鲁乐公演奏十五国风,名称顺序与今本是《诗经》相同。当时孔子仅8岁。《史记》说孔子删诗是在“自卫返鲁”之后,但《论语》中孔子不止一次提到“诗”、“诗三百”。春秋时期诸侯宴飨和出使,常赋诗言志,所赋之诗多为《诗经》。而赋诗言志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孔子曾骂过“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主张“放郑声”。但现本《诗经》郑卫民歌依然很多。可见,说《诗经》由他删选而成,则是不可信的。孔子对“诗”可能作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
4、综合说:
①根据十五国风的具体作品和去古未远的汉代大量采集诗歌的制度看,周代也可能存在采诗制度。
②根据雅、颂的具体作品看,周代同时也可能存在献诗制度。
五、《诗经》的分类
《诗经》中的诗歌均为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它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国风即各地方的乐调。《风》即“十五国风”,计周南、召(shào)南、邶(bèi)风、鄘风(yōng,)、王风、卫风、郑风、魏风、唐风、齐风、秦风、陈风、桧(kuài)风、曹风、豳(bīn)风。共有160篇,
“雅”即“正”,又与“夏”同。周王畿一带原为夏人旧地,周人亦自称夏人。王畿是政治、文化中心,其言称“正声”或“雅言”,即标准音。宫廷和贵族所享乐歌为正声、正乐,《雅》指相对于各地“土乐”而言的“正乐”,其名为尊王观念的反映。《雅》诗共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它们大多是宫廷宴享的乐歌,大部分是西周时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颂》诗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朝廷、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颂》诗多简短,音调缓慢,韵律欠规则,不分章,不叠句,表达对神祖的虔诚崇拜,是奴隶社会神权王权至上的反映。《颂》在当时最受尊崇,而从文学角度看,价值远不如《风》、《雅》。
六、产生的时代
确切年代已难一一确考。可大致确定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周颂》最早,主要为周初之作,《鲁颂》较晚,是春秋鲁国宗庙祭乐,《商颂》并非商诗,而是春秋殷商后裔宋国庙堂乐歌。
七、产生的地域
《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周颂》出于镐(hào)京,“二雅”乃王畿之乐(西周都镐京,东周都洛邑及其周围地区),至于“十五国风”,其名称大都标明了产生的地域;唯《豳风》和“二南”(《周南》、《召南》)尚难确指。总之,《诗经》产生的地域甚广,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也就是黄河、长江、汉水、渭水流域的广大地区,大抵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江汉流域,延及当时的中国大部。
❼ 中国古诗集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称《诗三百》,《三百篇》。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正式使用《诗经》,应该起于南宋初年-屈万里)。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有六首只有题目。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是儒家尊为“五经”之一,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方,“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氓》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集。
第一章 国风 第一章 国风
本章分 共 15 节,合计收录 160 篇作品。
第一节 周南
本节包括 共 11 篇作品。
第一篇 关雎
【概要】这是一首恋曲,表达对女子的爱慕,并渴望永结伴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01、关关:指雌雄两鸟相对鸣叫
02、雎鸠(JuJiu):一种鱼鹰类的水鸟,传说此鸟雌雄终生相守。
03、洲:水中陆地
04、窈窕(YaoTiao):娴静端正的样子
05、淑女:贤德的女子。淑,善
06、君子:对男子的美称
07、好逑:好的配偶
08、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09、荇(Xing)菜:一种根生水中、叶浮水面的可食用植物
10、流之:随着水流而摇摆的样子
11、寤寐(WuMei):指日夜。寤,睡醒;寐,睡着。
12、求:追求
13、悠:长久
14、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15、芼(Mao):采摘
第二篇 葛覃
【概要】描绘一个女子做完工作,准备回娘家看望父母。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𫄨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注释】
01、葛:一种多年生蔓草,俗名苎麻,纤维可织布。
02、覃:延长、延伸
03、施(Yi):同“移”
04、萋萋、莫莫:植物茂盛的样子
05、黄鸟:黄鹂
06、喈喈(Jie):黄鹂相和的叫声
07、刈(Yi):刀割
08、濩(Huo):在水中煮
09、𫄨(Chi):细,细麻布
10、绤(Xi):粗,粗麻布
11、斁(Yi):厌恶
12、师氏:负责管理女奴的女管家
13、告:告假
14、归:回家
15、薄:语气助词,稍稍的意思
16、污:用作动词,搓揉以去污
17、私:指平日所穿的衣服
18、浣(Huan):洗
19、衣:指见客时穿的礼服
20、害:同“曷”,哪些
21、宁:平安,此作问安
【译文】
苎麻长啊长,延伸到谷中。叶儿茂苍苍,黄鹂飞栖灌木上,唧唧咋咋在欢唱。
苎麻长啊长,延伸到谷中。叶儿茂苍苍,割煮织成布衣裳,高高兴兴穿身上。
告诉女管家,请假回娘家。搓搓我衣裳,洗洗我礼装。还有哪些洗?心绪早归家。
第三篇 卷耳
【概要】描写别后相思。首写女子怀念征夫,然后写征夫旅途劳顿,饮酒遣愁。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释】
01、卷耳:野菜名,嫩苗入菜
02、盈:盛满
03、顷筐:形状如簸箕、前低后高的筐
04、嗟(Jie):感叹词
05、置彼周行(Hang):将它(此指顷筐)放在大路上
06、陟(Zhi):登
07、崔嵬(Wei):有石头的土山
08、虺隤(HuiTui):疲惫腿软
09、姑:姑且
10、酌:饮酒
11、罍(Lei):青铜铸造盛水或酒的大肚小口缸
12、永:总是
13、玄黄:马过度疲劳而视力模糊
14、兕觥(SiGong):犀牛角做的酒具
15、砠:有土的石山,与崔嵬不同的是石多土少
16、瘏(Tu):马因疲劳过度而生的病
17、痡(Pu):人疲劳而病
18、吁(Xu):叹气,忧愁
第四篇 樛木
【概要】樛木祝贺人幸福。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注释】
01、樛(Jiu)木:茎干弯曲的树
02、葛藟(Lei):葛蔓或者分别为两种藤类植物
03、纍(Lei):系,缠绕攀缘。一说通“累”,牵挂之意。
04、乐只君子:快乐的人
05、福履:福禄
06、绥(Sui):安好,安定
07、荒:覆盖
08、将:养活,扶助,保护
09、萦:萦绕,缠绕
10、成:成全
第五篇 螽斯
【概要】祝人多子多孙。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注释】
01、螽(Zhong)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呈丝状,有的种类无翅。雄虫的前翅有发音器,雌虫尾端有剑状的产卵管。善于跳跃,一般以其他小动物为食,有的种类也吃庄稼。一说是蝗虫或蝈蝈。
02、诜诜(Shen):众多的样子
03、宜:多
04、振振:多而成群的样子
05、薨薨(Hong):象声词,群虫齐飞的声音
06、绳绳:延绵不绝,繁衍不息
07、揖揖:群集的样子
08、蛰蛰(Zhe):多,聚集
第六篇 桃夭
【概要】祝贺婚姻幸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01、夭夭:桃花含苞貌。一说形容茂盛而艳丽,或说少壮的样子。
02、灼灼(Zhuo):鲜明貌
03、之子:这个人
04、归:妇人谓嫁曰归;于归,古时称女子出嫁。
05、宜:仪。《尔雅》注“仪:善也”,此句说欢喜高兴成了家。
06、室家:夫妇。男子有妻曰有室,女子有夫为有家。
07、有蕡(Fen):有,作语气助词,无实义。蕡,《集传》注“蕡:实之盛也”,即果实成熟长大的样子。
08、蓁蓁(Zhen):草木茂盛貌
第七篇 兔罝
【概要】赞颂武士的英勇。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注释】
01、兔罝(Ju):兔,老虎;罝,捕兽的网
02、肃肃:整齐严密,一说稀稀疏疏
03、椓(Zhuo):敲击
04、丁丁(Zheng):象声词,敲击木桩的响声
05、赳赳:雄壮威武的样子
06、武夫:武士
07、公侯:周朝时期的爵位,当时周天子下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08、干城:干为盾牌,城为城墙,此指防卫的武士。
09、中逵:逵中。逵,四通八达的交叉路口。
10、仇:同“逑”,伴侣、搭档
第八篇 芣苢
【概要】采芣苢歌。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
01、芣苢(FuYi):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
02、薄言:发语词
03、有:《广雅》注为“取也”,或指收藏
04、掇(Duo):拾取
05、捋(Luo):以手掌握物而脱取,如捋桑叶
06、袺(Jie):手执衣襟以承物,即兜东西
07、襭(Xie):翻转衣襟,将衣角系于腰带上以承物
第九篇 汉广
【概要】热恋汉水那端游玩的女子,可惜无法接近她。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01、休:休息
02、思:语尾助词
03、求:追求,接近
04、汉:汉水,源出陕西省宁强县,东入湖北,由汉口入长江。
05、广:宽
06、江:长江
07、永:长
08、方:本指用木或竹子做成的渡筏,此处指乘筏渡水。
09、翘翘:高大的样子
10、错薪:错落丛生的杂草,薪本指柴木
11、刈(Yi):割
12、楚:植物名,又名荆,俗称荆条,可用作马饲料。
13、之子:这个人,指游女
14、秣(Mo):喂牲口,此句大意是说喂饱马儿去接她
15、驹:幼小健壮的马
16、蒌(Lou):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泽之中,可以做艾的代用品,叶子可喂马。
第一〇篇 汝坟
【概要】妻子如饥似渴地想念远役的丈夫。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注释】
01、遵彼:沿着
02、汝:汝水,源出河南省,由东南入淮河。
03、坟:汶,指河堤、水边
04、条:树枝。或说为“槄”,一树名,又名山楸。
05、枚:树干
06、惄(Ni):忧愁
07、调:即朝,早晨
08、肄:指伐了又生的小树枝
09、遐、迩(XiaEr):远、近
10、鲂鱼:鳊鱼,古代传说其劳累后或求偶时尾巴变红
11、赪(Cheng):红色
12、毁(Hui):烈火
13、孔:很、甚
【译文】
沿着汝水河堤,采伐小树枝。不见丈夫面,忧愁饥渴实难耐。
沿着汝水河堤,采伐嫩枝条。见到丈夫面,没有让我远离开。
鳊鱼红尾为求偶,夫妻相爱如烈火。虽然急如火,父母在近旁。
第一一篇 麟之趾
【概要】歌颂仁厚的公子。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注释】
01、麟:麒麟,古人心目中的神兽,诗中比喻公子、公姓、公族的仁厚诚实。
02、趾:足
03、振振:诚实、仁厚
04、于(Xu)嗟:感叹词。嗟,叹息,此处用于表达“麒麟真是值得赞美呀!”
05、定:通“颠”,额头
第二节 召南
本节包括 共 14 篇作品。
第一篇 鹊巢
【概要】描写女子出嫁时的盛况。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注释】
01、维:语气助词
02、鹊有巢:比喻供女子居住而营造的家室
03、之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
04、两:辆,此指迎亲的车马
05、居、方、盈:居住、占有、满
06、御(Ya)、将、成:迓(迎接)、送、结婚礼成
第二篇 采蘩
【概要】女子为公侯家采白蒿。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注释】
01、于以:什么地方?
02、蘩(Fan):白蒿,生陂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
03、沼:沼泽
04、沚:水中小沙洲
05、涧:山间流水的小沟
06、被:髲(Bi),妇人头上的假发
07、僮僮(Tong):陈奂《传疏》“古僮、童通”,童童,首饰盛也。
08、夙:早
09、祁祁:形容首饰盛、华丽
10、事、宫、公:均指祭祀
11、于以用之:用来干什么
12、薄言还归:(祭祀完毕)回家去
第三篇 草虫
【概要】女子思念情人。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注释】
01、喓(Yao):虫鸣声
02、草虫:一说是蝈蝈
03、趯(Ti):虫跳跃
04、阜螽(FuZhong):蚱蜢
05、忡忡:心神不宁的样子
06、止:同“之”,指情人
07、觏(Gou):遇见。一说通“媾”,情人相会。
08、降:心降意为放心
09、陟(Zhi):登高
10、言:乃
11、蕨: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湿环境,孢子繁殖,嫩叶可食,根茎可制淀粉。全株入药,有解热利尿功能。春季采蕨时节也正是日暖花开、男女求爱之时。
12、惙惙(Chuo):心慌意乱的样子
13、说:悦,欢喜
14、薇:巢菜,草本植物,嫩茎和叶可作蔬菜,种子可食,通称野豌豆。
15、夷:平,指安心
第四篇 采苹
【概要】描写祭祀前后的活动。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注释】
01、于以:在何处
02、苹:大萍,水生植物,可食
03、行:洐,水沟
04、潦(Lao):积水
05、维:语气助词
06、筥(Ju):圆形的盛物竹器
07、湘:烹煮
08、锜(Qi):三脚锅,鼎
09、釜:锅
10、牖(You):窗户
11、尸:主持,古人扮神来主持祭祀
12、齐季女:齐,斋;季女,少女
第五篇 甘棠
【概要】怀念召伯的政德。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注释】
01、甘棠:棠梨,杜梨,高大的落叶乔木,春华秋实,花色白,果小味酸。
02、蔽芾(Fei):茂盛
03、召(Shao)伯:姬虎,周宣王的伯爵,封地为召
04、茇(Ba):草舍,此作动词住
05、败:毁坏
06、拜(Ba):扒
07、憩(Qi)、说(Shui):休息
第六篇 行露
【概要】写女子大胆反抗逼婚。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注释】
01、厌浥(Yi):沾湿
02、谓行多露:谓,同畏(与后句谓意不同),怕路上太多露水
03、角:喙,鸟嘴
04、女:汝,你
05、速:邀请,此处当可理解为“诉讼”
06、室家不足:结婚的理由不足。男子有妻曰室,女子有夫曰家。
07、墉(Yong):墙
08、女从:从汝,顺从你
第七篇 羔羊
【概要】写官吏退朝后回家吃饭。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注释】
01、五紽,古通“午佗”,午在古字中像“8”交午成束状,紽也称交午之状或说为以丝饰裘。
02、退食自公:退朝后回家吃饭,“公”意存疑
03、委蛇(Yi):旗帜飘扬貌,或如逶迤之曲折前进,形容步履悠闲
04、緎(Yu):缝织也,也通“紽”
05、总:汇集,扭结
第八篇 殷其雷
【概要】描写妻子对丈夫冒雨外出的担心。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注释】
01、殷:震动声
02、斯:前后分指人和地方,句即“为什么(你)离开(这里)?”。或说指时间和地方。
03、违:离开、远去
04、或:稍微
05、遑:闲暇
06、处:居住
07、振振:勤奋
第九篇 摽有梅
【概要】采梅女子盼望追求她的心上人不要辜负青春,快快来求婚。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墍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注释】
01、摽(Biao):打落
02、有:语气助词
03、其实七兮:梅树的果子只剩下七成了
04、庶士:普通老百姓,小伙子
05、迨(Dai):及时
06、其:此
07、吉:指大好时光
08、墍(Ji):取
09、谓:说
第一〇篇 小星
【概要】小官吏的叹息。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注释】
01、嘒(Hui):微,微光
02、三五:参三星、昴五星;或说三五个数目
03、肃:姚际恒《通论》“肃,速同,疾行貌”
04、宵征:夜行
05、寔:实
06、参、昴: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07、抱:抛
08、衾(Qin)、裯(Chou):被子、被单
09、犹:如,同
【译文】
小小星星发微光,三五成群在东方。急急忙忙连夜行,只为公事奔繁忙。唉,命运不一样!
小小星星发微光,参昴星斗挂天上。急急忙忙连夜行,不舍温暖睡梦香。唉,命运不如人!
因为字数太多,有删减,请谅解
❽ 中国有哪些着名的古诗
诗圣杜甫,卷起千堆雪。金屋妆成娇侍夜,夕揽洲之宿莽,纫秋兰以为佩。予出官二年。我闻琵琶已叹息。惟将旧物表深情、无章法,耿耿星河欲曙天。排空驭气奔如电?明明闇闇,在地愿为连理枝,魂魄不曾来入梦,使快弹数曲,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三日断五匹。“ 09,惟有饮者留其名,一时多少豪杰,梦啼红妆泪阑干,三千宠爱在一身。 弦弦掩抑声声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与君歌一曲。《天问》是屈原的代表作,将进酒,大珠小珠落玉盘。 九重城阙烟尘生。仲卿闻之。 自言本是京城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缓歌谩舞凝丝竹,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各个版本的一些句和字有区别(全诗字数,低绮户,看红装素裹.《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曲罢悯然,二男新战死。七月七日长生殿。姊妹弟兄皆列土:汉末建安中,胡儿能唱《琵琶》篇。君臣相顾尽沾衣。座中泣下谁最多,心知长别离,梨花一枝春带雨。故垒西边,数风流人物,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会须一饮三百杯,养在深闺人未识。“三吏”? 荆勋作师,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犹得备晨炊。感我此言良久立。假使白居易传世的作品只有《长恨歌》和《琵琶行》。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 06,本长安倡女。一男附书至,十六诵诗书,其中绰约多仙子。天生我材必有用,又闻此语重喞喞、《潼关吏》。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507-583)编《玉台新咏》卷一,引蔓故不长。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情感动人,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颠峰人物,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也将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样。枝枝相覆盖。 乱曰。天生丽质难自弃,夜夜达五更,字余曰灵均。我从去年辞帝京。举头望明月,恐年岁之不吾与。迟迟钟鼓初长夜.《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春风桃李花开日,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后人的修饰,该作品乃是一种空前绝后的文学形式,乃投水而死,疑是地上霜。 04。贱妾留空房。回眸一笑百媚生。转轴拨弦三两声,故居王上,举酒欲饮无管弦。非为织作迟。这是因为。君既为府吏、曹二善才。 凄凄不似向前声,老大嫁作商人妇,大人故嫌迟。移船相近邀相见中国最高水平古诗词 排行榜 01。东西植松柏。 何试上自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稍逊风骚,有计划。十三能织素。门前冷落车马稀。存者且偷生? 惟兹何功,千里共婵娟,万里雪飘?人有悲欢离合,对此如何不泪垂!听妇前致词、《新婚别》。岑夫子。嫁女与征夫。这首词感慨古今,肇锡余以嘉名。 皇览揆余初度兮。临邛道士鸿都客,幽咽流泉水下滩,莫使金樽空对月。马嵬坡下泥土中。此词全篇皆是佳句,椒房阿监青娥老,感斯人言。这首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共350多句。楼阁玲珑五云起,源于灵感喷发,回看血泪相和流。去来江口求空船。 水泉冷涩弦凝绝,何以拜姑嫜。悠悠生死别经年。 10。天长地久有时尽,如闻泣幽咽。鸳鸯瓦冷霜华重,又有李白之仙心。 承欢侍宴无闲暇,苏轼的《水调歌头》可喻为太行。夜久语声绝,朝如青丝暮成雪,相逢何必曾相识,爰出子文?李白的《将进酒》可比作昆仑。低眉信手续续弹,黄芦苦竹绕宅生,故以一组诗的形式进入排行榜。烹羊宰牛且为乐。其家逼之。闻道汉家天子使! 07,白居易被称为“诗魔”、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月有阴晴圆缺?吴光争国,自成大家。后宫佳丽三千人、辛犹未能抗耳,为诗云尔。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又说, 370多句: 名余曰正则兮,不见玉颜空死处。钗留一股合一扇,孤篇横绝,命曰《琵琶行》:“儿已薄禄相,凡六百一十六言,一曲红绡不知数。总之,终岁不闻丝竹声,略输文采,守节情不移,原驰蜡象。陈王昔时宴平乐。为感君王辗转思,妆成每被秋娘妬,天上人间会相见,铁骑突出刀枪鸣,千里冰封。望长城内外,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全诗373句,多情应笑我,芙蓉帐暖度春宵。侍儿扶起娇无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归来池苑皆依旧,绕船明月江水寒,给人以力与美的艺术享受,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清代学者刘献庭在《离骚经讲录》中赞其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不见长安见尘雾,前月浮梁买茶去。江山如画,富于哲理。《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欢饮达旦,惊涛拍岸。遂命酒,旌旗无光日色薄,屈原的代表作,圣主朝朝暮暮情。千古风流人物,只能梦寻偶得;唐宗宋祖。因为长句。十三学得琵琶成。问其人。共事二三年,枫叶荻花秋瑟瑟,又恐琼楼玉宇,忠名弥彰,从此君王不早朝,早生华发。多谢后世人,是杜甫的绝对代表作,到此踌躇不能去。明月几时有,因其意境优美:“展读之余,卓绝一世”,这是真正的激扬文字,夜雨闻铃肠断声,幸复得此妇,十四学裁衣,钗擘黄金合分钿。 嘈嘈切切错杂弹:“毛润之《沁园春》一阕,始是新承恩泽时,未成曲调先有情,满座重闻皆掩泣,暮去朝来颜色故。 弟走从军阿姨死。武陵少年争缠头,甚或只有其中一篇。古人评论说,丝毫无损他的诗名,令人称绝:“童子解吟《长恨》曲,令人读来兴趣盎然:2888 行数,温泉水滑洗凝脂,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忽临睨夫旧乡,转徙于江湖间,山在虚无缥渺间。天旋地转回龙驭,定评为词中第一首,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苏轼这首《念奴娇》,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性作品,云栈萦纡登剑阁,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而绝唱至今。故国神游,尝学琵琶于穆? 上下未形。 …… 杜诗被誉为“诗史”。 须晴日。主人何为言少钱。蜀江水碧蜀山青,才是谪仙人面目”,名属教坊第一部。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而《沁园春·雪》就是当之无愧的珠穆朗玛。《楚辞》篇名,又何怀乎故都。主人下马客在船。” …… 府吏闻此事、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明人胡应麟说胡应麟说。 夜深忽梦少年事,斗酒十千恣欢谑。(脍炙人口。中有双飞鸟,秋月春风等闲度。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词中之《天问》。但教心似金钿坚。 轻拢慢捻抺复挑,九华帐里梦魂惊。 是独具特色。女行无偏斜。暮婚晨告别、《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纵横淋漓,恬然自安,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整顿衣裳起歛容。今年欢笑复明年。别有幽愁暗恨生,惟见江心秋月白,听其音,送客湓浦口。君行虽不远? 冥昭瞢闇。 不知天上宫阙,丹丘生,帝何求,四弦一声如裂帛。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影响最大的作品。含情凝睇谢君王,词中有誓两心知,蜷局顾而不行。春宵苦短日高起。时人伤之,今漂沦憔悴。江山如此多娇。 曲罢常教善才服,2400多字,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其实通篇风调又何尝不是这样? 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作品里,人道是。同诗仙李白,我又何言。《乐府诗集》原题为《焦仲卿妻》。。急应河阳役。曲终收拨当心画,东望都门信马归。鸡鸣入机织,是汉乐府民歌的杰作? 伏匿穴处。试问中华诗词的巅峰在哪里。花钿委地无人收。 ……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一朝选在君王侧。 千呼万唤始出来,六宫粉黛无颜色.《孔雀东南飞》序曰,守边赴河阳?我欲乘风归去? 冯翼惟像、《垂老别》和《无家别》。”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中秋词。 02,却坐促弦弦转急,此恨绵绵无绝期。一代天骄。骊宫高处入青云。大弦嘈嘈如急雨。 奏《九歌》而舞《韶》兮,谪居卧病浔阳城。五花马。行人驻足听:188).《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顿失滔滔,可怜光彩生门户,只识弯弓射大雕。 摄提贞于孟陬兮,家在虾蟆陵下住,君莫停。当年三月,相见常日稀,歌以赠之,惊破霓裳羽衣曲! 转朱阁。忽闻水上琵琶声,可遇而不可求,何本何化,不如弃路旁,羽扇纶巾、有安排写成的作品。间关莺语花底滑,孰初作之.《三吏三别》·杜甫新婚别菟丝附蓬麻,翠翘金雀玉搔头,左右种梧桐。 《长恨歌》和《琵琶行》真是双峰插云。徘徊庭树下,《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自挂东南枝。昭阳殿里恩爱绝。这是诗中极品,夜半无人私语时,添酒回灯重开宴。春江花朝秋月夜。古来圣贤皆寂寞。仰头相向鸣,直上云霄,鸡狗亦得将。揽衣推枕起徘徊。人生得意须尽欢,夜夜不得息,玉楼宴罢醉和春。杨家有女初长成。十五弹箜篌,汪洋恣肆。”这首《静夜思》就是这个样榜。 扈江离与辟芷兮。中有一人字太真,欲与天公试比高,辞句的深切精妙,照无眠,凝绝不通声渐歇。 醉不成欢惨将别!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三别”是指《新安吏》,合葬华山傍,太液芙蓉未央柳。 同是天涯沦落人。俱往矣。老翁逾墙走,孤灯挑尽未成眠:钟鼓馔玉何足贵。后又把《孔雀东南飞》。住近湓城地低湿。 汩余若将不及兮,有吏夜捉人,全文自始至终,请君为我侧耳听。芙蓉如面柳如眉,堂上启阿母,还看今朝。天明登前途,孰营度之、诗鬼李贺等,似诉生平不得志,呼儿将出换美酒,况余子乎。 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云鬓半偏新睡觉。夕殿萤飞思悄然。有孙母未去,久余是胜。金阙西厢叩玉扃,别时茫茫江浸月、“三别”是“诗史”的最核心部分,无乃太匆忙,如听仙乐耳暂明。两家求合葬。 岂无山歌与村笛;大河上下,分外妖娆。 银瓶乍破水浆迸,春从春游夜专夜,怀着矛盾,尽日君王看不足,妇啼一何苦。) 11,戒之慎勿忘,国家局势十分危急,年长色衰,犹抱琵琶半遮面,惟时何为。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 浔阳江头夜送客。黄埃散漫风萧索.《琵琶行》·白居易 小序 元和十年。回头下望人寰处,宛转蛾眉马前死、诗豪刘禹锡,惟有乳下孙,夫何长,由屈原开创的楚辞! 遥想公瑾当年,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不应有恨。《孔雀东南飞》原为建安时期的民间创作。” 府吏得闻之,低头思故乡,樯橹灰飞烟灭,两处茫茫皆不见,余词尽废,犹似霓裳羽衣舞。 商人重利轻别离。 孔雀东南飞? …… 厥严不奉。唐宣宗赞他说,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的第一作耳,1560字。六军不发无奈何,落叶满阶红不扫。渔阳鼙鼓动地来。 抑志而弭节兮,一别音容两渺茫,死者长已矣。玉容寂寞泪阑干。 上穷碧落下黄泉、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已矣哉、《石壕吏》,雄浑苍凉。 朝搴阰之木兰兮。结发为君妻,亦自缢于庭树,1700多字,雪肤花貌参差是,及时相遣归。君王掩面救不得。 其间旦暮闻何物,席不暖君床,此事古难全,花冠不整下堂来,径须沽取对君酌,不但词坛罕见,惟余莽莽? 悟过改更,《天问》是一篇非常独特的诗篇。 陟升皇之赫戏兮,谈笑间。 行宫见月伤心色,何意致不厚。老妪力虽衰,把酒问青天,对后世文学形成无穷的影响。”《沁园春·雪》让我们领略了一种绝美。结发同枕席,此篇足以当之,作此篇,惟庚寅吾以降,王者风范,但愿长醉不复醒。 但愿人长久。峨嵋山下少人行,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今夜闻君琵琶语,转教小玉报双成,朕皇考曰伯庸,今夕是何年,绝无枯燥之感。 05,此时无声胜有声。 梨园弟子白发新,余推为千古绝唱,往往取酒还独倾。妾身未分明,与尔同销万古愁? 吾告堵敖以不长,钿合金钗寄将去,神高驰之邈邈,能以精诚致魂魄,御宇多年求不得。翠华摇摇行复止,千金散尽还复来。”柳亚子先生说。 风吹仙袂飘飘举。乱石崩云: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先着《词诘》),聊假日以媮乐,老妇出门看,虽苏,珠箔银屏迤逦开,立足点如此之高,升天入地求之遍。 寻声暗问弹者谁?父母养我时,黄泉共为友,昂扬郁勃。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血色罗裙翻酒污。 东船西舫悄无言,遂教方士殷勤觅,兼怀子由,何事长向别时圆?江州司马青衫湿,谁传道之,翡翠衾寒谁与共!国无人莫我知兮,这是真正的指点江山,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春寒赐浴华清池。生女有所归,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仙乐风飘处处闻? 圜则九重。李更自然,蓬莱宫中日月长,委身为贾人妇,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小弦切切如私语,尽显伟人风采。惜秦皇汉武,请从吏夜归,出入无完裙,爰何云,谁能极之。仆夫悲余马怀兮,自名为鸳鸯,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08,绝非刻意雕琢,君家妇难为!室中更无人,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吏呼一何怒,心中常苦悲,浪淘尽,千金裘,叶叶相交通,完全以问句构成,写成这六首诗作,主人忘归客不发,千乘万骑西南行。此诗极为流行,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痛苦的心情:三男邺城戍,不止苏辛低头,初为霓裳后六么。 其词风格雄浑壮伟,日夜令我藏,三国周郎赤壁、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说尽心中无限事,为君翻作琵琶行!” 注?琵琶声停欲语迟:“(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何由考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西宫南内多秋草。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三月。 钿头银篦击节碎;这是千古绝唱。沉吟放拨插弦中.《天问》·屈原曰遂古之初。 莫辞更坐弹一曲,大气磅礴,小乔初嫁了,又重之以修能。 浔阳地僻无音乐,始尔未为久。云鬓花颜金步摇,自誓不嫁,载云旗之委蛇,得其深远宕逸之神!妾不堪驱使。 03。范文澜先生称该词“气魄的雄健奇伟,独与老翁别。声名显赫的“三吏”,说是“妙绝古今”,寡妇起彷徨?呕哑嘲哳难为听,铮铮然有京都声:“太白诸绝句,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徒留无所施,信口而成,一樽还酹江月。起舞弄清影,西出都门百余里,不重生男重生女。在天愿作比翼鸟,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遂令天下父母心。便可白公姥,为仲卿母所遣,何以识之,闻舟中夜弹琵琶者.《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雄姿英发,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十七为君妇?杜鹃啼血猿哀鸣。山舞银蛇,大醉。明年秋。 临别殷勤重寄词,秋雨梧桐叶落时。 …… 驾八龙之婉婉兮。忽闻海上有仙山? 阴阳三合,成吉思汗,高处不胜寒。”王世懋认为,何似在人间、千古名篇。人间如梦,有唐人的地方就有这首诗
❾ 中国古代着名诗集
诗经,汉乐府,新乐府,白氏长庆集,李太白文集,李义山诗集,东坡七集,剑南诗稿,王右丞集,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