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党的什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什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2-10-21 20:43:58

1.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维持社会主义已有框架、模式的前提下立论的,偏重的是“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只是对“社会主义”的一种修饰和限定。

这是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它既是中共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党的什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扩展阅读:

自中共十六大开始,原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中“有”字不再保留,首次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更为简洁、有力的概念。

这一概念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形态、独立意义,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不仅仅是满足于“有中国特色”,而是力求形成一种独立的社会主义形态或社会主义样式。

由于主体概念发生改变,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相应的衍生提法也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提法随之出现。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的,上升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的。


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实践开辟的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什么时候提出

邓小平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然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她就必然有着统一的主题、灵魂和内在结构。对此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探讨,有利于从整体上、宏观上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考
狭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是指不断满足人民的生命、生存、生产、生活、生态等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思想和观点。这一民生观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渗透在不同时期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简述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意义
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这一科学体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对于人类进步事业,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1982年9月1日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初步实践建设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4)党的什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起指导作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既是社会思想体系的实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必由之路。这三种形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社会主义文化转型是中国走向大国强国唯一的道路和思想意识,中国社会主义在21世纪初还属于初级阶段,通过目前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更加证明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的正确性。

5. 建设中国特色是十几大提出的

建设中国特色是十三大提出的。

十二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才升到理论的。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历次党代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作为阶段总结和战略规划的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党代会,反映了这一理论生动的成长轨迹。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十二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才升到理论的。
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历次党代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作为阶段总结和战略规划的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党代会,反映了这一理论生动的成长轨迹。

7. 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是在党的什么

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二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需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包括三个体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它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起指导作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既是社会思想体系的实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必由之路。这三种形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社会主义文化转型是中国走向大国强国唯一的道路和思想意识,中国社会主义目前还属于初级阶段,通过资本主义的现行制度和意识,更加证明中国走社会主义特色之路的正确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

1、时代性:

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思想下的产物,不同社思想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解放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思想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实体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2、民族性:

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和发展,自有其深刻的道理。不管人们如何认识和把握它,它都要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化民成俗”的东西,成为人们生下来就濡染其间的一种精神家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形成了社会主义内容和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全新的文化。

3、科学性:

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了同自然观、社会观中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4、民主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继承优良的民主传统和作风,增强民主意识,同封建主义、文化专制主义残余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使民主精神在广大群众中生根开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贯彻“三不主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自由讨论、自由创作和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使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合理吸收外国文化一切好的东西,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体系,是这一文化民主性的重要表现。

5、群众性: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中汲取营养,又用健康的文化成果教育人民、服务人民,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6、创造性: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求深化改革文化管理体制,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9)党的什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扩展阅读: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开创了一条由新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上的障碍。

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阅读全文

与党的什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37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2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3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1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2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0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78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5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68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3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68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6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1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6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4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4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