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毛主席:“我想了十天十夜,想不通印度为何要搞我们。”
导语:
1962年,美苏两国冷战正酣,苏联准备把几十枚导弹秘密部署在古巴,每一枚导弹上还携带有一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人类 历史 上距离核大战最近的时刻。
然而,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紧张的盯着美苏两国动作的时候,在世界的东方,印度人却搞出了一波“骚操作”:在中印边境挑起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关于印度的这波操作,事后毛主席曾开玩笑的说:“我想了十天十夜,想不通印度为何要搞我们”。
事实上,不仅是毛主席想不通,当时世界各国的战略家们,同样想不通。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中国,刚刚从朝鲜战场上下来没多久,连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都没有在中国手上讨到便宜,印度从哪里来的自信,可以侵略中国呢?
1962年的国际政治中,还没有川建国这样的异类。 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都是一些高手和高高手。 苏联的赫鲁晓夫,美国的肯尼迪,法国的戴高乐,当然还有中国的毛主席,印度的尼赫鲁,甚至败退台湾岛的蒋介石,也是国际政治的高手。
在这些人之中,印度总理尼赫鲁的政治水平,也许不是最高的,但绝不是庸手 ,这一点从他利用美苏冷战的机会,积极推动“不结盟运动”,把印度变成了第三世界的领袖,成为国际政治之中一股重要的力量,甚至当年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比中国还大,就能够看出来。
但是,尼赫鲁平常显示出来的政治手腕越高超,62年在中印边境挑起纷争的行为就越匪夷所思。
这就好比两个绝世高手正摆出架势,转着圈圈对峙,互相寻找对方的破绽,结果其中一人突然变成了《乡村爱情》里的赵四,来了一通王八拳。说实话,要不是毛主席作为一个战略家的敏锐洞察力,及时抓到了反击的时刻,一般人恐怕都傻在当场了。
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的时间,对于中国来说简直是天赐之机。当时的国际环境上,中国本来是 社会 主义阵营一份子,但因为路线问题正与苏联闹矛盾,这一下就等于同时被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强国敌对,而印度却因为地缘关系和“不结盟运动”领导者的身份,美苏两国都向其示好。
从大的国际环境上来看,对我们是相当不利的。但是,从小的时间段上来看,正如前文所说,因为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正在异常紧张的局势,无暇分心他顾,对我们又是非常有利的。只不过这个有利时间段非常短,很难把握。
也就是说,尼赫鲁只要不是在62年发疯,稍微推迟几个月,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中国人赢的也不会那么容易。
但 历史 没有假设,印度就是在最不合适的时间里,挑起了一场最不应该的战争,也难怪毛主席调侃说自己十天十夜没想通了。
那么一向政治手腕高超的尼赫鲁,为什么会犯了这么一个不符合自己人设的错误呢?实际上究其根本,不是尼赫鲁的战略眼光突然变浅了,而是他犯了一个精英阶层出身的政治家,经常会反的错误:了解敌人,却不了解自己。
更直白一点说,就是尼赫鲁意识到了中国的强大,但他没有想到印度军队会这么不堪一击。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我们重新复盘尼赫鲁的整个计划。首先,当时的国际格局下,中国与美苏两大超级强国交恶,在国际环境上是绝对处于劣势的。只要中印开打,美苏大概率的会帮印度,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尼赫鲁选择这么一个看似对印度不利的时间,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趁着美苏自顾不暇,先斩后奏,然后让美苏被动卷入这场战局之中。
这么做至少有两个好处,如果等到美苏两国都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中印纷争的时候,就算印度能从他们那里得到默许和支持,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一来战争的走向势必要受美苏两国的操纵,二来难免被美苏两国敲诈。
但如果趁着美苏自顾不暇,印度直接挑起战争的话,那么以中国军队的实力,印度多半是要处于下风的,这时候美苏两国为了打压中国,避免中国势力向南亚渗透,势必就会主动来找印度。这样印度不仅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还可以避免为了发起对中国的战争被美苏敲诈。
这一点,从印度挑起侵略战争的时候,古巴导弹危机基本上到了尾声就能够得到佐证。
从这个角度来讲,尼赫鲁的战略眼光不可谓不毒辣。但他唯一没想到的是,印度军队的战斗力会这么不堪一击,根本没有拖到美国和苏联反应过来,就已经一败涂地,中国军队都看见泰姬陵了。
而尼赫鲁之所以犯这个错误,与其出身印度高种姓的贵族家庭,对于上层 社会 的各种战略博弈手段一清二楚,但对于底层军队的实际实力了解不够深刻有关。而作为他对手的毛主席,却是从井冈山和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对于自己麾下军队的实力,如掌上观纹,了解的细致入微。
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差别,导致了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的惨败,打掉了印度至少三十年的国运。
说完了尼赫鲁个人的因素,再说说当时印度。
1962年的印度,表面上风光无限 ,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甚至印度人自认为是当时世界的 第三大强国。
苏联和美国这两国超级强国,为了拉拢印度背后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也因为印度本身特殊的地缘位置,变着法子的与印度搞好关系。直到现代,印度军事装备依然主要来自俄罗斯,就是从哪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但与国际上的旗开得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国内的改革,却陷入了瓶颈期 。
印度政府推动的“土改”,不但没能为广大贫民带来福音,反而成为富农阶级兼并土地的助力。尼赫鲁的个人威望,也因此大为降低。
国家虽然在1947年英国殖民者撤出以后,保持了表面上的统一,但各邦之中分裂主义严重,对于中央政府大都没什么向心力, 实质上处于一种统而不治的地步。
军队之中,山头林立 ,而且印度军队的山头,还不是像中国民国时代那种分成几个大军阀形式的山头,而是按照部族和宗教等原因形成的“山头”, 这种“山头”因为受到宗教思想,部族血脉等联系纽带的影响,对内更加团结,但对外更加排斥。说白了,就是各个军阀之间几乎没有融合的可能。
这一切与印度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极为不相符, 任何国家的国际地位,本质上都是以自己的实力作为基础的,但印度此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实际上是被美苏两国逼出来的,是第三世界国家抱团的产物,并非印度本身的势力。
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尼赫鲁当然是知道的。而想以常规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才迫使尼赫鲁想要以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来增强中央政府的威信,打压军队中的山头主义,从而反过来支持国内的土地经济改革。
在对外战争成为唯一的解决国内问题的办法之后,摆在尼赫鲁面前的,就只能是冒险了。当然结果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但对于那时的尼赫鲁来说,这是整合印度成为一个强大国家的唯一选择。
人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为了赢总会下意识的放大自己的长处,从而给自己心里暗示。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尼赫鲁最终做出错误的决定,实际上是当时印度的国内局势给他的压力之下的必然选择。
历史 总是惊人的相似,经过半个多世纪以后,印度人终于又复苏了过来,但其国内面临的那些问题,却并没有解决。
莫迪政府与当年的尼赫鲁面临的是相同的问题,不同的是,中国比之当年在国际上的环境和地位,不能说更好,最起码是更具有主动权了一点,如果印度人想要发动挑衅,其结果可能还不如当年。
但同时也要看到,尼赫鲁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在印度国内局势的压力迫使之下,会做出明显不符合自己水准的决定,莫迪自然也不可能绝对的收放自如,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印边境爆发冲突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我们绝不能轻敌。
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Ⅱ 印度当年败得那么惨,为何现在仍敢挑战中国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
说到神奇又奇葩的国家,想必大家一定会想到印度。印度是仅次于我国的人口大国,一直以来这国家都是天不怕地不怕地,在固有印象中,印度一直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即便如此,但他们在农业上却很有优势,因为他们是粮食出口大国。印度作为我国的邻国,领土面积十分广阔,不过还是没有我国的疆土辽阔,不过在军事上,印度如今排名世界第四。相信大家也会感到十分震惊吧,毕竟印度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总是很奇葩的,经常发生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不过他们本身可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
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杰斐逊
无论怎么说,印度的自信心是很强的。但是我国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再加上我国这几年的迅速发展,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即便真的到了那一步,印度想要打赢应该也是很难的。最后,希望我国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强大,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进步。
参考文献:
《梁启超梁启超》《杰斐逊名言录》
Ⅲ 印度怎么敢向中国叫嚣
印度敢向中国叫嚣的原因可能是:
印度最大资本是自己有个好的国际环境,而中国恰恰没有。
印度的国际环境特别好,美国,俄罗斯都在拼命拉拢印度,其实中国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而中国就没有那么好的环境了,美国及其盟国对待中国的态度大家都知道的,俄罗斯确实站在中国一边,那也是中俄可以抱团取暖共同分担美国压力。
印度人的自信估计还有后勤的因素吧,大家都知道62年中印打过一次中烟战争,那次结果印度是很惨的,但是中国大胜后却不得不退兵了,原因就是中国后勤补给很难的,物资别说翻越山峰送到藏南,甚至物资从云南,四川上西藏就不好走了,没有公路也没有铁路,只能用牲口托运,走一趟几个月还十分凶险,而到了山脚下要翻山到藏南甚至牲口都没法走,只能用人力背着过去。当时解放军进入藏南的是一个边防师一万多人,物资供应十分困难,最郁闷的是有半年时间大学封山后,靠人背都不行,彻底封死了。而印度就好多了,藏南是缓坡,下面一马平川了。运输起来相当简单,而且印度当时全民动员几百万军队在哪里。这个情况下不撤退是不行的。
但是,现在虽然藏南附近交通还是很差,每年还有很长时间大雪封山,但是我们进藏有多条公路一条铁路,上百个机场。所以印度最近也是着急,中国人基建能力是全球绝对第一的,那以后就更不好说了。
还有的依靠的根据估计就是印度神油喝多了,自嗨的太厉害了。感觉这都不是军事,经济力量对比的问题了,是精神有问题的程度了。
Ⅳ 印度为什么挑战中国人
印度主动挑战中国,何来的底气?什么原因,让印度人这次认为,他们能在战争中打败中国人呢?
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印度人,甚至包括高层与军方对中国的军事建设知之甚少,而对自己的军事建设成果是非常满意的。
中国古之兵法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印军的现代化如今到底如何,我们也应知道。
首先我们要看到,印军的建设这些年来也是小有成就的。印度近年投入重金发展了对华作战的山地军,我们也是不可轻视的。
为了适应与中国未来在山地作战的特点,印度专门组建了10个山地师,一个山地师印度的配备人数就多达1.5万,10个山地师人数就达15万人,其中9个部署在中印边境。
印度军方还在中印边境布置4个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团,加强远程冲击能力和军事威慑力。在喜马拉雅山山口,印军设立了苏30战机基地和运输机基地;印军最近也积极采办适合高海拔飞翔的直升机,并从美国进口了C130和C17运输机。
印军的军事革新,近年来,印度陆军也进行了改革,但与中国陆军建设全面信息化不同,他们的主要措施包括:
a.重组装甲部队,提升其快速突击能力;
b.改编陆军航空兵,将一些军属独立步兵旅或山地旅改编成空中机动旅,加装运输直升机,提高机动能力;
c.组建空中突击师,配备攻击直升机和轻型装甲车,提高陆军的立体作战能力;
d.装备更多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提升战场监视能力,使陆军具备强有力的战场反击能力。
由此可见,印度对华战争的准备是认真的,也是花了大力气的,中国千万大意不得。
Ⅳ 印度此次挑衅中国,有哪些目的
“从自身利益来讲,中国在南亚的行动并没有错误,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此举难以避免的负面后果,并有所准备,防范可能出现的美日印三强遏华同盟。毕竟,对于冷酷无情的现实政治逻辑来说,单方面的啜泣,从来都毫无意义。”
中印对峙事件发生后,中国媒体猛烈抨击印度的决策者。个人认为这是对的,因为我们的国土主权的确面临着印度人的挑衅,我们必须对外摆明我们的态度。但是,从现实政治的角度看,我们不能不全面审视印度的决策动机。因为,媒体单纯将印度人视为疯子和狂人,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绝非现实主义者看待问题的方式。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意识到:印度政府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为了一片足球场大的荒地,而陷入与中国的盲目对抗,毕竟,今天的印度领袖或许残酷无情,但却绝不是一个盲目的蠢材。
实际上,对峙事件发生的很久之前,国内就应该意识到莫迪政府一定会有所挑衅,只要稍有俾斯麦式的外交视野,便能够预见到今天的情况——本人此前不断提出警示(文尾罗列文章)。
近年来,中国在海外拓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需要清醒的是,与所有大规模跨国合作项目一样,我们的拓展不可避免地附带了一些地缘效应,并引发了外国的猜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南亚地区。
2013年之后,中国大举加强了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印巴边境冲突多年不断),并且在印巴争议地区喀什米尔修建铁路,以及在瓜达尔港设立可供军用的港口。这些不可避免地与印度的安全利益产生一些冲突。
中巴走廊的建设,在加强经济的联系的同时,实际上也意味着两国军事互助更加便捷,这强化了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和实力,考虑到印巴边境至今犹在持续交火,印度不可能对这一举措漠然视之;
Ⅵ 为啥印度老是针对中国
中国从来没有把印度当作首要的对手,我们更加重视同欧洲和美国甚至和日本的关系。
1、但是印度和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人口大国,都是亚洲国家。经济发展都很快,而由于种种原因,印度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各个方面都落后于中国,所以他们心里很不平衡。
2、中国曾经和印度打过仗,而且进入了印度国境以内,一直打到新德里。这也算是有仇吧,而且中国和他们的宿敌巴基斯坦关系很好,巴基斯坦能够强硬的和印度对话,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在政治,军事以及经济上的支持。
3、美国,欧洲,日本甚至是俄罗斯都希望培养一个国家来牵制中国,无疑他们选择了印度。他们给了印度很多支持,经济上还有军事上开了很多方便之门。
但是呢,中国还是没有把印度当回事,中国商人在印度很难混,会很受抵制,但是印度商人在中国就如鱼得水,我们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大国风度的,而印度就很小家子气。
Ⅶ 疫情恶化,印度同时挑衅中巴尼,哪里来的自信
正是因为疫情恶化,印度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把祸水外引,开始挑衅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当然,印度前几年经济不错,国际环境很好,买了很多武器,开始膨胀了。下面分别说下印度膨胀和挑衅的原因:1.国际环境好
印度自从1947年建国以来,一直在国际上备受拉拢,美国、英国等认为印度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吹嘘它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得意洋洋。
苏联为了对付中国和向印度卖武器,也极力拉拢印度,印度左右逢源。
从建国以来到现在,印度的国际环境一直很好,让印度自我膨胀的厉害。
2.美国、日本的挑拨
美国、日本为了遏制中国,牵制中国,建立围绕中国的包围圈,所以对印度也是百般拉拢和投资,让印度觉得自己身价非凡。
3.经济发展不错
最近十年,印度经济发展的相当好,个别年份的增长率超过了中国,上上下下收入增加,民族自信心爆棚。
4.购买了大量先进武器
印度的武器是全世界有名的万国造,从大炮到子弹,从航空母舰到坦克,从飞机到潜艇,都有先进国家卖给他。
这些世界强国哪一个不吹嘘自己的武器全世界最好呢,所以印度就想这么多国家的先进武器武装了自己,印度军队一定可以碾压邻国。
5.建国以来,打败周围几乎所有国家,除了中国
印度建国以来,除了中国,打遍周边无敌手。
比如打败巴基斯坦,把孟加拉从巴基斯坦分裂出去,吞并锡金,控制尼泊尔、斯里兰卡,真是一时风头无两,自以为天下无敌了。
6.一心要报1962年之仇
1962年,印度趁着中国三年自然灾害,趁火打劫,想着侵占中国领土,不料人民解放军是如此的英勇善战,以少打多,打败了印度的精锐部队,要不是中国后勤跟不上,会直接打到新德里。
印度本来是个内部差异极大,矛盾重重的组合体,但是自从1962年之后,全国上下以1962年战败为奇耻大辱,一心报复。
我去过七次印度,了解印度人对1962年的耻辱,就好比中国人对甲午战争之耻是一样的。所以,只要有机会,只要邻国有天灾人祸,只要本国内部矛盾激化,印度政府都蠢蠢欲动的想把祸水外引。
今天,印度新冠确诊已经三十多万,又自不量力的同时向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挑衅。
好笑的是,一个便宜也没捞着,处处碰壁,四面楚歌。近段时间以来,印度接连和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我国,在国与国边界、或者实际控制线发生紧张对峙、甚至还发生了多次冲突。
印度官方和陆军于新德里时间2020年6月15日深夜先后发布两份公告,第一份公告称“本方死亡3人”,包括1名军官和两名士兵;第二份公告则称,还有17人“受伤后死亡”。也就是说,仅仅这次冲突,印度就有20名军人因此而死亡。
这次,一直都偏向保守的尼伯尔也是主动出击,形成两个事实:
其实在此前,印度尼泊尔边界还是一直很平稳的;但自2020年5月8日起,尼泊尔西部尼—中—印交界处卡拉巴尼地区局势开始不断紧张。
很显然,这次是尼泊尔不再忍让,主动接受挑战!很让人感叹!
至于印度和老冤家巴基斯坦自不待言,印巴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上的摩擦几乎从没消停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仔细观察印度近段时间以来的一系列操作,隐隐约约都可以感觉到,这应该是印度政府为了掩盖其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失败、经济欲振乏力的一种欲盖弥彰做法,无非是想转移印度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说实在话,我们作为旁观者一直看得很清楚,就印度的综合实力,连巴斯斯坦都没敢言取胜,更别说与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三线作战!
其实,印度之所以如此做,无非是基于如下几点:
要我说,印度这样的国家,在南亚称一称小霸还勉强凑合,要与我国斗力,那差的可不是一个、两个数量级!我相信,印度总会有有识之士明白这个道理的。
只是,印度政府近段时间的一系列骚操作,苦的还是印度的普通百姓,我真的很同情他们。
进入六月份以来,印度在边境不断的制造摩擦,挑起事端,不仅欺负小国尼泊尔,还与巴基斯坦重燃战火,甚至在中印边境还挑衅中国边防部队,但是,在与中巴尼三方的挑战中,印度都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在印尼边境,尼泊尔军人硬扛印军,丝毫不怯印度的挑衅;在印巴边境,双方互相交火,印度也没占到什么优势;在中印边境更不用说了,连带一名上校军官在内的20名印度军人丧命冲突现场,虽然我们没有公布自己的损失情况,但从官方的回应中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在此次冲突中,印度显然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那么,既然在三线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印度为什么敢同时挑衅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
很多人都认为印度背靠美、俄等大国的支持,加上最近这些年印度在经济、军事上的进步,让他们有点自我膨胀了,但实际上这种观点真的很不靠谱,就算印度最近发展的再怎么好,他们的实力也不允许同时挑战三个国家的,如果真的爆发战争,别说是跟中国打,就算是巴基斯坦就够他们焦头烂额了,所以, 印度此次反常的举动,显然是另有目的。
我们在来看看这三场冲突的规模,印度跟尼泊尔的冲突是尼泊尔警方与印度人在边境地区爆发的冲突,仅仅造成1名印度人死亡,4名印度人受伤,根本就算不上有多严重。印度跟巴基斯坦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克什米尔地区,这次所谓的激烈交火,也不过是造成1名士兵死亡,三名士兵以及一些平民受伤,这种规模的冲突基本每年都会发生,可每次也都没有大规模的交火。
最后,影响最大的也就是印度跟中国的冲突了,中印两国因为领土争议问题,也经常在边境产生摩擦,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就是中国对印度侵略我国领土的有力回击,自从那一战之后,中印边境虽然也经常爆发冲突,但是双方也都比较克制,基本没有发生过交火的事情,此次中印边境冲突,也是双方士兵互掷石块,拳打脚踢的规模。
印度目前单日新增病例已连续6天保持在1万例以上。同时,截止到6月17日,印度的单日新增死亡病例2003例,这也是印度自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超过2000例,增幅创最高纪录。从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来看,印度的疫情已经相当的严重了,甚至比印度官方发布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因疫情导致的恐慌、不满情绪势必会在印度蔓延,如果引导不当,这些不良情绪肯定会造成比疫情本身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印度政府肯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转移国内民众的焦点,打消印度人民的这种不良情绪,才能更好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因此,印度之所以敢同时挑战中、巴、尼三国,并非他们是因为实力有多强,背景有多深,只不过是印度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疫情防控的压力,有意制造出来的“舆论热点”,印度根本就不敢在边境挑起大规模的战争!
印度敢于同时挑战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拉美国虎皮做大旗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可谓不择手段,菲律宾、越南、印尼、日本,不管在中国的哪个方向,只要能够为美国所用,美国一概照单全收,即便中国和周边邻居没事,美国想方设法也会在中国背后捅刀子、挑起事端。印度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对美国而言当然具有比菲律宾、越南之流更高的利用价值,如果印度能够牵制中国,那无疑美国就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印度虽然也知道自己不过就是美国手里的一枚棋子,但在充当棋子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很多好处,所以印度也就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这个角色。
有了美国撑腰,印度自然就开始自我膨胀了起来。印度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眉来眼去,服从美国的印太战略,可谓一石三鸟,一方面可以从西方得到好处,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打压甚至吞并南亚小国,更重要的是印度想通过美国的支持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比如领土争端、比如1962年惨败的一箭之仇。对中国尚且不放在眼里,对巴基斯坦和尼泊尔那就更不在话下了,一句话,因为投靠了美国,印度变得更加有恃无恐、自不量力。
二、大国美梦的吸引力印度这些年来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印度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导致政治野心的膨胀,印度一直希望能够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和世界多级当中的重要一极。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那就需要首先变成一个区域大国,而区域大国的前提是必须拥有区域间足够的影响力,而想要获得这样的影响力又必须先过中国这一关,所以只要有机会,印度就绝对不会放过。
2020年的这场病毒大灾,由于美国对中国歇斯底里的甩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印度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才会误判形势,觉得中国在当前的形势下,一方面会无暇顾及印度的骚扰,另一方面会出于稳定周边安全角势的需要选择隐忍,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印度选择了冒险,如果获得成功,那印度的势力和影响力无疑都将得到巨大的提升,这就是印度人的如意算盘。
三、报58年前惨败的一箭之仇印度把中国当成最大威胁和假想敌,这是公开的秘密。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在印度人的内心,这件事一直是他们一个隐隐作痛、不能忘却的记忆,从印度媒体时常流露的情绪中就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印度才会屡屡在边境挑衅和碰瓷中国,即便今天的危机解决了,如果印度不吸取 历史 的经验教训,类似的事情以后依然还会发生。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印度今天的做法非常愚蠢。首先,中国不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和印度做交易,其次印度挑衅中国也必将付出沉重、甚至是不能承受的代价。再次,巴基斯坦作为中国重要的友好兄弟国家,一旦巴基斯坦形势变得危急,中国不可能坐视不管,所以在巴基斯坦那里,印度的图谋同样不可能得逞。
更让印度没有想到的是,尼泊尔不仅敢和印度硬杠,还趁机收复了大片被占领土,印度这是偷鸡不成还蚀了一把米。还有一点印度也应该觉醒,如果中国真的被美国遏制下去了,那下一个被遏制和打压的国家就应该变成印度自己了,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看,印度今天所采取的策略都是非常错误和愚蠢的!如果印度能认识到这一点,改过自新,和中国相向而行,那这将是中印两国人民共同的福音!
说实在的,印度的胆儿真的很肥,单从军事觉度来说,它很我们中国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他们完全以为我们中国奉行以和为贵,吃定了我们,确实如此,我们不愿和周边国家树敌,但不代表我们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超越了原则和底线,必定会让对方付出代价,截止目前印度公布的消息,此次中印对峙事件,印度已经有至少20名士兵因为各种原因死亡!
对于印度的挑衅事件,我们外交部对此已经发声,同时我们外交部长也与印度外交部长通话,要求印度保持克制,并调查相关责任人,差不多可以说造成印度人员死亡事件责任在印度一方,而且也给我方造成了一定伤害,具体没有说我们伤亡情况,可能是不愿意将事态扩大,更或者我们伤亡不大,但是也得敲打敲打印度!
关于第一个问题,近来,为缓和两国边境地区局势,中印双方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保持密切沟通。6月6日,两国边防部队举行军长级会晤,就缓和边境地区局势达成重要共识。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印双方正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就解决有关问题进行密切沟通。
目前以和为贵任然、和平谈判是我们处理边境问题的主要方式,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是不能让步的,不管你背后站的是美国,还是其他大国撑腰,或者自以为是,可以天下无敌,我们改出手时必出手,而且会让你觉得如果好好谈谈,大家都有赶出,否则吃亏的会是谁,倒可以试试!
目前印度更应该与周边国家睦邻相处,国内疫情肆虐,着力解决疫情扩散问题,就目前尼泊尔突然的举动印度可能都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再同时与三个不算弱的邻居做对,最后捡不到任何便宜的!
不排除莫迪老仙转移国内抗疫不力及疫情造成的经济下滑产生的矛盾,但莫迪老仙再糊涂也不会糊涂到同时挑衅三家。那么,有可能印度国内反对派搞事,给莫迪老仙出难题,或赶莫迪下台。
简单地说这是印度政府为抗疫失败,经济严重下降而对国民转移视线的唯一手段。其实印度这个国家不是什么自信,而是在玩小聪明,一是尼泊尔力量小不会主动和対印度反击。二是巴基斯坦目前也不会全面对印度发动反击。三是尽管中国有实力打印度,但中国历来讲究以和为贵,以邻为善,吃点小亏无所谓。所以印度就吃定一打三没问题,同时提高国内的民族主义。
没有什么,我可以坦然的说,印度对巴,尼也许有些底气,对中国绝对是心虚的,无非就是利用各种矛盾和条件打一点擦边球,搞一点小摩擦,所以我认为局势可控,不会发生大的争端。
对于印度要在适时的时候狠狠的教训教训它,一是让印度再长点记性,不要忘了 历史 的教训。二是给美国人看,三是警告南海周边不本分的国家。想侵占中国的领土、领海绝没有好下场。
Ⅷ 2017中印边界对峙最新进展 印度为什么敢挑战中国
2017年(7月7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再次驳斥了印度将洞朗地区视为三国“交界点”的言论,指出此次印度越界地区与“交界点“没有任何关系,印度是“别有用心”、“混淆视听”。
此前发生的事儿,梳理一下是这样:
6月26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证实,中国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时,遭到印军越线阻拦。
随后中印开始边界对峙,双方不断增派人员。有印媒将其称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边界冲突。”这件事不同寻常,尤其是了解中印边界问题的人,更知道问题有多严重。因为中印边界长达2000多公里,有争议的地段很多,但唯独印度的锡金邦和中国交界的洞朗地区,从来没有争议。
印度同中国的锡金段,从来不属于中印边界争议范围。两国过去对该段边界划分并无异议。
6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就援引了1890年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给出了证据,该条约第一款
就规定了中国与锡金的边界,历届印度政府也都予以承认。尤其是1959年,印度开国总统尼赫鲁两次致信周恩来,表示对中锡边界不持异议,承认1890年条约。
对印度上来说,洞朗地区位于中印不三国中间,从形状上犹如一把刀子,直接抵在印度的胸口。该地区也确实有刀子一样的威胁。如果中国有效利用该地区,那么该地区往南八十公里、印度境内的西里古里走廊就面临中国军队的威胁。
因为印方断定,中国对该地区的控制力在升级。契机就是,开头我们说国防部提到“中国近日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印方认为,一旦道路建成,中国在该地区的军事部队输送能力将极大提升。因此印度觉得,必须要采取行动,不顾一切代价阻止这段公路的建设。
(8)最近印度为什么敢挑衅中国扩展阅读
印度对我国频频挑衅的原因
1、1962年后,印度汲汲于雪耻——数度挑衅但心有忌惮
印度要报仇雪恨。1962年中印战争的结果完全出乎印度的意料,他们丝毫没有料到到会败的这么彻底。印度学者认为“中国获得全胜,印度在短时间内蒙受了严重的损失和耻辱“。因此自尊心超强的印度一直想再搞点事情“一雪前耻”。但毕竟"天佑正义之师“,几次冲突里印度都没占着便宜。
2、印度认为中国有所顾忌
1962年战争结束后,中国收回了所有被印度非法占领的领土。但是,战后中方将军队撤退到战前30公里以后。这个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个时候中国军队的补给很困难,打下来的地盘,要想守住是比较困难的。于是乎,印度在两年后又逐步占领了这些地方。
3、印度的大国黄粱美梦未醒
其实,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印度一直都没有抛弃它的大国梦。在政治上,他频频在联合国提议,要么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要么提议取消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制,结果都被一票否决了。
军事上,依旧是老传统对外采购,谁的先进就买谁的,结果闹了不少笑话。经济上,比较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不过总喜欢与中国相比,有个笑话就是说他们印度再不努力要被中国追上了。
Ⅸ 印度此次挑衅中国,有哪些目的
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我来说说我的。
第一,缓解国内矛盾,莫迪政府的废钞运动等一系列施政,不得民心,这时候需要有个排泄口,挑衅中国自然是一种手段了。
第二,警告不丹,不丹中印对峙期间,阿三不止一次逼迫不丹对此事表态,不丹官方迫于阿三淫威,发表过一次偏袒印度的文章。
第三,试探中国,由于中国今年在领海等问题态度都不是很强硬,既然这样,印度自然会想我能不能也来站点便宜呢?于是就有试探行为,看看我们的底线在哪。
Ⅹ 印度为什么一直挑衅中国
因为有利可图:
其一、对内可以获得大量支持,印度国内支持对外强硬,不管是对中国还是对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
其二、对美国日本方面可以获得足够的支持,暗地里的利益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其三、对华方面可以占多少就占多少利益,反正是白得的,内外两方面都已经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了。而且印度判断中国现在的外部环境使得中国不会轻易反击。
1962年我们的外部环境比起现在都差多了,我们不惧战争,我们爱好和平。朋友来了有酒喝,敌人来了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