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1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
2021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0.007平方公里。
我国虽然耕地面积总数较大,但人均占有耕地的面积相对较小,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4。到1995年,人均耕地面积大于0.13公顷的有省、自治区、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但这些地区水热条件较差,耕地生产水平低。
相对自然和生产条件好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湖南、浙江、广东和福建等人均耕地面积小于0.07公顷,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大洋、广东和福建等甚至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0.05公顷的最低界限。该组织认为低于此限。即使拥有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也难以保障粮食自给。
相关知识
中国有林地面积约1.25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4.1%,居世界第8位。但中国人均耕地按统计约0.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3;森林覆盖率仅13%(世界平均覆盖率为22%),列世界第121位,中国每人占有林地约0.12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5强。
天然草地稍多,中国每人占有约0.35公顷,也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2。农、林、牧用地总和,中国平均每人占有0.54公顷,最多也不超过0.67公顷,仅为世界的1/4强至1/3。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耕地资源
B. 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的世界人均值、中国人均值和位次(中国)
世界人均国土面积为44.5亩,中国人只有12.4亩,少32.1亩;
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4.8亩,中国人只有1.3亩,少3.5亩;
世界人均草地面积为10.4亩,中国人只有5.2亩,少5.2亩;
世界人均林地面积为13.6亩,中国人只有1.6亩,少12亩。
1亩地=666.2/3平方米 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
不好意思世界排名很难找,我记得地理课本上好象有,找找看.
参考资料: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4153
C. 中国人均占地面积多少
中国平均每人占有0.54公顷土地。
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平均每人占有0.54公顷土地,最多也不超过0.67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数的29%。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岛屿岸线1.4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陆地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
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D. 印度人口众多,但陆地面积不足中国的1/3,为什么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都多于中国
一.“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
中国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 为什么耕地面积却少于美 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 美国 ?
计算出中国人均草地、林 地面积相对世界人均数的 百分数。
中国耕地总面积只是美国的1/2
中国山区占2/3,而美国平原面积广大、加之人口比 12.9亿比2.7亿。
中国人口与土地的供需矛盾
* 我国陆地面积是世界第3位,人均土地仅
0.96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数的1/3。 * 我国耕地面积为世界第5位,人均不到0.1 公顷(1.185亩),不及世界人均的1/2。 * 我国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5位,人均森林 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8%,人均 森林蓄积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 * 我国草地面积总量虽占世界第4位,但人 均草地只及世界水平的1/3。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阅读P60做3题:
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少,人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
二 土地类型齐全
草 地
林 地 耕 地
作 用
我国现状
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有哪几种?
2.耕地、林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耕地、林地、草地
400毫米
800毫米
秦岭
淮河
林
地
(一)我国草地的现状——
我国草地面积共4亿公顷,占世界草地面积的
12. 5%。占国土面积的41. 7%为我国农田面积
的3倍多; 草原区农业总产值1964亿元,占我国农业总 产值的23%。
(二)我国林地的现状——
我国森林覆盖率16. 6%,而世界森林覆盖率为
27%;
林地总面积位于世界第5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
位于世界121位;
(三)我国耕地的现状——
我国的耕地总面积达19. 51万亩,居世界第四, 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印度; 2000年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0. 1公顷,相当于 世界人均耕地的45%,居世界第67位。
土地资源的特点: 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 而耕地、林地比重低。
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
匮乏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自然条件较好,但尚未被 开垦的宜耕土地。
全国后备土地资源总量仅为1300多万公顷,
这些宜耕土地大多是天然草场和林地,而且主 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
耕地、林地少, 难利用土地多,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东 部 季 风 区 降 水 丰 富
E. 我国农牧用地为世界人均的多少
不到一半。
中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为零点七七七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为零点一0六公顷,是世界人均数的百分之四十三。
中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全国大于二十五度的陡坡耕地近六百万公顷,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百分之四十,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九。
据全国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国林业用地面积为二点六亿公顷,森林面积一点三亿公顷。
中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零点一一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之十七点二,居世界第一百一十九位;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八点六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之十二,是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较低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十三点九,明显低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百分之二十六的水平。
中国是草地资源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三点九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但人均草地面积仅零点三三公顷,约为世界人均草地面积的二分之一。
中国大部分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包括沙化、碱化)的草地达一点三亿公顷。
F. 人均耕地面积是正向指标吗
是的。
人均耕地,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平均每人拥有的耕地数量。计算公式为:人均耕地=年末耕地面积总数(亩)÷年末人口总数。人均耕地的多少,对于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具有重要影响。人均耕地世界平均水平0.206公顷约3.1亩,中国0.097公顷约1.5亩(之前数据分别是4.8亩和1.3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在195个国家中排名第118名(之前数据是第126名)。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耕地20.24亿亩、园地2.14亿亩、林地37.94亿亩、牧草地32.90亿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77亿亩、交通运输用地0.57亿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90亿亩。
G.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什么
平均到每个人拥有耕地只有1.39亩。
美国国土总面积为96291万公顷,其中耕地达19745万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150151万公顷)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均耕地0.7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0.23公顷)的2.9倍)。
中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咱们国家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头上,拥有耕地才只有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
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排110位以后。除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外,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以后,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28公顷,人均占有量在全世界排名居80位之后。
耕地面积的计算方法:
年初耕地面积,加上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减少的耕地面积。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是指本年度内因新开荒(本年度已种上农作物的新开垦荒地)、基建占地还耕、河水淤积、平整土地和治山、治水等原因而增加的耕地面积。
当年减少的耕地面积是指本年度国家基建占地(指经县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因兴修水利、修筑公路、铁路、民航机场、修建工矿企业、建筑机关学校用房实际占用的耕地)、乡村集体基建占地(乡村新建或扩建乡村企业、兴修水利工程、修筑公路、以及建筑办公室和生产设施。
如晒场、畜棚、猪圈等基本建设而实际占用的耕地)、农民个人建房占地、退耕造林面积、退耕改牧面积,以及因自然灾害废弃而实际减少的耕地面积。
H. 中国草原面积是多少
中国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7%,是耕地面积的3倍左右,林地面积的2倍多,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为3.31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84.3%。 中国草原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草原为0.33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国内各省区分布不均衡,西藏自治区人均占有草原面积最多,人均高达30公顷以上;其次是青海省,人均占有草地6.91公顷;再次是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人均占有草地分别为2.93公顷和2.84公顷;其他各省人均占有草原在0.5公顷以下。
I.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
不一样,因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有地区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一般是指某一个国家的。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也是耕地总面积除以总人口。
J. 中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有多少
人均国土面积12.4亩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04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从上年的1.59亩减少到1.41亩。
2004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217.6万亩,灾毁耕地94.9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07.0万亩,生态退耕1099.3万亩,以上4项共减少耕地1718.8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18.4万亩。增减相抵,2004年全国耕地净减少1200.4万亩。
国土资源部对用地变化情况分析表明,生态退耕仍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经实地调查,2004年度全国生态退耕1099.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043.1万亩,还草55.8万亩,还湖0.4万亩。
从往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来看,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10月底的19.51亿亩,减少为2004年10月底的18.37亿亩,耕地净减少1.14亿亩,人均耕地由1.59亩降为1.41亩。
拓展资料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