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就业为什么难

中国就业为什么难

发布时间:2022-10-24 16:10:44

A.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第一: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同等职位竞争的人太多,相对地淘汰的也就多,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其知识架构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期待。
第二: 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第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第四: 大学生期望过高,没有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一时难以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增加了找工作的难度和时间。
第五: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艰苦的工作不愿意,享受的工作找不着。
第六:大 学生缺乏求职技巧,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B. 我国就业压力大的原因是什么啊

1、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中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1000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8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亿多人,社会失业人员约570万人,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使中国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2、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下滑,无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据估计,每1%的经济增长将提供近80万个就业岗位。可见,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

3、劳动力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我国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水平相对较低,很多是人口负担,而不是劳动力资源。



4、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原因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率低,导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与平均发达国家相比,农业就业人口仅占5%。

5、弱势群体更难找到工作。

一些特殊地区和行业就业也比较困难。城市中的残疾人、低学历者、无技能者、长期失业者和老年女工;农村的老弱病残不仅找不到工作,还会因为残疾导致家庭陷入贫困。

6、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隐性失业是我国就业的主要困难。

中国农村大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有很多限制和困难,很多只能处于半失业状态。城市很多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就业不足,工人成为隐性失业。这是当前就业中的两个难题。

7、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机制不完善,导致就业信息不及时、不全面,就业渠道不畅通,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滞后,不能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

C.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所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的数量是比较有限的,但是我们国家的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的递增,从这方面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国家的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的。

年轻人其实都在准备公务员的考试以及事业编单位的考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这个社会当中找工作是比较困难的。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已经越来越多了,而且每年依然在不断的扩张。

就业市场已经供大于求了。

我身边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刚毕业的时候,每个月只能够拿到4000块钱左右的工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国内的就业市场已经供过于求了。如果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的话,那么大学生的生活依然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国家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已经开始进行了乡村振兴,绝大部分的毕业生是能够去参加相关的考试的。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战略,一方面能够提高我们国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另外一方面也能够解决就业问题。

D. 大学生就业难七大原因是什么

大学生就业难七大原因是:

1.大学生竞争激烈

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首先,全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加强了竞争压力。其次,全国每年都有很多人从工作岗位下岗,他们也在努力寻求再就业,与毕业大学生也展开了竞争。

2.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

3.知识沉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4.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

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5.毕业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

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不学无术或者学无所得,没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力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无法实现就业。

6.大学生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7.学校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

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E. 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随着我国的强大,我们的教育也在提升,从2001年开始我们的高校毕业人数持续增长,而且现在我们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就像他们说的“大学生满地跑”,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下面让我们探讨一下。

F. 为什么说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大概就是以下几点:


五、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15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9低于3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G.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二、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三、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四、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五、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15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3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六、 学生缺乏求职技巧。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七、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八、文科教育质量低下。由于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

H.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根据目前的就业环境以及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

自从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后,世界各国都开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代表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我国的高校扩招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随着扩招政策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毛入学率由1999年的10.6%直攀升至2008年的23%,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尽管高校扩招没有使劳动力总和增加,但却改变了劳动力结构。导致大学毕业生也就是高层次人才的增速远超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的非跳跃性决定了他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的相对稳定性。另外,我国城市化率较低,社会新增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承载如此庞大的高校就业群体。


阅读全文

与中国就业为什么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36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4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0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1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19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0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398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78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5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68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1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68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5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1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6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4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4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