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千年历史朝代排列
中国朝代顺序: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朝代划分:
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区分某政权的执政时间,所以往往会有“朝代”存续时间与“王朝”的国祚重迭的情形。
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 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迭, 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王朝的国祚相重迭,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的概念, “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治理国家的统治政府 。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与现代主权国家的观念不同。
在家天下的观念下,中国的君王家族通过轮替成为此天下的支配者,“ 改朝换代”就是更换王朝统治政权的过程
朝代活动区域
夏商周三朝,活动区域一直在河南、陕西一代,当时的中国的南方还是一片湿热地区,不太适合人类生存,为什么河南、陕西会成为人类活动的聚集区呢?主要还是因为水源和地形。
陕西和河南交界处,不仅有母亲河黄河流过,还有平原地区,并且这部分平原地区都被群山峻岭包含,形成类似盆地一样的地形。
有水又有平原,气候适宜,所以这里成为了早期人类活动的区域,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才得到开发。
主要还是因为分封和人口的增长,宋朝以前,中国朝代的主要活动区域一直都是黄河流域,经济中心也是在北方。
Ⅱ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拓展资料: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丰富的中国古代史,正为后世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古代的中国,勇于进取,以开阔的胸怀包容四海,开拓疆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多民族融合的壮观景象,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在对外交往活动中,中华民族一方面积极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之所长,另一方面更尽自己之所能,无私地将自己取得的卓越成果推向世界。
Ⅲ 中国五千年历史是什么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个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
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说五千年了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
一般讲文明史,是以城、青铜和文字为标志的。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计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黄帝时代的骨刻文字,专家认为这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证实中国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Ⅳ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历经哪些朝代
奴隶社会:
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
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 、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81年 约前1933年-约前1559年
有穷:约前1981年-约前1973年鉏、寒朝:约前1973年-约前1933年
商(殷)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约前1559年-约前1300年约前1300年-约前1046年
周朝:约前1046年-前256年、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社会: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西楚:前206年-前202年、汉朝:前202年-263年
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三国时期:220年-280年、曹魏:220年-265年
蜀汉:221年-263年、孙吴:222年-280年、晋朝:265年-420年、西晋:265年-316年
东晋:317年-420年、十六国:304年-420年、十六国末期:420年-439年
南北朝:386年-589年、南朝:420年-589年、刘宋:420年-479年
南齐:479年-502年、南梁:502年-557年、南陈:557年-589年、北朝:386年-589年
北魏中后期:420年-557年、东魏:534年-550年、西魏:532年-556年
北齐:550年-577年、北周:557年-581年、北周:557年-581年、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
武周:690年-705年、五代:907年-960年、后梁:907年-923年、后唐:923年-936年
后晋:936年-947年、后晋:936年-947年、后周:951年-960年、十国:907年-979年
辽朝(契丹):916年-1125年、宋朝:960年-1279年、北宋:960年-1127年
北宋:960年-1127年、西夏:1038-1227年、西夏:1038-1227年、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
元朝:1271年-1368年、明朝:1368年-1644年、后金:1616年-1636年
大顺:1644年-1644年、清朝:1636年-1912年、中华帝国:1915年-1916年、伪满洲:1932年-1945年
(4)中国历经的千年历史有哪些扩展阅读:
更迭
炎黄→唐→虞→夏→有穷→寒→夏→商(殷)→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楚→汉【西汉】→新→汉【玄汉、东汉、蜀汉】
→三国【魏(蜀汉、东吴)、蜀汉(魏朝、东吴)、东吴(蜀汉、魏朝)】→晋【西晋(东吴)、东晋(北魏)】→南北朝【南朝【刘宋(北魏)、南齐(北魏)、梁(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陈(北齐、北周、隋)】
北朝【北魏(刘宋、南齐、梁)、东魏(西魏、梁)、西魏(东魏、梁、北齐)、北齐(西魏、梁、北周)、北周(北齐、陈)】】→隋(陈)→唐→武周→唐→五代【后梁(辽)、后唐(辽)、后晋(辽)、后汉(辽)、后周(辽)】
→宋【北宋、(辽、西夏、金)、南宋(西夏、金、大蒙古国、元)】→元(南宋)→明(后金、清)→清(明、大顺)
Ⅳ 中华上下到底共有几千年的历史
其实还不止5000千年呢。传说时代中的三皇五帝算上去起码就8000年了〔因为据说三皇五帝至少在夏之前4000年〕。传说时代之所以称其为传说时代是因为其历史是口口相传的。另,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这样看来也有4700年的历史了吧。所以可称“上下五千年”
中国国内和国外间都有争论
西方一般认为中国的历史只能算到 商朝
因为夏朝的直接考古证据太少
如此中国文明就是3500年左右
中国国内甚至也有认为是7000年的
但是通用一般是5000年
考古发展一直在不断进行着,我们人类已知的数据会不断的更新中
Ⅵ 中国千年历史
http://www.lsqn.cn/ChinaHistory/
中华民族,历史悠长。三皇五帝,传位禅让。夏禹开始,建立家邦。
汤灭夏桀,国号殷商。武王伐纣,西周辟疆。幽王贪色,身死国丧。
平王迁都,东周洛阳。春秋五霸,齐桓楚庄。秦穆晋文,还有宋襄。
战国七雄,各据一方。秦楚齐燕,韩赵魏粱。嬴政统一,自称始皇。
反抗暴政,陈胜吴广。楚汉相争,刘邦胜利。西汉开国,长安称帝。
新莽篡位,绿林赤眉。刘秀兴兵,灭莽杀敌。再造东汉,洛阳登基。
黄巾起义,分崩离析。曹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代魏,司马称帝。
五胡乱华,干戈不息。永嘉南渡,东晋是继。南朝北朝,隔江峙立。
宋齐粱陈,南方更替。北十六国,分裂割据。续有北魏,北周北齐。
杨坚创隋,南北统一。灭隋建唐,高祖李渊。黄巢造反,天下又乱。
五代十国,分裂再现。赵氏篡周,北宋是建。辽夏女真,觊觎中原。
金袭汴梁,靖康国难。南宋高宗,迁都临安。蒙古崛起,成吉思汗。
忽必烈时,灭宋建元。顺帝腐败,丧失政权。洪武建明,定都应天。
成祖永乐,改都顺天。明帝崇祯,自缢煤山。闯王进京,四十二天。
三桂请兵,清帝入关。道光以后,列强侵犯。武昌起义,领袖中山。
建立共和,宣统交权。老袁窃国,军阀混战。工农革命,捣毁封建。
各族人民,同掌政权。华夏文明,史称五千。
�0�2
这首四字歌是高明先生为便于人们学习历史知识而编写的。
是不是简单.通俗.易学.易记。
�0�2
如果能背诵出这四百字,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史称,次序,兴衰更替,你定能了如指掌。
Ⅶ 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有哪些
有唐诗、宋词、元曲、儒家思想、中医理论等。
1、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2、宋词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3、元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4、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5、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即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分形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阴阳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
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元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宋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儒家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