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古代中国的五服指哪些亲属

古代中国的五服指哪些亲属

发布时间:2022-10-30 10:42:12

‘壹’ 五服是指哪几辈 五服制度是什么

1、五服指的是上推五代,从高祖开始,高祖、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五代内所有的血缘关系都是亲属,也就是说,与一个高祖都是亲属,从高祖到自己就是五代,成为五服。五服以后,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通婚。正常情况下,一个家庭有一段婚姻,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2、五服制度是中国礼制中对死者亲属的悼念制度。它规定,亲属关系不同的亲属,丧服制度也不同,根据丧服制度,亲属分为五个等级,从亲属到亲属依次为:斩首失败、气失败、大成功、小成功、麻成功。

‘贰’ 正确的五服是几代人

五服是五代人,以父辈或祖辈某一辈为起点,有上‘’五服‘’下‘’五服‘’,相处主要是下‘’五服‘’为主,如“一服”是指父亲辈;“二服”就是自己一辈,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三服”就是指伯父叔父及其子孙辈;“四服”是指叔伯曾孙子女辈;“五服”是指叔伯玄孙子女辈。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农村人常说的五服血缘亲情关系,也是最近的亲情关系。

古代五服制度

“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西晋定律第一次把“五服”制度纳入法典之中,作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的标准,这就是“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它不仅适用于亲属间相互侵犯、伤害的情形,也用于确定赡养、继承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叁’ 亲戚关系中的“出五服”究竟是什么指的是哪些人

简单来说就是出了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等九代人的亲戚,就不用为对方服丧,甚至相互之间可以进行通婚,因为这样的亲戚在情分上还是弱了很多的。

出了五服之后,如果对方去世后,就不用为他们服丧,因为亲戚关系方面已经很弱了,都不用去。另外出了五服之后,这些亲戚们也可以进行谈婚论嫁和婚配,因为这些亲戚们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血缘关系了,所以即便是结婚,对于后代也是没有多大影响的。

农村普遍认同五服就是九代人的说法,所以出五服也就是出了九代人的说法,并且对于出了五服外的亲戚,一般家里无论是有办丧事还是嫁娶的事,都不会通知他们,毕竟关系方面已经非常疏远了,也没什么必要的。

‘肆’ 五服是指哪些亲属

五服,是指中华法系中划分亲属关系的五个级别。第一等级亲属——斩衰“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属于斩衰级别的亲属包括: 1.妻子、妾。妻子对丈夫属于斩衰亲,丈夫对妻子则不属于斩衰亲,夫妻是不平等的。妾称自己的男人为家长,妾对家长属于斩衰亲,男人对众妾则不属于斩衰亲。 2.儿子、儿媳。旧时儿媳出嫁后要从夫姓,所以与公婆的亲属关系属于同一级别。夫妻无儿,由侄子承嗣的,侄子属于斩衰亲。 3.未出嫁的女儿及出嫁后离婚反家的女儿属于斩衰亲。已出嫁的女儿属于夫家的人,和生父母的亲属级别降低,不能与兄嫂享有同等地位。 4。儿子、儿媳、未嫁女行孝的父母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还包括嫡母、慈母。嫡母是指父亲的正妻。妾生之子和父之正妻即使没有抚养关系,也属于斩衰亲。慈母,是指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比如某人为父亲的三妾所生,但由父亲的六妾抚养,则父亲的正妻为嫡母、三妾为生母、六妾为慈母。同属一个亲等。对父亲的其他妻妾则不属于斩衰亲。 5.嫡长子死亡的,嫡长子之长子为承重孙。承重孙属于斩衰。 现在的斩衰是用手撕扯的粗白布,不缝边,穿在身上用根布条(或草绳)扎紧,头戴白孝帽,下穿粗布裤,足登白布蒙严的黑布鞋。</SPAN></p> 第二等级亲属——齐衰 齐衰,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 第二等级亲属包括: 1. 丈夫对妻子。不包括对妾,但包括原来为妾,经过扶正仪式晋升为妻的女子。 2.男子及配偶对伯叔父母。 对庶母。父母的其他妾如同婶母。 对已经离婚的母亲,已经和父亲离婚的母亲不属于自己家族的人,虽有母子之情,亲属关系要降低一等。 父的其他妾的地位如同婶母。 3.男子及配偶对兄弟及未嫁的姊妹。未嫁女视为自家兄弟,出嫁女属于外姓人,亲属级别降低。 4.已嫁女为父母。已嫁女对公婆是一等亲,对娘家父母则属于二等亲了。 5. 孙男女对祖父母。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 以上所说之女均指未嫁之女。 第三等级亲属——大功。 大功是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 第三等级亲属包括: 1.对堂兄弟、未出嫁的堂姐妹。 2.对已经出嫁的姑姑。 3.对已经出嫁的姐、妹。 3.已经出嫁的女子对娘家的伯、叔,兄、弟。 4.父母对自己的儿媳。 5.祖父母对自己的孙子女。 6.对自己兄弟的儿媳。 第四等级亲属——小功 小功,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 第四等级亲属包括: 1.对祖父的兄、嫂、弟、弟媳。(叔爷爷、叔奶奶) 2.对堂伯叔父母。(堂叔、堂婶、堂伯父、堂伯母) 3.对未出嫁祖姑(姑奶奶)及堂姑。 4.对已嫁堂姊妹。 5.对兄弟之妻。(嫂子、弟媳) 6.对从堂兄弟,未嫁只从堂姐妹。(同一曾祖父的兄弟姐妹) 7.对外祖父、舅、姨。 第五等级的亲属——缌麻 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孝服。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 第五等级的亲属包括: 1.曾孙对曾祖父母。 2.对同族伯父母。(自己高祖父的子孙) 3对同族兄弟、未嫁族姐妹。(自己高祖父的后代与自己同辈份者) 4.对外姓中为姑表兄弟、姨表兄弟。 5.男子对岳父、岳母。(只包括妻之父母,不包括妾之父母)

‘伍’ 五服指的是几代人

五服指的是九代人。

是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

五服通常称为本宗九族,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中国古代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

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

九族中,纵向有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己身、子、孙、曾孙、玄孙;横向有己身、兄弟、堂兄弟、再堂兄弟、三堂兄弟、姊妹、堂姊妹、再堂姊妹、三堂姊妹。围绕着纵横向的九族,形成了九族与五服的家族结构图。

往上数,上辈中有叔伯父母、堂伯父母、再堂伯父母、祖伯父母、堂伯祖父母、曾祖伯父母、姑、堂姑、再堂姑、祖姑、堂祖姑、曾祖姑等。往下数,下辈中有侄妇、堂侄妇、再堂侄妇、侄女、堂侄女、再堂侄女、侄孙妇、堂侄孙姑、侄孙女、堂侄孙女、曾任孙妇、曾侄孙女等。



‘陆’ 什么是五服亲戚

摘要 五服,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中国古代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

‘柒’ 五服什么意思

1、“五服”是中国古代宗法制社会中的常见亲属关系,九族亲属中,如果有人死去,和他有着亲属关系的人要行不同时间不同服装的丧礼。这种丧礼按照九族中所处的不同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不同而规定不同丧服标准。

“五服”共分为五类,这五类分别是:第一类,称斩衰,是最重的丧礼,一般适用于子女为父母(包括继母),着粗麻布衣服,不缝边,手拿哭丧棒,脚穿草鞋,丧期三年。第二类,称齐衰,分为四等:1.齐衰杖期。粗麻衣缝边,执削杖,丧期一年。适用于夫为妻;2.齐衰不杖期。手不执杖,其余同上。适用于孙为祖父母、侄为伯叔父母、出嫁女为父母、男子为兄弟;3.齐衰五月。适用于曾孙为曾祖父母;4.齐衰三月。使用于玄孙为高祖父母。第三类,称大功。衣用熟麻布,白色,丧期九月。适用于已婚姑、已婚姐妹、堂兄弟,已婚女为伯叔父父母及兄弟。第四类,称小功。衣用较粗熟布,丧期五月。适用于伯祖、叔祖、堂伯叔父、从堂兄弟。第五类,称缌麻。衣用精细熟麻布,丧期三月。适用于外祖父母、岳父母、表兄弟。

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做出服,也叫出五服。

2.周朝有本规定礼仪的书,其中有一篇叫〈仪礼。丧服〉,把一个人去世,参加葬礼的亲属因关系的远近而穿不同的服装,规定了五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关系越近,服装越重,质地越粗糙,服丧期越长,其中斩衰是关系最近的人穿的,用很粗的麻布做成,不缝边,象斩斧一样,故名斩衰。大功小功是指缝制丧服用功大小,大功比小功粗糙,缌麻是用熟麻布做成的丧服。所以经常听说披麻戴孝,麻加工的丧服越简单关系越近。由此就给亲属下了“五服”的定义,五服以外就从亲属中淡出了。

亲属中五服的确定是以自己为点,上推四代,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下推四代,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同时还有上述亲属的旁亲,都属于有服亲,也叫内亲,母亲一系叫外亲,服制也只有一世,仅包括外祖父母,舅父、姨母、舅表和姨表兄弟,其他人则是无服亲。衰亲指父亲亲属,大功亲指祖父亲属,小功亲指曾祖父亲属,缌亲指高祖父亲属,母系亲属均属缌麻亲之中。还有以五服的关系量定了五服罪,确立了社会管理框架,也就是宗法等级制度,成为维系社会结构的上层建筑。

‘捌’ 什么是五服亲戚

我的理解,五服即血亲之内的五代人,包括父系血亲和母系血亲。但五服的划分及起止一般人都不是很清楚。

一、父系五服(也叫家族五服)。

即:从自己往上数五代人再往下数五代人。往上数自己,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五代人。也就是说同一个高祖父血亲下来的,到你自己才是第五代,还在五服之内,你儿子这一代第六代才脱五服。

同理,从自己往下数五代人。即: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五代人,玄孙还在五服之内,玄孙的下一代第六代才脱五服。

概括的讲,自己的爸爸和儿子是第二服,爷爷和孙子是第三服,曾祖父和曾孙是第四服,高祖父和玄孙是第五服。第五服以外第六服才叫脱五服。

二、母系五服。

母系五服一般都忽略了!直到最近几十年,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国家对三代近亲婚配作了法律规定,禁止三代以内近亲通婚,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母系五服虽然没有象父系五服那样重视,但母系的血亲三代,基本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认可。

即从外祖父这代开始计算,母亲、舅父、姨母为第二代,表兄弟姐妹为第三代。从自己这一代开始计算,自己是第一服,往上数母亲、舅父、姨母是第二服。

所谓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就是指母系五服的关系。

之前,有人提出,表兄弟姐妹的子女是否属三代以内近亲?我也曾经给别人错误答服,说他们是三代以内近亲,实际上表兄弟姐妹的子女已经是第四代了,并不是三代以内近亲,他们是可以通婚的。

有人会问,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的说法怎么去解释?二代表,表兄弟姐妹的子女不正是第三代吗?不正是三代以内近亲关系吗?这是一个计算顺序问题,这里所说的一代亲,二代表,是指从母亲这一代开始计算。

它与血亲三代计算的起点是不一样的,血亲三代应该是从外祖父开始计算,外祖父是第一代,母亲、舅父、姨母是第二代,表兄弟姐妹是第三代。

所以《婚姻法》规定三代以内近亲,正是表兄弟姐妹这一代,而他们的子女已经是第四代了,四代虽然没有脱五服,但己经不是旁系血亲三代以内近亲了。

《婚姻法》规定,直系五代旁系三代近亲禁止通婚。因此,表兄弟姐妹的子女是可以通婚的。

由于母系五服分支比较复杂,姓氏也比较复杂,因此,母系五服一般只计算在三代近亲之内,三代以外基本上都被忽略了。

不过,现代人都知道,亲舅父,亲姨母的子女之间不能通婚,也就是说,亲血表,亲姨表不能通婚。因为他们都在三代血亲之内。

三、旁系血亲。

旁系血亲是指直系亲属以外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人,而一源是父亲与母亲的总和。

直系血亲主要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

因此除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外,其余的都是旁系血亲,包括自己的亲兄弟姐妹。

因为旁系血亲的范围比较大,因此,我们只对二服、三服以内的旁系血亲做一个了解。

1、亲兄弟姐妹和自己同源于父母。自己是第一服,父母是第二服,所以亲兄弟姐妹之间是二代以内旁系血亲。

2、叔伯、姑母、堂兄弟姐妹和自己同源于祖父母。自己是第一服,父亲、叔伯、姑母是第二服,祖父母是第三服,而这些血亲都源于第三代,所以自己与叔伯、姑母、堂兄弟姐妹之间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3、舅父、姨母、表兄弟姐妹和自己同源于外祖父母。自己是第一服,母亲、舅父、姨母是第二服,外祖父母是第三服,而这些血亲都源于母系第三代。所以自己与舅父、姨母、表兄弟姐妹之间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了解五服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亲情,另一个是亲缘。

亲情,无论是何时何地,只要知道还没有脱五服,那就是世界上很亲的人了。

亲缘,主要是指能否通婚的问题。

一般来说,直系五代和旁系三代近亲是禁止通婚的,这在《婚姻法》上也是有明确规定的。

由于旁系五服既源于父系这一根藤,也源于母系这一根藤。因此,要了解五服,就必须了解这两根藤的上下分支情况。

阅读全文

与古代中国的五服指哪些亲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1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66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4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59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4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2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3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2
伊朗的海拔多少米 浏览:925
nuri是什么意思印尼 浏览:280
哪里可以看意大利篮球比赛 浏览:302
为什么印度有弯曲铁轨火车 浏览:521
墨脱和印度哪里交界 浏览:997
意大利的物价为什么便宜 浏览:68
伊朗火车价格多少钱 浏览:197
为什么很多潮汕人都在印尼 浏览:976
改造后意大利风情区有哪些高科技 浏览:44
中国最美枫叶林在哪里 浏览:932
中国哪里没有木薯 浏览:808
印尼白燕窝多少一克 浏览: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