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

发布时间:2022-02-06 19:15:16

Ⅰ 评价中国近代史

近代化,在英文里就是现代化,现代化研究已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现代化含义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各有自身特点,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模式”。
“近代化”,指中国近代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也即“转型”。中国的近代化是在西方侵略者的侵略下被迫展开的,是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紧密结合的,是在中西文化的冲撞和冲突中展开的,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从空间看,包括经济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层次,从时间序列看经过三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鸦片战时,林、魏及太平天国的洪仁玕,都提出了学习西方的问题,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这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是在机器技术方面向西方学习。
②戊戌——辛亥革命,一批批思想家不仅提出“以商立国”,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政治上向西方学习,提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主张,并通过政治运动谋求政治改革,这一时期是近代化的深入,在制度方面学习西方。
③辛亥失败——五四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一部分知识分子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提出人格独立,精神解放,重新塑造国民人格,批判封建的道德思想文化,提出了建立新时代的新文化的问题,这是近代化的深入,思想心理层次。
中国近代化是沿着技术——制度——文化的路向层层深入的。当然,中国近代化充满了艰难、曲折和失败,但正是在这一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近代社会终于摆脱了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之中。所以,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如何脱离传统社会,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近代化(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也是我们把握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条基本线索。
需要分清的是:近代化不等于西化。这是二个不同的概念,近代化是以我为主体的社会变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历程;而西化则是以西方为本体的机械照搬,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近代化的思想来源,则是西方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又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洋务、戊戌、辛亥、五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学习西方问题,但我们也将看到,他们既学习了西方,又融和进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因素,中国的近代化又是在自身历史文化土壤上的近代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道路。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目的和要求
大学学习不仅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学习方法、学习理论,它不是光看一二本谈方法的书就会,而是蕴含于日常学习和实践之中。
二个目的:一探索历史规律,二是总结历史经验,以为今日的借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运动,不能不受到历史传统的深刻制约,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全面的反思,在这方面,历史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学好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虽然只有八十年,但学术研究的广度、讨论问题之多,都超过古代史,可以说,对近代史上每一个历史事件,人物都有不同意见。如何学好中国近代史:关键是认识大学学习历史的任务和要求。大学学习中国近代史与中学有什么不同?
中学:了解历史事实,来龙去脉。
大学:把历史作为一门科学来学习、研究,也就是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史”,而是历史学,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了解历史,而是认识历史。历史分为本体和认识两个方面,本体历史就是人类过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它是唯一的、永恒的,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属于认识层次的历史,就是人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思考,认识是丰富多样的。每个时代都有对历史的不同的认识。认识历史的任务就是通过思考,尽可能完整准确地去把握历史本体,当然由于认识的局限,每一个人事实上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认识历史,正因为如此,这才加重了我们的责任:如何更好地认识历史,这是我们学习时始终要明确的目的。
中学:掌握基本史实、年代、人物。
大学:不仅掌握了解一般史实,而且要了解与此史实有关的前因后果,了解其处于历史长河中与其他史实的联系,也就是通过史实把握这样一些关系:社会总系统下各个子系统的关系,了解社会结构(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之间的关系,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这一切,不能凭杜撰可以做到的,而是要研究历史,尤其是钻研,收集原始资料,并且借助于一定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研究这些材料,获得新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认识历史,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阅读史学理论书籍,阅读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文化学的有关理论书籍,注意新观念、新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Ⅱ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启示

中国近代史完全可以用屈辱这两个字代替!近代史可以划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Ⅲ 中国近代史评论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结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卖国贼的英勇斗争,着力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的。作者不同意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条线索作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进步潮流,而坚持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主体来论述中国近代史。作者认为,在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农民反抗斗争,正是这些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才把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给予内外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作者认为,就连戊戌变法这场由社会上层演出的历史剧当中,“历史的真正主角其实既不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也不是慈禧太后或光绪皇帝,而是成亿的被剥削、被压迫的,为求生存而斗争的贫苦劳动人民,其中主要是农民大众。”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始终环绕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来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 作者评论太平天国的宗教色彩时指出,拜上帝会的创立“并不是基督教俘虏了洪秀全,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农民,而是洪秀全按照中国农民革命的需要利用了基督教的某些形式……使在封建重压下的中国农民革命取得了一个新颖的形式。”尽管宗教迷信是他们的一个很大的弱点,但这在当时对激发群众和组织群众是起了作用的。本书列举史实说明,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并未因为外国侵略者与自己共同信仰一个上帝,就放弃了爱国主义的立场或麻痹了斗志,他们与清朝政府的对外卑躬屈膝形成鲜明对照。他们坚决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坚持严禁鸦片,最后,“现实的斗争迫使革命的农民不能不拨开宗教的迷雾而同联合起来的一切内外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家的本色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义和团运动,作者并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主义落后性和排外主义的毒素而大张挞伐,而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内外形势,满怀激情地描述了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壮烈斗争,充分肯定了义和团运动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作用,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驱。义和团运动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农民不但是同封建势力斗争的强大力量,而且是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强大力量。 本书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探索,作了中肯的评价。作者认为,戊戌维新基本上是一场爱国主义的运动,尽管维新派敌视农民革命,只主张改良,但当时面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维新派打出了救亡的旗帜。他们对国势危急的大声疾呼,对改革主张的有力的宣传,“唤起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因而使他们所发动的政治改良运动成为一个群众性的爱国主义运动。”本书还给予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应有的历史地位,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及其同志们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和他们提出的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又专门叙述了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并指出在当时条件下,“体现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以及中国社会在其发展道路上的迫切要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正是打击了站在它背后的帝国主义。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作者在满腔热情地歌颂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同时,又鞭笞了陷中华民族于水火中的丑类。当我们读到鸦片战争的惨痛结局、太平天国的壮烈失败、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和外国人“代表中国”出使外国的滑稽剧等史实时,激起了对侵略者和卖国贼的强烈的义愤。作者着墨不多,笔锋上凝聚着的鲜明的爱憎,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 三次革命高潮悲壮地失败了,中国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挣扎。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严肃的问题:中国的出路何在?怎样才能救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用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说明:农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种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所作出的结论是:只有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才能胜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拥护者。
**************************************************

“拜访”完仰慕已久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感慨不已唏嘘良久,真不愧是世界级的世界
名着呵。托克维尔犹如一位饱经世故饱读史书的老人讲故事拉家常般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既生动有趣又别开生面。
更奇特的是,我似乎是在读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着作,感觉非常亲切。不仅一般道
理相同,就是许多“故事情节”也极其类似。有些章节只需把其中的“法国”换成“中国
”即可了。
究竟是否如此,请允许我从大处和细节两个方面来论证。.
1. 新与旧
该书的核心观点是法国大革命并不是空穴来风横空出世,而是在旧制度母体中孕育成
熟的。许多所谓的革命成果不过是移花接木旧瓶装新酒罢了。
我们近代中国百年风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拿我们最引以为豪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
利而言,它不单单是共产党独自努力的结果,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自从中国大门被西方
的“坚船利炮”轰开后,为图自强须学西方已成大势。先学西方的技术,再学其体制、文
化,各个告败之后最终不得不抓最后一根稻草了——意识形态。而当时各种思潮尘烟并起
,立宪主义、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等等主张都没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证明了,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再拿我们最引以为耻的文革来“说事”。它究竟是历史的逆流畸形,还是革命的继续
?我们应从其爆发的原因说起。无论其客观原因(国内左倾,国外“修正”)还是毛泽东
的主观原因(打倒官僚主义、建设更加高尚的社会主义)都是大势所定,都是革命进程的
因素“作怪”。毛泽东不过是煽风点火(也决非一时头脑发热),四人帮等不过是添油加醋
而已。
可见,历史洪流总是逐波推进一浪接一浪,我们切不可割裂了片面来看。
2. 农民被抛弃
托克维尔叹道:“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
世纪还糟?”接着他分析其原因是农民被各阶级遗弃了,命运更加悲惨且无法自己改善。只
能通过改变国家的命运来改善自己的命运。
中国农民亦是如此,近代以来,官员致仕不再还乡,农民中有文化有钱财有志向的都
纷纷涌向城市。农村里只剩下一些货真价实的土豪劣绅。除了几个戴眼镜的乡村建设者和
国家征税征兵时会想到他们外,大多数农民也被抛弃了。政治似乎与他们无关,这尤其在
辛亥革命中表现得最明显,鲁迅作品中有着鲜活的纪录。而且因为战争频频,灾祸连连,
农民的处境自然也大不如从前了。所以他们才会成为中国革命最后的主力军。
3. 文人的作用
托克维尔又称:在18世纪中,文人成为法国首要的政治家,指导思想启蒙了大革命。
中国近代文人的位置虽然没有这么显赫,但其作用也不容小视,尤其是在建国以前。从林
魏到康梁、严章,再到陈李等五四导师乃至以后的各色文人,是他们引进了新思想,开启
了新风气,启蒙了心智,唤醒了人民,可以说,没有他们打开窗户放声呐喊,就不会有雄
狮的觉醒怒吼。
4.宗教特征
中国革命虽然不能完全像法国大革命那样完全称之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
但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通过预言布道深入人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在社会与政府问题
上追溯到普遍性,也可以说更自然的东西."
更相似的是非宗教倾向也在当时中国人身上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并且同样作家们
首先拿儒教开刀.因为"教会制度乃是国家制度的基础和楷模,是他们进攻的庞大建筑中最
为暴露、最缺乏防御的部分."
"当宗教离弃灵魂时,它并不像经常发生的那样,让灵魂空虚软弱.灵魂一时充满了感情
和思想.'"这些情感和热情已变成一种新宗教,它产生了宗教所产生的巨大效果,使人们
摆脱了个人利己主义,崇尚英雄主义和忠诚。”从一开始就揭示在如此众多的人身上具有
无与伦比的忠诚的的爱国主义、无私胸怀、真正的伟大。”这是非宗教倾向有利的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非宗教倾向也会造成巨大的公害:“因为与其说宗教倾向使人堕落或风尚
破坏,不如说使人精神失常,以致那时的人们采取如此极端行为。”“在宗教法规被废除
的同时,民事法律也被推翻,人类精神完全失去了常态,不知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攀附,还
有什么地方可以栖息。革命家们仿佛属于一个陌生的人种,他们的勇敢简直发展到疯狂。
任何新鲜事物他们都习以为常,任何谨小慎微他们都不屑一顾,在执行某项计划时他们从
不犹豫拖延。”中国的革命者似乎也是这个种族的一部分呵。
5.自由与平等
本书还有一个重大观点,就是法国人民为了平等,宁愿舍弃自由。“严格意义上的公共
自由的思想与爱好是最后一个出现,也是第一个消失。”“在他们的着作中已经能看出我
们如此熟悉的那种革命民主气质:他们热爱平等,哪怕是奴役中的平等。在他们眼中,私
人权利根本不存在,只存在公益。”“将政治自由引入与之格格不入或截然对立的制度和
思想,这个意图60年来产生了多少次自由政府的徒然尝试,直到最后对这些徒劳无功的努
力感到心灰意冷,终于抛开他们的第二个目的,回到第一个目的。于是他们归结到这样的
思想:不管怎么说,在一个主子下面平等地生活毕竟还能尝到一个甜头。”托克维尔说得
好:“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中国革命也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中央集
权与社会主义的确是同一土壤的产物。”
通过以上分析,似乎应该能证明我前面所言非虚了吧。当然正如托克维尔所说:“但是
人们不深入到我们民族的性格中去,这种透视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承认,所以这
些原因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释法国以外类似的革命。”套用此话,“必须承认,所有这
些相似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释中国的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一样伟大、激烈的中国革命
自然也有自身的原因和特征,不能完全搬用该书来解释比拟,但如果我们想深刻地描述透
析中国这场革命,《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应该是少不了的楷模和参考

Ⅳ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革命”

革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成熟阶段的社会变型和转折,近代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各种矛盾异常尖锐,最终在共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社会革命的质变,人们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发展,在探索中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也从此踏上了国富民强的光辉道路。
生长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我们既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但不应忘记那些为革命斗争过的先辈们,承前启后鞭策前行,文明不息革命不止!

Ⅳ 当代大学应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

站在当代大学生的角度来看中国近代史的话 只能用借鉴的眼光去发现中国近代史中不为人注意的地方

Ⅵ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

对待中国近代史,西方国家的态度在鸦片战争前后有了极为明显的变化。在清朝前期,出了个威慑世界的康乾盛世,使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崇尚越来越高,这是中国人民值得骄傲的时期。而东西方在当时有两个大帝国--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这两个国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而论英和清谁更强,无疑是清国!如果康乾盛世时中英来开战,英国必是惨败!所以这时的西方国家一概觉得中国人是最强大的民族。将我国任何习俗都保持正常的态度。他们看到中国人的辫子时,也觉得很正常,最多也就是奇怪而已,从来没耻笑过。所以,当时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地位鼎立在世界之间。但是随着庸主干隆晚年的自大、昏庸、无能、贪腐,以及贪官的助纣为虐,使清王朝开始从富强走向穷弱,文字狱盛行,为维护统治所弄的冤狱极多,文化积极性不高,就使国家落后了。但即使国家走向相反道路,西方国家还是保持着信服的态度,这是鸦片战争前的态度了。接着鸦片战争后,欧美国家走向进步,大清王朝固步自封,中国与西方国家差距越来越大,洋人发现中国不堪一击,开始自大了,视中国为弱国弱民。中国早已没了马可波罗所说的“中国遍地是黄金”的景象,道光签完一条不平等条约过个几年就死了,但因中国经济较好,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被歧视的程度还算轻度。可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遇战不战,龟缩在后宫不理朝政,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丢了园明园,丢了尼布楚,丢了库页岛……这个昏庸无能的昏君,如果不是遭天遣年纪轻轻就死掉,他还能给出多少土地?而就是出了咸丰这种昏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歧视才由轻变重,甚至侮辱。这时,不仅辫子他们想笑,连我们的文化他们也视为垃圾。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对中国清朝的态度是三个阶段:康乾盛世,崇拜;鸦片战争后,轻度歧视;咸丰时期及后来,重度歧视。接着民国后,歧视才一点点变轻,但仍有歧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种种成就,现在的西方国家已经找不出任何理由歧视,而恢复到了原来对中国的崇拜。

Ⅶ 中国近代史纲要里面的、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人物

首先,你要讲清楚,人物属于,什么阶层的。然后,再说,为这个阶层做出怎么的贡献,或者,做了什么,有害的事,再根据这些贡献,和害处,说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就好啦。满意的话,好评哦,亲

Ⅷ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的革命与改良

(1)首先,我认为,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国内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结成联盟,阻碍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
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冲击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苦难,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并压制中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又促成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正是在四面受敌、即将遭肢解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才意识到必须改变现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虚心地吸取西方的先进文明.
(2)改良应该是首选之法.因为改良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一个国家和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改良可以使传统与现代不完全脱节,也可以使变革更持久有效.相反,革命要流血,要带来民众的苦难,还可能造成国家民族的分裂.革命后,可以实施较大规模的变革,但是变革的效果却往往因为传统的阻碍势力、因为革命的不彻底而变得微不足道.当然,改良也有它的不利之处,但从长期来看,改良是比较可取的.(其实,革命的即时效果就是推翻了一个政权,但只有在新政权有力推行改革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是有效的.也就是说,革命和改良两者可以归结到一点:那就是都需要有效的改革.)
但是,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却使它偏向了革命的道路.首先,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所以它们也不会真正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统治阶级中的顽固势力太强大,不甘心在改革过程中丧失其原有的利益.于是,他们便千方百计地阻挠或延缓改革的步伐;再次,改良者本身的弱点及改革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
因此,革命形势不是天然的,也不是革命者人为造成的,而是由中国近代各种主客观条件造成的.
(3)改良与革命有着紧密的关系.革命者的革命活动,促使当权者必须以改良来压制革命.比如慈禧太后就明确表示过立宪的目的就是要杜绝革命.反过来,改良的很多措施也客观上为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改良就是革命的先声.比如,戊戌变法运动促成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使西方民主进步思想大量涌入,客观上为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实行废科举、兴学堂、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等措施,本意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实际上却为自己培养了一批掘墓人.改良如果能顺利及时地进行,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则其改良的措施无疑是必要的;但当改良受到延迟阻碍,则其已经实行的措施必然造就推动继续改良的势力,如果不能对这些势力进行有效疏导的话(其实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继续进行改革,实现其最初的承诺),那么这股势力必然要寻求体制外的道路.此道路便是革命.辛亥革命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Ⅸ 用一句话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空袭伊朗用的什么武器 浏览:30
美国为什么杀死伊朗高级将领 浏览:383
为什么在印尼喝咖啡有渣 浏览:239
印度圣雄甘地被赶下车说的什么 浏览:902
中国最大的虾多少钱 浏览:332
产自伊朗的虾为什么便宜 浏览:610
意大利面条怎么读语音 浏览:262
印尼的驾照怎么转回国内 浏览:588
怎么看印尼华人新闻 浏览:544
意大利fox刀具哪里买 浏览:108
印度哪里买玻璃 浏览:937
中国人如何认识英国博士 浏览:14
皮包出口英国要什么认证 浏览:274
塔兰托在意大利哪里 浏览:613
中国的山和水面积是多少 浏览:82
和平精英国际服如何购买头发 浏览:282
淘宝哪个店铺寄意大利 浏览:780
和平精英国际服怎么找到僵尸模式 浏览:292
意大利什么原因没参加世界杯 浏览:164
英国生物专业包括什么 浏览: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