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南北方是怎么划分的
中国的南北方划分标准:
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界.这是自然的界限,是人文的界限,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的界限.
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的南北方,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南北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体质,语言,性格,文艺,饮食,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自然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自然气候明显变化.
体质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体质高胖;南方体质矮瘦
性格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粗犷豪爽;南方细腻柔和
Ⅱ 中国南北方是怎么分的根据是什么
从气候上讲,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线,也简称秦岭-淮河线)是中国(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论述是着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的。
在由张相文发表于1908年的《新撰地文学》中的185页记载:“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动物多驯驴良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
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这就是张先生对我国北方的描绘。所谓“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
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论述。
在张相文的文集《南园丛稿》之中,收录了张相文在1924年发表的《佛学地理志》一文,已明确提到了秦岭—淮河分中国为南北。文章对中国进行了如下描述:他首先把中国分成六大部。
对这六部他是这样写的:“曰本部、曰蒙古、曰满洲、曰新疆、曰西藏、曰青海。本部之地,或称禹域,亦曰汉土。……就自然形势,分南北中三带述之。北带,即黄河流域。南凭北岭、淮水……”说到淮河,他说:“唯淮水发源于北岭之支麓。实继北岭之正干,而为南北之界线。”这里已经明确说出淮河为南北之界线。
说明张先生早在1924年就用秦岭淮河来给中国分南北了。根据后面的描述而知张相文文中的北岭就是今日之秦岭(看来那时人们还没有把那片山地通称为秦岭),为什么称之为北岭,可能是为了与南方的南岭相对。
在民国元年(1912年)出版的《新体中国地理学》一书,书中这条秦岭—淮河这条线已经出现了。如书中说:“本国境内。因山川之形势,政治之区划,可定为本部、东北部、西北部、北部、西部、五大部。”对于本部。
书中是这样说的:“南北二岭,横绝域中,划为三带。黄河、扬子江、珠江三巨川流贯其间。北岭淮河以北为北带,为黄河流域……”这本教科书有一说明,说是这本书主要是参考张相文的地理教科书而作。
在1935年竺可桢的一篇论文《中国气候概论》中,竺先生就明确说到秦岭—淮河线的问题。但是他说的是有一个外国人克雷西(George Cressey)1934年写了一本书《中国之地理基础》。书中写道:“中国本部山脉之中,最大者为昆仑东支,中国总名之曰秦岭山脉,自西藏而东,几及太平洋岸。
此山脉分中国为两大地理区域,气候、农业与人类活动,均有显着之差异。”当然,现在看来这种秦岭—淮河线由外国人提出的说法是明显错误的。
竺可桢先生接着说:“凡曾经秦岭山脉者,未有不注意此山脉南北二区域间之差异。推究其因,盖以气候显然不同,遂使华北、华南植物之种类,旅行之方式,以及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别。”
在翁文灏193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国土壤与其相关之人生问题》,其中已明确提出秦岭—淮河为中国之天然分界线。不过他是从土壤的角度说的。翁先生说,中国土壤天然可分为两大类。秦岭山脉及淮河以北大部分为钙层土,其南几乎全为淋余土……古称秦岭为中国之大限,此观于土壤分布而亦然也。
Ⅲ 中国南北地区是如何划分的
传统的分法是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属于南方,以北属于北方。但是这种划分具有局限性,比较科学的分法是基于秦岭-淮河界进行定量和定位。
1908年,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在其所着的《新撰地文学》中首次提出“北岭淮水”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当时,与南岭相对应的北岭,即是现在的秦岭。但张相文以“秦岭—淮河”划线分南北的想法,在实际中却很难实现。
为此,2010年,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的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首次为中国南北分界给出了定量、定位结果。
中国南北分界具有自然和人文的综合属性,呈现带状,涉及7个省的130个县(市),总面积约145500.74平方公里。在中国南北分界带上,顺经度各段中点的连线,称为南北分界线。
(3)中国南北怎么划分扩展阅读:
南北分界线的详细线路
此线的走向为,秦岭段为西起与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岭余脉(E104°15′、N32°18′),经四川省的平武县、青川县,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宁强县、略阳县、勉县、留坝县、城固县、洋县、佛坪县、宁陕县、镇安县、旬阳县、商南县,湖北省的郧西县,河南省的西峡县、内乡县、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泌阳县、确山县、驻马店市、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
淮河段为安徽省的临泉县、阜阳市、利辛县、凤台县、淮南市、怀远县、蚌端口市(北距蚌端口市区约4.67公里)、五河县,江苏省的泗洪县、洪泽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涟水县、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等44个县(市)蜿蜒而下,止于东海海滨(E120°21′,N34°05′),总长度约1666.28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
Ⅳ 中国是怎么划分南北方的
从地理上说,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北为北方,此线以南为南方。此线基本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不过民间习惯上,是以长江为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的。即所谓江南和江北。
Ⅳ 中国东西南北怎么分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台湾)。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
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划分的由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先后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简称大区。华北由中央直辖,东北设人民政府,其他各大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大区设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是一级地方政府,分别管辖若干省级行政单位。
1952年,六大行政区改设行政委员会,仅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监督地方政府,本身不再是一级地方政权。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1954年,撤销六大行政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地区改由中央直辖。这一划分方式影响比较深远。
Ⅵ 中国南北是怎么分的
南北差异是我国最重要的地区差异。南北凝聚是我国最重要的凝聚方向。秦岭淮河是我国划分南北的主要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和秦岭淮河以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显着差别。
我国地貌西高东低,形成三大阶梯。在我国东西差异中,最突出的一条是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欠发达。我国是世界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最大的国家。东西之间差幅大,反差强。我国东西部社会经济的巨大差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叠加的结果。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在不断探索和提出中国区域划分的方法和方案。例如,建国初期的沿海和内地两分法、出于国防考虑的“三线”划分、以自然地理为主要基础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三大地带划分、以经济地理为主要基础的六大经济区(东北、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南和西北)、七大经济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八大经济区(东北、环渤海、黄河中游、长三角、长江中游、东南、西南和西北)划分等。200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和侯永志研究员等完成的“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报告,提出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的八大社会经济区域划分。
如果考虑南北差异,中国地区可以分为南方和北方地区;如果考虑东西差异,中国地区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如果同时考虑南北和东西差异,中国地区可以分为北方、南方和西部地区。如果考虑管理要素,中国地区的区域划分要尊重行政区域的完整性。
满意请采纳
Ⅶ 中国南北省份划分 南北分别是哪些省份
区分中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在历史上存在两种说法:
1、以秦岭、淮河为界分南北。这是因为淮河是中国境内最南的一条在冬天会冻结的河流。初中地理教科书以此为准。
2、明清时期,不少学者主张以长江作为区分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两个说法各有根据,前者以自然地理特征为重,后者以人文地理因素为重。
无论用那种方法分南北方,都有部分省市跨界线。例如,安徽一部分在淮河之北,一部分在淮河之南。湖北大部分在长江之北,有一部分在长江之南。
按照第一种分界方法,北京市、天津市、内蒙、新疆、河北、甘肃、宁夏、山西、陕西、青海、山东、河南、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属北方;
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四川、重庆市、贵州、云南、广西、江西、福建、广东、海南、西藏、台湾、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属南方。
Ⅷ 中国的南北划分是具体怎么划分的
中国的南北方划分标准:
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界.这是自然的界限,是人文的界限,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的界限.
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的南北方,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南北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体质,语言,性格,文艺,饮食,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自然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自然气候明显变化.
体质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体质高胖;南方体质矮瘦
性格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粗犷豪爽;南方细腻柔和
最大的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政治与军事比较活跃;南方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
以秦岭--淮河为界,各种差异都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正确的南北方划分界线就是秦岭--淮河.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Ⅸ 中国南北线划分是怎样的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
PS:南北主要在饮食、民居、交通、气候、服饰、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南北方这些差异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形成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气候中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决定的。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划分中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便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至于说人们常常将长江一线作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这样的划分并没有多少道理可言。
现在很多人,特别是中原地区的人应该知道自己是属于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了。可能有两个人是同一个省的,但不一定是同一方的人。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等八个地区中,每个地区设一名或多名本省、区(直辖市、台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