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主题,代表中国文化的
‘贰’ 世博会中国馆的简笔画
http://cache..com/c?m=2a&p=9f3fc64ad79911a05eeedb3d4459&user=
‘叁’ 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创意
含 义: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中永久保留的展馆,该馆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系统地展示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智慧。
“古”意“新”解透露新鲜气息
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造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细细品味,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中凝炼了众多的中国元素。同时,这些传统元素“古”意“新”解,透露出新鲜气息——
■中国红中国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目,又容易被世界理解。
■体承天地中国馆组成中,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如同雕塑高耸于上,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
■国家馆63米的绝对高度中,下部33米完全挑空,这些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为人们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场所。而这种开放性、公共性,是国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理念。
■斗冠造型国家馆以整体大气的斗冠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同时,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这种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
■“规”“回”统一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规”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在象征自然本质的中心对称空间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从而使单个空间演变为有层次递进感的空间序列,这正是故宫中空间秩序的由来。
“回”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体验赋予看似无序的自然山水以结构性的秩序,从而使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华,这正是江南园林空间秩序之原由。中国馆方案将这两种模式融为一体,在国家馆的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之间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动。
中国馆镇馆之宝 “复活”的《清明上河图》
‘肆’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什么样的名称颜色形状等
中国国家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伍’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会以何种主题,何种元素出现
首先看一张图片,来直观的看一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会。
http://www.expo2010china.com/expo/sh_expo/slideshow/node2087/images/00026236.jpg
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以和谐为核心,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展示中国庄重详和的国家形象。
ps:中国馆创意的历史经过:
上海世博会组织者于今年4月25日开始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在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短短几个月内,得到了全球华人建筑设计家的热烈响应,共收到设计方案344个。经过专家评审,评选出3个各具特色的方案。
其中“东方之冠”的方案在今年9月举行的世博会组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会议同时决定成立由组委会9个成员单位组成的中国馆筹备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中国馆的筹备事务。上海世博会组织者根据组委会审议意见,组织专业团队对方案进行深化和优化。
11月12日,中国馆筹备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这个优化方案。
12月18日上午,浦江南岸的世博会园区内,打桩机宣告一项重大工程的启动。它就是万众瞩目的中国馆——一个标志性建筑将拔地而起。从此,它将每天迎接从东海海面喷薄而起的旭日,并代表中国人民的普遍感情与愿望,向全世界致敬。
最后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10年的世博会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世博会,我们相信,中国馆的独一无二的创意、构思、设想,会一个把古典传统的中国,和不断发展强大的中国结合起来,以最崭新的东方面目,对世界诉说着:中国来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陆’ 今年的毕加索画展(上海中国馆),好看么具体有哪些比较好的作品跪求去过的朋友分享心得体会
我是上周日去的,楼下说到的《赤足女孩》、《雕塑家》、《坐红色扶手椅的女子》、《朵拉·玛尔肖像》、《玛莉·泰瑞莎肖像》,这些都有。
有毕加索不同时期的几个代表性作品。按照他不同时期的风格隔离开一个个小展区,开篇都有介绍的。作品是蛮多的,还有一些雕塑啊,版画。
不知道LZ是美术生伐,反正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我看下来觉得不能产生共鸣,能力有限,欣赏不来。。。虽然作品是说小孩啊,女人的,但是完全不能从画布中感受出来呀。
觉得还是早先的几幅比较喜欢吧,还有那个扮小丑的保罗,很喜欢。
我作为一个外行,不能说好看不好看,这个要看个人喜好的。
‘柒’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设计团队
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
展示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
展示设计总监: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建成
展示创意总监:台湾知名策划人姚开阳展示影像艺术总监:导演陆川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犹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 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中国馆以大红色为主要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红色为主题的理念,更能体现出喜庆的气氛,让游客叹为观止。
设计理念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主体构思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1)“中国红”展民族形象
大红外观、斗拱造型——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奉献给159年世博会历史的“中国红”,是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呈现给世界的“中国红”。“我们称她为‘中国红’。”每次遇到外宾,中国馆馆长徐沪滨都会自豪地说,“这是从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则中,特别是故宫的红色中,采集而来的。
2)极具中国特色的“东方之冠”的外形设计
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为主题,由于外形酷似一顶古帽,而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3)篆字的二十四节气印于其上
既突出“冠”的古朴,又可以让人们饶有有兴趣的辨识这48个字。
4)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初露风采
九州清宴原本是圆明园中的景观设计,设计人员将其“移植”到国家馆周围,成为国家馆的景观。经过重新设计后,新“九州清宴”——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呈半月形围在“东方之冠”(雍)的周围,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融在一起,非常值得游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