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殷墟是商代什么时期的
殷墟,原称“北蒙”,是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殷墟考古遗址靠近安阳市,位于北京以南约500公里处,是商代晚期(公元前1300至1046年)的古代都城,代表了中国早期文化、工艺和科学的黄金时代,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最繁荣的时期。在殷墟遗址出土了大量王室陵墓、宫殿以及中国后期建筑的原型。遗址中的宫殿宗庙区(1000米×650米)拥有80处房屋地基,还有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王室成员大墓“妇好墓”。
殷墟出土的大量工艺精美的陪葬品证明了商代手工业的先进水平,现在它们是中国的国宝之一。在殷墟发现了大量甲骨窖穴。甲骨上的文字对于证明中国古代信仰、社会体系以及汉字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写体系之一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⑵ 我国着名的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殷墟”是哪个省的古迹
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周围
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古称“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周围,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自1928年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国家AAAAA级景区。
200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⑶ 商朝的遗址是什么
商朝的遗址是殷墟。
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盘庚十四年,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
盘庚十五年,开始营建殷都。自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殷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简介
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8年10月13日,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举办。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⑷ 殷墟是商代什么期
殷墟是是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殷墟是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殷墟总体布局严整,以小屯村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形分布。现存遗迹主要包括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后冈遗址以及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手工作坊等。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 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它占地100多亩,就建在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它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梁结构而成。苑中建筑由着名的古建筑家设计,严格地构筑在原建筑的遗址上。每座建筑都采用了重檐草顶,夯土台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
1973年以前这里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甲组建筑基址共发现15座,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乙组建筑共发现21座,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连属。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丙组共发现17座,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目前,在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
⑸ 李济梁思永河南安阳发掘殷墟,证明这是什么遗址
李济梁思永河南安阳发掘殷墟,证明这是都城遗址。
殷商,所以说“殷”的时候就是在说商朝。商朝建立后曾五六次迁都。商朝后期,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迁都于殷,就是今河南安阳,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盘庚迁殷”。此后的两百多年,商朝再也没有迁过都城。
商朝之所以被后世称为殷商或者殷朝,正是因为都城在“殷”。
李济简介
1924年,李济开始田野考古。1926年,李济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是中国人自己主持的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1928年底1929年初,李济应蔡元培先生之聘,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
1928年12月1日,李济在开封会见了已在安阳进行了第一次殷墟考古发掘的董作宾,向他询问了甲骨文出土情况,共同研究了再次发掘的计划。1929年3月,李济领导了安阳殷墟的第二次发掘。此后至1937年,李济成为安阳殷墟历次考古发掘的主要负责人。
作为考古发掘导师,李济使发掘工作走上科学轨道,带出了中国第一批水平较高的考古学者,勾勒出了中国考古学的学术体系的雏形。李济的主要学术生涯,同安阳殷墟的发掘和研究息息相关。
⑹ 商朝后期的都城是
亳(前期、今河南商丘)
郑州(中期、今河南郑州)
洛阳(中期、今河南洛阳)
殷(后期、今河南安阳)
朝歌只是商纣王的行都 (位于河南省北部 淇县)
⑺ 殷墟是哪个朝代的 殷墟是什么朝代的
1、殷墟是商朝的。殷墟,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2、古代营建:盘庚十四年,商朝第19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盘庚十五年,开始营建殷都。自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殷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3、近代发掘: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4、出土甲骨:殷墟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甲骨文中所记载的资料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甲骨窖穴等构成。
⑻ 殷墟遗址
殷墟,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殷墟路1号,长宽各约6公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遗产地保护区核心面积414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20公顷。是被证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都城,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3月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殷墟,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殷墟路1号,地理坐标为114°18′50″E,36°07′36″N,海拔约80m,长宽各约6公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遗产地保护区核心面积414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20公顷。是被证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都城,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1961年3月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3月20日,安阳殷墟景区恢复对外开放。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⑼ 殷墟是哪个王朝的都城
殷墟,原称"北蒙" ,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殷墟是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⑽ 殷墟的名词解释
殷墟,原称"北蒙" ,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 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它占地100多亩,就建在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它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梁结构而成。苑中建筑由着名的古建筑家设计,严格地构筑在原建筑的遗址上。每座建筑都采用了重檐草顶,夯土台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 殷墟博物苑不仅展现了殷代王宫殿堂的布局与建筑,而且还具有园林特色。同时,它也是集考古、园林、古建、旅游为一体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