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苏联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很大贡献吗
有,而且帮助极大!当年解放战争时期苏联一直帮助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大量援助,因此中共胜利苏联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建国后,苏联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也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所以,毛主席建国后立即访问了苏联,与斯大林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至于外蒙古,那是苏联与国民党矛盾才决定支持其独立的,而且最关键国民政府承认了其独立。
总之,苏联对新中国帮助绝对是极大的
⑵ 解放战争中苏联给解放军多少武器援助
迄今为止,关于中共在东北从苏联红军手中接收的武器数量,较为准确数据都出自苏联,但这些数据都被质疑严重夸大。相对而言,国内的材料更可靠一些,由于身为受援者以及后来与苏联反目成仇等原因,国内资料对于苏方的武器援助,很少会夸大。因此,根据国内现有的相关资料可以总结出苏联在东北最少援助了解放军多少武器装备。
一是当时的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得到了巨额缴获来的武器装备。仅我们两个方面军转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就有:3700门大炮、迫击炮和掷弹筒,600辆坦克,861架飞机,约12000挺机枪,将近680个各种军用仓库,以及松花江分舰队的一些舰艇。苏军司令部还使全部武器保持完好以适于作战使用。”
二是1971年8月26日莫斯科话语广播谈话《苏军粉碎日本侵略军是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保障》中提供的数据:“步枪约为70万枝,机枪约为12000-14000挺,各种炮约4000门,坦克约600辆,汽车约2000多辆,另有弹药库679座,800余架飞机和炮艇若干。”
但这两种说法都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一来认为他们夸大了缴获关东军武器的数量;二来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在1960年代中苏论战之后公布的,因此有夸大对中共援助的嫌疑;三是此数据与国内现有的党史军史中所载东北解放军持有的武器数量差距较大,特别是飞机和坦克的数量。因此,苏联的数据很难让人信服。
要搞清楚中共接收了多少武器,以中方提供的资料为基础进行估算相对更可靠些。一是因为作为受援助方,具体接收了多少武器,当时的记载相对比较可靠;二是受援助方一般不会夸大自己接收援助的武器数量;三是从60年代开始中苏进入论战甚至兵戎相见,因此,中方之后的材料以及当事人的回忆对苏联援助数量及发挥作用基本不会夸大。
但是由于相关的材料尚未完全公开,我们只能从零星的资料中找出中方在东北接收武器数量的最小值。
1945-1948年中共最少得到了枪支30万,轻重机枪2万挺,各种炮1500门,弹药无数
1945年中共最少获得了140架飞机,完好的100架左右
运往关内的武器:2万支枪,2000万发子弹,4.5万发炮弹,22万斤炸药
难怪当年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的粟裕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时曾评价建新公司的军工生产说:“华东地区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
抗战胜利后,东北野战军之所以能迅猛发展和迅速强大,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打败国军,诚如杨奎松所说:“苏联的帮助是绝对不应忽视的。”
⑶ 在中国近代,哪个国家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最大
回顾中国近代史,除了日本还有一个国家对中国伤害也很大,这个国家就是苏联。日本两次在中国复兴之关键历史节点发动入侵,直接杀害中国同胞最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多。
苏联红军的暴行除遍及中国东北之外,他们还在河北平泉县城欠下血债。中共对苏联红军的严重罪行向苏联提出了抗议。中共东北局在给联共(布)领导人的信中指出:“红军的行为绝非无产阶级军队之作为,其中包括强奸和掠夺农民的余粮。”信中还敦促苏联:“建立军人纪律委员会,以此预防红军违反军纪和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以便还信任于中国人民,他们现在确实对苏联士兵感到恐惧。”
十月革命后,沙俄政权被推翻,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虽说抗战期间苏联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二战后苏联采取了各种非常的手段,导致我们大量国土流失海外。从国土流失的角度来考虑,其实苏联对我们的伤害远远超过了日本。同时,苏联也是近代史上对中国伤害最狠的国家。
⑷ 抗丅日时期,苏联帮了中国什么,提供了哪些先进武器
日本占领东北,严重威胁了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后来日本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协议,更让斯大林认为日本有何德国东西夹击苏联的可能。
于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让中国牵制日军不能北上,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武器弹药,并且派出军事顾问和支援航空队,那可是比飞虎队还提前的。
苏联提供了各种枪械、火炮、坦克、飞机、弹药等等,对于武器弹药无法自产的中国来说相当及时,因为当时德国迫于德日同盟关系已经断绝了与中国的军火交易,而英美法等国则普遍不想刺激日本,所以并没有大力援助中国,使得中国武器弹药供应处于青黄不接的地步,而苏联的援助大大缓解了这一情况。
当年威震抗战战场的74军,也就是喋血孤城里的那支部队,后来在孟良崮被全歼的,这支部队就因为作战勇敢而被军委会提前换转苏式武器。
当然,苏联人提供的武器有好的也有差的,比如飞机提供的是当时较为先进的伊—15、伊—16战斗机,坦克也提供的是先进的T—26和极少数BT—5坦克,但是轻武器和火炮方面则主要提供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玩意儿,不过有总比没有强
⑸ 抗战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称不上军援,一部分是当时的国民政府花钱买的。资料如下:
飞机985架,坦克82辆,火炮1317门,汽车1550辆,机枪14025挺.枪弹16450万发,炮弹100万发,航空炸弹82300发.
从1937年到1941年,苏联总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1091名飞行员.他们带来得飞机,共有1250架战斗机,220架轰炸机,以及100架教练机!!!!!!在这四年中,,日军损失飞机986架,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牺牲211人.
从1937年初-1942年底(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就停止对华军援了),苏联对华军事贷款173175810.36美元,培训中国航空人员10206名,中国政府从苏联购买飞机1285架。其中驱逐机777架,ce中程轰炸机328架,IIe远程轰炸机30架,TE-3重型轰炸机50架,教练机100架。此外还有发动机、油料、航空弹药等。
⑹ 解放战争期间,前苏联给了中国哪些帮助
在过去的报道中,前苏联一直都像一位老大哥一样支援着中国发展。那么,在解放战争期间,前苏联究竟给中国提供了多少帮助呢。据由山东进入东北的6万八路军部队实力统计记载,只有8门迫击炮,16挺重机枪,529挺轻机枪,22万支步枪。赴东北的最大一支部队--新四军第三师3万多人上路时携带了全部装备,到达冀东后也将其大部留给当地部队。
然而,前苏联在真正意义上给与中国最大帮助的时候则是,1946年3月至4月间苏联从东北撤军,又恢复了向中共秘密移交武器,东北民主联军34万人轻武器到此才装备齐全,有枪近20万支,并有了各种炮700门,同时毛泽东还电令将剩余枪支供给地方武装。按这些数字分析,此间得到的枪约在20万支左右。
⑺ 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干了什么
150万苏联红军消灭了关东军约10万人,约50万战俘运到苏联接受劳动改造。一部分武器装备运回去炼钢铁,一部分交给了远东独立第88旅周保中。
⑻ 高三历史求助(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
2006年被确定为中俄交往的俄罗斯年。俄罗斯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与中国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员,在许多国际问题上的看法一致,高层互访频繁,不断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一)以俄历史分期
1、沙俄时代:①侵略中国东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②康熙帝时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③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及以后不久,沙俄强迫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爱珲条约》、《北京条约》、《改订条约》,攫取了一系列特权,霸占了大片领土。④自六十年代以来,沙俄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开办工厂、开办银行等。⑤强租大连、旅顺,把东北、新疆、长城以北等地变成其势力范围。⑥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与签订《辛丑条约》。⑦策动外蒙“自治”,肢解中国领土。
2、十月革命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①中国先进分子积极研究、宣传十月革命,从苏联引入马列主义。②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创建共产党。③苏联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促进国共合作,帮助创办黄埔军校,支持中国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④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苏联从道义上、物质上给予中国很大援助。⑤1945年8月,苏联对日作战,消灭了日本关东军,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败亡。
3、新中国时期的中苏关系:①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②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结成同盟关系。苏联政府还给予中国经济上较大的贷款。③“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助中国156年个大型项目,对建立起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起了骨干作用。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逐步恶化,中苏走向严重对抗。⑤八十年代末,中苏实现了关系正常化。⑥苏联解体后,中俄保持了正常关系,并签订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互信的协定。
(二)中国历史上的中俄关系
1.古代
明清之际,清军主力入关,东北边界空虚,俄国乘机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派兵在雅克萨挫败俄军,经过平等协商,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近代
(1)俄国对我国的侵略。
①俄国是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帮凶,1858年强迫清政府签定中俄,
取得了通商、内河航运等一系列的侵略权益。
②由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落后于欧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它的扩张方式是凭借其军事力量进行传统的领土扩张。在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占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③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定,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国是“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的主要策划者,企图霸占中国东三省。
④1900年,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⑤1904---1905年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
⑥武昌起义爆发后,俄国参与帝国主义国家干涉中国革命,后来帮助袁士凯纂夺革命果实。
⑦1917年沙俄政府被推翻,退出了侵华行列。
(2)苏俄(苏联)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的过程中,苏联和共产国际起了指导和促进作用。
②抗日战争期间,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物质上和道义上的支持,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战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背着中国达成协议: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等,这种做法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③解放战争期间,苏联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
3.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俄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也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地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而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走的是苏联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起了巨大的作用。
第二阶段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处在对抗和僵持阶段。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为了能和美国争霸,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建议,遭到中国严词拒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中苏边境甚至发生武装冲突。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大量增兵,从北面构成对中国的威胁。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到现在。中苏关系开始恢复正常化。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苏联的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因此,开始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了一种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原则的新型的两国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⑼ 二战中苏联援助过中国什么
1、全国抗战的头四年,对华主要援助国是苏联。
2、从中苏边境陆路运输过来的,都给了老蒋;
3、苏联共贷给中国国民党政府4.5亿美元,以供其购买苏式装备,据苏方统计,从1937年10月至1940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1235架飞机,82辆坦克,1600门火炮,14000多挺轻重机枪,86万发炮弹,1.1亿发子弹,165000颗航弹,2050辆卡车以及其它物资。 苏联还派出了6个飞行中队的志愿航空队,协助国民政府建设空军和参加对日空战,苏联的物质援助持续到1941年3月。在军事行动上,苏军长期陈兵东北的中苏边境,牵制了大量日军,便利了中国的抗战 。
4、苏联大规模援助我国的时候苏德还没有开战。苏联援助中国的原因是为了指望中国牵制日本,使得苏联不用两面作战,能够专心应对欧洲方面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