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制造怎么做

中国制造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2-11-18 08:53:39

① 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转型政府怎样做

飞速发展三十多年之后,中国制造业可谓“四面楚歌”。在一代人的发展时间里,我们不仅几乎用光了原有的优势,还积累下大量的问题等待处理。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以绘就蓝图的方式描述了目前到2049年我国制造业的方向、路径和目标。计划宏大而又富有细节感,如果执行过程如计划本身一样扎实,那么“中国制造”一定会以全新格调闪耀起来,华丽转身成“中国质造”。

我国制造业的困境
我国制造业早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出口的大量商品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低端商品。“Made in China”很多时候成了“低质量便宜货”的代名词。而且,即便是这种定位,我国轻工业目前的生存境况也举步维艰。纺织、制鞋、玩具、家具等轻工业自2008年之后就再难有漫天订单飞来。企业同时还要应付人民币与工人工资的双重升值,利润空间几乎丧失殆尽。

重工业方面,“两高一剩”成为挥之不去的印象标签。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化工业遍地开花,单位产能对应的能耗和环境成本都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为国家提供的不仅仅是根本用不完的基础材料,还有漫天的雾霾、沉积的坏账和大批难觅出路的低水平产业工人。

在有限的高端制造业领域,我国缺乏相应水平的创新,使得飞机发动机、手机芯片、精密仪表等核心零部件需要依赖进口。我们的高铁制造技术在国际上依然是靠价格而非技术拿单,能走出去的高端产业局限于通讯设备、工程机械等寥寥几个领域。

转型的道路在何方?
在《中国制造2025》里,政府描述的转型路径是这样的:以创新为核心,在推进工业信息化的同时提升基础工业能力,打造质量品牌,推动绿色制造,并将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作为重点领域来突破,推动整体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

作为一份全面的战略部署,这样的路径方向和着力点都是很明确的,同时也是极为宏大的。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点滴寸劲的不断接续,企业和政府都需要更细致的行为指引。

企业需创新
全球企业界在创新方面的标杆中,3M公司对我们有强烈的启示意义。这家百年老店的全名是“明尼苏达矿业与制造业公司”,听起来可谓“又傻又笨”。但就是这家公司,在电子和日用品领域当中持续创新,在胶带、光盘、液晶等无数毫不“高精尖”的领域内获得突破。3M创新能力之强,甚至超过苹果。

3M公司一直强调1/3的营业额必须来源于创新产品,各级主管得容忍下属钻研自己不甚同意的项目。我国产业升级的应有之义是企业大面积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3M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创新路径值得借鉴。

政府需放手
政府最大的挑战则在于如何践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这条自己划下的界限。我国制造业中以国企为主,如果以“市场主导”,那么过剩产能都应该立即出清,地方政府不应以就业、财税等名义干涉企业合并。然而这在目前看起来何其困难!

国企和政府已经在过去多轮经济周期当中成为最大的利益集团,如今要求自己往后撤,恐怕仅有高层意志仍然不够。杰克·韦尔奇接手GE这家航空母舰级的庞大企业时,采取的手段是雷霆式的,大规模裁员并去除不赚钱的项目。3M公司也强调要及时清理没有前景的产品。我国比GE、3M要大无数倍,手段烈度需要考量,但去芜存菁的方向不应改变。从来没有听说过艰苦卓绝的创新是发生在政府保护之下的。

② 中国制造如何向中国智造转变


根据《中国制造2025》,我国将大体分“三步走”、用3个10年左右时间,最终跻身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在此过程中,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推广“智能制造”,做大互联网+模式,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新突破。
一、创新驱动:创什么,怎么创?
核心技术买不来,创新要走“自主化”
二、智能制造:造什么,怎么造?
深度融合用“乘法”,生产模式“智能化”

三、互联网+:加什么,怎么加?
人人都是设计师,产业形态“服务化”

与发达制造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基础相对较弱,但互联网应用和创新却更有优势。加快互联网技术应用,将有效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但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仍是产品本身。互联网并非万能,它可以放大优秀的制造能力,却也能让缺乏竞争力的制造企业很快消亡。要重塑“中国制造”新优势,除了全方位拥抱互联网,还需在提高制造能力上下工夫。这才是“中国制造”的“立身之本”。

③ 如何改善“中国制造”的质量形象

客观地说,我国出口产品中存在大量的产品质量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件产品从生产到进入西方国家的流通渠道,要经过国内、国外有关机构的层层的质量检查。如果出口产品明显存在质量问题,这些产品根本就不可能出去,就算出去了也会被退回来。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媒体是以受众为导向的,媒体的内容能否引起受众的关心、重视对媒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西方媒体热炒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应该说是有一定受众基础的。也就是说,很多西方消费者仍然对中国制造产品抱有疑虑的态度,中国产品在西方消费者心目中是廉价品、甚至劣质品的形象依然存在。
因此在我们谴责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产品的同时,更应该想方设法努力提高中国产品在西方消费者心目中的质量形象。
西方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形象不是瞬间形成的,也不可能是因为一个质量事件形成的,而是长期以来在许许多多直接或间接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要改变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具体来说,要改善中国产品的质量形象,需要长期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政府对产品质量的管理。一方面,政府要采取措施要求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劣质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流通领域的产品的质量检查力度,对伪劣产品坚决予以打击,对故意将伪劣产品输入流通渠道的企业或个人,依法予以严惩。
第二,尽量减少、努力甚至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任何一个重大质量事件的发生,对我国产品或品牌的质量形象都将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例如,今年8月13日发生的湖南省凤凰堤溪公路大桥的突然坍塌事件。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连可能带来巨大灾难的基础设施的质量尚且如此,何况区区小商品。
第三,努力做好质量事故的危机处理。无论检查多么认真、严格,质量事故还是难免会发生的,就像我国的出口产品一样。问题是一旦出现事故要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企业的危机处理能力还不够强,往往等到事态发展到很严重的时候,才意识到要认真对待,这时,产品的质量形象已经受到很大损害了。
第四,要想方设法提高国民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质量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人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有关系。当今,我国国民的质量意识仍然薄弱,责任心不强。特别是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人,对它们来说,不管大事小事、国事家事,都是应付了事。带着这样一种思想和态度去工作,不管干什么,都不会精益求精,而且只会生产出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质量问题的产品。

④ 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这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经济文化强国,这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努力奋斗的结果。2020年我国的GDP已经达到了14.7万亿美元,占全世界GDP的比重高达17%,而这还是在2020年我国受到了疫情冲击的情况下的成绩。与美国相比,在全世界GDP均在下跌的时候,我国在疫情期间实现了正向增长,这也象征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现如今美国的GDP只占了全球25%不到,也许未来我国在GDP上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另外2020年的疫情也证明了我国的强大,在其他国家对疫情不屑一顾的时候,我国迅速拿出应对措施,紧急封锁疫情重大城市,并且积极开展抗疫行动,最终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一年都没有达到的成果。这说明我国医疗科技及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在进步,并且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也意味着我国已经在逐步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要想彻底实现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要付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要努力发展科技

科技是一个国家的强国之本,只有科技发达了才能不受制于人,被其他国家卡脖子,这样才能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⑤ 连续11年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是如何由大变强的

这些年来中国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但是能够完全达到顶尖水平的项目确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对于中国制造,却已经连续11年获得世界第一了。那么他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变大变强的呢?其实之所以有这个结果,和他本身是有着一定关系的,因为他本身的市场分类很明确,而且又有着巨大的市场和生产力,所以自然使得他们迅速做强。再结合他们在世贸上的影响力,让他们也是越做越大。这对于我们来说自然是我们国人的骄傲,当然也希望其他领域也能像中国制造一样,不过要想真正达到这个效果我们还是要做好一些工作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我们能够真正重视起来,我们才能减少他的影响,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发生。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并且针对这方面进行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带来更大的发展,相信这也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结果。

⑥ 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我国应该怎么做

您可参考《中国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该书是2010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富强。本书以生动逼真的实例为您解读中国企业怎样从低端的“制造工”和资源“搬运工”的困境中走出来,如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势在必行。由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实际上是市场升级的一个重要过程,中国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获得更大收益。揭示了“中国制造”要想战胜“外国制造”,最终的取胜之道是“中国创造”。因为只有“创造”才能为中国经济发展突破瓶颈带来全新思路,以商业创新和品牌战略赢得属于我们的尊严。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1-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⑦ 中国制造惊艳世界,如何才能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推向世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升级,“中国制造”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更多的被赋予新的内涵,并开始在国际社会获得认可。

“中国制造”要找到适合企业本身的资源和能力。资源和能力分有形和无形两种,它可以是某一样产品,也可以是某一项技术或者某一个品牌,比如去新西兰收购奶制品,去法国收购红酒这些产品都是有形的,可被直接引进国内市场,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无形的资源比如去德国收购一项技术,结合企业现有的能力进行匹配,目的是将这一资源在中国放量,创造出具体的价值。

⑧ 中国是如何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加强质量管理我国出口到欧美等国的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品牌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企业在推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是要素。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前提下,宏观上要考虑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引进与自主研发想结合,技术战略与品牌及市场战略相结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们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大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力度,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

2、加强质量管理我国出口到欧美等国的产品:从食品、饲料到牙膏、玩具等,遭到过无数质量的挑战,成为西方媒体抨击中国的主要话题,同时也是西方国家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的重要借口。但是,我国产品质量问题确实是存在的,这点毋庸置疑。由于产品合格率不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不论是食品,还是其他的产品,质量安全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点关注。

3、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一种“信号标准”。品牌意味着高质量、搞信誉、益、低成本。品牌的背后就是在一个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成功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和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离不开中国国际品牌的强大建设,也就是中国“世界”的强大建设,加强、提高和拥有更多的属于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


(8)中国制造怎么做扩展阅读:

中国制造彰显中国底气,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回顾70载历程,中国制造业穿越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在2010年重夺丢失了一个半世纪的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如今已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⑨ 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对于青少年人来说,重要的是在立足国本的前提下,要对这个世界有更多地了解,要兼容并蓄,充分了解这个世界的进步与领先,这需要不断通过学习与实践来完成,从而确定自己的未来目标和发展方向。

青少年人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强则国家强,有了立人之本,就要善于探索世界与国家的发展潮流,按照世界与中国的发展规律积极发展与创造。

譬如当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需要引导,需要重新树立符合世界发展的国家民族发展观,需要时代的强音,需要社会和谐的呼唤,那么在文化娱乐创新上就要实事求是,深入人民生活,反映社会的现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民众的思想觉悟,才能促进国家的和谐。

也只有在实事求是的土壤中才能开放出智慧之花与创新之花,正如科技进步一样,虚假的理论是造不出先进设备的。

(9)中国制造怎么做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积极利用现有资源:不少在职人员都选择了与工作密切相关的领域创业,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是最大的创业财富,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以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对能帮用户生存的项目,要优先进行考虑。不要在只能改善形象或者带来更大方便的项目上乱花费用。

要志同道合,其次要互相信任。不要聘用那些适合工作,却与用户合不来的人员,也不要聘用那些没有心理准备面对新办企业压力的人。

扫光提醒创业人员在通过各种渠道增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为创业开一个好头;撰写一份详细的商业策划书,包括市场机会评估、赢利模式分析、开业危机应对等,并摸清市场情况,知己知彼,打有准备之仗。

⑩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如何实现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

紧扣价值链治理要义,把握产业升级方向。

一是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供应能力。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避免过度竞争。
三是优化管理服务,降低交易成本。
四是做强实体经济,增强质量优势。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一是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营造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营造有力有效的政策环境。
三是坚持竞争中性原则,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是坚持深化“放管服”综合改革,营造充满活力的综合创新生态环境。


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

一是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以原始创新增强产业主导性。
二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创新提升行业附加值。
三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以协同创新延伸企业价值链。


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完善全球价值链治理。

一是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
二是主动引领,重构全球价值链。
三是引进外资,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是拓展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以大力开拓市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升技术、打造品牌以及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为重点,着力打造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


来源:光明日报(黄庆华)

阅读全文

与中国制造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看待伊朗袭击伊朗 浏览:423
崇左和越南哪里交界 浏览:438
伊朗人平时吃什么 浏览:580
意大利在什么时候帮助过中国 浏览:25
英语单词印度怎么写 浏览:673
尼泊尔与印度哪个更穷 浏览:996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数是多少 浏览:998
琼海市里哪里有越南鞋批发 浏览:783
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朗的将军 浏览:943
印尼黄檀家具怎么样 浏览:285
印尼什么节日会放炮 浏览:942
在越南怎么可以玩微信 浏览:461
越南国土如何管理 浏览:462
为什么中国没有雇佣兵 浏览:739
印度青年药房怎么买药 浏览:633
如何自己去越南打工 浏览:53
中国第二个经济体在哪个省 浏览:676
伊朗为什么造不了战斗机 浏览:830
意大利有哪些运动项目 浏览:185
谢谢伊朗文怎么写 浏览: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