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点与独特优势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民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核心。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通过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实现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人民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这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根本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二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民主和政治权利的主体。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依法制裁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贪污贿赂和渎职等各种犯罪行为,维护法律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三是坚持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在国体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在政体上,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在政党制度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利益;在民主结构上,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同时,实行基层群众自治,保障城乡基层广大人民的直接民主权利。这些民主制度,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同中国国情的统一,内容真实性与形式多样性的统一,民主与效率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四是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党和国家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有什么特点
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团结全体人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探索,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基本框架的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体系,它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政治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广泛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掌握国家政权并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民主不受资本的操纵,不是少数人的民主,而是最广大人民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根源于、服务于公有制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必然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反映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更好地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仅要实现全体人民的政治平等,实现政治民主,还要实行经济民主、社会民主。这是中国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民主意味着: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广大人民群众对企业以及相关经济事务享有管理的权利。恩格斯明确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根据恩格斯的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应当深入到经济领域,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中拥有权利,其政治权利才有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在1959年底至1960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了当时苏联民主在理论上的一个缺陷。他提出: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毛泽东在这里提出了人民群众要直接参与国家、企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拥有政治和社会权利,由此论及了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不仅表现在人民群众利用各种政治制度以及通过共产党实现对于国家权力的掌握,实现人民主权,还要进一步表现为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权利的实现。
社会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民主主要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自治和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管理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平衡,有的领域相对落后,远不能担负应有的责任。因此,社会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相对薄弱的环节,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需要重点探索和发展的领域。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特征。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历史和国情、能够满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找到了在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规律,这就是在中国政治制度的运行中以及一切民主政治实践中,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实行人民民主,首先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领导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主权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民主不是一个自发过程,人民群众要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其基本前提是组织自己的力量,形成一个代表阶级自觉意识的、能够带领整个阶级前进的政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人民利益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实现人民利益具有空前的复杂性、艰巨性,这就必然要求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利益,集中反映和有效体现人民意愿的政治核心,来团结、凝聚和带领人民把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当代中国,能担当这一任务的惟有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使民主与集中相统一、民主与科学相统一,使社会发展既满足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又合乎客观规律。党的领导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
3. 概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具体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按照时间顺序,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初创时期:(1949年—1954年)
2、第二阶段:创建时期:(1954年—1966年)
3、第三阶段:重创时期:(1966年—1976年)
4、第四阶段:重建时期(1976年-1997年)
5、第五阶段: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大至今)
(3)中国式民主体现了哪些特色扩展阅读: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分配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参与者
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4.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中国特色”是什么
民主。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民主的道路、民主的实现形式就会有所不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选择。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具有本质的区别;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民主相比,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中国特色”。一、本质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文,意指“人民的权力”。民主制是指由多数人进行治理的一种政治制度。这里的“人民”指公民,不包括奴隶、外邦人和妇女。还有一点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雅典时代,民主并不是一个赞美词。亚里士多德把民主制归入“反常的”政治制度,因为他认为民主制度有可能导致多数穷人侵犯财产权或发动骚乱等。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思想在西方思想界、政治界有相当大的影响。一直到19世纪40年代,欧洲各国普遍爆发民众广泛参与的革命运动,极大地震动了思想界。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民主潮流难以阻挡,托克维尔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预言民主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是“普遍的和持久的,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所有的事物和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它前进” [1] ,并最早开始探讨民主的正面政治价值。但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仍特为民主政治设置了一条底线,即民主政治必须以不侵犯私有产权为基本前提。对现代政治的发展来说,由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这一转变是决定性的。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资产阶级民主只能是人格化的资本的特权,是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对于工人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来说,资产阶级民主不过是金钱的统治,是资本项下的权利,是金钱笼子里的自由鸟。二、政治原则: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近代政治发展的一个显着趋势就是民主化,而民主要求对民意做出经常、灵活、高效的反应。为此,必须在人民与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现代政党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起了这样一种桥梁与中介作用,为民主政治的正常运作提供必不可少的动力和支持。在一定意义上而言,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就是民主同政党纠结、互动、博弈的历史。一方面民主是政党存在的基础,政党是实现民主的载体;但另一方面,民主与政党又存在着内在的博弈,政党有吞噬、主宰民主之嫌疑,民主也有抛弃、游离政党之趋势[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西方民主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的民主是政党——共产党领导、执政之下的民主。来源:学理论·中
5. 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与世界上一些国家在走向民主化的道路上充满波折、酿成动荡的情况相比,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平稳的,卓有成效的。其原因在于我国遵循了民主发展形式和途径多样性的原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模式。概括地说,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模式与西方国家所走的民主发展之路截然不同,主要包含5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指导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人民争取和发展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珍重自己的实践成果,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和成果,但绝不能照搬别国政治制度的模式。由此可见,中国这样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还强调,民主政治建设要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它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共产主义。诚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也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也应该吸收和借鉴以往一切民主政治发展的有益成果和经验,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终目的根本区别于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它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正如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的,民主不是少数人的民主,是最广大人民的民主,要始终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引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核心力量具有鲜明的特色
当今时代,是政党政治的时代。在现今世界近200个国家中,除了少数一些较小的国家不存在政党组织之外,绝大多数国家都有政党组织,并实行以政党活动为主体的民主政治,政党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领导民主政治进展的核心力量,成为左右民主政治大潮的关键因素。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实行多党制或两党制,即由多党或至少两党作为开展民主政治的主导力量,多党竞争、轮流执政,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突出的政治景象。在中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同样需要政党领导,但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形成了领导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独自担负起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职责和角色,是经过长达几十年的革命斗争才取得的,也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力量,能够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维护中国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应该说,西方国家演化出的多党民主政治和中国孕育出来的共产党领导民主政治,都是各自的国情使然,同样都有合理性。既然中国共产党全力以赴地投身民主政治建设事业,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那么,完全可以这样肯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是一个崭新的、更有效率的类型。
第三、支撑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经济基础具有鲜明的特色
开展民主政治是需要花钱的,单是民主选举,就需要投入大把大把的金钱。在西方,正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西方国家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搞民主选举,当然以私人资本的投入为主体。能够参加总统、首相、议员等政治职位竞选的候选人,其本人大多为富翁、有钱人。如2004年竞选美国总统的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克里,都是出身豪门,坐拥万贯家财。不止候选人本人要出资竞选,私人财团也加入了角逐,争着给看好的候选人捐款,为的是取得日后经济上的回报。据报道,在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共和党筹到2.1亿美元,民主党筹到1.8亿美元,布什和克里两人旗鼓相当,堪称“筹款机器”。很多资本集团为了确保利益不失,对双方都下了赌注,无论谁上台都赢。在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确实依赖于私有经济,金钱是民主政治的母乳。在中国,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就从经济基础上决定了中国的民主不受资本的操纵。在民主选举中,我国坚持由公有经济为民主政治活动提供经费,而坚决反对和制止私人资本的介入和掌控。相比较而言,公有制经济更能保证民主政治的公平、正义。
第四、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式、步骤具有鲜明的特色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按照地理区域划分管辖区域,客观上形成中央和地方的若干行政层级,大体上分为上层、中层和基层。因此,如何发展民主政治,是自上而下抑或从下至上,就有一个选择什么样方式、步骤的问题。从欧美国家发展民主的情况看,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无论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后,都立即展开普选,通过议会民主掌握国家政权。全国确立了普选的民主制度,然后再推及地方。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后,也立即召开全国制宪会议,总统及参、众议员都由普选产生。此外,从日本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情况看,其国家专制政治的打破,与“二战”结束后外国势力的主导有关,民主发展经历的也是从全国到地方的推进过程。我国则不同,更适合于走从下至上的道路。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马上实行全国普选,时机和条件均不成熟。正如邓小平在1987年根据当时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曾经预测,经过某些阶段发展,我国“大陆在下个世纪,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可以实行普眩”现在立即搞全国普选还不行,只能在县(市)以下的基层开展直接选举,待以后时机成熟后再推进至中、高层。因此,扩大基层民主,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矗有了这样牢固的基础,再一步步地从地方各级逐渐发展,达到覆盖全国的范围。
第五、强调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点、次序具有鲜明的特色
自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内容大体上划分为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两大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议会民主建立在前,政党产生在后,两大内容的发展重点和次序是,公民享有社会民主,然后逐步推动政党实行党内民主。早期西方国家的政党,是“干部党”、“精英党”、“议会党”,党内没有民主。直到20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政党在社会民主的影响下,才普遍实行党内民主。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则不能采取这样的发展重点次序。一是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无产阶级的政党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要实行民主。但在专制环境中成立的旨在推翻反动上层黑暗统治的共产党是秘密政党,因条件限制客观上不允许实行党内民主。一旦革命成功后,党成为执政党,就要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二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上也缺乏人民民主。在缺乏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情况下,首先发展党内民主,通过党内民主先行和带动人民民主,实行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互动,是一条切实可行、稳妥有序的发展之路。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十分强调,要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人民民主的发展做出了示范和榜样,奠定了人民民主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矗(许耀桐/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政治实验是实现协商民主的有力途径
从“增量民主”看中国政改步伐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景观
民主的若干基础条件
反思西方民主
发展民主政治要有自信心
希望对你有帮助,不懂可以追问哦
6.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体现了哪些中国特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第二、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确。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二、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全国人口中的 80% 是农民,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领着中心城市。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第一、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第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第四、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依据:( 1 )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在中国革命中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同时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 2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
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7. 中国民主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指导,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巨大优势。具体表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保证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性;坚持民主内容和民主形式的统一,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坚持党内民主、党际民主、人民民主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全面发展;坚持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自治民主等形式相统一,确保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进入新时代,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坚定不移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不懈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但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设计、发展和完善本国的政治制度,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道路。
实现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政治发展道路长期探索作出的历史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哪些
一共有5个基本特征: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它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它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它在成为全国政权后,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造、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它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它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3.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全国各民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5.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8)中国式民主体现了哪些特色扩展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扬弃和超越,是符合民主本意、更高类型的民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贯彻这些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需要始终做到几个坚持。
1.坚持民主的社会主义性质。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3.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4.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6.坚持立足国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9.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着重在这四个方面推进制度建设。
(一)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以协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这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间接民主制度,而且要逐步发展直接民主,不断拓展直接民主的广度和深度。
(四)以党内民主为主要标志的党的各项制度
现代民主政治是政党政治,关键在于执政党能否民主建党、发展党内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状况直接关系着乃至决定着广泛社会领域的人民民主进程。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9)中国式民主体现了哪些特色扩展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六大表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中国国情。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历经挫折,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特别是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崇高理想、雄才大略和为国为民的济世精神,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行,既民主又集中的领导体制和运作机制,可以最为广泛地调动、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全力以赴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和人民的进取精神。对于模式形成和制度完善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是体制缺陷和机制弊端,对于外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能够运用改革开放的力量,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配置作用,不断进行调整。
四、稳步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五、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理念,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推动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与各国一道建设和谐世界,构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外部和平环境。
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国家的现代化目标。这个目标植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植根于人民大众的理想和追求。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创造、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本质和特点主要有:第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第二,实行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以这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保障社会各阶层、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种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让他们通过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第四,建立社会协商和对话制度,提高各级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让人民了解国家、社会的重大情况,并将重大问题交由人民讨论。第五,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公民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第六,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并将此作为保障中国公民直接、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第七,实行民主监督制度。公民的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宪法和法律为公民切实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提供了有效保障。第八,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中国民主政治的这些本质和特点,对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