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打好篮球后卫
v 篮球后卫技术浅析
得分后卫(SG)
得分后卫(Shooting Guard),由其字义我们不难得知,他在场上是以得分为主要任务。他在场上是仅次于小前锋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练就像小前锋一般的单打身手,因为他经常是由队友帮他找出空档后投篮的。不过也就因为如此,他的外线准头与稳定性要非常好。
一个得分后卫经常要做的有两件事,第一是有很 好的空档来投外线,因此他的外线准头和稳定性一定要好,要不然队友千辛万苦挡出个好机会,却又投不进去的话,对全队的士气和信心打击颇大。第二则是要在小 小的缝隙中找出空档来投外线,所以他出手的速度要快。一个好的得分后卫总不能企望每次都有这么好的空档,应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机会出手,而命中率也要有 一定的水准,如此的话,才能让敌方的防守有所顾忌,必须拉开防守圈,而更利于队友在禁区内的攻势。
这样说起来,那么得分后卫的命中率一定要很高 罗?其实不然。因为我们虽然希望他有较好的准头,但是也别忘了他出手的距离经常都是相当远的,我们总不能希望一个射手投外线要准到比人家篮下打板命中率还 高吧!更何况,得分后卫有时也得要自己找机会单打出手、或是在人缝中找空档,所以他的命中率不会太高,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而言,能到四成七、四成八就算 是不错了,五成以上已是上上之选。
接着就来看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得分后卫吧!霍纳塞克(Jeff Hornacek)可以算是非常典型的得分后卫,他的外线出手又快又稳,射程可近可远,每个角度都能出手,而命中率也一向都有一定的水准。此外他也有切入的能力,必要时在切入后传球破坏防守,各项该有的能力都一备俱全。另外一类则可以斯普雷维尔(Latrell Sprewell) 为代表,其实说起来就是他切入的破坏力要胜过外线的投射。上述关于霍纳塞克的技巧他也都具备,只不过在比重上来说,他就较偏重于切入突破的方面。一个普通 的外线空档,霍纳塞克可能会很有把握地选择外线出手,而斯普雷维尔则可能宁愿往禁区切,选择较接近篮框的出手机会,这就是两者在进攻选择上的差异。说穿 了,斯普雷维尔这种打法,已经算是小前锋化的得分后卫了。放眼当今NBA得分后卫,像米勒(Reggie Miller)、杜马斯(Joe Dumars)、里奇蒙(Mitch Richmond)、安德生(Nick Anderson)等人,其实不难发现,他们的相异性并不大,几乎都是差不多的打法。由此可知得分后卫的特色蛮明显的,不像其它位置经常会有打法迥异的类型。
要选NBA史上最好的得分后卫,我想是唯一不会引起争议的位置了,那就是乔丹(Michael Jordan)。乔丹的NBA生 涯前期,可以说是非常接近小前锋的打法,经常是可以往篮下去取分的,但是到了后期时,他又练就了一身顶尖的外线能力,使他的进攻点更是无懈可击。甚至于他 时而可以当起控球后卫来助攻,时而可以充当前锋抓篮板,其全面性无人能比。他有得分后卫应有的准头与射程,又有小前锋的单打能力,而其命中率又能居高不 下,再加上他的敏捷度,又让他具有极佳的防守功力,最重要的是他那一股摄人的气势和领导气质,更是任何后天的训练所无法可及的。
控球后卫(PG)
控球后卫(Point Guard)是球场上拿球机会最多的人。他要把球从后场安全地带到前场,再把球传给其他队友,这才有让其他人得分的机会。如果说小前锋是一出戏的主角,那么控球后卫便是这出戏的导演。
还是一样,我们先说一下,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 的控球后卫。首先,他的运球能力是绝对少不了的,他必须要能够在只有一个人防守他的情况下,毫无问题地将球带过半场。然后,他还要有很好的传球能力,能够 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将球传到球应该要到的地方:有时候是一个可以投篮的空档,有时候是一个更好的导球位置。简单地说,他要让球流动得顺畅,他要能将球传到 最容易得分的地方。再更进一步地说,他还要组织队上的攻势,让队上的进攻更为流畅。
那么,我们对于一个控球后卫还有什么要求呢? 在得分方面,控球员往往是队上最后一个得分者,也就是说除非其他队友都没有好机会出手,否则他是不轻易投篮的。或者以另一个角度说,他本身有颇强的得分能 力,而以其得分能力破坏对方的防守,来替队友制造机会的。总而言之,控球员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当场上有任何队友的机会比他好,他一定将球交给机会更好的队 友。所以,控球员的出手经常何队友的机会比他好,他一定将球交给机会更好的队友。所以,控球员的出手经常都是很好的投篮时机,自然我们对他的命中率要求也 就比较高,一般而言应该要在五成以上,要比小前锋和得分后卫高。而在得分能力方面,外线和切入是他必备的两项利器。
举例说明一下应该会更清楚。斯托克顿(John Stockton) 是非常典型的控球后卫,他的控球四平八稳,往往能够将球传给场上机会好的队友,做一次篮下或外线的轻松出手。他没有很花俏的传球招式,但却都是很安全地将 球送到队友手上,而且他的外线相当稳,命中率经常都能维持在五成以上。要了解一个称职的控球后卫该做的事,斯托克顿是标准的典范。此外,托玛斯(Isiah Thomas) 则是不太一样的类型,他的运球动作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而他那富乐感的传球也是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托玛斯是比较偏向于得分欲望高的控球,也因此他的得分 经常在二十分以上,但命中率却不及五成。比较起来,托玛斯已经具有全能球员的特性,算得上是全能型的控球后卫。历史上着名的控球,应以库西(Bob Cousy)及罗勃逊(Oscar Robertson)最让人耳熟能详。此外,在现役球员中,哈达威(Tim Hardaway)、普利斯(Mark Price)等亦都是众人皆知的名将,在此无法一一提出说明。
接下来就是介绍我心目中的最佳控球后卫了,相信大家也已异口同声地念出他的名字:魔术师约翰逊(Earvin "Magic" Johnson)。 其实,就此我曾考虑很久,因为若要提一个真正的控球后卫,斯托克顿应是最佳典范,但最后选了约翰逊,最主要便是因为他得天独厚的领导能力,以及他在场上能 够带动士气的本领。首先,约翰逊的控球、传球能力应是毋庸致疑,虽然他横步运球的动作不甚好看,但球于掌中控制得恰到好处,背后传球、指东杀西更是不用多 说。而在其他方面,无论外线或切入上篮、破坏,亦都让对手伤透脑筋,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命中率稍低了点,刚刚够五成,三分球则更差。但这也多少与他 较强的得分欲望有关。然而,真正让他成为一个伟大控球员的因素,也正是前面所提及的-领导能力。一个控球员能够在场上指挥全队攻守,甚至只要他在场上,就 能让所有队友有赢球的信心,这种在心里上的助益,绝非是几个助攻所能比拟的。简单地说,约翰逊就是能让在场上的队友发挥出超过百分之百战力的人,而非任何 数据所能说明,这也就是约翰逊之所以为魔术师之处。
摘要:本文以参加2003—2004年CBA、NBA联赛的部分中外核心后卫为研究对象,从主要技术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引起我国篮球界对核心后卫问题的重视,为我国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在选材、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关键词:篮球 职业联赛 核心后卫 主要技术 比较分析
1、前言
长期以来,由于受高大队员的影响,在我国中锋的状况倍受人们的关注,研究也颇多。近几年来,我国男、女篮涌现出一批高大的年轻队员,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整个水平有所提高。新组建的国家男篮拥有姚明、薛玉洋和巴特尔等三名2.10m以上的年轻中锋,在身高上不逊于世界任何强队,但在后卫线上却令人担忧。
当今篮球比赛中,对后卫位置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全面,他们在场上需要沉着冷静,机智果断;要具有良好的观察,判断力,很强篮球意识和组织指挥才能;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更需要能改善守,技术全面。因此,核心后卫是一支球队在场上的灵魂,是具体战术打法的组织指挥者,是教练员的助手,其水平的高低对整个队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整个职业联赛,看到中、外核心后卫差距明显。本文旨在对部分核心后卫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找出差距,为提高我国核心后卫的水平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参加2003—2004CBA、NBA中外核心后卫10名,其中,中国4名,外国6名(外援2名,NBA职业球员4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CBA、NBA有关资料,掌握和了解目前国内、外篮球联赛的现状和动态。
2.2.2临场技术统计
对2003—2004CBA、NBA常规赛核心后卫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对临场统计的国内、外后卫常规技术指标资料进行统计与整理。
2.2.3逻辑分析
以辨证的观点和和产学的态度,对国内、外核心后卫的技术特点进行逻辑分析与归纳,找出我国甲A各队目前在后卫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训练和比赛的建议。
3、分析与讨论
表1:国内外核心后卫上场场次、平均上场时间统计一览表
姓名
俱乐部
上场次(场)
平均时间(分)
范斌
刘炜
李群
郭士强
高德
罗德格里格尔
贾森基德
迈克毕比
托尼帕克
史蒂夫纳什
八一火箭
上海东方
广东宏远
辽宁盼盼
浙江万马
吉林东北虎
新泽西网队
萨克拉门托国王
圣安东尼奥马刺
达拉斯小牛
22
20
21
22
22
22
82
80
78
82
35:07
45:02
36:08
40:15
34:03
34:17
37:3
33:2
34:6
40:3
注:国内联赛共24轮,国外共82轮,时间都是每节12分钟共48分钟。
3.1国内、外核心后卫平均每场技术指标统计一览表
表2 :
得分 2分球 3分球 罚球 快攻
(中/投)%
(中/投)%
(中/投)%
(成/总)%
范斌
刘炜
李群
郭士强
高德
罗德格里格尔
贾森基德
迈克毕比
托尼帕克
史蒂夫纳什
7.6
22.3
15.7
18.3
21.9
25.5
14.7
20.4
21.6
21.7
1.3/2.6
4/7.3
4.5/8.3
3.6/7.4
1.6/5.1
7.2/11
2.1/5.9
1.8/4.3
1.8/4.3
2.2/4.45
50.0
54.8
54.2
48.6
31.4
65.5
35.6
41.9
41.9
48.3
1.2/3
1.6/4.2
2.1/5.9
3/7.2
5.9/12.1
4.1/9
4.9/8.7
4.5/8.3
4.7/9.73
4.6/9.18
40.0
38.1
35.6
41.7
48.8
45.6
56.3
54.2
48.3
50.1
0.8/1.2
2.8/3.5
2/2.7
2.1/2.5
4.3/5.2
2/2.7
3.1/3.8
3.0/3.74
4.1/4.7
4.3/4.8
66.7
80.0
74.1
84.0
82.7
74.1
81.4
80.3
87.3
88.7
0.5/0.5
1.4/1.5
1.9/2.1
1.1/1.5
1.5/1.7
2/2.2
2.2/2.3
1.2/1.7
0.5/0.8
1.1/1.6
1.00
93.3
90.5
73.3
88.2
90.9
91.7
70.6
62.5
68.8
表1中可以看出:国内核心后卫和国外核心后卫他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10个职业俱乐部。国内后卫除刘炜、李群因伤少打了1—2场外,另外两位都打满了所有22场比赛,外援后卫高德和罗德格里格尔也打满了22场。国外NBA中的后卫在整个漫长的常规赛中几乎都打满了所有比赛,由于NBA教练对主力和替补在某个时段的使用有共识,所以他们的上场时间也是比较多的。在国内对外援后卫上场节次也有所限制,罗德格里格尔和高德的上场时间也减少了不少,但也在两节以上,从这一步可以看出他们在各自球队中都是举足轻重的重量级人物。
从表2中可知:平均每场得分情况,国内核心的后卫除刘炜得分能力较强外,其他的国内后卫得分能力普遍不足,而国外核心后卫在漫长的赛季中得分均值在20分以上,足可以看出他们得分能力和比赛的斗志都远远强于国外核心后卫;国内后卫在两分球的投篮次数和国外后卫差不多,且命中率也比他们略高,但在三分球上的情况恰恰相反,国外后卫无论在三分球的出手次数上,命中率上都远远高于国内后卫,在外线有效的得分可以缓减球队内线的压力,也可以让对手防不胜防。所以这一点上国内后卫有待提高;罚球情况也有差距,前几年,国内队员的罚球准确率比国外球员要好,随着近几年篮球运动的发展,国外后卫在罚球命中率上提高很快,比国内后卫的命中率高出一些;在快攻方面,由于NBA职业联赛的高强度,高对抗,国外核心后卫在快攻的成功率上要 低于国内后卫。
表3:中外核心后卫平均每场其他技术指标统计一览表
前场篮板
后场篮板
扣篮
助攻
被侵
失误
盖帽
抢断
范斌
刘炜
李群
郭士强
高德
格里格尔
贾森基德
迈克毕比
托尼帕克
纳什
1.0
1.0
1.0
1.0
1.6
4.4
3.3
1.0
1.1
1.2
1.3
2.8
2.5
4.0
2.0
8.2
4.0
1.8
1.5
1.9
0
0.1
0
0.1
0.3
1.8
1.0
0.5
0.7
0.6
5
3.5
6.6
6.1
3.7
6.1
9.9
5.0
6.3
7.7
2.6
3.3
4.1
3.5
4.9
6.1
8.2
7.1
9.0
8.8
2.4
2.5
2.3
2.7
2.0
3.8
3.6
2.5
2.7
2.8
0
0.2
0.1
0.2
0.4
1.0
0.24
0.19
0.09
0.05
1.75
1.79
1.71
1.92
2.3
3.4
2.13
1.69
2.16
1.85
从表3可知,国外后卫罗德和基德,每场以12.6和7.3个篮板占据篮板的前两位,其他的国内、外后卫篮板数量差不多,但这只是量的相同,在质上就有所差距了,国外后卫所面对的对手几乎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中锋和前锋,他们有这样的表现也相当不错了;扣篮一项,国内后卫除刘炜、郭士强在整个赛季中有2.3次扣篮外,其余后卫则都没有建树,而外援后卫以罗德最为出众,平均每场1.8和1.1个,其他几位也都有几度扣篮表演;助攻上虽有贾森基德9.9次遥遥领先,但几名国内后卫仅随其后,在这一步上可以说是差距不明显;在抢断一项上,国内、外核心后卫差距较明显,国外核心后卫中除迈克毕比一人稍逊于国内核心后卫外,其余几位都要优于国内核心后卫,这有只是从量上来看的,从质上看也就会有所不同;从被侵犯的次数上,国外核心后卫明显被侵犯的次数要多于国内核心后卫。因为他们较强的得分能力是对手很头疼的;盖帽一项中,国外后卫格里格尔平均每场1个盖帽,无人能比。其他的国内、外核心后卫差距不明显。
四名国内核心后卫与两名国外外援后卫进入排名前20名后卫分别为10人次和9人次。其中李群、郭士强、范斌助攻进入前6名。外援后卫罗德·格里格尔除3分投篮一项以外,其它6项个人技术统计都名列前13位,其中得分、篮板球、扣篮、助攻、抢断都在前6名,尤其是抢断,更是获得“抢断王”称号。高德得分列第十一名,助攻、抢断分列第三、四名。
3.2国内核心后卫技术特点分析
3.2.1组织全队进攻和防守
国内核心后卫承担组织全队进攻和防地的任务,为同伴助攻的能力较强,从统计结果和现场观察,外线3分球不太准确,而在摆脱防守时的2分球较为准确;由攻转守时他们处于退守的第1道防线,具有较强的抢断能力。
3.2.2攻守技术方面
国内核心后卫的优势在无防守时的2分球,但身体条件和素质的欠缺影响他们的外线得分能力和技术的正常发挥。表现出单兵作战的对抗能力不强,合理运用技术为同伴创造的机会少,需同伴为其创造机会;防守顽强、抢断能力强的后卫,在进攻中显得技术单一,攻击实力不足。
3.2.3控制全局能力
从现场观察,国内核心后卫显得勇有余而智不足,易受场上其他因素的干扰,情绪波动大,突出表现在场上自我控制力不强,不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因而影响他们的发挥和对全队的组织指挥。
3.3国外核心后卫技术特点分析
3.31个人技术全面
从现场观察,国外核心后卫能攻善守,表现出单兵作战能力强、头脑清楚、视野开阔。他们控制能力强,得分手段多,为仅外围能投。更多的是能利用突破得分或分球,创造机会。
3.3.2冲击力强
国外核心后卫身体素质优越,在对抗中捕捉战机、合理完成技术的能力强。
3.3.3注重技术的实效性
国外核心后卫个人技术表现突出,体现了现代篮球的技巧性、创造性,同时能激发同伴的斗志,感染观众,渲染现场气氛。吉林东北虎队的罗德.格里格尔每场都有大力扣篮,在主场对北京首钢和山东金在斯顿的比赛中分别有3个和5个扣篮表演。达拉斯小牛队的纳什突破运球如风,他不只是单打独,还有多个与诺维茨基配合,后者飞身扣篮的杰作,还有帕克与邓肯的配合也出神入化。
3.4国内外核心后卫在各队员的作用
3.4.1国内核心后卫在各队中的作用
国内核心后卫可分为组织型后卫和攻击型后卫,范斌属于前者,他们在场上发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灵魂作用;郭士强、刘炜、李群则属于攻击型后卫,目前国内当属他们表现突出一些。
3.4.2国内核心后卫在各队中的作用
国外核心后卫在场上一般司职攻击后卫,他们比较稳健,能有效地组织进攻,增加攻击点;在防守中一般作为重点看守对方的核心人物。他们在场上始终保持清醒,能正常发挥技术,他们的神勇表现,常能激发和鼓舞全队的斗志。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国内外核心后卫在失误、盖帽、抢断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助攻、篮板球方面差异明显。
4.1.2国内核心后卫注重技术的规范性,国外核心后卫具有全面的个人技术、基本功扎实;他们既可以在外围投又能在内线攻;个人攻击时,又能不失时机助攻、妙传与同伴配合;突破能力强是他们的优势。
4.1.3国外核心后卫身体素质出众、体力充沛、爆发力强、弹跳惊人,在场上脚下移动快,攻则迅疾如风,守则及时到位。国内后卫与之相比差距明显。
4.1.4国内核心后卫技术发挥不稳定,而国外核心后卫有较强的自信心,发挥稳定,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4.2建议
4.2.1应加强核心后卫身体力量训练,全面提高攻击技术、对抗能力,特别是突破技术。
4.2.2核心后卫应努力提高应变战术和组织能力,增强捕捉战机能力,提高技术的实效性,同时应全面发展,保持攻守平衡并根据自身特点,练就绝招。
⑵ 中国男篮该怎么调整
中国男篮应该减少后卫,明确战术核心,增加前锋来调整。在此前的比赛中,三个后卫球权不够分,没有明确的核心,谁拿球谁攻,结果谁都没找到状态。
所以在调整的时候,首先必须减少后卫数量,为了保持攻守平衡场上留两个后卫就够用了。三个后卫防守太吃亏了,对方很多球都是顶着人投进的。进攻端三个后卫功能重叠,都需要球权,三分球都不准,对方可以毫无忌惮地夹击内线。
最后在战术打法上,中国男篮应该明确内线核心。内线肯定是周琦,外线现在有点不明确。其实6个后卫中郭艾伦的攻击能力是最强的,这点在联赛中已经有过证明。所以应该让郭艾伦和周琦多打配合,以他们为战术核心。
⑶ 中国男篮好后卫为何少
中国男篮总体实力是不错的,但是和欧洲篮球、NBA相比,还是有一大截的差距的。而且,在国内,好后卫却没几个,篮球场上的后卫,必须要有强对抗,且攻守兼备,当然了,身高也得有,否则在场上弱不禁风,还怎么打?
好的后卫,会是篮球场上的有效组织者,运动天赋要有,还要有高球商,国内篮球场上,大多以身体灵巧、快捷迅速为主。篮协曾经有过一条规定,后卫的身高必须超过190,这一硬框框,顿时把不少好苗子给框了出去。
按照亚洲人的体形身高特点,其实是很容易出好后卫的,因为国人虽然很少有大块头,但是灵活呀!可是,目前的现状就是,好后卫犹如凤毛麟角。
一个好后卫的培养成本,是不低的,但以目前的篮球现状,先不说有多少父母愿意把孩子从小交给篮球队,真正进了篮球队,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成为篮球场上的中心人物,也难说啊。
国内篮球运动员中,有不少可以成为好后卫的队员,像胡雪峰、刘炜、孙凤武、李小勇、吕晓明、孙悦等,他们的篮球技术是相当不错的,可惜大多没能得到重视,作为重点培养。
有人曾经在论坛发过帖子,征求好后卫,结果,众球迷大多认为,此人可以胜任好后卫的称号,他就是赵继伟。
赵继伟是辽宁队的控球后卫,2011年2月的时候,中国队在U16土耳其国际邀请赛上拿到了冠军,赵继伟也被评为了赛事最佳控卫。
目前,他在辽宁的成绩也还不错,他本赛季场均出战24.4分钟,场均得到7.8分4助攻2.5篮板。但是很可惜的是,这次的投票评选全明星,他没能入选,能不能替补,也成了一个悬念。
亿万球迷,仍在千呼万唤着国内的好后卫!
⑷ 中国男篮好后卫为何少
作为一个体育大国,迄今为止中国男篮能够打出名堂的后卫确实不多,究其原因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的后卫,就要做出一些方面的改变,并坚持下去,坚信优秀的国产后卫会越来越多。
⑸ 中国男篮什么时候解决后卫问题的
解决后卫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中国男篮后卫线涌现一大批年轻球员,例如郭艾伦,赵继伟,赵睿,胡明轩,徐杰,吴前,孙铭徽等等,他们在国内联赛都能有比较好的发挥,但一到国际赛场上,就出现各种失误,自身得分不高,组织上无法打出球队该有的战术,甚至连训练的水平都打不出来。这很大程度就说明了他们自身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又或者是在国际赛场上心理素质不够强大,面对对手高强度的防守施压,往往就出现失误。所以要解决问题,应该在自身上去更扎实基本功,在心理素质上要提高抗压能力,在思想上要重视比赛重视对手。
⑹ 篮球哪个位置最难培养
当然是控卫了,一个好的控卫不仅要有娴熟的控球技术,更要有掌控大局的能力,组织带动全队得分。技术容易培养,思维意识提升是最难的。中国篮球涌现过很多亚洲顶尖、世界一流的中锋(穆铁柱、姚明、王治郅等)、大前锋(张卫平、刘玉栋、巩晓彬等)、小前锋(孙军、郑武、胡卫东等)、得分后卫(李亚光、王非、张劲松等),但从来没有出过顶级控卫,宫、阿、范、郭等都只能算勉强合格。锋线决定球队的下线,但控卫决定球队的上线。
一号位!因为智商是与生俱来的!中国队一直最缺的就是优秀的控卫!
我认为球场上最重要的位置是组织后卫,而往往优秀的组织后卫又少之又少,因此最难培养的位置当属于组织后卫。
组织后卫是一支球队的大脑,球权大部分时候都会在他的手中,由组织后卫来支配球,梳理球场上的进攻,指挥队友跑位。如果一支球队的组织后卫能力不足,那么这支球队的进攻要么一团糟要么就是靠个人能力单打来解决战斗。
其他位置上的球员是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技术而培养的。而一名优秀的组织后卫除了以上的培养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其大局观,球场掌控力。这些很多都是自身的天赋,后天是很难通过训练提高的。
例如我们中国男篮,这么多年来也出了不少的篮球人才,但是几乎都是以内线为主,在组织后卫上从没出现过世界级的球员,就可见一名优秀的组织后卫有多么难培养。
因此我认为组织后卫是最难培养的。
中锋,没有任何争议。
1.中锋身体条件本身要求就高,不但要高,还要有力量。
2.中锋技术最全面,而且多数是要在强烈身体对抗下完成。投篮不仅要跳投,而且要有各种不同投篮技巧,不像后卫那样可以一招先吃遍天。运球表面看可能需求不大,但护球要求比后卫高很多,多数是在强对抗之下造成各种技术动作。中锋还有有很强的卡位技巧,包括顺下和无球技术。
3.中锋对球商要求很高,不能乱攻,要会策应,不能贪功。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更不能乱防,球场判断能力要求极高。
很多年轻人会认为后卫很难培养,其实是因为被后卫的漂亮花哨动作所误导,其实后卫技术要求相对低很多,进攻端传控投结合,主要是利用灵活移动获得空位得分,防守端作为第一道防线降低外线命中率,限制对手杀入内线的区域。中锋却要求全部技术都必须掌握,而且都是对抗下运用技术,对细节要求极高,不要小瞧中锋的每一个动作,训练都必须精益求精,篮下争夺非常激烈,稍不留神就被抢断,还要造成观察策应甚至得分,所以好中锋只能是可遇不可求。其实直到今天篮球依然是巨人运动,只不过因为身体条件的提升,很多2米甚至更高的球员具备了更敏捷的身手而已。正是由于攻防兼备的优质中锋过度稀缺,导致德拉蒙德、小乔丹、本华莱士之类的纯防守+吃饼型中锋出现,他们自主进攻能力太弱,但身体强壮,速度也快,可以限制对方中锋发挥,达到对子的目的,这也更加印证了培养优质中锋的难度。
哪个位置都难
看了这么多答案,有说一号位的,还有说五号位的,其实答案都不对,最重要的还是饮水机管理员,他要是不给你灌水,你们都要渴死,匿名
组织后卫最难培养,泰劳森,保罗,纳什,西班牙卢比奥,赵继伟!这种类型最难培养!!!
个人认为是1号位,控球后卫!
控卫作为球队的大脑,无时无刻不体现其重要性,球队的进攻时刻需要拥有高球商的大脑进行疏导,就目前NBA而言像朗多、哈登(摇摆人)这样的后卫能大程度的决定球队的下限。上限肯定是球队的化学反应和巨星的攻坚能力。
我们都说篮球是巨人的运动,但是自从一系列优秀的后卫出道 ,很多人改变了看法,他们拥有极高的篮球智商和球场视野, 大程度弥补了天赋上的缺陷,往往用脑子打球是很多天赋型选手做不到的,在我国这么多球员里面却找不出一个优秀的控球后卫,更别说掌控全场的能力,技术确实通过苦练可以逐步提升,但是球场思维能力却难以提升。
我们可以看到哈登在火箭将一群虾兵蟹将带到了什么高度,别说什么总冠军没有沾染,试问谁可以与宇宙勇大战7场?这真不是吹哈登,确实优秀的大脑让整体更加强大;再看08过后的绿军,开始扶正朗多,在09加内特大伤后依旧可以在10年打进总决赛,与湖人大战7场,朗多作用功不可没。再说说这个赛季的保罗,把太阳队提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目前战绩西部第二(37胜15负,截止4月13日)。
就目前我国而言,真的是缺少优秀的组织后卫,过度的依赖自己天赋而不去思考打球的人太多,当你有天体会到一个用脑打球的后卫在你身边你就知道有多幸福了。
控球后卫,其他位置对身体静态天赋的要求很高,有没有培养价值比较容易看出来,控球后卫对静态天赋的要求最低,所以有没有培养价值很难短时间判断,培养好的控球后卫往往只能通过人海战术,广撒网
首先得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再谈培养难度。当然位置越重要,要求必然越高,培养的难度越大。我认为控球后卫最难培养,因为对他要求太高,首先个人基本功要好,其次要有大局观,第三要有统帅力。
⑺ 中国需要怎么的后卫
(陈江华的速度+突破)+(李晓勇的传球+视野)+(孙悦的身高+弹跳+防守)=中国需要的后卫(能组织+能突破创造机会)
⑻ 为什么中国男篮出不了好的后卫
第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后卫?第二,中国出现了多少有天赋的后卫?第三,中国的后卫们训练刻苦么?中国的后卫应该是要有稳定的三分命中,并且善于组织阵地战,一定要将球导到内线,内线的核心才是得分的核心。但是中国近几年没有出现当年96黄金一代那样的后卫,如胡卫东等。我觉得关键问题在于篮球体制,我国有重视大个子的习惯,但是并非篮球靠内线就能撑起来,后卫的培养忽视了。刘伟一直在国家队当主力控位就是因为新人不够成熟。外线投手如今一定要跳投,国家队外线命中高的只有朱芳雨和王仕鹏是跳投,其余都是颠投,这样如果uan对手封盖技术好,投篮手感很容易被干扰。这是另一原因,是篮球技术的问题。
⑼ 客观讨论,篮球场上的哪个位置最难培养
客观讨论,篮球场上的哪个位置最难培养?小编认为后卫,中锋最难培养,组织后卫较少,因此最困难的立场是组织卫队。
组织的后卫是一支团队的团队,大部分球都将在他手中,从组织的防守者占据球,梳理对法院的攻击,指挥队友。如果团队的组织后卫不足,那么团队的罪行要么是一团糟,它是一个解决战斗的能力。
其他地区的球员通过持续训练,改善身体健康和技术培养。除了上述培养外,一位出色的组织后卫是培养其伟大概念和体育场的最重要的事情。其中许多是他们自己的才能,很难改善训练。
有关细节非常高。在中心中间不要小。训练必须摘待,篮子非常凶悍,而且破碎了。有必要使观察政策甚至得分,因此良好的中心只能见面。事实上,直到今天的篮球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运动,但由于物理条件的改善,许多2米甚至更高的球员都有更敏捷的技能。它是因为攻击和防御的高品质中心,导致纯粹的防守+进食德国,小浑和本华莱士,他们自己的进攻能力太弱,但身体强壮而快。它可以限制另一个中心的重要性,实现了一对对,这也更确认了培养高质量中心的难度。
⑽ 中国男篮在球员配置和战术,有什么弊端
男篮的问题现在非常多,人员配置和战术都有很大问题。在中锋的位置上,虽然易建联还没有退役,但是他遭遇了伤病,而且离退役已经不远了,没有人可以接替他的位置,周琦虽然有一定能力,但是他的体力和态度都是大问题。然后是中国男篮的后卫,看起来人才很多,但是能担起大任的,真的就没有,后卫一直都是男篮的弱点,持球能力不强的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一遇到对手的紧逼战术就很容易丢球。再就是中国男篮现在的基本功严重下降,曾经男篮是以投篮准而闻名的,但是现在的男篮,在面对很队机会的时候,空位都无法把球投进,基本功实在是太差了。因此现在男篮需要提高自己的对抗,增加后卫的持球能力,如果投篮练出出来,就增加突破和杀伤,这样男篮成绩也会有起色。
而且现在中国男篮的后卫和锋线也不能让人满意,因为CBA远远的横行,所以男篮的后卫们普遍持球能力不够强,而且基本功都荒废了,投篮的命中率非常差劲。之前男篮有朱芳雨、王仕鹏、李楠这样的神射手,而现在的郭艾伦、胡明轩等等远远比不上前辈。中国男篮要想取得好成绩,还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