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捐赠防疫物资你怎么看

中国捐赠防疫物资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2-11-20 19:52:33

Ⅰ 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约3500亿只口罩,你如何看待中国这一行为

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约3500亿只口罩,你如何看待中国这一行为?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它的历史十分的悠久,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同时它的文化也是非常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我们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中华文化进行有效的继承与传播。同时我们也要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不一样的。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中国虽然向国际社会提供了大约3500一只口罩,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他提供了超过40亿件防护服以及核酸检测的试剂 ,这是许多国家不能够比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中国在疫情之初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捐献了各种的防疫物资 ,当中国的疫情开始缓解的时候,其他国家的疫情开始爆发,中国尽最大的努力捐献其物质 ,让其他的国家可以渡过难关 。这种行为是值得我们点赞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

Ⅱ 吴奇隆、刘诗诗为上海捐赠物资,给当地抗击疫情带来了哪些帮助

上海的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全国各个地区和个人都给上海捐赠防疫物资,其中包括一些明星,比如吴奇隆、刘诗诗夫妇。吴奇隆、刘诗诗夫妇捐赠的这批物资主要是针对上海地区独居的老人。我一直都很喜欢夫妇二人,两人平时都是很低调,但是在关键时刻总会为国家奉献力量。吴奇隆、刘诗诗给上海捐赠物资,给上海抗击疫情带来很大的帮助。

作为一名普通人,没有夫妇二人的财力,不能给疫区捐献物资,但是依然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就是遵守当地的防疫政策,积极接种新冠疫苗,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非必要不外出。

Ⅲ 捐赠抗疫物资的意义


1、捐赠抗疫物资表明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大爱善举。使战斗在一线的抗疫人员倍感振奋,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凝聚了人心。
2、对于疫情地区和人民来说,物资或资金的捐赠与捐助,不仅可以在生活和物质上感受社会的温暖和人文关怀,迅速地恢复生产,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上感受到安全和稳定,这一功效具有实际的意义。
3、捐赠抗疫物资有利于我国历来弘扬的中华民族扶危帮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发扬光大,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促进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执行和贯彻我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和根本的宗旨,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全国走上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Ⅳ 宋茜在上海隔离期间 依然尽力为向上海群众捐赠物资 ,你怎么看

上海的疫情形势依然不容怠慢,市民们继续居家隔离。物资缺乏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很多人,越来越多的明星都加入到援助的队伍中来。3月22日,肖战捐赠的物资抵达上海,包括牛奶、米和油等等,都是生活必需品。有网友透露称这些物资是专门给老人的,肖战果然没有让粉丝们失望。

Ⅳ 疫情当前我国与各国互帮互助捐赠物资提现了什么

在疫情下,我国和世界各个国家互相捐赠物资,互相帮助,体现了我国的大国风范,加深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也体现了国际友好互助的精神,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

Ⅵ 王一博向上海捐赠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如何评价他的暖心行为

2022年4月20日的时候,上海市民在公众平台发布信息透露自己收到了王一博捐赠的防疫物资。王一博也一直非常低调的在做一些暖心的事情,虽然他年龄不大,但是他知道感恩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上海居民得到物资之后,也都很感谢王一博的贡献,因为那个小区是特别小的,对于他们来说,王一博的物资就是雪中送炭,大家都在夸赞他是一个正能量的小伙子。

王一博是河南洛阳人,当河南因为暴雨发洪水的时候,他也积极的加入援助团队当中成为了志愿者,帮助了很多人,积极的为家乡做贡献,他的这种行为也确实打动了粉丝们。

Ⅶ 山东一村民为支持抗疫向西安捐赠10万斤白菜,你对此有何感触

我们都知道,因为疫情,所以很多地方的物资都非常的缺乏。然后有很多的地方也出现了抢购物资的现象,有很多的超市都被一洗而空。那么山东一村民为支持抗疫向西安捐赠10万斤白菜,你对此有何感触?

而我也十分幸运能够出生在这个强大的祖国,在这个祖国里,个民族也齐聚一心,团结友爱。所以我觉得这个仁捐赠了十万多斤白菜,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他还是不要求回报,他只希望疫情能够快快的过去,让我们的生活能够恢复正常的秩序。

其次就是我们在疫情期间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防范,配合相关人员的工作。因为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团结起来,去配合工作,然后这个疫情才会尽早的过去。虽然到现在已经比之前好很多了,但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时刻防备着,然后出门记得带口罩,做好防护。我们也终将相信暴雨之后一定会有彩虹的,等到疫情结束了,再和自己喜欢的人去旅游吧,在现在这个关头还是乖乖的呆在家里。

Ⅷ 如何捐赠抗疫物资

一、盲目的社会捐赠丰富了救助资源但也带来管理负担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由于“封城”措施加之春节期间各生产企业休假,导致在一些疫情严重地区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出现了紧缺的情况。一方面,国家采取多种措施紧急调配全国资源全力支援武汉等地抗击疫情,另一方面,民间社会捐赠也被激活,国内外的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了大量资金和物资。
纷至沓来的捐赠,客观上确实丰富了救助资源,增强了抵抗疫情能力。截至1月底,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机关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接受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社会捐赠款物84972.32万元。即便拥有如此庞大的捐赠款物,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捐赠物资的处理本身也需要成本。
“有什么捐什么”的实际行动,出现“所捐非所需”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过剩堆积、毁损、过期、变质等问题。三是存在捐赠方“蹭热度”式捐赠,捐赠物资质量不过关。一些厂商为了在疫情爆发期间树立良好社会声誉,因为将清理库存或者产品换代而剩余的一些物资捐给疫区,赚了名誉又清理了库存。
红十字会、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应当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力和义务,积极开展“抗疫”救助活动。在遇到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等情况,需要开展公开募捐活动时,必须由具备募捐资格的主体进行。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相关募捐活动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更不能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Ⅸ 中国一汽捐8000万元支持吉林省疫情防控,吉林现在的疫情情况如何

疫情的又一波袭来,让我国又进入了严峻的疫情防控时期,其中吉林省的疫情最为严重,中国一汽为此向吉林省捐赠了8000万元用作疫情的防控,那么吉林省现在的疫情情况是如何呢?

1、每日新增病例还是很多

吉林省最近几天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依旧是全国最多的一个省份,再加上吉林省人口的密集度和复杂度都非常高,所以想控制住这波疫情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4、紧急方舱医院已经开启

这次吉林疫情的严峻和规模的较大,需隔治疗的人数太多,吉林省已经开启了全省的紧急方舱医院,对于那些密集接触的人群,都被安排在家中,自行隔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很严重的。

5、在校大学生已经开始了网上教学

吉林省由于大学生的规模巨大,所以现在各个高校不得不开启了线上教学的模式,就吉林省现在的疫情状况来看,学生们大概要持续几个月的网课。

吉林的疫情爆发真的是让我们措手不及,但由于防控的及时,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好地控制,每日新增病例在逐渐下降,这次的疫情大概率是今年春天的最后一波攻势,我也相信吉林省会很快地控制住疫情,让群众们回归正常的生活。

Ⅹ 面对疫情:捐款捐物资是一种利己主义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国。面对疫情,很多人都选择出手相助。

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面对疫情选择“逆行”:全国各地医疗队伍驰援湖北武汉;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防疫最前线;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赴武汉忘我工作,每天仅睡三小时......

也看到了广大市民积极捐款默默奉献:安徽小伙在派出所丢下500个口罩就跑;小女孩将自己攒下的零花钱都捐给武汉。

很多人都相信,帮助是一种利他主义。(利他主义: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任何明显益处的自觉自愿行为。)

在某一方面,确实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有 共情力。 当我们看到一些疫情严重的城市,医疗物资告急,一线医护人员为了节省稀缺的防护服而少喝水,少上厕所时,当看到那些感染新型肺炎的病人家属在微博发文苦苦寻求一个床位时,我们对他们的遭遇感到担忧、难过、焦虑。为了能够减少他们的痛苦与压力,我们尽可能地通过捐款、捐赠物资来帮助他们。我们所拥有的共情力使我们不求回报地去帮助他人。

但是人们往往不会相信的是:

有时,帮助出于利己。

因为提到利己,很多人会联想到自私、贪婪,甚至把利己和坏等同起来。然而实际上, 利己主义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中性词 。

为什么帮助也可能来自于利己?

有关帮助的研究有一个一致的结论:从长远来看,帮助他人不仅有利于接受者,也有利于给予者。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资料,也交换社会资料(比如爱、服务、信息),目的是使付出最小化,回报最大化。

社会交换理论不主张我们有意识地计算付出和回报,但是一种对于付出和回报的微妙的权衡预测了我们的行为。

想象一下,你的学校发起了一个献血活动,有人叫你去参加。你不会去把献血的代价(打针的痛苦、浪费时间、疲惫感)与不献血的代价(负罪感、别人对你的看法)作比较。你可能也不会把献血的好处(因帮助他人产生的良好的感受、免费的食物)和不献血的好处(节省时间)进行比较。

但是,社会交换理论认为: 对于付出和回报的微妙的权衡 引导我们选择帮助或者不帮助。

对于外在与内在的回报的追求都会影响我们去帮助他人。

外在回报相对直观,公司捐赠是为了改善企业形象;他人载你顺风车是希望获得你对TA的好感。

内在回报反映在个人的情感上。帮助他人能够增加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如献血),或者能减弱我们的痛苦和负罪感。

美国总统林肯曾对马车上的一位乘客阐述了这个哲学问题。在林肯指出是自私产生了所有善行后,他注意到外面一只母猪发出凄惨的叫声。它的小猪掉落到一个泥泞的池塘里,面临着淹死的风险。林肯叫停马车,跳下了车,然后往回跑把那些小猪救了上来。当他回到车上,他的同伴问:“这哪里是自私啊?”林肯答:“这就是自私的本质。如果我不管那只母猪担忧着它的孩子就离开,那么我一整天心情都不好。你看到了吗?我做这些事是为了 获得内心的平静 。”

研究学家Dennis Krebs 根据哈佛大学男性参与者的生理反应和自我报告研究发现:那些因他人的痛苦而受到有最多的刺激的人,会给予TA更多的帮助。

当看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人数、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时,看到武汉的一些肺炎患者因为医疗资源紧张而迟迟得不到救助,最终发微博寻求帮助时,很多人说他们感觉非常焦虑、内疚、无力,甚至有人会一直想一直想,焦虑到失眠。为了缓解内心的不适,很多人选择各种方式(捐赠、向求助人提供帮助、转发扩散求助信息)来帮助他们,从而减少自己的痛苦。

这时有人会说,我们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而去帮助别人是不是太自私了?这一点也不高尚。

因为回报而去帮助看上去有些卑微,但是我们无需为其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人类的基因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况且,不管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利他还是利己,都有利于人类社会。

阅读全文

与中国捐赠防疫物资你怎么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国土如何管理 浏览:462
为什么中国没有雇佣兵 浏览:739
印度青年药房怎么买药 浏览:633
如何自己去越南打工 浏览:53
中国第二个经济体在哪个省 浏览:676
伊朗为什么造不了战斗机 浏览:829
意大利有哪些运动项目 浏览:184
谢谢伊朗文怎么写 浏览:701
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版权多久下证 浏览:403
伊朗是讲什么语言 浏览:17
越南香水怎么辨真假 浏览:338
印尼的外汇监管力度怎么样 浏览:733
中国到伊朗火车有多少趟 浏览:304
伊朗为什么要扎耳洞 浏览:93
越南gdp为什么不能修改 浏览:170
中国市场的保健品多少是假的 浏览:971
中国和美国谈判的结果怎么样 浏览:51
越南宣光是哪个省 浏览:603
英国的电压是多少如果去英国的话 浏览:428
中国好声音在哪里看不用会员 浏览:571